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见对虚假新闻传播的影响
时间:2022-03-28 10:57:10
导语:认知偏见对虚假新闻传播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虚假新闻的存在对人们接收真实信息和稳定社会秩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受众的认知偏见是助长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受众的认知偏见和虚假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受众认知偏见如何阻碍人们对虚假新闻的辨别、如何促进虚假新闻的传播,同时为抵抗虚假新闻现象提供认知角度的思路。
关键词:受众;认知心理学;认知偏见;虚假新闻
一则新闻信息必须最终到达受众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传播,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触、记忆与理解,决定着这则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受众对新闻的接触、记忆与理解全部靠大脑,而受众自身的大脑存在着许多与生俱来的缺陷,这些缺陷让受众容易被假新闻诱惑,同时也促进了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认知偏见是这些缺陷中最重要的一种。
一、受众认知偏见的内涵
一般的认知偏见与受众认知偏见有所区别,但两者也是密切相关的。有人认为,认知偏见是不正确的认识、态度和片面的或不公正的见解,多指“个人对他人或对其他种族、民族或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认识和态度。”也有人认为,认知偏见是“人们对任何一事物所持的观点或者信念,而这种观点或者信念缺乏适当的检验,或者与这些检验的结果相悖,或者与逻辑推理得到的结果相悖,或者不符合客观实际。”从诸如此类关于认知偏见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给受众认知偏见下一个定义。受众认知偏见是人们通过媒介接触新闻、广告等信息时,没有经过详细观察研究而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过早判断,或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片面见解,或者因自身固有观念而对新闻信息所持有的不正确的认识、态度。而受众在接触新闻信息并试图对其进行理解时,依然会坚持这种判断、见解、认识或者态度,尽管所有的证据都与这些相矛盾。受众在解读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至少持有一种认知偏见,并且这种偏见很难被改变。譬如国内受众因长期接触西方国家的负面消息而形成的有关西方国家的片面的见解,影响着其对西方国家相关新闻信息的解读,并且这种片面的见解在受众的大脑记忆中保存着。
二、受众认知偏见的产生原因分析
受众的认知偏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众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是在媒介接触和新闻信息解读等过程中形成的。而受众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见,是因为这些偏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受众的选择性行为遗漏大量信息。受众在面临媒体报道的大量新闻信息时,其大脑处理不了这么大的信息量,并且受众的记忆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只能用一些花招来应付,重点选择某些新闻信息进行记忆和理解,而忽略其他信息。另一方面,当受众被大量的新闻信息所淹没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很快就变得过度劳累,从而使受众停止在进行信息筛选时所做的一切尝试。为了避免淹没在信息超载中,受众需要确定哪些新闻信息实际上是“重要的”,并且需要快速地、毫不费力地去掉和过滤掉庞大的信息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过滤掉了精华的部分,而把信息中的糟粕留存在大脑里面。而人们更容易注意到与已经存在于记忆里的东西相关联的信息,以及反常、奇怪、有趣、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信息,还有那些和自身的既有观点相符合的细节,同时,受众更容易注意到他人的问题,而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二)受众把“拟态环境”环境化。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与真实环境之间被媒介契入了一个拟态环境。“在我们观察世界以前,已有人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了。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不是真实的环境,而是人们根据传播媒介提供的内容想象出来的。受众生活在媒介营造的环境当中,电视、广播、报纸、新闻网站、移动互联平台等媒介传播给大众什么样的社会景象,受众便在大脑中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认识,而这样的情况在移动互联时代更为明显。受众对于所处环境的认识,与真实环境之间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相符,当受众再次接受媒体传播的其他新闻信息时,会以这种对环境不全面、不相符的认识进行理解,直至最后认为媒体所描述的“环境”就是真实环境的本来样貌。(三)传受双方认知图式产生冲突。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其中包括受众的经验、动机与兴趣、情绪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图式,受众有自我图式,记者有其所属团体的自我图式,还有对其他社会或民族团体的图式。记者在写作新闻文本时,是在自己的新闻框架或者媒介组织的媒体框架中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规划新闻报道的内容结构。当受众试图把记者所写文本中的新知识同化入现有的知识结构或解释既定环境时,会出现传受双方在认知图式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文本想传达的内容被曲解,而受众在回顾自身认知图式时,却发现自身的理解并没有不当之处。认知图式的冲突让受众的知识储备产生偏差而不自知。
