党报版面改革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5 06:31:00

导语:党报版面改革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报版面改革管理论文

同志去年9月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鼓励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勇于创新的作风。他说:“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

夜班版面编辑工作如何学习贯彻这一讲话精神?我的体会是,同志这里讲的四个“不断”的内容,都是要通过报纸的版面才能体现出来的,所以报纸的版面编排理所当然地属于“常干常新的事业”,报纸版面应当勇于创新,不断开拓,不断探索,不断采用新的手法和表现形式。像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一样,党报版面改革也要鼓励大胆地试。

党报版面改革就是要在正确对待“难”字和解决“难”字中进行

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党报版面在报业发展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拿新华日报来说,它的版面编排,通过稿件选择和再编辑,以及运用种种版面手段,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和强化了这张省级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发挥了省级党报在本省独有的优势。几次改版、扩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时效性,增强了可读性,加上通过高新印刷技术的采用,党报版面的革新基本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省委和各级党委的信任和支持。

但是,比起飞速发展的时代,比起其他新闻传媒,党报版面的改革创新仍显得相对滞后,仍旧难度较大,难解的问题不少。比如,党报的版面内容如何导向鲜明地及时反映改革开放中成功的新举措、健康的新态势?党报的版面形式如何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量展示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党报的版面语言如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读者阅读心理、接受习惯、服务要求?如果不从编排思想上解决这些问题,不大胆冲破那种与时代不适应的传统模式,不赶紧汲取现代社会的新鲜营养,势必会慢慢地失去读者。

党报版面改革是大势所趋,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改革就是要在正确对待“难”字和解决“难”字中进行。关心党报版面改革的人应该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一张省级党报所处的政治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环境,这里的评判标准、审美传统、欣赏习惯,必然制约着这张党报的版面风格。江苏的工作和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它的发展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但从没有大起大落。与此相适应,江苏的省级党报,其版面改革虽然也比较早,但速度也是渐进的,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地革新着自己的版容版貌。这种革新,就是要一举解两难,既不能让群众难接受,也不能让领导难满意。总结新华日报历次改版经验教训,新华日报在最近一次改版方案中明确地提出了改版目标:把具有光荣传统的新华日报办成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党和政府满意、受读者欢迎的、国内一流的省委机关报。因此,其版面风格也应该很明确,这张报纸的面孔应是党报面孔,应是党和政府满意、读者欢迎的党报版面。

版面风格服从和服务于报道内容的总体格局

版面风格是独特的办报思想在版面中的完整体现,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组版工作的两个方面,即安排稿件和美化版面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办报思想的。安排稿件,上什么、不上什么,先上什么、后上什么;运用种种版面手段,如版次、版位安排,题、图装饰配合,线、框、网、纹、色彩的运用,突出什么,弱化什么,都决定于办报思想。这是版面编辑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新华日报最近一次改版,用“顶天立地”四个字概括地提出了报道内容的总体格局。所谓“顶天”,就是强化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报道,要报深、报透、报活、报到位;所谓“立地”,就是要强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新闻的报道。

[page_break]

根据“顶天立地”报道内容的总体格局,改版后的新华日报在版面改革上作了一系列大胆尝试。运用大处理———大标题、大照片、大板块的方法,在版面上突出安排中央和省委重要决策重大活动的报道,以及体现中央精神和省委意图的典型,就是果断下决心采取的一个版面措施。据统计,1996年上半年第一版182个头条中,中央的45条,省委的46条,省人大的8条,省政府的6条,省政协的4条,这些必登头条的报道,占半年头条总数的60%。这样,中央和省的重大决策报道突出安排了,不但党委满意了,而且党报的性质鲜明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一党报的主功能,从一方面得到了强化。保证和强化了这一头,就为版面其他改革争得了主动权。

大事大处理的方法,使体现当前宣传要求的鲜活典型也得到了充分宣传。如人物报道《中国院士三兄弟》,以6栏宽×72行高的大板块占据版面左边上部和中部,不足3000字的通讯占据6000字版面;7个字的大标题,以8行高的大黑体,黑底翻阴,7个方块组成一行,醒目、突出、庄重、大方;题下三兄弟的照片,放大到4栏宽×31行高,三兄弟肩挨肩,手挽手,均面带微笑,仿佛在向人们说,他们在各自领域登上世界医学高峰之后,作为共产党员,将继续无私奉献,以新的成绩为党旗增辉。如果说,文字是静的,那么这张形象生动的大照片则充满了动感,版面活起来了。版面其他6篇短新闻,每篇二三百字或五六百字,题目分别运用不同的字体并加以灰网或花纹的铺底装饰;加上右下角一则图片新闻和报眼的套红广告,使整个版面既重点突出,又多姿多彩;既打破平衡、协调的编排传统,又在创造强烈的视觉刺激点的同时,求得一种新的和谐之美。

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不断完善

新华日报改版一年多来,版面逐渐形成了一种导向正确鲜明、版式醒目活泼的风格。但是,版面是一个各种变动要素的综合体,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版面的形式会跟着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版面改革本身也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首先,版面安排和美化就“顶天立地”总体格局来说,难在“顶天”上。中央的、省的和各市县的重要决策、重大活动的报道,有时候一齐涌到版面上,版面安排首先要判断准确,并能恰当地通过版面语言———版次、版位、标题字号字体、线框网纹及色彩等———表示出来。把握这个“准”字,是体现政治方向的要求,是体现报纸风格的需要。为了这个“准”,要运用“比较法”,与历史上安排情况比较,与当天各版权衡比较,尤其要作稿与稿之间掂量比较;为了这个“准”,还要采取“询问法”,请示领导,特别是省里的分管领导和报社领导;请教同行,询问上级和左右新闻单位。情况搞清楚了,判断准了,版面安排和美化才会得体、得当:谁主谁次,谁重谁轻;是重点(强化)编排,还是淡化(弱化)编排;是对等处理,还是对比(扬抑)处理。

其次,改版后的新华日报信息量大了,当天新闻多了,新闻短了、实了,表现在版面上往往是“满眼标题”。为避免琐碎和零乱的现象,版面处理上需要对稿件分清主次轻重,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标题要短化,保持距离,避免碰题。二、三、四版的省城新闻和江苏其他各市县新闻版,对市县委“得意之作”的报道要重点编排、强化处理。改版以来,从最初侧重于扩大信息量发短稿,到后来逐步强化市县委“得意之作”的报道,有一个改版方案逐步实施的过程,版面处理上有个逐步探索和微调的过程。

最后,关于照片的运用问题。现在新华日报各个版每天每版一般都用三张以上照片,这是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固定下来的。照片已从配合文字报道的附属地位上升到独立报道新闻事实,照片越用越多,实现了良性循环。

版面改革需要从总编辑到版面编辑和所有编采人员共同行动。版面改革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需要的是大胆地尝试、勇敢地创新,并善于修正和“微调”。改版过程中,从最初标题“赤膊”(不装饰)到后来有些标题装饰过于花哨,造成装饰不当、装饰过度,说明实践中研究是多么重要。我想,研究有多深,版面改革就会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