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时间:2022-08-01 10:04:30

导语:传播学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播学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摘要]从传播学视域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从传播效果分析,存在一定的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认知层面上不全面、不充分,在心理和态度层面上不接受、不认可,在行为层面上不践行。面对这些问题,应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在传播者方面,端正其态度,提升其信誉度,提高其权威性;在受众方面,加强其教育,使其受益,激发其热情;在传播内容方面,使其接地气、通俗化,喜闻乐见;在传播载体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样化手段、方式、途径大力传播。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路径

一、传播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内涵和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的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来阐明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化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人民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的过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掌握最广大群众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理论被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理论通俗化才能更容易被人民大众所掌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涌入中国,西方某些国家用所谓“自由”“人权”蛊惑人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提高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有利于人民大众正确认识世界、识破敌对势力的阴谋诡计,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传播的内涵、基本特点、基本过程及构成要素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5]传播有五个基本特点。第一,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传播是将单个人或少数人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共有的过程。共享意味着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第二,传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需要经过符号的中介,比如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等。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行为”意味着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系统”是把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既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也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传播的基本过程是指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五个要素构成,即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6]传播者(也称信源)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受传者(也称信宿、受众)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是讯息的接受者和反映者,受传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讯息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且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是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互动的介质。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反馈是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映或回应,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推进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讲述、传授、对话、文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或媒体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活动的过程。[7]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众基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信息共享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传播者有意图地对人民大众施加影响使其认知、认同、信仰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作为符号意义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信息系统中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传播者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在大众化的意义上可以说人人是主体、人人是传播者,大众化意味着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和大量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化,既要依靠专家学者,还要依靠各阶层群众。传播者主要可分为三类,党是核心力量,政治家、理论家是精英,广大党员干部是主体力量。受传者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在大众化的意义上也可以说人人是客体、人人是受传者,大众化也意味着受传者的多样化和大量化。受传者主要是人民大众,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和乡村地区农民。传播内容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有赖于传播内容的通俗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只有通俗的才是大众的。传播媒介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载体,大众化有赖于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传播载体的多样化就是通过各种文化样式、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输送给任何受众。反馈即人民大众接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后的反映,包括在认知层面上的、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和行为层面上的变化、回应。

二、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传播效果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传播效果具有双层含义,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二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8]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认知结构的变化;二是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即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的变化;三是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上述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9]在认知层面上,存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全面、不充分。不同社会群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认知程度,以高校教师、大学生和农民群体为例。据学者调查:高校教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良好,处于“非常了解”状况的老师占19%,处于“了解”状况的老师占39.8%,处于“一般及以下”状况的老师占41.2%。[10]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并不深入,处于“非常了解”状态的大学生占4.6%,处于“比较了解”状态的大学生占35.0%,处于“一般”状态的大学生占40.1%,处于“不太了解”状态的大学生占12.9%,处于“不了解”状态的大学生占7.3%。[11]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较差,超过90%的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这一问题表示“不清楚”,基本没有人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一问题做出准确回答。[12]在心理和态度层面上,存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不接受、不认可。不同社会群体中存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在不同群体中的程度不同。高校教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为70.3%,认同度较高,处于“非常认同”状态的教师占27.3%,处于“比较赞同”状态的教师占43.0%,处于“不太赞同”和“不赞同”状态的教师共占5.8%。[13]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总体普遍较高,但存在对一些核心观点的不认可。举例来讲,大学生对“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员干部应起带头作用”等非常认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民主”,“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国情”等存在一定的怀疑和不确定。[14]对农村政策不满意的农民占到了三分之一,他们认为政府对农民利益的解决效果不明显。[15]在行为层面上,存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不践行,甚至是反对。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支持首先表现为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祖国统一。然而,近年来疆独、藏独、港独和台独分子不断出现,在大陆更有明目张胆反对党的领导、分裂祖国的不法分子。在体制内出现了反对、侮辱等革命先烈的不良分子,党员干部思想腐败、滥用权力等现象不时出现,社会各阶层信奉邪教、封建迷信、黄赌毒现象不少,等等。一些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非暴力式抵抗,不会说不好,但也绝对不会说好,更不会投身到实践当中。更有两面三刀者,公共场合一切都是好好好、是是是,但私下里却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诋毁、诽谤。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传播主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不足。传播主体的构成较为复杂,因此传播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也略有差异。一些政治家、理论家的自身知识储备丰富,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叙事过于宏达,专业性过强,没有将高深的理论化以平民式的语言,导致传播效果打折扣。一些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形象代言人,疏于对自身的管理,不作为甚至贪污受贿乱作为,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使得理论宣传难以推进。而一些基层党员还存在自身理论素养欠缺的问题,出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读、曲解,难以信服大众,甚至误导群众。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部分传播者抱残守缺,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并加以利用进行宣传,痛失一大阵地。传播客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力不足。传播客体已经不仅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被动接收者,在传受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新媒体时代,传播客体可以主动接收,进而主动传播。但现实是,很大一部分群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接受障碍。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为低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十分有限,甚至在认知上就不够重视。城市里的教育条件虽然优于农村,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农村里出现的问题,部分群众即使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也很漠然。传播内容对传播客体的吸引力不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进行大众化时,没有选取适当的内容进行宣传,导致大众化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普通群众很难真正了解、掌握那些高深的理论,或者可以说,殿堂级的高深理论是留给专家学者们归纳总结的,普通人民群众关心的仍然是物质利益。传播者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的表现形式。语言表达学究气浓厚,大量的学术化语言导致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不起兴趣。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磨合,而老百姓长期浸润在传统文化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相对滞后。传播载体对传播内容的承载力不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广播、电视、报纸一类的传统媒体。但很显然的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长足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已经势不可挡。当然,传统媒体的覆盖面之广,影响之深远是新媒体难以企及的。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民都是靠着广播、报纸等媒介了解自身以外的世界,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不是容易改变的。然而对于新生代来说,互联网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让一部分传播者难以适应,难以找到恰当的方式、方法加以利用,使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旧的传播媒介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要,新的传播媒介仍在摸索道路,传播载体正在经历断层期。

