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涵化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10 02:53:00

导语:新闻涵化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闻涵化研究论文

最初,美国的涵化理论认为,电视媒体在宏观上改变人的观念,是由于其“内在的隐含变化的过程,受到媒介传播内容的重大影响。”[3]许多重要新闻都隐含媒体的思想而对受众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采编技术手段的运用就开始了涵化的过程。记者运用信息器械加工事实,赋予新闻某种蕴涵,称作新闻的技术涵化。技术涵化表现为传播手段对陈述事实的作用,技术表现力构成新闻的有机部分。

报纸为了提高时效,有些记者直接在电脑上打出稿子,经把关人略加修改就进入了印刷。这一方面是对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报道者的疏忽性也增大了。由于抢时效而减少媒介内部的自审,使某些记者的偏好、臆断难免通过文字在版面上流露出来。过去,文字记者的技术涵化是很少的,因为他们除了选择事实之外没有其他技术可言,但电脑进入编写过程,这种传统格局被打破。电脑对句子的修改,最新符号的使用,都使稿件有了新的意蕴。近几十年,报刊实现了彩色印刷,以不同颜色处理图片和文字,表现出记者的不同评价,读者感受到报刊的不同倾向,报刊新闻的涵化浓度也越来越突出。

报刊新闻的技术涵化,易于在摄影报道中体现出来。用什么角度、亮度和距离拍摄新闻图片,都有记者的主观意图。连新闻图片幅面的大小也在蕴涵媒介的主张,涵化的隐蔽性在无声的闪光灯下,默默地放大了记者的立场。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传媒不断增大依赖技术设备的程度,新闻涵化抓到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人机关系中,“机”的比重在加大,文字记者的采访不再使用笔录,而较多地用录音机、手机和录相机,技术涵化反映纸媒体的重大观念越来月周到。

电视新闻的涵化更多地表现为镜头的距离和事实的选择,如特写还是非特写以及其他摄像的过滤手段,记者善于让图像说话。当记者想突出某个事物或人物,尽量用特写镜头或停留的时间长一些;如果想贬低一个人物或事物,则推远镜头或不给、少给镜头。在同期声画面的处理上,让哪个人物向观众说话或使他沉默,都表明新闻人物被涵化的程度。通过这类技术手法强化事件的意义,使受众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新闻强调的内容,很多受众不会注意技术手段对新闻细节强化。

电视新闻的涵化有时并不是记者有意的安排,而是传播技术把新闻内容置于传播者的仓促控制下,打上了传播者无法驾驭的烙印。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新闻媒介的运作速度,时效性强到极点的现场直播,使导播在瞬间做出镜头切换,导播者的思索和选择极为迅速,瞬间的理解决定了新闻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让观众看到什么,如何认识事件,在几秒钟内由导播做出决定。这时,电视记者难以体现自己的主观意识,甚至陷入“无意识”的技术选择,许多意外的效果使记者不得不陷入被动。尽管如此,技术涵化在电视新闻中仍然有章可循,比如摄像机的角度、彩色和非彩色印刷文字、图像与图片的光线和录制音响的差别等,都蕴涵记者的不同思想倾向,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极度敏锐的嗅觉中记者大都是能够把握的。

(二)新闻专业手段涵化

在处理新闻稿件时,用新闻业务特有的非语言符号表达对事实的评价,称作新闻的专业手段涵化。版面安排、报道内容的详略、报道材料与角度的选择、广播和电视新闻的排列顺序以及是否报道提要等,都属于新闻的专业手段涵化。越是重要的新闻,越具有专业手段涵化的特征。

编排手段是报纸版面布局和新闻节目的要素之一,包括顺序、空间、符号、线条、色彩等。不同的顺序、位置、线条、色彩作为专业技术手法,具有不同的倾向,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充分认识编排手法的特点,恰当地加以使用,是纸媒体专业手段涵化的主要方式。对于报刊来说,版面符号有两个方面,一是字号、线条、插图、色彩;二是版面空间,包括栏、区、版、空白等,运用这些基本手段形成特定的版面结构,表现出编辑部对新闻内容的评价。专业手段使新闻显现相对的强弱,突出稿件之间的对比关系,使新闻打上了媒介意识。运用体裁、篇幅大小对各类稿件的内容做出处理,表明编辑部对稿件中事实的评价。

