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国际化历程探析海外市场战略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24 03:44:00

导语:中国电影国际化历程探析海外市场战略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电影国际化历程探析海外市场战略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电影已经走过百年,艺术上的造诣在被历史记载的同时,也逐渐被世界认可。张艺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典范,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引起了国际电影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中国电影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了国际化进程,但真正具有国际知名度,是以张艺谋等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作品占领国际市场为标志。因此,本文从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考察了张艺谋电影的海外市场策略。上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电影以东方元素作为核心标杆进入国际艺术电影市场;资本、市场分别与中国结合,张艺谋电影就是这种结合的象征。它正巧在中国历史的一个异常复杂和微妙的发展时期,在世界文化中扮演了特殊角色。解析张艺谋电影的海外市场策略,是思考中国电影产业转型的重要方面,中国电影将获得更多审视未来发展之路的角度和方式。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海外市场策略;中国电影;好莱坞经验;电影营销;

绪论

中国电影已走过百年的历史,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高潮。以2009年为例,中国GDP增速愈9%,这一年,中国电影产值的增长则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截至2009年12月,2009年的总票房是62.06亿,相比08年30%的增长速度,今年票房的增速达到了42.96%。加上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16.89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了106.65亿元。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票房增幅,在全球电影市场上首屈一指。同时,09年故事片的产量达到了456部,比08年增长了50部。国产电影继续抵抗住了好莱坞的压力,占据全年票房总额的56.6%。

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影视业受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电影体制这一坚冰,开始逐渐被打破。此前,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十分地缓慢。上世纪90年代初,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陆续在戛纳、柏林、东京等世界性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开始在世界影坛中崭露头角。直到华人导演李安将《卧虎藏龙》送上奥斯卡领奖台,以功夫影片为主打品牌的中国电影才真正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上引起世界瞩目。此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十面埋伏》陆续在美国取得票房佳绩。中国电影的主动出击给了好莱坞一个惊喜,《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嚣张气焰”使好莱坞迅速刮起了强劲的中国武侠风。在好莱坞的电影世界中,如此浩瀚之势对于一直沉默的中国电影而言并不多见,中国电影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市场价值。而张艺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典范,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引起了国际电影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如何?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中又存在着什么又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解决策略?张艺谋电影的国际化战略又可以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哪些借鉴?本文将试作如下探讨。

第一章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电影国际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在其他行业如火如荼的改革背后,电影行业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

本章的研究重点是梳理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厘清影响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的因素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并在这个大电影环境中观照张艺谋电影的国际市场进程,以此考察张艺谋电影在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节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的电影输出工作采取交换、出售发行权、发行、非商业性发行等多种方式,输出各种影片达158部次,争取到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为主的50多个国家映出影片,起到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我国革命胜利和解放后建设事业各项成就的作用。问题在于,由于当时中国经济的滞后和世界阵营的分化,中国电影主题变得较为单一,而电影作为政策宣传的主要工具,其拍摄手段和表达方式皆打上了统一的中国式烙印,亦无艺术探索的开创之举,明显落后于世界水平。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世界电影史中,几乎对中国电影几乎没有任何记载。

改革开放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分水岭,此后,中国电影一直在满足国内市场和打开国际市场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电影开始进入观念更新与实践探索的双重变革时期。随着电影指导思想及管理方案在改革开放总体形势下的不断变化,世界电影尤其是欧美电影大规模地进入电影创作者的视野,一批代表各种创作思潮和艺术流派的电影作品通过不同渠道传入内地,同时,一些能够代表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电影理论批评最新成果的著作也被译介引入。电影工作者在各个层面迅速汲取着世界电影的精华,也第一次主动地把中国电影纳入世界电影的坐标系看待,来推动和丰富自身的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准入,增强电影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3年9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通过《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鼓励境内外不同性质的企业参与到电影的制片、发行中来。其中,民营影业公司的准入、院线制的形成和发展塑造了逐渐成熟的电影市场环境。

