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媒介结合背景下新闻教育革新
时间:2022-03-15 04:38:00
导语:小议媒介结合背景下新闻教育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媒介融合的界定,并没有在学理上形成共识。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媒介融合.从宏观来看,由于当前技术更为多样、复杂,它促进新闻生产更加细化、专业分工更为明显,同时可能导致在新闻通道与平台上形成新的力量对比,从而带动多样化的合作模式的形成。国新闻教育机构发展迅速,已经有36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者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的教学点(即专业点)已经达到650个,②这些教育机构每年培养了大量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而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业界对于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为人才的“多能”,甚至“全能”,他们需将媒介融合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理念.只有样样精通、业务技术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成为当前新闻传播产业的宠儿,中国的高校作为媒介融合理念的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改革亟待开展。
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的新闻院系已经构成一套课程体系框架。高等教育的学科架构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其具体内容则落实在学科专业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安排上。
处理好同一学科框架下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关系。新闻传播学科作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本科阶段具体的专业主要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以及出版等,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首先要处理好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问的关系,其实质则是涉及对通才与特色关系的理解问题。笔者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重基础、宽口径”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其中的“口径”.则要体现在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间的交叉和融合上。
处理好专业课程体系内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关系。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内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问题,美国的新闻教育界也一直有争论,产生了两种培养模式:
一是以语言文字等人文学科为基础。强调采写编评方面的技能课程:二是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哳闻人才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并不矛盾,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沿袭美国学院式新闻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寻求与职业训练模式之间的平衡。笔者对长三角地区几所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作了考察,各校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公共基础课程约占40%: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实践等课程约占6O%。笔者认为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公共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比例,扩大专业课程比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知识的涉及面。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动态化。当前很多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对不同课程的课时数整齐划一.但是媒介融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传播理念和模式、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出现,因此高校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注意动态化,实现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是主干课程的适应性调整,主干课程应该是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通用课程,既要突出技能型,又要在理论上注意与研究生阶段的衔接:其次是对非主干专业课程的调整,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对专业模块的课程设置加以定期的调整.加强跨媒体类的课程建设.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特定媒体类型。
致力于提升新闻传播的专业地位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在某种意义上来看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传播平台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同时新闻从业人员对媒介融合技术的依赖性也逐渐加强。那么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体现其专业性?如何在有效驾驭媒介融合技术的同时又不沦为媒介的奴隶?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在新闻人才培养时,应致力于提升新闻传播的专业地位。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2005年11月,国际新闻教育界的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明确地认定和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共识下。高校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培养其追求真相的执著精神,增强其法治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他们应该是社会舆论的先导,是社会正义的坚定守望者,是教育人民的先生。
不断夯实基本的新闻专业素质。中国近代新闻教育的先行者黄远生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笔者认为这一要求在媒介融合的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能凸显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性。因此在新闻人才培养上.应该不断夯实基本的新闻专业素质.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能力摆在专业教育的重要位置,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加以体现。
着力培育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灵敏的新闻嗅觉源于其优秀的思辨能力。这样不仅能善于发现新闻,更能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履行社会的守望者的职业使命。在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史论结合,一方面必须以“理想”的姿态传授新闻理论,让新闻学生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抱负;另一方面还需以“质疑”、“批判”的精神,让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对社会抱有清醒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新闻学学生的专业视域,从而让学生获得深度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质。⑨
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与媒介融合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是媒介融合理念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基础保障。国内新闻院系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建设起来的,其理念与运作已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c6峨国高校在推进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整合各方资源,灵活多样地展开。
推进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实验室应具备多功能、可扩展、融合性的特点。当前很多高校的新闻学院都已建成新闻专业实验室.规模不一而足,但是很多都停留在媒介技术设备的堆砌上。笔者认为,在推进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中,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应立足于自身教学研究的需要,首先要增强其教学效果的体验性,满足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内容.课后学生就能在实验室里转换成自己的成果.刺激其学习热情和实践感知。其次也要满足教师的科研需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研究设备、研究对象和研究素材。此外,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之余,不应束之高阁,还应该大胆地“走出去”,与行业积极接轨,采用租用等方式,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推进传媒业界实训基地建设。当前新闻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危机,就是在毕业生的市场评价方面,颇多用人单位对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的实用性提出质疑。要使刚离校的新闻专业学生快速上手相关业务,需要高校和传媒业界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其主要方式就是积极推进传媒业界实训基地的建设。业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使得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比较容易地接触和深入了解行业,既有技术层面。更有产业经营理念层面。同时对于业界来说,提供实训基地,不仅是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还能优先发掘优秀的新闻人才。笔者建议,对于处在传媒业较为发达地区的一些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应该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先行一步,积累宝贵经验。
推进校内专业实训项目建设。除了媒介融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新闻传播教育机构还必须积极推进校内专业实训项目建设。特别是对于处在传媒产业不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应该充分利用校园自有各类媒介资源和媒介设备。整合新闻传播类专业优势,开展新闻传播实训项目。专业实训项目在实行的时候,要注意与业界接轨,参照产业实际进行架构。其具体的开展形式则可以多样化。这类实训项目可以是模拟化的。也可以由学校牵头,面向校内的传播业务进行实体化运作。
多种途径促进师资结构的优化
当前媒介融合师资匮乏的矛盾比较突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熊忠辉等曾指出:当前的许多新闻传播专业,师资队伍在新闻传播学养和实践方面的积蓄不丰厚,许多教师是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的,有的专业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新闻学历教育或从事过新闻实践的教学人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师资结构的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让专业教师“走出去”。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队伍必须树立起终生学习的工作态度,在知识扩充的过程中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积极地“走出去”。“走出去”既包括与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外出进修,又包括到业界加强实践经验方面的积累。对于前者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界已然成常态.而后者目前也已有不少高校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地处苏北的几所高校的新闻院系。轮流把专业教师派到当地电视台等媒体挂职锻炼,为期一年到两年不等。获得了极好的反响,其教学效果更是得到巨大的提高。把业界人才“引进来”。高校资源的不均衡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那些资源较为丰富的高校,在面向业界人才引进时可以兼顾专业学养和业务技能。而对于资源相对缺乏的高校来说,还是应以突出其媒介业务能力为主。现阶段新闻院系在从业界引进人才的时候,还面临一些体制上的障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实务型师资的来源是新闻业界,而业界和高校对人的考评标准完全不兼容。即使是平移过来的教授要想在高校站住脚,适应高校的考评体系,也要经过艰难的转型。”⑦这些体制性障碍,对引进业界人才是相当不利的,急需相关机构加以解决。专家讲座常态化。经常性地邀请活跃于新闻传播业界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举办专业讲座,是对新闻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媒介融合背景下,讲座的内容必须多元化,既具备充实课程的前沿性,又要有很强的实用性,应该尽可能地把这类讲座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逐渐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
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媒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介融合的进程也将超乎人们的想象,其也必将对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只有以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姿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勇于变革,把媒介融合内化于我们的教学科研理念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作出贡献。
- 上一篇:供销社主要工作情况打算
- 下一篇:行政执法权力梳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