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文体变迁论文

时间:2022-09-15 10:01:00

导语:我国新闻文体变迁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新闻文体变迁论文

关键词:新闻文体30年改革

[摘要]:新闻文体的兴替变易是中国传媒改革的重要部分。大转型时期(1978-1982)——多元化时期(1983-1989)——分众化时期(1990-1998)——网络化时期(1999-2008),三十年的中国新闻文体从新闻报道理念、文体结构布局、语言修辞风格和文体表现方式等方面都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不断变化。

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改革更加深入,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从边缘突破走向了中心突破。新闻文体的兴替变易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闻文本当中的话语体式,新闻文体的变革也就意味着文本的结构和编码方式随时间调整。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无论语言、结构、修辞等外形式,还是内部蕴含的新闻意识,都发生了明显的调整更新。

大转型时期(1978-1982)——多元化时期(1983-1989)——分众化时期(1990-1998)——网络化时期(1999-2008),近三十年来中国新闻文体从新闻报道理念、文体结构布局、语言修辞风格和文体表现方式等方面都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不断变化。

一、大转型时期:印证式的新闻模式向新闻信息模式转变

1978-1982,是从时期的“社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转型的5年。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形势,要求新闻界从过去僵化的报道思想、报道体制和报道形式中挣脱出来,不断地解放报道思想,拓展报道内容,创新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而《中国日报》为首对计算机文字输入、电子照排和制版设备的引进,从技术上推动了中国新闻文体的改变。1982年中科院新闻所首次采用电子计算机抽选样本和统计分析数据的民意调查,意味着新闻界逐渐采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对待新闻,新闻报道越来越呈现出尊重事实尊重受众的现实态度。

在这个终止新闻复归的大转型过程当中,为数有限的主流大报依然将宣传理念奉为金科玉律,控制式的语气和祈使句运用显示出鲜明的宣传意旨和表达效果。俯瞰式的报道视角,标示着当时记者承担着“耳目喉舌”的功能,也意味着作为传播者的媒介承担着上层代言人的身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以民为本”、“为民说话”“为民做主”的姿态出现在媒介表达当中,报道事实的新闻意识逐渐进入中国传媒领域,中国新闻文体也随之逐渐丰富多样。这一向新闻复归的变化,使新闻报道的语言修辞、叙述手法、文风等各个层面都与五六十年代报纸文体有某些相似之处。

1、报道意识理念:建构党的新闻事业——以事实为本

建构党的新闻事业理念,是此时的新闻观念主流,奠定了党报系统30年稳定的发展思路和文体形式。宣教口号式的表达方式迅速退位,以事实为本重新成为新闻报道基本原则。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刊发,对于破除个人迷信、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起了指导性作用,同时对于消除报刊上引用领导人语录、空洞的标语口号也起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观成为新时期的新闻思想纲领。

这一时期,新闻界逐步开始重新探讨新闻的本质属性,在新闻要短及新闻要新两个层面形成共识。(李良荣,2001)这是对时期空洞的没有信息的长篇大论的有力反拨。比较有代表的是王维《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提出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新闻要新,包括时间要快,内容要新;新闻要简明生动;倾向性要隐藏在事实与材料之中。改革初期“新短快活强”的新闻观,导致了短新闻、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等类型的增加。穆青的新闻三论是当时中国的重要新闻报道理念。提出报纸的共性是党性,个性是新闻性。“报纸姓新,是新闻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方汉奇、陈业劭,1992)

受众本位意识开始觉醒。新闻的可读性加强就是报纸重视读者的重要例证。而将人们关心的电视、演出、体育赛事等日程表通栏列出,也是关心受众需求的一个例证。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调查组发表了关于北京市读者、听众、抽样调查的6份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对于受众的重视及其专业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依据。

总结大转型时期的新闻文体,可以看出在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印证式报道迅速向信息式报道转型,文类形式迅速多样化。但是,由于文体风格的沿袭依然存在两极化模式、单一因果关系等问题。这种报道,容易出现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已经落后于当时受众对于事物的多侧面、多层面的认识。

2、文体结构布局: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图片新闻>电视新闻

观念的改变拉动了文体的变革。短短几年当中,整个新闻文体新旧交替,消息通讯逐渐替代社论评论的主流地位,并发展出散文体、简讯等新种类。从表达工具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已经具有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等分类。但文字新闻占据核心地位,后者较为边缘。