第二节张艺谋电影的海外市场历程

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其早期成就体现在摄影、表演和导演三个领域,后期专注于导演事业。1984年,张拍摄第一部影片《黄土地》,影片以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将凝重的生活主题展现在影片中。此后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一承张艺谋电影风格,将带有中国式文化寓言的主题呈现给世界。

关于张艺谋电影对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所构成的重要影响,最具说服力的,是以《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代表的商业电影的拍摄。

2002年,《英雄》在北美公映的第一周票房就达到1780万美元,首战告捷,《十面埋伏》年底接棒。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代表内地影片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均是国际化的大制作、大成本,一时间,外国影坛再一次掀起了中国热。中国电影能跨界而向国际主流电影市场挺进,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影朝“娱乐信息产业”方向发展实现了成功尝试;一方面,张艺谋电影是在票房和社会知名度上了有着其他电影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张艺谋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在出征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电影赛事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

第二章张艺谋电影的国际攻略

第一节“东方主义”式艺术电影的国际攻略——张艺谋电影海外市场策略之一

东方元素是一道风景,一边是我们为世界电影中越来越醒目的中国元素欢呼雀跃,一边是在由经济强权所支配的世界中,中国更确切地充当一个陌生的奇观、遥远的童话、离奇的中国式故事,这是在西方镜像中。西方意识形态一直有着一幅名为“东方”的图象,这幅图像所描述的并非地理概念上的东方,而是西方霸权文化控制下的“东方主义”。

“第四代”作品虽然不乏优秀之作,而且在国内大受欢迎,但由于执著中国历史拯救、时间化、历时化、现实生存焦虑等问题,遭到西方冷遇。张艺谋电影以寓言化的中国形象、空间化、共时化、脱离中国历史连续体、异国情调等投合了西方中心权威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认为,“东方主义”话语可以被有限地引用,前提是坚持对世界的开放立场,把中国融入世界。

张艺谋为“中国符号”注入了一层新的意义,确切地说,是替西方人描绘了一个比较接近近况的中国。就他自身而言,他很成功地跳出了第五代电影的困境:不得不在一个荒野、原始以及过去的时空才可以展开对中国的思考。这次他停留在现代的农村和都市,他用偷拍的方式得到的画面,似乎更接近现实,也更人性化,更有着无穷意义。

张艺谋得以拍摄电影恰恰是利用了八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在意识形态方面和经济方面速度不同的一个“时间差”。电影创作者通过计划经济获得的支持并不可能持续下去,伴随着中国的市场化转型,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一直赢面临的票房持续滑坡以及张艺谋电影的艺术电影的定位在国内一直无法受到欢迎的状况使得他和其他第五代导演依赖国内市场的发展受到了根本限制。

艺术电影的市场策略不同于好莱坞的泛全球化,它虽然同样具有国际化的观众取向,但它的目标受众瞄准的是国际上少数文化精英观众,而非针对地区性市场。《黄土地》赢得的国际声誉,以及《红高粱》的国际艺术电影节的获奖,影片中所表现出的”中国”象征使得他成功转向了一个相对较小、却较为稳定的国际”艺术电影”的市场,也使他成为跨国资本的投资的有价值的对象。这个国际声誉的取得恰恰是当时出现的新的意识形态正好和西方的欲望相应和而被接受的结果。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远较好莱坞或其他西方电影工业为低,其他成本也相对低廉,跨国资本在中国可以将电影成本压到相对非常低的水平,而根本不需要好莱坞电影式的巨大投资。这种很低的成本和相对很高的海外电影票房利润之间的差距,就决定了这些面向海外的中国电影不需要好莱坞式巨大的主流电影市场,而仅仅有一个定位为“艺术电影”的小规模海外市场就可以收回成本,甚至有利可图。

而张艺谋连续不断的获奖效应也使得他成为投资的可靠保证。应该说,九十年代初张艺谋的“中国”象征在西方的流行和自身极力渲染的成功一直保持一致。这种海外的投资进来,在中国加工电影,然后出口海外的模式,非常接近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加工工业“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张艺谋电影是与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相关联的。