广播电视新闻从后期制作到播出之前,需要把若干条新闻按照一定主题组成有机的次序,包括文字稿、音像素材和录制手法等环节,经过审定、删改、安排报道顺序或撰写评论,让整个节目达到最佳的听觉或视觉效果。新闻把关人在总体上把握信息,对每条新闻的意义和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是编排工作的首要任务。正如报纸一版的头题,是当天报纸关注的焦点,代表报纸的主要声音。电视新闻头条的好坏,关系新闻节目分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编辑部的思想水平。哪一条新闻能够列为头条报道,哪条新闻是记者心中重要的事件,它的每一句话都在暗示一种倾向。

专业手段涵化在广播新闻中还表现为播音的形式。播音的各种方式透露出编辑部的不同意图,营造不同音响气氛,表现出媒体对新闻的思想评价。态度成为播音的支配主线,用不同音调、不同音响方式(直播、插播、对话、录音报道、现场报道)表达不同倾向,播音员是在告诉人们一种思想方向。由于各种语境可以表现不同内容及思想感情,使重点语句呈现出独有的色彩和分量,引发出与语言内容相应的播报态度,影响听众对报道内容的理解。

(三)新闻的语言涵化

使用什么语言,运用哪个概念和词汇,客观地表达记者对事实的立场,是涵化新闻的主要手段,称作新闻的语言涵化,包括话语涵化和语体涵化。

在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下,记者对同一事物特别是政治性事务,以不同词语给事实打上意识形态烙印,公开表达各自的理解。记者陈述事件使用的意化性词语,暗示对事实的评价,叫做新闻话语,包括态度话语、符号话语和高频话语。新闻话语是粘贴言说者意图的特殊的新闻语言。态度话语对事物做出褒贬、是非或爱憎的判断,指引受众的思想;一般新闻语言(非话语)则只能指称事物,并不显露记者的态度。新闻中的“美国人”、“中国人”的词汇是语言,“美国佬”、“中国佬”就是话语,后者不仅是在说话,而主要是表达立场。符号话语是对事物或人物的明喻、隐喻或象征某种特殊意义的语言。在电视新闻中,长城和天安门的画面是中国的符号,而白宫和国会大厦是美国的符号。高频话语是指在新闻中多次重复的词汇,用以表达某种意图,让受众记住并形成稳固的观念。

话语是社会、历史和制度的构成物,被特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习俗所主宰。按后现论家福柯理解,话语实际上受制于“一组匿名”的文化代码,说出的语言既然是已经存在的语言,就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决定以后将会说出的东西。话语理论的先驱巴赫金曾说:“实际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是在说话和听话,而是在听真实或虚假,重要或不重要,接受或不接受等。话语永远都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4]话语在实质上并不那么客观,新闻的运思在投诸重大事件时,都尽力在话语中隐藏特定的意义。话语影响记者对事实的思考,记者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创造一种有特定含义的视角,表露出媒体对所叙述的世界的态度。

在新闻中,一个陈述句是记者对社会关系的一种有意或无意的说明,新闻陈述的对象不只是事实本身,而且是事实之外的记者对事实关系的反射,媒介的立场就在报道的语言中暗示出来。新闻不只是人们的感官对世界的全面接触,而且是对世界的思考和解释方式。新闻的语言涵化除了借助于意化性词句之外,还需要借助语体的选择与转换。记者选择特殊意味的语言描述事实或巧妙地解读事实,记者的态度往往隐蔽在语体里。语体涵化是用倾向性的话语陈述事实的状态,把人们不熟悉的事实的性质告诉人们。记者的语体装饰新闻的外观,给新闻披上“外衣”,新闻的主题就自然显露出来,“穿衣服”的新闻是被语体装饰的事实,使受众产生特有的观感。