最初图片在报纸当中仅仅起到装饰作用或辅助作用,随着时间推移,独立的照片新闻开始出现,而且篇幅越来越大,甚至连缀成系列。报纸图片已经出现照片新闻和漫画新闻,但总体比例与文字新闻相比有很大差距。比如《中国青年报》《英雄奋战宝成路抗灾抢险创奇迹》81年10月13日头版发表七张现场照片,一张地段示意图,图片所占篇幅实际大过了文字的篇幅。而且照片涉及到重大的人员和环节,与后者的内容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此时的新闻漫画以新闻为题材内容,以形象化的宣传手段,融评论性、新闻性、艺术性于一体,形象生动,尖锐泼辣,寓庄于谐。82年起出现全国新闻漫画奖的评选,说明了新闻漫画的地位和作用。

1978年,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固定栏目新闻联播开播,通过国际通信卫星接收国际新闻社新闻,采用新华社稿件播发。既有图像新闻又有口播新闻。此后,央视又开始涉足电视连续报道,强化深度和影响力。80年第一个评述性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并没有满足于一般的动态报道,而是把镜头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处,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深度分析报道。由于设备的限制,不具备录像播出的条件,80年代初以前尽管已经尝试电视现场直播,仅限于重大节日庆典、重要政治活动和精彩体育赛事。比如,女排首度夺冠,公审“”等。

广播新闻在当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成为重要的信息窗口。主要播出以新闻播报为主,并同时配合有录音讲话、实况广播等。在当时,对于重大事件的实况广播深受瞩目。但也和电视直播一样,广播的现场直播也仅仅限于重大媒介事件的报道。

文字新闻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无论报纸、电视、广播都以文字新闻稿件为基础。前就已经成熟的消息、通讯和调查报告等新闻形式逐渐替代社论、讲话稿,在5年间占据主导地位。逐渐出现边缘化文体。但通体而言,当时新闻报道对题材的关注远远大于对文体形式创新的关注。

消息体裁当中,以新华体为主,并拓展出散文体和短新闻等新品种。新华体以简洁精练、层次清晰,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等优点成为我国新闻界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特有体式。但是人们对它的程式化颇有诟病,认为它把消息写作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简单劳动,记者变成了工匠。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倡导将散文化手法引入消息写作,认为“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种沉重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随后,在1982年,行文自由活泼、清新自然的第一篇散文化消息《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为了当时满足读者快速阅读的需要,新闻界在当时还倡导短新闻。各报纷纷开设“短新闻”及“短评”栏目。新华社1977年的时候决定今后将把“重要短新闻”专列一项进行评比表彰。不过,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仍是当时消息文体的主弊。占据极高比例的会议新闻比较典型。这些新闻报道都摆脱不了“印证式”的表达模式,除会议内容不同外,其结构几乎完全相同——概括性导语,讲明时间地点、会议内容;主体部分概括复制会议主要发言人的发言内容,铺排冗长的与会人员名单。

通讯写作手法彼时也已稳定。不像一般消息只具有新闻信息的传达功能,通讯要将与一种或多种社会核心价值相关的象征性事件或行为置于突出的位置。因此需要选择典型事实和典型人物。而叙事语言也往往使用隐喻手法。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等人采写的《为了的嘱托》,是“最早公开发表的对持否定态度的人物通讯”。(廖声武,2004)报告文学在当时也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成为一种文学与新闻交叉延伸的体式。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被当时的各大报纸转载,陈景润与“1+2”也因此成为寻常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调查报告初现端倪。这类报道继承以往的调查研究传统,并运用了科学的方法,采用了现代化的统计手段,将新闻学同统计学、社会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严格遵照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调查对象,使样本单位成为总体单位的缩影。引起了重大反响的《人民日报》关于渤海二号翻沉重大事故的报道,就是借助天津市调查组的调查报告,详细陈述了该钻井船翻沉的事故发生经过和发生原因。

3、语言修辞风格:印证性、概括性、可读性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新闻报道的语言也处于新旧交替的过程当中。“旧有的痕迹依然存在,比如大批判的语气、冗长而没有信息的篇幅、陈词滥调等”。(韩元,2006)大多数报道都习惯运用概括化的套语报道重要事件。缺少具体的动作或细节、场面的描写。隐喻和转喻是常见修辞手法,意图符合“印证式”报道模式。五十年代比较活跃的旧跃进体曾短暂重现。激昂的字眼、短促的排比句、诗体句、有时则插入整首自创歌谣或新体诗。直到1980年抵制“洋冒进”才逐渐消失。