第二节对于好莱坞经验的模仿——张艺谋电影海外市场策略之二

张艺谋的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以致中国艺术的一张名片,但《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菊豆》等作品仅仅是张艺谋的试金石,通过这几部作品,张艺谋找准了世界人民的欣赏口味,从此以后不管是《英雄》还是《十面埋伏》都充满了好莱坞味,《菊豆》那样的中国气息一扫而光。《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全球性的成功说明,欲想吃好莱坞的饭,就必须使用好莱坞的佐料并老老实实地遵照其烹饪方法。本章将从商业美学和市场策略两个层面阐释这两部电影如何运用好莱坞模式成功烹饪出一道好莱坞式的中国大餐。可以说,在从艺术电影到商业电影的转型中,张艺谋找到了最具价值的模仿对象。

1.国际化的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被形象地称为“梦工厂”,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场梦境,除此之外,好莱坞也是世界电影人登上电影创作之颠的最完美平台,虽然这并不指涉艺术创作的层面,但这样的“缺陷”依然不影响世界对好莱坞的狂热,以及好莱坞以美国式的文化“霸权”对世界范围内电影产品输出的高度控制。

融合的趋势使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它主要表现为资金来源、创作人才和总体收入的国际化。正如约翰•波泰克所说:“我们已经创造出了这样的东西,只要它附上华纳兄弟公司的名字,产品的可信度就会增加。但它同时要由阿诺恩•麦尔琴制片,由鲍尔•厄亥文做导演,盖哈德•德帕迪约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做主演,在法国和意大利取景拍摄,并利用外国公司的资金”。随着国际化的日趋加强,约翰所认为的导演完全可以换成张艺谋,主演换为李连杰或巩俐。尽管大部分的区域性市场依然主要由区域性产品来填充,但它们必须和以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大制作影片进行有效合作,而这些大制作将继续被认为是来自于“好莱坞”的产品,以获得奥斯卡大奖作为最高荣誉。

2.《英雄》、《十面埋伏》:好莱坞式的商业美学

好莱坞电影从来就不缺乏各式各样的描述,笔者认为,美国学者贾斯廷•怀亚特将好莱坞电影比作“高概念”电影这一说法,更为精准地概括了好莱坞电影的特征。它有好莱坞的“长相”,有“引人上钩的”或众星云集的市场标识,还有“预订”或可以通过联合公司的其他部门成功推向市场的相关产品。也就是说,虽然好莱坞大片从表面上看上去似乎代表了大的赌博,但它们却反映了金融上的保守主义——在压力下去联合各个被证明有经济意义的成分,以生产出吸引大量观众的电影。这些电影吸引着国外的观众,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增长也激励了它们的制作。

并非巧合的是,《英雄》与《十面埋伏》与这几条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法则一一对应。在电影的制作形态上,张艺谋的两部影片已经满足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对于一部成功商业电影的核心要求。从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张艺谋创造出了中国自己的好莱坞式的“高概念”电影。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张艺谋电影一直使观众沉浸在武侠梦幻之中,《英雄》以历史史实为依托实现着宏大叙事,到了《十面埋伏》,急转至缠绵悱恻的经典爱情故事。虽然叙事母题不尽相同,但在不断的题材转换中却可以窥视出影片严格遵循着好莱坞式的经典叙事策略。

《十面埋伏》被配以戏剧化的结尾,这再一次证明张艺谋深谙好莱坞之道。在影片的进行过程中,叙事缝合使得对快乐和欲望的追求在电影提供的公共梦幻的安全空问中进行。然而,缝合不一定是绝对终止。角色的力量在片尾字幕出现后继续存在,情节结束后,故事依然有在观众心里继续发展的感觉,是好莱坞式叙事策略中非常经济的电影消费模式的重要元素,它重新激起了观众再次体验叙事过程的热情。重要的是,在这里,中国电影的品牌获得了世界性成功。中国电影所包含的中国的“文化逻辑”或“文化基因(文化资源)”也被证明具有重大的可利用与开发价值。

