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科技期刊编辑审稿主导作用
时间:2022-03-31 10:45:00
导语:透析科技期刊编辑审稿主导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审稿是保障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核心环节。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是科技期刊稿件鉴审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互为补充。但编辑时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发表价值负有主要把关责任,要进一步明确编辑在审稿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审稿专家审稿
审稿是保证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审稿方式普遍采用“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由于科技期刊稿件内容的专业性及其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复杂性,以及稿件质量评价标准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稿件的审查是由编辑(包括责任编辑或专业栏目编辑、主编)与编辑部以外的专家共同进行的,而编辑在审稿中起主导作用。但目前一些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环节上对此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和不适当的做法:编辑审稿只是对稿件作形式或规范审查,稿件的取舍过分甚至完全依赖专家审稿意见,在行使审稿职责时不能正确、合理地发挥审稿的主导作用。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从理念上未能根据科技期刊编辑和同行专家所处的不同角色和相应的职业优势,明确各自应担负的职责以及稿件审查的总体性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编辑审稿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主导作用。
一、编辑应发挥审稿的主导作用
同行专家由于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对论文所涉及的学科发展和前沿动态较为熟悉,对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等有较深入的认识,能够对其学术质量作出较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并发现文稿中的专业细节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或建议,从而为编辑决定稿件采用与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同行专家审稿也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稿件的评议过于简略空泛;因囿于门户之见,对不同流派学术观点稿件的评审失之偏颇,对处于萌芽状态尚不完全成熟的学术见解采取冷漠、怀疑、求全责备甚至排斥压制的态度:不同的学者对同一学术观点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意见;有些审稿人对一些交*学科、新兴学科不甚了解,审稿盲目性大,甚至出现错误的审稿意见;个别审稿人甚至对有独创性的文章予以否定,尔后自己主攻该方向,行为道德失范;审稿人对刊物具体情况和审稿要求了解不够,致使审稿的学术尺度把握不准,等等。正如阎西林在《论“外审”的角色定位》一文中指出的,理想的、完美的“外审”专家实际上并不存在,编辑不能苛求同行专家都能准确地判断出稿件的学术价值。事实上,编辑部聘请的同行专家只是履行“同行评议”的职能,他们对作者稿件学术价值的评议是其对稿件的信息反馈。这些反馈意见对编辑判断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外审”专家正确的角色定位是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同行读者”。而严格意义上的审稿则是对编辑而言的,其实质是编辑把社会与读者的时代需求转化为内在的选择标准和判断尺度,有目的地根据办刊宗旨和组稿要求,精心地选择具有学术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论文。以满足科技发展和市场及读者需求的过程。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责任编辑和主编在稿件鉴审中不能简单地依赖或顺应专家的评审意见,而应充分发挥其审稿的主导作用,即编辑基于审稿的主体地位,依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按照期刊宗旨和出版要求,在参照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稿件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进行综合性鉴审和主导性判断,并做出最终的审定。
二、编辑如何发挥审稿主导作用
1、基于对同行专家审稿意见的综合分析
对科技学术期刊而言,“专家评审”或“同行评议”是审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为使稿件评审公正、客观,稿件一般都要分送2名或2名以上的专家评审。但这与编辑审稿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专家对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的意见是编辑在审稿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基础。编辑处于作者和同行专家之间,是一个信息转换的中介环节,但绝非只是一个单纯的信息传输通道,而是一个信息转换的“中枢”和“关键”。不同的审稿人对稿件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往往各有不同的侧重,审稿人之间的专业研究方向和领域以及学术观点也各有不同,加之许多论文,尤其是创新性论文一般具有综合性、交*性、边缘性等特点,须经过跨学科的多专业评审,因此编辑应对各位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分析、比较、确认、筛选和综合;对因审稿能力、专业局限、审稿经验、责任心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专家审稿意见分歧甚至相反的情况,责任编辑则应深入分析其中的具体原因,对专家审稿意见进行仔细的对比研究,找出分歧点和缘由,并根据自己的学识做出判断,提出公允而合理的见解。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编辑的原理、方法和技能,还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学术水平,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当然,对评审意见有原则性分歧的重要稿件,为慎重起见还可针对具体情况另选专家作进一步评审,最后将各位审稿人的评审意见连同责任编辑的意见送主编核审,有时还可提交编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以确保不埋没优稿,不误用差稿。
2、基于对刊物的定位和具体审稿尺度的把握
论文稿件能否发表必须从其学术质量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来考虑。论文学术质量标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一篇论文都必须具备创新性、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这一基本尺度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专家评审往往是从专业学科角度对稿件学术质量的“绝对性”进行把握。但毋庸讳言,不同刊物或同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质量水平是有相对差异的,学术质量又都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差异表现为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历时性是指论文内容从科技发展或学术研究的历史轨迹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可以不断深化并逐步修正、完善的;共时性则是指论文学术质量在特定时间内横向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科技总体发展水平,不同作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客观条件,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尤其是相对特定学术刊物现有的质量标准、审稿尺度和稿源、退稿率等,都会使所发表的论文在创新程度、科学性程度、重要性程度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准确度和可靠度,以及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难度或巧妙程度等方面显示出相对的差异,表现出质量水平的相对高低。把握审稿尺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有助于合理鉴审论文学术质量水平,确定论文稿件能否在特定的刊物发表。编辑对自己刊物的宗旨、学术地位、读者定位、报道范围、学科发展导向、已情况以及读者需求等,有较全面的把握,根据刊物的宗旨、性质、内容和编辑方针以及阶段性重点选题组稿和报道内容情况,并按照刊物对论文质量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审稿尺度,与自己刊物或其他刊物已发表相关论文的质量作必要的对比分析,可以对论文整体质量以及发表价值进行综合评定,从而决定论文是否发表或修改后发表。
- 上一篇:市区广电局安全工作
- 下一篇: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