三、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一)传播者方面: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传播力

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自身建设,提升信誉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深入人心,首先就要从传播者身上做文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象代言人,只有加强其自身建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克己奉公,坚决抵制腐化堕落,并加以制度的规范,才能让人民群众信赖,一个让人民真正信服的政府才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事业。这种信赖一旦养成,人民群众就会自觉接受和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传播技巧,提高专业权威性。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一定的传播技巧,只有掌握相应的宣传方式、方法,才能在人民群众中间树立起专业权威,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权。传播技巧的提高,有赖于传播者自身知识文化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传播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熟练把握。可以组织传播者进行统一的学习、交流,以增强见闻,相互取长补短。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烂熟于心,才能在宣传应用中得心应手。树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正确传播态度,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意见领袖”可以说层出不穷,因此要进一步端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态度,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阵地。态度对一件事情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播者只有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传播态度,深刻认识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以自己肩负的任务为荣,才能在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事半功倍。

(二)受传者方面:提高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力

进行精准、完善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受众分析。要想提高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力,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而差异化策略的提出取决于精准的受众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以说人人是受众,但由于多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受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应该尝试从不同维度划分受众,例如城市与农村、青年与老年、高学历与低学历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离不开对受众进行群体性特征划分。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的知识文化水平。虽然进行受众分析有助于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但提高全社会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也要求社会成员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当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倾向于能够自然而然领悟到经典著作的精华所在。义务教育仍需在改革创新中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应该惠及更广大人群,读书将会成为每个人的自我要求和需求。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才能一路绿灯。激发受众的主动学习热情,促成主动传播。提高受众接受力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传受双方的转化,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传播者。思想境界的提升确实可以促进受众主动传播,但现实情况是,仍然存在一些群众连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都还是奢望。有目标、有动力的行为才会更加给力。基于此,就必须要以物质利益加以引导,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承诺,激发其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进而使其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排头兵。

(三)传播内容方面: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容的说服力

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选取适当内容进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无疑是被实践检验过了的科学论述,但其思想之高深、语言之晦涩令普通群众望而却步。这就要求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对传播内容做适当的取舍。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择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惠民、利民政策进行大力宣传,让人民群众在需求满足中切身感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和伟大。这比简单地普及高深理论更加行之有效。充分利用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紧扣时代脉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总归是外来文化,在中国推广必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走得长远,就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共生共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更要强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传播内容应该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现实热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呼应社会热点的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接纳,对此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实现通俗化。现在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相比较刻板的传统宣传方式,人民群众更喜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于嬉笑怒骂间获得信息、掌握知识。也就是说,受众既需要“有趣的灵魂”,也需要“好看的皮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要提高效率、效果,就要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呈现大众。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方式都可以有机组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绘声绘色、鲜活生动。

(四)传播载体方面: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承载力

利用网络技术,促成传播媒介现代化。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现代化传播体系正在酝酿、形成阶段,顺应时代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应该积极搭乘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顺风车,传播媒介实现现代化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大展身手。不难发现,互联网、新媒体的繁荣为传播载体的多样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通过模拟微信群聊的小视频来宣传政府新闻会上的精彩问答,便于大众了解相关信息,同时还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优势互补,进一步发挥传统媒体的影响优势。有人说“纸媒已死”,但不可否认,即使是在新媒体大热的今天,也不应该忘记传统媒体曾经的辉煌,更何况传统媒体在广大的偏远农村地区仍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所具有的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仍然值得进一步发掘、利用。相较于新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的覆盖面极为宽泛。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偏远地区不得已而为之的使用传统媒体,繁华都市里已经有人将读报纸、听广播上升为一种生活态度。这充分表明,传统媒体的余光余热亟待挖掘。多种传播方式并举,形成传播合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仅仅指的是大众传播,还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以及群体传播。受众在接收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自身进行的思考就是人内传播;当他将思考表述给另一位受众,就变成了人际传播;当持有相同观点的受众在一起相互交流思想,就是群体传播了。传播载体有限,但将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就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最终形成合力传播,也就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要求。

作者:苏 童 聂家华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4.

[2].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N].学习时报,2009-11-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4]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M].人民出版社,1959:518.

[5][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49.

[7][10][13]李春会.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人民出版社,2013,(17):172.

[8][11][14]张瑜.高校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知认同状况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13.

[9][12][15]张梦羽.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现状及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