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传播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11-19 04:45:53

导语:民族高校传播学毕业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高校传播学毕业论文

一、传播者拥有接近性特质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而受众中也有很多人来自少数民族,传播者的这种接近性无疑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把传播者看成“自己人”,从而增强了传播者的亲和力,容易使传播者的传播产生“自己人效应”,进而有利于提高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这种接近性特质因此而成为推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独特优势。而且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少数民族传播者深知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思想和“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原则,具有很强的“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二、民族大家庭的缩影的有利传播环境

各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在民族高校汇聚一堂,各民族的语言、心理特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多姿多彩,使得民族高校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融汇成了民族团结的交响乐章。在这样的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毫无疑问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各民族的同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会懂得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自然会理解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自然会坚持对待少数民族的“三个尊重”原则。就传播的媒介环境而言,民族高校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民族高校的创办,本身就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内容,也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民族理论与理论政策教育的优良传统和长期实践,使民族高校的各族师生形成了相互包容、和谐相处的大局意识。这样的媒介环境容易使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入耳入脑,有助于促进各族师生的团结进步。

三、独特的传播媒介孕育出的独特信息情景

不同的媒介可以创设不同的信息情景,不同的信息情景能够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因此,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创设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情景,将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和非民族高校不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除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形势与政策”课程外,还包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笔者认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的独特媒介。与非民族高校不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民族高校各专业本专科生的通识必修课,因而,开设这门课程是对民族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根本途径。为了有效开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科研工作,各民族高校都成立了民族研究院(所),形成了实力较强的民族理论研究和教学团队。由于所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受益者,比如享受“高考加分”的政策性照顾,所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所宣传的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能够被少数民族大学生广泛认同和接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堂因此而成为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独特情景。现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成为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也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民族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更加深刻地理解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祖国的认同;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观念,进一步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总之,“民族史”等课程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有助于培养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的“三个离不开”和“三个尊重”的思想,强化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的“四个认同”感。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的心理因素

有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传播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将信息传输给受众的过程。传播的效果是指信息传播使受众在认知、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受众因此而成为传播效果的“测试器”。受众能否接受信息是传播效果能否产生的基础。而受众是否接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接受需要、接受动机及心理效应等心理因素。因此,能否唤起受众的接受欲望,满足受众的接受需要,就成为传播效果能否产生的关键。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心理需要。“世界上唯一能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谈论他所要的,而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影响人的唯一方法,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4]如前所述,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获益者,比如“高考加分”的政策性照顾、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及四川藏区实施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和“富民安康工程”、彝区实施的“彝家新寨”建设等倾斜性政策。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关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亲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温暖。这将大大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感,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使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的“自己人效应”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5]“自己人效应”又称“同体效应”,是指受众把传播者看成“自己人”的情况下更加相信、更容易接受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从而提高传播的效果。如前所述,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来自于少数民族的占很大比例,受众中的大多数也是来自少数民族。这种背景的接近性拉近了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播者往往被受众看成“自己人”,从而使传播者的传播产生“自己人效应”,提高传播的效果。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的顺向心理有助于推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向心理是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1]297拥有顺向心理的受众,往往对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持相信、认同和接受的心理态势。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顺向心理。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传播者的接近性特质、民族高校作为民族大家庭缩影的有利传播环境、马克思主义教育满足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接受需要,等等。综上所述,与非民族高校相比,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者、传播环境、传播媒介和受众等方面具有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独特优势。总结并发挥这些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推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崔庆五单位: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