新的质素也在不断萌生。新闻开始重视生动具体的描写,可读性增强。一些市井新闻出现了诙谐风格,不少地区的报纸新闻适当采用了方言,新闻背景资料的提供形式也多样丰富,起到了较好解释新闻的作用。文学笔法被大量运用。在叙述、描写等手法外,议论和抒情占据较多空间。一些非专业的生产线上的劳动者也将其特定的身份和特别的诗化风格融入新闻表达。回忆录等形式则将历史笔法融入新闻。比如罗瑞卿的《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总理》、李林的《春风化雨入心田——忆对我父亲李四光的亲切教诲》,都是第一人称的回忆录。当然,其刊发的时机和择选的故事,依然摆脱不了印证式的窠臼。

4、文体表现方式:单一的集体意识代言人视角

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配合形势,揭露和控诉政治丑行、反思社会悲剧的根源和教训,叙述者自定位为传统的集体意识代言人,借助典型事实和典型人物,以利国利民为本位选择新闻事实以印证主流意见。单一的全知全能视角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报道视角。在会议报道、外事报道报道当中,一般都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讲话摘录报道虽常采用第一人称,仍暗含全知全能的俯视视角。而在很多通讯当中,多元变化的叙述视角已经运用,尽管依旧以或明或暗的全知全能叙述角色为主导。尽管突破了时期的社论主导观念,但是此时的新闻文体开始以事实为本,以描写事实和场景为主体。但是,叙事模式依旧沿袭60年代的苏联模式。人物图谱化比较明显。往往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人物性格以及特征平面化,去个性化。几乎每个通讯都出现类似的视觉元素、人物特征和行为方式。

平等、软性的生活化报道,使人性化、平民化的信息理念进入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下降带来了新闻报道的新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复兴的青年报或晚报上新闻叙述者常常将读者称作“朋友”或“亲爱的读者”。“记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抑或宣教者,而是将读者视为朋友,以聊家常式的口吻进行叙述”。(韩元,2006)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复刊,青年报开始推出《星期刊》。以文化生活为主,出现大量以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表达的报道。体育报道、文艺报道等率先以生活化、细节化、现场化的手法体现出浓郁的生活和文学风格。副刊逐渐繁荣。知识的提供、娱乐、信息等混合功能成为转型期不同的新报纸特点。

叙事的模式化和人物的图谱化,公报式新闻、图解政策式新闻占据主导地位。尽管突破了时期的社论主导观念,但是此时的新闻文体开始以事实为本,以描写事实和场景为主体。但是,叙事模式依旧沿袭60年代的苏联模式。人物图谱化比较明显。往往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人物性格以及特征平面化,去个性化。只关注背景、衣着、职业、工作精神等等。几乎每个通讯都出现类似的视觉元素,人物特征,行为方式。比如,英雄模式往往各个英雄千人一面。若是反面案例,则坏者通坏。全文通体都是批判,负面场景。会议报道中参与者通通被抽离个性特征,仅仅作为代言机器存在。固定的地点,有数的人物,必不可少的生活场景……这些图谱性的因素为叙事提供了一个框架,甚至还影响到了所叙述故事的性质,使正面报道都充满了气壮山河的豪情,市井民生似乎永远是就事论事的小品。

二、多元化时代:从单一报道模式向多维报道模式拓展

1982-1989,伴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中国新闻文体在报道方式的应用、载体形式的选择上开始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媒介分类着重于地域、行政等角度的纵向层次。新闻报道出现明显的语言变化和视角转换。科学意识在这个时期已经影响了报纸。报纸头版的宣传性评论性的文章,篇幅逐年缩小,领袖的号召逐渐让位给党和政府的重大会议等媒体事件。使动语气转变成理性直白的事实传达。我国新闻报道结构,从单一的党报模式逐渐向市场意识与启蒙意识参与影响的多维报道模式过渡。

1、新闻意识理念:信息化—通俗化—市场化

上层对媒介新闻报道的思想指导与市场对媒介报道的推动,熔铸成80年年代的新闻文体意识。它其实是依然坚挺的党的新闻事业观念、市场新闻理念、启蒙新闻理念在社会特殊形势需求下合力推动的产物。

