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创新

时间:2022-03-16 11:14:00

导语:综合性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综合性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创新

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实践中,一个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是:“如何让刚刚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大一新生尽快融入专业学习”,亦即“如何设置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入门’课程?”

目前,国内新闻院系的基本做法是开设《新闻学概论》课,但这种课程安排又与高年级的《新闻理论》课有所重复,这样一来,老师教着累,学生学得也吃力。近年来,伴随新闻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院校开始通过创设《媒介素养》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除了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外,首批七百多名电子工程、农学和其他理工科的学生参加了这门课程的学习[13。2005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媒介素养课程。2006年9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在全院2006级新生中开设《当代媒介素养》课程。

一课程设置突出“阶梯式”观念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看,新闻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构建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相区别的标准,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些规律。”-3基于此,大一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普遍缺乏是我们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首先考量的因素。我们提出的“阶梯式”观念实质就是寻求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按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设置专业课程。

具体来说,我们将《当代媒介素养》定位为面向新闻传播专业大一新生的专业“入门课”——既是关于媒介知识的“普及课”,也是培养其媒介接触兴趣与习惯的基础性课程——设置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在“媒介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亦即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为此,我们设计《当代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新闻、评论、娱乐、广告)等新闻传播专业的所有重要领域,切实“降低”高中与大学专业之间的对接门槛,让大一新生能够平稳有效地完成过渡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本课程最终的定位是面向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将媒介素养视为现代公民基本的文化素养之一,进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公选课”序列,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

与此同时,大一上学期分别开设了《新闻采访》、《中国新闻史》两门专业基础课,下学期又分别开设了《新闻写作》、《外国新闻史》课程,这些专业课程与二年级以后开设的《新闻理论》、《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作品评析》等专业核心课程在难度系数与专业深度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梯度,便于学生理解和切近本专业。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我曾经为1100名新闻专业的学生讲授了《当代媒介素养》课程,这一“阶梯式”教学改革尝试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很多同学表示这一教学方式对其迅速融人专业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安徽省内许多兄弟院校也纷纷向我们“取经”,已经或拟将开设《当代媒介素养》课程。譬如,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还选用了我们编写的教材。安徽财经大学新闻系则派老师与我们联系,准备开设这门课程。浙江工商大学更是开设了全校范围的人文公选课,并且也选用了我们编写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作为课程教材。

二教学理念变革与教材编撰彰显“打通”意识

教学改革首先体现为教学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新闻教学基本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与新闻实务三大领域,这种分类方式确实为新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个问题即在于新闻学原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过细且不同领域的界限过于泾渭分明,则势必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努力贯彻“打通”意识,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新闻史、新闻理论与新闻实务三大领域“融于一炉”,强调“论自史出,史从实践来,实践靠理论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应用新闻学教学的理论色彩与历史质感,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助于加强应用新闻学教学对于具体新闻实践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大新闻”概念以及个人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教材革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出版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也是“打通”意识的产物。该书的撰写理念完全跳脱了单纯的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的划分界限,将媒介素养视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依此理念,以媒介素养关涉的三个基本能力(亦即对不同媒介的特质、功能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运用传媒及其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为主线架构全书,章节设置上基本涉及到了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诸多方面。比如:第一章“媒介素养概说”着重阐释了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其对于现代公民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新闻”介绍了新闻的定义和特点,并运用具体报道案例分析了新闻价值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剖析了新闻报道建构的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新闻专业主义的维度探讨了产生新闻商品化和低俗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等等,全书十章内容中一以贯之的就是“打通”意识。

此外,该书还尽可能多地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著述,体例安排上也尽可能兼顾到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诸多方面以及这门课在专业学习中的基础性定位,力求通俗易懂,同时确保基本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案例的选择也尽可能贴近实际,接近当下。具体教学中,在充分发挥教材的新颖性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还努力将“媒介素养”——这一西方土壤上的产物——进行本土化“移植”,用西方的理论武器剖析国内最新新闻事件,并且有选择地引入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三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

人们常常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来形容新闻工作,同样道理,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常变常新,我们在当代媒介素养课程中就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其一,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加大课堂讨论的比例。新闻工作灵活机动的特质要求我们的新闻教学必须相时而动,推陈出新。同时,伴随大学的扩招,新闻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而学生人数过多势必很难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更不宜在课堂开展大型活动。针对这些现实状况,我们有意识地在课程中加大了课堂讨论的比例。每年新学期伊始,我们都会将学生按照1O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定期举行课堂讨论。每次选择1-2个话题(内容多是专业问题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由老师出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从主持人的选择、评委团的设置到评分细则的设计,所有细节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讨论中,每组选派2名代表阐释本组观点,并且这2名同学还必须说明本组其他同学的具体分工,以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最后,由主讲教师逐一评点同学们的观点。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大有裨益。

其二,在加大传统体系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专题式教学。传统新闻学教学基本按照既定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来推进。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脉络清晰,使学生易于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这种方法往往很难深人地剖析具体的专业问题。为此,我们又尝试将专题式教学方法引所教课程中。我们选择以理论教学为“经”,以专题讲座式教学为“纬”,教学中既有必要的概念厘清和理论分析,又有具.体专业问题的深入解析,几年下来,效果明显,很多学生称这门课程对培养其专业兴趣、深入理解某些专业问题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其三,强化案例教学,突出基本训练。我们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新闻学应用性强的特点,给予案例教学和基本训练相当大的重视。我们特别注重引入新近发生的新闻案例,有的时候,课前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即刻就会成为媒介素养课上老师评点的案例。与此同时,在每年新学期的第一次课上,我们都会为同学们开列《人民13报》、《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10多种国内报纸以及诸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西方报纸的网站,要求同学们每天必读其中的3份以上,然后针对报纸上新闻报道的好坏优劣进行专业性的评点。此外,我们还按照不同媒介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如:报纸组、广播组、电视组、网络组等,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定期举行讨论,老师则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课堂讨论,分组汇报讨论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充分体现出应用新闻学的基本特质,也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到专业学习的“抓手”,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其四,强调“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特别强调将“请进来”与“走出去”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尽量邀请省内新闻媒体的知名记者、编辑到课堂上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起码能对新闻传媒的运作有一个相对直观、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强调新闻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去”——到新闻单位实习。上课期间,我们也会给学生布置新闻选题,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实战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提高新闻采写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而言,“入门”课程的设置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以“当代媒介素养”为契机,强化阶梯式课程设置,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强调“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及国内与国外的结合——强化理论教学的实践意义,实践教学的理论深度;以历史的视野观照现实的新闻实践;对国内、国外新闻学前沿予以密切关注,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新闻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