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智能手机使用与满足
时间:2022-11-01 09:05:47
导语:传播学视阈下智能手机使用与满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作为智能移动终端的代表,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掌上明珠”。作为随身携带的个性化媒体,手机以移动性、互动性、多媒体化等特点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要求,而作为其优势所在,手机的实用价值更是带给受众基于现实生活需要的满足。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分析手机用户对于手机媒介的工具性使用和仪式性使用,并从符号价值、使用价值及社会性需求三个维度探究手机带给用户的满足,由此审视手机这一带体温的媒介。
1973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师马丁•库珀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从当时约有两块砖头大小的体积发展到今天小巧、轻便、时尚的外观,从开始只有通话和信息功能的非智能机发展到如今借助移动互联网就是一台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作为智能移动终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移动化媒介。智能手机,指的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机。2012年上半年,手机首次超越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有3.88亿人首选以手机接入互联网。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为97.5%,在我国手机已坐稳上网终端的头把交椅。得益于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再加上应用的多样化,智能手机力压各种媒介技术形态,成为最得宠的、人们须臾不可分离的“伴侣”,被冠以“第五媒体”之称。作为被受众使用也被受众创造的媒介工具,手机在传播学视角下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出发,审视人们对手机的使用,研究手机媒介带给人们的满足,以此一瞥受众对于手机这一新媒介的使用与需求。
一、手机媒介的使用
作为有限效果论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视作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探讨其对于媒介的使用与需求。从20世纪40年代赫佐格对广播剧听众的访谈,贝雷尔森对报纸读者的研究,到70年代麦奎尔等人对电视观众的抽样调查,卡茨提出的研究模式,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各自的研究和结论。学者鲁宾在对观众收看电视的动机分析中,将媒体的使用分成两种类型:工具性的和仪式性的(instrumentalandritualized)。此两种使用形态亦可以概括当下用户对于手机媒介的使用行为。
(一)以手机应用为实现形式的工具性使用
App是应用软件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是设计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App的概念最早来自iPhone手机所运行的iOS平台,平台维护者美国苹果公司在2007年iPhone之初是想让消费者均使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的WebApp来满足各项需求,却无意间发现了统一管理用户应用的新模式,也即在次年7月上线的AppStore分发模式。苹果开发出一套“用户注册—开发者提交—平台审核—集中分发—下载使用”的实现流程,改变了之前由开发者自行管理、用户随意下载的应用推广模式,进而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软件生态环境。App模式使得智能手机的应用获取方式由传统的“下载-安装”模式向“购买-加载”方式转变,由此密切了智能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开创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AppStore这一概念,被后来的GoogleAndroid(GooglePlayStore)、微软WindowsPhone(MicrosoftStore)、诺基亚(OviStore,已关闭)以及Blackberry(AppWorld)等袭用,逐步建立起几大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圈。App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称,而给手机装软件也不再是“技术爱好者”的专利,随着iPhone及其他类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流行,普通用户也可以以更少的成本和更低的难度给自己的智能手机装上专于某一应用目的的App。2G通信技术掌控下的旧式智能手机(如Symbian、Palm、WindowsMobile等)“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逐步被专注于不同目的的App所取代,成为人们通过智能手机访问并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方式,简化了手机用户获取信息的路径,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应用形态。新生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促进了对3G等移动通信新技术需求的增长,智能手机逐渐由传统意义上的通信工具向着立体化应用终端发展。
App生态环境的蓬勃发展,带来技术方面的突飞猛进,开发者发现此处有利可图,于是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被开发出来,用户也逐渐被培养起了使用习惯,进而对手机产生了更强的信任感和满足感,对以手机为终端载体的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加。以苹果AppStore为例,目前其包含App类别20余种,总数高达220多万个,提供包括社交、新闻、天气、商务、教育、线下服务等多种服务,几乎满足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信息化生活的所有可能需求。通过在手机里选择及装载不同的基于实际需要的App,用户对手机的使用愈发具有了工具性的色彩:收发邮件、手机购物、查看天气、出门打车、网上理财、旅行预订等。尤其是近年来红火的移动O2O产业,更是将手机普及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的激增、网约车服务平台的搭建、共享单车的遍地开花,都体现出手机的工具性服务功能。通过一个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App,手机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于手机的工具性使用,进而培养起固化的使用习惯,而现时这种工具性使用业已超出了简单的通信工具,进化成了覆盖范围更广、功能更强大的移动互联网个人辅助终端。