受众认知偏见的存在,使得受众在对真假新闻进行辨别时会模糊不清,以至于出现错误,真假不分。虚假新闻正是在这样的受众认知生态中不断地滋生和传播的。(一)受众认知偏见阻碍受众辨别新闻的真假。当受众接触到一则新闻时,应该分成两个步骤进行反应,第一步是先接受这则新闻,第二步是查证这则新闻的真实性。第一步是受众在下意识状态下都会发生的事情,然而第二步则不是一定会自然发生的。当新闻信息倾泻而来的时候,受众在惯性思维以及惰性的影响之下,对大多数新闻信息的处理只做了第一步,而没有做第二步。这必然导致受众对这则新闻的真假没有更深入的判断,因此有关灾害、暴力等虚假新闻得以大范围传播,新闻报道经常出现“反转”现象。2015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得主伊丽莎白•科尔伯特认为人类有一种“自我偏见”,“人类不会随便相信他人。如果将他人的观点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人观点的缺陷。然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却盲目相信自己的观点。”当新闻媒体传达的观点与受众自身所持有的信念相左时,这种偏见使受众更容易忽视这种新闻信息,接受支持他们原有信念的新闻信息,从而确认并加深自身所持观念的正确性。这完全符合受众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受众对于犯罪、灾害、事故等主题中存在的虚假新闻更加难以辨别,这是因为受众存在“负面偏见”。即使在同等强度的情况下,更负面的事物对受众的心理状态和过程的影响比中性或正面的事物更大。负面的信息反映了可能会威胁受众的安全或健康的外部世界的特征,所以,受众对这样的新闻信息非常敏感,这样可以使受众很快地对它们作出反应。正因为受众对负面、不利信息的过分关注,因此也就容易忽视新闻信息中更多重要的细节和背景信息,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真假在这种情绪化的状态下已经难以辨别。(二)受众认知偏见促进虚假新闻的传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传播学院教授S.希亚姆•孙达尔(S.ShyamSundar)发现,假消息横行的关键原因是受众对消息源的可信度不够重视;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迅速发展,信息量剧增、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也使核查消息源的难度上升。为什么“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呢”?受众对于“熟悉”的事物更加容易接受,甚至“熟悉”可以战胜“理性”。消息源的可信度在这则新闻被广泛传播和接触之后已经很少有受众会多做猜疑,在网络信息量剧增、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状态下,这样的重复信息既易于接受,又能指导受众的行动,他们很乐意把这些新闻信息存进大脑中,并且坚信不疑。受众天生会被生动、异常、有感官冲击力的事物所吸引,这些事物轻易地就留存在受众的记忆中。受众喜欢“脑补”的认知模式,在遇到与记忆中类似的信息时,会马上激活曾经的记忆,并把这些信息揉进对当前所读到的新闻信息的理解当中,从稀缺的信息中总结出普遍意义,自行创造意义、归纳“中心思想”。因此,一些只为阅读量、流量而创作出来的诸如难民偷盗、难民强奸等虚假新闻迎合了受众的认知心理,受众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这就是真相”,其他与此相反的内容一定是错的。对于虚假新闻,官方会很多辟谣文章,然而,辟谣并非都有用,甚至大多数的辟谣文章发挥了相反的作用。2006年,密西根大学的布伦丹•奈恩(BrendanNyhan)和乔治亚州立大学的杰森•雷夫勒(JasonReifler)实验发现:如果更正的消息与受众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受众对错误信息的信任。更正信息就像是一把逆火的枪,没能射出子弹,打中谣言,却让真实的信息更加没有市场。阅读辟谣文章,往往需要受众接受大量新信息,而处理新信息(尤其是和自己的既有观点相左的新信息)会让受众的大脑产生抵触,受众在被动接受辟谣信息时会保护自己的既有观点不受外来信息的伤害。慢慢地,受众对自身观点的怀疑越来越少,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实。
四、从认知角度抵抗虚假新闻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认知心理层面,对上述存在的偏见对症下药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了解受众大脑存在着认知偏见对受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深入认识这些存在的偏见可以让他们对认知偏见有所注意和戒备,关于认知偏见的知识可以让受众从平时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思维习惯中甄别出可能存在的偏见。其次,受众在接触到任何的新闻信息时,即便不进行深思熟虑,也要留心细节,不要轻易进行“脑补”。数字有时是严密的行文逻辑的一部分,不要轻易简化数字,注意和分析新闻中的细节信息,随便推而广之、概而括之不可取。再次,尽量为自身创造更好的信息筛选过程和过滤器。一方面,为了消除受众在舒适、方便和混乱中构建“真相”的倾向,受众可以利用自身的反省思维来筛选过滤器。另一方面,受众可以为自己选择更好的媒体食谱,减少低质信息的包围,降低大脑的负担,有意识地采用反直觉的思维方式筛选信息,之后再进一步检查和确认。受众有很多认知偏见,但是受众并非没有改变的能力,受众可以也必须做出改变和进步。尽管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至少受众迈出了开始那一步。
作者:李烈鹏 段斐 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 上一篇:新闻传播特点及发展策略
- 下一篇: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