新闻主题是指媒体通过报道某些事实表现的思想,重要报道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告诉受众某个新鲜事实,还要向受众提供记者对事件本质的揭示,深化新闻主题。这是新闻涵化的最终目标。记者为了涵化主题,运用恰当的语言,将新闻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隐藏在不动声色的文字叙述中,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传统。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的春秋笔法,就是指陈述客观化而微言大义,富含褒贬却又中规中矩。当然,新闻涵化手段远不止语言文字这么单纯,在内容的客观性层面有着特定要求,这就是新闻的框架涵化。

(四)新闻的框架涵化

新闻框架的基本含义是,记者用一定的框子对事实进行取舍,确定取材的范围和选择事实的多少,是记者对外部世界的解释方式。不同记者对同一个事件的真实片段有不同的组合,体现出新闻文本的框架差别,表现出对事实的不同认识。框架概念来自英国学者G.巴特森,后来为美国的传播学者所运用。加拿大的社会学家E.高夫曼在《框架分析》(1974年出版)中,讨论事实的框架如何被嵌入一个文本,如何建构新闻的材料,表象记者的意图。

新闻的框架涵化,是从记者选择事实那一刻开始的。客观世界中有无数事实,能进入报道“框架”的只是少数,这是记者和媒介“过滤——涵化”作用产生的效果。当记者发现事实时,几乎出于本能地用既定的“框架”衡量它能否构成新闻,蕴涵何种意义,这种新闻框架使记者在众多事实中做出抉择,选取那些价值最高的事实作为报道的对象,然后对其进行隐蔽的释义,使其主题增加影响力。

用某种新闻意识消化事实,就是用框架涵化手段巧妙地证实某个观念,说明对世界的描述是否正确。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用这种方法评价重要事实,对客观世界做出解构。这又简称为事实涵化。记者报道事件,通常要选择互相联系的事实并把它们整合在一起,为公众提供事件全景,让受众正确地理解新闻中的主要事实。记者进行横向思考,想一想有哪些事实构成主要事实的条件或结果,就可以把它写进新闻中,暗示主要事实的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许多事实具有丰富的角度态,而记者写稿往往只取其中一个角度,很容易使涵化陷入片面以至谬误。如果一个事件有正负两种因素、两种效应,记者只强调一个方面,就会进行错误的涵化。记者为了涵化主题才这样操作,但重要细节的缺漏,使涵化的效果走向反面,这样“过滤”事实反而伤害了新闻主题。不重视事实主导因素而重视某种预设的意义,新闻意识就会陷入主观化,世界就被歪曲了。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涵化,要求媒介对事实的处理必须准确、真实,记者的世界观只有正确无误,才能再现现实世界的真相。许多媒介不同地描绘着同一个事实,混入的观念千差万别,表现出媒介倾向和事实客观性的距离,这种距离的差距标志着新闻主题被涵化的正确程度。

新闻涵化理论是一种文化痕迹,记者的世界观支配他的报道手法,但他的每个选择以至他使用的每个词,同他生活的时代和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正如美国学者格伯纳所说:电视新闻涵化关系到“一致的框架和认识、基本概念的形成和社会文化理念,因为处于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电视世界不是单个的电视节目或电视选择之中而受到的涵化。”[5]也就是说,涵化是记者的世界观和社会文化规范的统一,媒体内容无法摆脱文化烙印。

关键词:新闻涵化

[注释]

[1](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31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参见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118-125页,民族出版社,1999;《当代新闻学原理》153-156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单纯:《西方新闻传播论文集》174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

[4]《巴赫金全集》第2卷35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美)G格伯纳:《在正义的道路上前进》,载南茜•西格诺瑞利和迈克尔•摩尔根遍:《涵化分析:媒体影响研究方面的新方向》,加州赛奇出版公司,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