(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对手机的仪式性使用
就我国而言,截至2017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53亿,智能手机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智能手机的激增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亦有目共睹。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节节拔高,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遍地开花,明星级应用一个接一个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涌现,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已进入“平民”时代。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在为普罗大众提供最为便捷的接入国际互联网的途径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着他们的使用体验,以更符合人性、更加便利的形态促使人们养成了使用手机网络服务的习惯,提高了使用黏度。在随时随地都能接入网络的状态下,人们对于手机的使用就像在过去所有大众媒介形态发展史上所出现过的那样,出现了另一种形态,即仪式性使用形态。仪式性使用指的是把媒体使用当成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借以消磨时间和消遣娱乐,并不必须有特定功能性目的。相比主动的工具性使用,仪式性使用是一种缺乏明确目标的使用形态,或者说使用本身即是其使用动机。种种迹象显示,现代社会的人们已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其具体的症状包括:时刻保持手机开机联网,反复查看手机屏幕,到哪儿先问有没有无线网络提供,忘带手机或者连不上网络时会感到惊慌等。
技术的进步带来移动互联网体验的改善,更是将用户紧紧地绑在了手机上。在排队等车、睡前起床、无事可做时,人们已经习惯了拿起手机仅仅去翻看常用的App,并无实质目的,进行一种仪式性的使用,填充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让自己有“事”可做。低头族的称谓已经成为现实都市人的真实写照,探讨每天上网的时长已是过时的问法,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而言,清醒的时刻就是拿着手机在线的时刻,手机正逐渐成为包围在人外、介于人和真实之间的新的“薄膜”,将人的感官统领在由其承载的符码系统所建立的拟像之中。鲍德里亚所预言的超真实时代正逐步成为现实,手机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持将现实中的所有意象在虚拟空间中投射出来,其所构建出的对现实的模拟正越来越难以同现实区分,倘若某人一日决定暂停使用手机,他会迅速发现自己同整个世界隔离开来,难以理解周边人所讨论的最新事件,对刚刚诞生的流行语也会有前所未有的陌生之感。
二、手机媒介的满足
斯塔福德等人认为,人们从媒介获得的满足来自三个维度: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带来的满足,内容带来的满足和社会性的满足①。对于人从手机所获得的满足,亦可以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符号价值的满足
这一满足形态是与具体内容无关的媒介接触行为所带来的,是由使用体验本身所获得的满足,即智能手机的符号价值给予用户的满足感。随着不断的进化,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外露的消费品,已经远远不只是一种通信工具或媒介工具,其符号价值日益凸显,“变成消费对象的是能指本身,而非产品”②。上溯到手机诞生之初,象征性的符号意义已为社会所重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话主要是作为办公用具存在,而移动电话“大哥大”因其昂贵的售价和使用费,更是成为普通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高档消费品。手拿大哥大,是那个时代时髦的派头,更是拥有者身份的象征。而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符号价值依然是消费者所重视的一个选择标准,对品牌或型号的选择往往能够透露消费者的审美品位、经济地位以及个性特征等诸多信息。以iPhone为例,它以相对较高的价格、精致的设计和顶级的配置为其用户贴上了紧跟时尚潮流而又具有较高经济水平的标签,因此出现了很多疯狂的消费景观,“卖肾买iPhone”、加价购买“土豪金”、一旦更新换代即门庭若市的抢购狂潮,都体现出对于手机超脱于其实用性功能之外的符号价值的消费。进入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于物的使用价值的需求日渐转向对于符号价值的消费,由于物品的能指与所指的分离,使得广告商得以通过媒介提供的符号景观平台建构起“神话”,将对商品的占有与成功的社会地位、高贵的身份象征等新的所指进行配对。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受众受到商业利益构建的“神话”的控制,产生的消费需求往往并非是基于自身的真正需要。被商业品牌裹挟的智能手机,已经偏离了其工具本质,而成为展现符号价值的载体,带给用户融入乃至引领潮流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二)使用价值的满足