在好莱坞,除了制片厂在电影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之外,明星制度亦是好莱坞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电影产品标准化的核心,也是各制片厂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影片宣传的保证。明星对观众持续不断的号召力远远超过了一部影片本身的类型。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架“明星机器”,一部影片总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富有特殊魅力的明星们来加以建构和出售,然后再辅之以一些让观众能够迅速辩识的电影元素。

以《英雄》为例,主演李连杰是最具海外市场影响力的华人影星,他的加盟必然会帮助影片增加国外票房。因此,在北美上映时,影片甚至更名为《英雄李连杰》。众所周知,李连杰在诸多影片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武打功夫,并得到观众的认可,而在这些影片中表演的重复性帮助明星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固定的、并为观众所确认的表演模式和行为模式,所以不论明星出演任何一部电影,观众都会期待类似的演出,以此来满足被喜欢的事物重复愉悦的快感。

3.《英雄》、《十面埋伏》:好莱坞式的市场策略

随着派拉蒙判决的生效,好莱坞采取了紧缩的制片政策,B级片、短片、卡通片以及新闻片停止生产,好莱坞大公司把精力集中在了数量很少的A级片上,也逐渐淘汰了标准化的中、低预算的类型片的生产,这些影片满足了放映商需求大量影片以填充银幕时间的需要,同时又使得开销维持在好莱坞大公司的预算之内。

这样的方式持续至今,并形成了好莱坞的重磅炸弹影片,即大手笔制作,大成本宣传,投入巨大的明星和制作阵容的大片。虽然这些影片的数量只占据了一个小头,但它的成功完全可以抵消公司制作其他小型影片所耗费的成本。

《英雄》和《十面埋伏》打破了国产电影被动的只依靠院线放映收回成本、获得利润的单一渠道,而是按照好莱坞方式将影片的经济价值分解成为多元化的渠道。这一次,国内观众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英雄》在深圳小规模的点映中,制片公司与盗版群体开展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保证了影片的高票房;同时制片公司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隆重的全国首映,并包下豪华飞机于全国大中城市巡回宣传。观众不知不觉被吊足胃口的同时,乖乖排队进了影院。在前25天中,《英雄》便创下了国内票房2.5亿元的神话。

当然,好莱坞对于影片的发行并非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对于没有十足票房把握的影片,好莱坞的发行公司则保持着谨慎低调、见机行事的发行和放映策略。2004年底,《十面埋伏》在北美进行了15家影院的小规模放映。虽然首映周末的平均票房达到2.78万美元,远远超过了刚刚上映的史诗巨片《亚历山大》,以及三个月前《英雄》的首映周末票房。但业内人士认为,其发行方索尼经典公司觉得《十面埋伏》并没有像《英雄》中的李连杰这样在北美市场上有号召力的明星,担心票房会遭遇惨败。所以,索尼经典决定先将《十面埋伏》进行小规模院线的上映,等到时机成熟(如获得奥斯卡提名或得奖),再推广到全国商业院线进行放映。

尽管如此,‘十面埋伏》在北美上映前,超过上百家的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对该片进行了连续报道,而影评人也对这部影片给予了肯定。《纽约时报》称,《十面埋伏》是“血肉与激情的碰撞,是一场华丽的娱乐盛宴”。

第三节《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商业电影的国际营销——张艺谋电影海外市场策略之三

1.电影营销与中国电影

在中国,关于好莱坞电影能够成功的原因,多数学者均归因于好莱坞的大手笔投资。的确,好莱坞出产的每部电影平均投入为1200万美元,一部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成本起码在5500万美元以上,而用语营销的费用也至少在3000——4000万美元以上。2001年,好莱坞推出《哈里•波特》第一部,前期投资就达1.3亿美元。巨额投资固然是好莱坞成功的一个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好莱坞电影成熟而完备的市场运作机制以及生产、发行、放映完整的产业链。

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的目标通常琐定为全球电影市场,这意味着影片不仅要满足国内观众的需求,也要满足海外市场的需要。以及不仅仅要满足电影院线的需要,也要满足多渠道销售的需要。因此,就影片的销售而言,成功的重要秘诀就是借助完整的国际市场营销系统,建立一个国际电影品牌,以增加衍生出的副产品的利润。好莱坞对商业电影最突出的贡献和理解是,将电影的商业元素和艺术元素结合起来:电影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需要像商品一样生产和销售的文化产品。

