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文化综艺类节目分析

时间:2022-04-23 02:37:00

导语:传播学文化综艺类节目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播学文化综艺类节目分析

摘要:如今,电视台综艺节目百花齐放,一档出色的综艺节目常常能使频道本身具有很高的标识度,谈起江苏卫视会让人想起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谈起浙江卫视会让人想起《奔跑吧,兄弟》,而谈起黑龙江卫视,人们会想到国内首档书信类节目《见字如面》。《见字如面》从2016年第一季开播到2019年正在开播的第三季,一直获得豆瓣9-9.5的高分。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从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三方面对《见字如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意义生产;仪式观;《见字如面》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书信几乎被手机所代替,人们一边摒弃书信写、寄、取浪费时间的方式,一边怀念从前书信时代人们在信中所含的文化和真诚。《见字如面》节目以承载书信时代的文化出发,把古代和现当代一些比较著名的书信搬到屏幕上来,让观众重新品味书信这种媒介所承载的美。书信与视频传播模式的融合产生了一些碰撞,颠覆了原来两种媒介自身的性质。《见字如面》是一档由明星朗读、嘉宾点评的书信类节目,于2016年在腾讯视频和黑龙江卫视播出。节目第一季第一期的点评嘉宾即指出,书信时代正在消亡,但书信所承载的文化不应该消亡,应该被传承到电视和互联网上。节目一开始便以文化传承作为节目立意和宗旨,以区别于市场上流行的娱乐综艺节目。节目形式非常简单,半椭圆的舞台设计加上一个演讲台,读信明星就站在演讲台上,朗读由专家挑选出来的经典书信,读完后由两个嘉宾对信的内容进行点评。《见字如面》的节目形式如此简单,却三季都获得了9.0以上的豆瓣高分,这令人感到费解。这个节目吸人眼球的地方在哪里?三季的节目内容和形式有什么变化?观众的用户反馈是否与豆瓣和网上新闻一致,对节目有很高的赞誉?节目是否真的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

1瓦解与再造:书信与视频传播模式的融合

1.1私人情感转化为公共情感。书信是点对点的传播模式,一封信只在两个人之间流传,信件内容被信封包裹得严严实实,除非是写信人和收信人愿意,否则不会被第三个人知道信件内容。因此,人们在信中通常感情真挚,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由于书信在传送时需要花费邮票钱,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等待,人们在写信时往往不会寥寥几笔,,而是用心把信纸写满。收信的人拆开信就是一种神圣的仪式,通常只有一个人或者是最亲近的人才能一起品读信里的内容,细细体味信中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再认真回信,这是一个交流思想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和启蒙的过程。视频传播模式是点对面,一个视频由多个观众观看,这时候书信的点对点传播模式被打破,书信媒介原本的私密性也被消解。以前,我们在读信时只能看到文字,因此,信中所表达的情感只能通过文字联想,但在《见字如面》节目中,信中的感情不再通过文字呈现,而是通过演员的声音和表情呈现出来。观众的情感已经不受自己左右,而被读信人的视觉呈现和嘉宾的点评所牵制。信中原本很私密的情感被转化为公共的共同情感,例如:第一季中读曹禺和黄永玉的书信来往,由两个人的感情交流转化为对大众文艺的探讨;读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情书转化为大众对爱情的探讨。书信媒介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可以将思想在异地传播,但却无法跨越时间的界限。但《见字如面》把书信呈现在视频上,同时打破了时空界限,古代的人与现当代人的信一起被现代人品读,解读嘉宾不断对信进行意义的再生产。1.2仪式观的重新建构。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的仪式观源自于一种宗教观——它并不看重布道、说教和教诲的作用,为的是强调祷告者、圣歌和典礼的重要性[1]。重要的不是传播内容,而是传播仪式本身。《见字如面》的观众无论是在场内还是场外,在听同一封信的同时,也在接收相同的情感,集体参与感让他们建立一种情感纽带,这种仪式让他们暂时抹除了身份差别,获得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见字如面》的演员在朗读书信时观众被演员的感情支配、被解读嘉宾所提供的思想所牵引,失去了自由联想的空间。《见字如面》的主持人小翟在第三季说到,我们的节目不会选择说教,但想给观众留下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信的仪式观被重新建构,每一封信都赋予了新的意义:教化受众。