媒体内容带来的满足即是手机使用价值给予用户的满足,通过多样化的实用性应用,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即时通信、网上购物、互联网理财、在线教育、手机外卖,具有丰富服务内容的手机,以贴身性、移动性、伴随性的优势,赢得了人们随时随地使用的“专宠”,满足了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需求。尤其是当人们在路上、在外、在紧急情况下,手机作为一个移动上网终端所发挥出的易得性和有用性,为其抢占到了其他媒介抢占不到的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下的需求和专注力,在高频率的使用下符合了人们的媒介期待,带来了需求的满足。据CNNIC调查显示,2017年前六个月里,我国个人移动互联网应用保持快速发展,手机外卖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2.74亿,同比增长41.4%;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网约车(包括网约出租车和网约专车)用户规模共计4.95亿;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1.06亿③。而此四类新近出现的应用突出地体现了手机日益强大的使用价值,通过移动互联网个人化、移动化的特性,满足了线下的实际需求,实现了具体场景下的消费。由于工作繁忙而顾不上专门到店点餐,手机叫外卖便利了都市上班族的日间餐饮;手机支付因其便捷性与高效性,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结账方式的首选;网约车打破了旧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格局,为大量民众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满足了民众碎片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简单、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让人们再次抬起双腿的同时,也解决了都市里常见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这些借由手机应用带来的服务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惠及民生的具体表现,也是手机使用价值的具体体现。
(三)社会性的满足
从一开始服务于人际传播的通信工具到如今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手机无疑能满足人们社会性的需求。通过手机,人们可以表达思想、连接社会、发展关系、建构身份。当下SNS的兴起及其手机App的推出,满足了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人与社会随时随地相连和展现自我的需求。微信、微博、Q-zone等应用的手机客户端的推出,方便了用户的访问,而只要一登录就能保持始终在线和即时的消息推送,更是为人们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人际传播和信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际传播不再是局限于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的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交流活动,而是凭借手机即时通信等应用衍生成为新的线上交流模式。节假日里,通过微信及朋友圈给亲友发去祝福已蔚然成风,人们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维系自己的社交圈。同时,虚拟社会将我们的身体从现实的社会交往场景中分离出来,使我们可以同时处在不同的场景中,社会交往中的线性模式被打破,交流变得可以相互交叠①。在智能手机已成为贴身伴侣的当下,人们的交往模式变成了即时在线的状态,碎片化、交叉式的线上社交也为人们处理人脉关系提高了效率。然而,社交虚拟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福音,熟人社会搬进手机造成人们忽视现实社交的现状也成为这个时代的症候,热衷于“朋友圈”的人们往往忽略甚至逃避现实的社交圈。与此同时,人们的沟通能力伴随着减少的社交意愿也在不知不觉中退化,线上互动的热情也在逐步冷却。手机虽然让人们之间的虚拟距离等同于零,但充斥在朋友圈及社交媒体应用上的海量信息、“自我广播式”的冗杂信息,将人们不断淹没,也日渐使人感到疲惫与焦虑。因此,新的社交应用层出不穷,借由更新的技术燃起用户新一轮的UGC热情与流量消耗。
当人身处陌生之地,或者感到不够自在时,手机及其建立的虚拟社交网络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瞬时摆脱尴尬、重归自我舒适范围的逃离途径,以其所具有的强大的超越时空藩篱能力,将不属于当下情境的信息流接入使用者感知范围,建立起一个虚拟的混合情境,从而获得符合自我习惯的信息场体验,梅罗维茨曾经预言的地域感的消逝成为现实,手机成为自我世界的象征与寄托。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而延伸意味着自我截除。手机以其强大的实用功能成为我们身体乃至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帮助我们感知和连接世界,但也由此打破了人的整体感觉的内在平衡,从而迫使人们自发降低或关闭被延伸的感知功能,以实现自我保护。
如同汽车延伸了人的腿脚,却也使之日渐退化一样,手机在帮助人获得随时随地接入自我信息场之能力的同时,在帮助人时刻维持惯习社交关系网络的同时,也使得失去手机时的人如同身体机能发生缺损,使人惊慌与无助,进而使建立维持真实社交关系的能力被弱化。这种此长彼消愈发助长了人们对于手机的仪式性使用,只有拿着手机,才能重回感觉均衡的状态。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之主仆辩证法所指出的,人对技术的主导暗藏着技术对人的控制,对技术的无保留依赖很有可能会使人丧失自主性,从而沦为技术的伺服系统,对其俯首称臣。
三、结语
学者卡茨总结人们对媒介的使用会经历“社会和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一个过程,接触和使用手机这一新媒介,作为受众的手机用户也会因各种社会和心理的因素产生对手机的一种媒介期待,希望带给自己时尚的生活方式和建立更加亲密的社交关系。而从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手机通过人们的工具性使用和仪式性使用带给人们象征性、实用性、社会性等诸多的满足。由此,手机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工具,并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行为方式。但现下,社会中也存在被手机异化的诸多现象,如何摆脱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考验个人的毅力,更是未来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马津卓 单位:英国拉夫堡大学商学院
- 上一篇: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研究
- 下一篇:后勤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