80年代,重大题材、重大意义为主的报道观念占据主流,新闻报道的文体形式是在“为主要内容服务”、“为百姓喜闻乐见”、“有技巧地宣传”的主流新闻意识前提下创新的。主流政策根据社会变化和读者需要,提出了尊重新闻的工作特点,除党性以外,还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的指导观念。为重建新闻的基本原则,新闻界提出了新闻要抓新和实;记者要有新闻敏感、要求快;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宣传新人物、介绍新经验;新闻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当时的新闻指导文件当中,甄别了新闻真实与文艺真实的差异,提出不可虚构,在真实的基础上求快,讲究技巧但不能合理想象,典型报道不能溢美拔高等观点。

知识分子精英话语重新确立。启蒙年代的知识界大力倡导人道主义、科学理性、自由、民主、法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并引进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促成了报纸内容构成的变化,使纯信息的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还促成了新闻报道模式的改变,包括会议新闻的改革、新闻篇幅趋短、深度报道出现等。

市场导向的新闻理念在此时勃发,新闻报道的对象化意识增强。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多元化趋势,不少媒体在80年代中期纷纷建立多层次的系列结构。对于节目结构、节目设置、播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新闻的时间性被日益重视。各大媒体的文体也更注重迎合受众口味,开掘报道的可读性、可接受性,多样丰富的文体风格凸现。但此时的多样丰富,是基于传统文化积累条件下的挖掘创新,未能融入西方元素和现代特色。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学、历史等人文经验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应用。

2、文类结构布局: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的比例不断上升,增加了对新闻摄影的及时性、生动性、鲜明性等更高的价值衡量标准。系列图片报道、全版摄影报道等已经出现。《中国记者》在87年创刊词当中提出了“文字摄影并重”的原则。新闻漫画此时已经包含新闻报道漫画、讽刺漫画、人物漫画三种类型。《羊城晚报》84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新闻漫画专栏。但到了88年,照片的快捷真实和普及使漫画新闻日趋衰微。

电视逐渐普及,其画面音响的动态真实感日益受到欢迎。杂志型的编排方式进入电视新闻空间,将栏目系统化、固定化、综合性等特点融为一体,出现了采、编、播合一的固定主持人。电视同步直播满足了受众对“共时态”新闻报道的需求。电视专题报道受到瞩目。纪实性纪录片《话说长江》《丝绸之路》《迎接挑战》等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但一直沿袭主题表现的风格,使用解说词加画面、声画分离的创作手法。

广播新闻方面,同步直播和深度报道初步成功。80年代中期出现明确职能性分工的专业新闻台。以“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办台方针和主持人直播、大板块节目的“珠江经济电台模式”,被视为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高潮。现场点播和热线电话点播等形式,社会交流、节目参与等新需求层次的出现给新闻报道开辟了互动空间。

文字新闻报道无论在报道方式的应用、载体形式的选择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传统消息、通讯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消息越写越精炼,出现了短小精悍、内蕴丰富的现场短新闻。通讯发展越发丰富多样,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大跨度、大问题的大特写风靡一时。对话式报道逐渐增多。中性报道应时出现,《光明日报》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为典型,记者在新闻中不充当法官或教育者的角色,而是提供全面的、翔实的事实,让受众去思考、去判断。

深度报道以“全息摄影”式报道的名义崛起,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等文体形式被初步尝试。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字深度报道,采用立体化的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解剖新闻事实,极大地突破了因袭多年的平面化、简单化、两极化的新闻思维习惯,确立了辩证的新闻报道的方法。许多报道不仅关注改革的现实,而且涉及到思想政治观念、文化冲突等深层次的内容。它预示着粉碎‘’以来,我国报纸报道结构的第二次调整,即从纯新闻报道为主向深度报道为重心的过渡。

3、语言修辞风格:抒情性、理性化、对象化

受整个时代的浪漫激情与理想主义氛围影响,整个八十年代的新闻表达“贯穿着抒情手法的广泛应用、充满道德评价的语言及语调的慷慨激昂等浪漫风格”。(韩元,2006)新闻报道当中注入了非常多的感性因素,诗词、散文等形式被广泛应用,情节描写细腻,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穿插,语言诙谐生动感人。记者的主观倾向、情感好恶往往渗透于文本之中,主观导向性非常明显。无论直抒胸臆还是借景抒情,多符合昂扬、蓬勃的时代主调。让人们在会心一笑中启迪警醒的幽默新闻,出现了专门的栏目。为适应电视发达的时代,穆青专门提倡学写具有典型细节、生动画面的视觉新闻,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与此同时,八十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社会转型矛盾,又造成了批判反思风格的形成。(韩元,2006)在深度报道、大特写等问题当中呈现出富含理性逻辑的专业语言、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充满反思的理性分析等理性风格。