2剥离与重塑:老戏骨与文化名人的价值观引领

2.1老戏骨传达多元价值观。《见字如面》的读信明星跨越不同年龄层次,有20世纪40年代的归亚蕾、60年代的张国立、赵立新,70年代的姚晨和周迅,80年代的偶像明星明道、林更新。对明星的多样化选择,覆盖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利用名人来吸引粉丝,使节目保证一定的收视率。在台上,他们是明星,但更重要的身份是读信人。把自己代入到写信人的角色,用声音和面部表情演绎信的内容和情感。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镜头的大多数时间一直对准读信人。正是因为如此,演员的表现能力变得特别重要。表现能力强的,眼神、面部表情,声音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若遇到语言表现能力不强的,站在舞台中央,眼睛只盯住手中的信,每句话都语气平平,很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在第一季中明星所读的信大多是历史名人或者文化名人,例如:夏完淳、李白、林则徐、詹天佑、张爱玲、徐志摩、曹禺、黄永玉、刘慈欣等;而第二季增添了一些普通人,例如:太平轮沉船事件的幸存者、白血病患者李真;第三季中出现了城管、古代江南名妓、网络小说家等更加多元化的写信人物,人物的多元化表现了节目力图呈现更多元化的价值观。节目导演关正文曾说:“最终入选信件强调了关涉历史的重要性、当事人的重要性和信件内容的有趣性,但所有标准最终其实只有一个: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我们最后选出来的这些信件,每一封信都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敲击人心。[2]”演员要读好每一封信,既要有表演能力,又要有真情实感在里面。在读信时,有些演员落泪了,如周迅、黄志忠和戚薇,于是弹幕说他们是戏精上身。尽管在台上演员的身份已经被剥离,他们是写信人的化身,但在台下,还是有些观众还是无法忘却演员的身份,关注演员的身份大过于关注信件内容本身。2.2文化名人引导主流价值观。在《见字如面》第一季中,朗读书信前由主持人小翟和嘉宾杨雨、许子东对写信人和内容先进行简单介绍,而在明星朗读后又对书信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每一期的形式和嘉宾都没有变。而在第二季中,节目多设置了一个讲述者徐涛,讲述完书信后,后台的嘉宾进行知识扩展,还有几位观众代表对嘉宾进行提问。在第二集中,嘉宾开始进行更换,多了梁文道、史航、蒋方舟等。节目组将中年梁文道与年轻的蒋方舟放在一起说信,一个成熟稳重,一个活泼俏皮,搭配在一起让气氛沉稳又不失轻松。后台嘉宾将书信的内容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相结合,如读冯唐写的《很多了不起和钱一点关系都没有》,蒋方舟说“钱是个人价值的证明,但不是全部个人价值的证明”,这句话反思了现代人一些不正确的金钱观,盲目追求金钱甚至把它当成人生的唯一;又如贾平凹写给妹妹的信,回忆与妹妹的买书承诺,契合当下电子书盛行,纸质书渐渐被冷落的社会现象。说信人立足纸质书身上所承载的情怀与旧时记忆,让受众回归纸质书的阅读;还有姚晨阅读一封写给孔子的信,演员姚晨声情并茂问孔子能不能劝现在的小孩别自杀,问孔子能不能叫父母不要逼孩子拿第一,问孔子喜欢吃什么要给他送礼,都反映了现代应试教育的一些问题,借孔子的有教无类讽刺当下教育把孩子进行分类教育。问孔子能不能呼吁媒体,当孩子自杀时不要把当事人父母的名字登在报上,来反映当下媒体一些专业伦理规范缺位的问题。通过私人化的信件与社会化的问题相结合,来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质疑与反思:节目的文化传承功能效果分析

3.1从弹幕看节目的热度变化。网络视频的弹幕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观看体验。笔者对腾讯的三季《见字如面》进行观察,发现第一季的弹幕大致可分为五种:第一种吐槽型,吐槽主持人抢话、主持人不够有文化内涵;第二种是表达自己希望什么明星来读信的愿望;第三种是对读信人的评价;第四种是对信件内容该读文言文还是白话文的探讨。而对信的内容进行探讨的弹幕为少数。而到第三季时,弹幕寥寥无几,偶尔刷过的几条也是在对节目怎么没有人看的疑问,有人回答都去看电视剧和综艺了。可以看出第三季的节目已经失去了前两季的热度,而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把《见字如面》当成一种高雅文化来标榜自身,语气中似乎带有对看电视剧人的不屑,这使节目本身宣扬的文化传承功能变味。3.2书信文化在互联网的传承愿望落空。网络新闻对《见字如面》节目赞誉一片,事实上节目并非十全十美。在第一季中,嘉宾许子东和杨雨以及主持人小翟总是呈现出一种交流的无奈,因为评论时间短,出现三个人时常抢话的局面,很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而且,在嘉宾要对信的内容展开文化讲解时,总是被主持人以下一封信开始打断。第一季中有一期许子东说“如果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把这个讲完”引起弹幕心疼一片,可以看出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对信进行深层次解读,文化传承功能效果也大打折扣,因为观众只是听了信,没有得到太多知识扩展。在第三季中,节目延长了时长,观众有了更多时间听嘉宾讲解。但后台的嘉宾与主持人仍然无法很好地交流,例如:在第三季第二期中读拿破仑的情书,嘉宾问主持人,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情书?主持人回答,我女儿经常跟我说,我不爱你。连顺畅的交流都无法达到,更别谈对观众进行文化启蒙了。《见字如面》节目把立意拔得很高,既是让书信时代的文化传承到互联网,又是给观众潜移默化的教导。但事实上节目很难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如今,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和低俗化让用户开始重新追崇鲁迅、胡适等文化名人,于是开始出现很多“毒鸡汤”被冠以鲁迅的名字。《见字如面》节目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至于看完节目以后,是否会把书信的文化应用到互联网上,还有待观察。

作者:陈连利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