现代市场营销学倡导以“按需生产”为核心的市场观念,生产者必须首先了解顾客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才生产什么,在买方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才能为产品的畅销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原理在国内其他行业早已被广泛运用,而我国电影行业则显得相对落后。

2006年,张伟平交出了准备两年的张艺谋力作《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次面对国际市场,“二张”均是有备而来。从影片在海外市场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可以判断,中国电影已经完全接受营销的概念,电影与营销逐渐走到了一起。正如尹鸿教授所言,“重视电影制作已经开始向重视电影营销转移”。如果说《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对好莱坞经验模仿参照的基础上,为中国电影开启营销之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满城尽带黄金甲》则主动运用了好莱坞先进的营销规则,为中国电影的营销策略提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范本。

2.《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国际营销策略

中国电影自华人影星成龙、李连杰后,开始拥有了国际知名度;自《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获得美国主流社会认可。《满城尽带黄金甲》公映前夕,导演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称:“拍这种古装大片,纯粹是为市场拍,尤其是海外市场”,体现出电影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其主要顾客观是:导演就是说故事的,故事是否讲得绘声绘色、吸引观众是最基本的。我们无意开拓新的历史观,发展所谓具有挑战性的、与前人不同的思想,而是要拍一部非常吸引观众的电影,尽量拍得不俗,尽量拍得有品位。

商业电影生产的一切手段和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品牌营销,其目的在于品牌效益的最大化。惟有品牌及其延伸,才可以在国际市场通行无阻,并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利润。电影品牌通常可分为三种,即明星品牌、电影及导演品牌和后电影产品品牌。三者各有区别但又紧密相连,形成电影品牌生产、营销及经营管理的整套方式。

虽然在奥斯卡奖角逐中败北,但奥斯卡提名的影响力足以赚得观众和媒体的眼球。《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都给予了《黄金甲》正面评价,《时代周刊》还将《黄金甲》评为年度十大最佳电影之一,《芝加哥论坛报》则认为《黄金甲》已接近美学水平。除了期待之中的国际声望之外,更重要的是,这是走出国门的商业影片冲击国际市场的成功尝试。

第三章总结与反思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张艺谋电影的海外市场历程却为中国电影占领国际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它告诉我们:电影创作不应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英雄》的轰动效益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成功营销虽然只是中国电影史中的个案,固然还有需要改进之处,但在平衡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和流通商品的双重属性的处理上,它留给了中国电影诸多值得记取的经验和启示。

但事实上,目前中国电影在国际主流电影市场仍未达到强势地位。除张艺谋或李连杰的武侠类型占有一席之地外,中国的电影放映基本上仍处于艺术院线放映为主的地位,且未能形成大气候。同时,好莱坞电影虽然在各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但世界电影市场并非完全由好莱坞一统天下。世界需要多元化的文化,观众希望能够看到不同于美国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化,所以对任何国家而言,其电视都有着自己向世界传播并拓展的空间。另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进军国际市场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国际市场,并非仅仅是美国电影市场,亚洲、欧洲等国同样也应作为进军的目标。中国电影要进军国际影坛,从当前和长远角度讲,应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思考。

第一、在“泛亚电影”环境中凸显民族电影特色。

如果说中国电影向好莱坞看齐是很久以后的事,那么我们的近邻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的国际之路具有着很好的参照作用。

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电影运动主体的一代导演,实际上是在中长大成人的知青一代。这一代导演独特的历史身份,一方面使他们对于中国社会的底层结构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产生改革与开放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他们的切身遭遇、知识结构以及登上影坛的时代氛围,使得他们对于中国的历史资源和传统文化、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都采取了文化激进主义的态度。公务员之家