随着新闻报道的对象化,当时各类新闻展现出各自特有的语言风格。比如主流政治新闻往往运用谨慎庄重的语言;经济报道的语言比较精确、务实;体育报道则激情澎湃、峰回路转;而娱乐新闻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语言尽可以更宽松自由。

4、文体表达方式:集体意识代言人/个体意识表达者/客观中介者

新时期记者角色也出现了分化,除传统的集体意识代言人身份外,还出现了个体意识表达者和客观中介者身份的记者,这是意识形态多元化、新闻功能多元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常见的第三人称视角,和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写作都被大量尝试,甚至融合起来,造成或明或暗的复杂运用。晚报、周末版、副刊此时活跃,新闻叙述者关怀民生的“公仆”意识激发出来,让人有品味生活、抒发闲情逸致的实用性、娱乐性、平面性的叙述形式和内容备受欢迎。

在80年代中后期逐渐突出的批评性报道当中,新闻报道者已经不像前一时期那样向民众宣讲教化。而是新闻叙述者站在平等的身份上,认为政府上级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应当尽力工作,指责腐败者和腐败现象。很明显,这里的叙述人是社会监督者的身份,民主意识悄然萌发。

三、分众化时期:整群化的新闻报道逐渐分化成窄众化的新闻报道

1992年的南巡和十四大使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阶段,新闻传媒由计划经济体制语境转入正在建设中的市场经济体制语境,传媒运作产业化,资讯娱乐化,审美世俗化,第四媒体崛起。社会的大变动、读者需求的变化和新闻界的激烈竞争成了左右报纸新闻文体变革的主要力量。

1、新闻意识理念:宣传理念╋新闻专业理念╋市场理念

正确地舆论导向,发挥媒介监督作用,增强服务意识,采取有声有色的宣传报道,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新闻思想和政策要求。但是,由于媒介的市场化竞争白热化,各类新闻媒介从内容结构和文体类型都迅速丰富多元化,尽量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受众为王,新闻媒介走下社会视野中心的神坛,成为一个阶层、一个城市、一种性别、一个年龄群的媒介。

西方新闻报道理念此时真正渗入中国新闻文体当中。消息改变了以往的宣教色彩,客观性报道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被提倡。通讯超越80年代继承发扬中国文化特质的特点,将西方主流新闻报道方式融入其中。比如,《南方周末》吸收了“华尔街日报体”的特点,张扬故事化、事实化、思考化的表现手法。尽管倾向中性报道,但不同类型和领域的媒体依然存在级差。党报系的宣教色彩依然浓烈,市场报则有迎合的弱点。体育报道、娱乐报道对于两面报道平衡报道的贯彻比较前卫。政治新闻外事新闻往往立场明显,倾向性强烈。

90年代,各大报纸都提出了增加信息量、加快传递速度、拓宽报道领域、满足受众多元需求的理念。各类媒介报道定位清晰,新闻文体的设计、表达无不体现出对及时、准确、客观、接近等新闻价值的看重。新闻六元素的精准度要求越来越高,非官方的消息源越来越受关注,报道时差越来越小。电话热线介入等形式直接改善了传统单向的传者——受者的关系模式,互动多向的交流成为常态。短新闻、事实性的标题、醒目突出的版面导航,突出了新闻的信息性。晚报早出、对收看率和阅读率的重视,都看出新闻工作者对受众群的特点、惯习、阅读期待、利益诉求等的深入体察。

2、文体结构布局:电视新闻≥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

图片新闻成为吸引读者经常使用的手段,出现图表新闻等新形式。广东报业发展出“三步五秒”的头版编辑概念,即读者在离报摊三步远的地方,五秒钟内将决定购买眼前上百份报纸中的某一份。随着金融信息的热潮,经济日报等开始列出每日深股上股行情、人民币汇价、产品批发行情等图表新闻。

电视取代报纸广播成为大众第一传媒。92年开始,观众接受动机从“娱乐消遣”转为“了解世界、获取信息”,新闻类节目逐渐成为各家电视台节目的主体。电视新闻开始注重接近现实生活,造成了新闻从内容、文体到形式的彻底改变。发端于早间和新闻的新一轮改革,使电视从业者的传播理念及其所制作的节目质量发生了飞跃。《东方时空》开始改变传统电视的叙述语态,新的表达方式实验成功——真诚的表达态度,观众关心的表达内容、鲜活的表达语言、符合电视规律的表达手段、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表达效果等等。电视节目被还原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赋予了它生动而丰富的形态。大众通过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重新发现了自身。从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和“让事实说话”成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圭臬。

深度报道在央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节目后进入一个新阶段。作为一种综合的报道形式,连续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等融合为一,成为默认的新体裁形式。96年央视推出《新闻调查》栏目,在报道方式上以某一公众关注的具体事件或话题为主题,进行多侧面的跟踪调查与追究分析,着重于将调查的过程展示给受众,使新闻报道带有人物情感、故事情节和悬念。

在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当中,电视直播节目借助先进的电视技术手段的支持,发挥了题材重大多样、报道方式多角度多方位、丰富的背景材料的灵活运用等优势。滚动播出开始出现,央视一套从1993年起每天新闻节目整点播出12次。除《新闻联播》外其他新闻节目直播、重要新闻滚动播出,提高了新闻信息量和新闻时效。谈话类节目在1993年初步尝试,《实话实说》逐渐声名鹊起。这类节目的题材主要有社会思潮讨论、新闻事件延伸讨论、新闻人物访谈等等。从最初聚焦社会热点,到成熟期分化,与受众的切合点都比较高。大型电视纪录片出现新纪元。比如《望长城》用纪实跟踪手法,运用自然光、同期声、长镜头、主持人现场采访等,体现出全方位的纪实风格,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重大突破。

广播出现“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他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1994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就是根据“高起点、大容量、大释放”的思路,将高浓度、大信息量的现代新闻为主体和内核的节目体系,以信息为本的理念,融合起来。这成为现代广播电视节目的一大趋向。

从文字新闻的角度来看,诸多媒体的文体实验已经产生效果。为了体现“信息性”这一新闻属性,报纸消息愈发短小精悍,标题新闻和集纳大量运用。通讯的类型也在不断整合扩大当中。为顾及手中阅读心理以及审美需求,大特写更加注重从普通读者的视角选择题材。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叙述的体验式报道,能从最接近读者的角度切入,颇富真情实感。“新闻连载”借用章回小说的形式,便于读者间歇阅读,悬念性的结尾符合人们的好奇心理,因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电视深度报道的勃兴形成对报纸的冲击,报纸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纷纷出现。1991年《解放日报》成功预测海湾战争24小时内打响,甚受瞩目。转型后的《南方周末》带来中国深度报道的高峰时期。这种报道在传统的消息、通讯报道的基础上,借助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外在方式,内蕴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的传统理念,符合了转型时期的受众利益诉求和阅读期待。其文体表现,借助了中国传统的多样性的文学技法,通过戏剧性场景、完整记录对话及轶事、详细叙述新闻人物的身分地位及其所扮演角色的行为特质、用内心独白、塑造综合性人物、蒙太奇切割等手法,将新新闻报道和写实主义文学手法融进新闻语言和解构,形成了熟悉又实用的新文体风格。在此基础上,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以及实地实验等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精确性报道也深入人心。这种新闻文体,大量使用图表、图例和图解,使得新闻报道的内容能更准确、正确地反映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对读者提供数量的概念,对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数量的依据,有重要的实用价值。1996年北京青年报公众调查专版一篇题为《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的报道,正式冠以“精确新闻报道”头衔,成为一个新的“新闻增长点”。

这一时期,中国媒体初次接触互联网,依然延续传统媒体的形式和功能的电子版模式逐渐被采用。BBS在网络上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各大高校学生以及IT业人士纷纷上传帖子,现实信息,对时事进行评论,成为最初的“草根”叙事者。