这一艺术群体虽然推进了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转型,并使中国电影艺术迅速走向世界,但这种不加科学分析地彻底反传统的变革方式、全盘西化的变革方向和将叙事与造型对立的影像本体论的电影观念,其弊病在今天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电影应被视为一个很严肃而重要的课题。

在全球文化空间迅速网络化的今天,我们应冷静地潜心考察“泛亚电影”中的成功范例,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将新世纪电影艺术的创建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脉流中,自觉地在东西方现代电影对话的多元艺术格局中施展自己的创造力量。

第二、积极探索电影的艺术品位,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把握平衡。

张艺谋的成功是否以民族文化的屈服为代价而获得的呢?答案很明显:由于受到国际资本和市场需求等的制约,他的电影创作活动不得不受到西方观众期待视野,为民族性而偏重旧中国乡土题材等。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后,张艺谋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征已经有套路化类型化的模式,不仅题材重复,而且整体上表现出对落后文化形态和生存状态的怀旧心理和迷恋。客观上的效果是文化身份和民族文化价值的扭曲。中国几千年灿烂文明,东方古国的民族文化决非大红灯笼可以代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面貌和当代文化却在他的电影里处于缺席状态。它在让西方注意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同时又遮断了投向一个完整真实丰富的中国的视线。

比起成熟的好莱坞电影产业,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还是相当低级,处于初级阶段。国产大片学会了大明星、大投入、市场化等特点,但影片自身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电影追求豪华、瑰丽的视觉盛宴,其题材离现实生活很遥远,观众接受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中国商业大片一味追求古代、武打、超现实的题材思路并不是一条电影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完善电影产业外部环境,加快电影产业化进程。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其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相互重叠,文化产品的全球输出不仅能够扩展经济市场,获得大量的经济利润,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媒介承载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通过文化来销售商品,以商品来宣传文化,那么,文化商品在获得现实利益的同时也在创造广告意义,因此,影像、声音、文字、图画、造型都将共同开发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广大市场。正是因为文化产品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意义,特别是电影被视作最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它的国际步伐的加快将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一只有力推手。

我国电影产业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旦形成,这个市场是非常有前景的。一部电影的收入不仅仅是在影院里,而是在更广泛的领域,很长时间范围内收益。好在国内许多导演已经意识到这个道理,商业运作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同时,中国电影国际化视野越来越强,中国内容表现形式加入国际因素、审美情趣,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充分有效利用中国元素,实现全球化、不同文化的融合。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扛起商业巨片之旗,跨文化抗衡好莱坞,挺进电影主流市场的日子也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侠客.2009年中国电影产值106亿饥饱不均现象重重.

[2]周铁东.新中国电影对外交流[J].电影艺术,2002,1:113.118.

[3]王一川,孙津等.边缘•中心•东方•西方.[EB/OL].免费论文网.

[4]尹鸿.中国电影走出国门[EB/OL].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2004-9-10.

[5]张颐武.孤独的英雄:十年后再说“张艺谋神话”[J].电影艺术,2003,4:26-33.

[6]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民间及其工业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7.

[7]KristinThompson.ExportingEntertainment:AmericaintheWorldFilmMarket,1970-1934[M].London:BritishFilmInstitute,1985:50.

[8]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2.

[9]BarrettC.Kiesling.TalkingPictures[M].JohnsonPublishing,1937:2.

[10]王志敏.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电影应保持“民族自我”与增强“经济实力”[J].影视艺术,2002,4:4,42-44.

[11]《十面埋伏》北美上映平均票房远胜《英雄》[EB/OL].人民网,2004-12-8

[12]张勇.美国电影的国际市场营销[A],见:卢燕,李亦中.隔岸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5-178.

[13]张永.《英雄》的营销解析[J].影视艺术,2003,2:31-33.

[14]埃尔•李伯曼.娱乐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5.

[15]严敏.把奥斯卡作为重要研究课题[A],见:卢燕,李亦中.隔岸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3-248.

[16]徐文明.开拓海外市场,扩展生存空间[A].世后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问题研究[J].影视艺术,2002,5:25-29.

[17]张勇.美国电影的国际市场营销[A],见:卢燕,李亦中.隔岸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