3、语言修辞风格:窄众化、视觉化、娱乐化

随着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在中国的确立,媒介的商品属性被重新认识与确立,受众的地位得以空前的提升,新闻文体逐渐由雅到俗,表现出追逐大众趣味的倾向。新闻从语言、结构到内涵实现了平民化的回归,讲求娱乐性、信息性、服务性。“九十年代崛起的都市报的报道充分体现了这种倾向,包括夺人眼球的标题制作、新闻中“嘘头”的卖弄、调侃的语言、故事性情节的讲究与雕琢等等。”(韩元,2006)

视觉化、感官化日益突出。晚报时代的语言文字为主导的印刷文化正在被都市报代表的电子文化时代所取代。新的读者是随着电视和碟片培养出来的一代,他们喜欢借助感官直接感受世界,喜欢在文字之外多元体验世界。1997年转为日报的《南方都市报》采用直通栏排列,大图片、大标题,形成“浓眉大眼”风格。无论从封面、导航还是报道的图片表格,都可以看出视觉感官因素的重要分量。一些文学表现手法的适当融入和对于作品特色的追求,令新闻语言变革关注细节的显现、生动性的彰显和速度的强化。

分众时代的激烈竞争,导致媒体的语言必须符合窄众的特点。体育报、健康报、电视报、文摘报等等内容划分清晰的报纸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报道的新闻性明显增强,而且有意识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语言习惯表达鲜活的新闻事实。大多数报纸以事实性的实题做新闻标题。一些经济类报纸开始采用本行业的术语和图表表达专业化的内容。

4、文体表达风格:精英身份/平民身份/专业人士

新闻把眼光投向了普通百姓和百姓生活,新闻不再高高在上,高谈阔论,而是以平民的视角、平民的感受谈平民的生存现状与生存理想。新闻视角也“从过去的精英阶层俯视大众转而为平视,道德说教或训诫的内容逐渐减少,事件的评判权被交给大众”。(韩元,2006)1993年设立的《生活空间》栏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以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口吻,标志着一种新的新闻立场的诞生。基于同一视角的都市报系,采用通俗化市井化的风格,关注百姓柴米油盐,为弱势群体代言,为社会阴暗揭幕。其语气其词句其结构,都以适应这个阶层的民众为主旨。

九十年代新闻视角下降的另一体现在于《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为代表的调查性报道。尤其是《南方周末》调查性报道,其叙述视角及隐含的叙述者倾向都代表了一种传统知识分子本位而非庙堂本位的立场。不仅在表达内容方面敢于人先,用于揭露黑暗的社会问题,对这个时期发生的社会问题以及阶级矛盾有着深刻的领会;同时在新闻文体方面用于拓展,形成了优美、生动、人性、悲悯的特别美感。

而分类的专业化报纸,对叙事者的专业性要求更高。体育新闻报道的主持人从解说型转变为评论型,要向受众提供更多的战术分析、背景资料、比赛知识、乃至预测比赛的进展状况。因此,要求新闻叙事者不仅仅是个事件的纪录者和播报者,更要转变为专家,使直观的新闻具有深度认知可能。(未完)

[参考文献]

方汉奇,陈业劭.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张惠仁.新闻写作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出版年鉴[Z].1982,l(l)~.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2~

韩元.新时期报纸文体改革研究[D].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复旦大学,2006.

张百宁.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南方周末》二十年改版初探[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3.

胡韵.新时期广州报纸文体创新研究[D].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6年

闵正文.分化与整合——九十年代我国文化环境及传媒变迁[D].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武汉大学,2001.

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J].新闻界,1998(6)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新闻大学,1995(1)

李良荣.改一改我们的报道理念、模式和笔法[J].新闻与写作,2004(10)

廖声武.新闻文体创新的历史演进[J].新闻前哨,2006(8)

单波.新闻文体新论[J].新闻大学,1994(2)

赵刚建.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纸新闻的文体革新[J].黄山学院学报2005(1)

吴锦才.简约之中求创新——近年来新华社在新闻写作上的改进[J].中国记者,1998(12)

新华社基本文体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记者,1998(12)

尧小锋.两匹“黑马”的报道风格[J].新闻记者,2003(3)

张家恕.略论新闻文体创变规律[J].新闻界,2006(1)

朱强.论南方周末的文本创新[J].新闻记者,2004(5)

王敏.论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以主位结构理论为视角[J].科技资讯,2007(25)

高红铃.网络媒介带来新闻表现形式的变革[J].新闻爱好者2001(3)

孔详军.追溯新闻转型的轨迹——<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的学术意蕴[J].新闻战线,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