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麦哲伦传播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5 10:23:00
导语:网络麦哲伦传播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当代世界出现了众多新事物,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什么是博客入手,解析了博客在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背后的原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分析了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特点,博客继承和彰显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它所呈现的新的特点又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传播角度提出了“个人媒体”的概念,主要从个体与公众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博客与大众媒体的互补关系。最后,本文分析了博客技术对文艺的独特影响。
Abstract
Asthenewtechnologycalled“blog”isimmergingthesedays,thisdissertationissupposedtohaveanelementarystudyonthisnewphenomena.ThisdissertationstartswiththeconceptionofblogandthedifferencesbetweenbloginChinaandAmerica.Becausethewayblogcameintopublicsightisquitedifferent,theresearchattempttoexplainthereason.ThesecondpartofthedissertationisaboutthedifferencesbetweenblogandothertechnologyformssuchasBBSandPersonalwebsite.Afterthispart,theresearchgoesontostudytheinfluenceofthenewcharacteristicsofblog.Themaininfluenceofblogisdividedintotwoparts.Oneisfromthemediacommunicationperspective,blogisagreatchallengetotheoldmassmedia.Theotherisfromtheknowledgemanagementperspective,blogwillbringagreatchangetothe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andsocialcommunication.Whenexplainingtheinfluencewiththemediacommunication,thedissertationbringsforwardthe“personalmedia”conceptionandbasesitonthepersonandpublictheory.Finally,westudiedspecificallyontheinfluenceofblogtowardartandliterature.
关键词:
博客个人媒体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文学
1博客简述
1.1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
《市场术语》(/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1.2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Peggy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we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博客的“演变”
1.3.1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back-to-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月9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14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2002年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Business2.0杂志2002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年2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2000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5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也是最著名的IT博客之一Dan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blogger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②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
1.3.3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Hall)的人透过网络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电影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淫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page_break]
BBSBLOG
技术实现简单简单
版主管理设立版主无
管理成本高低
适用情况讨论问题个人展示
社区支持站内短消息弱
超链接支持弱高度提倡
文章质量比较低质量高(实名制型)
注册控制弱实名制
新闻的及时性高高
信息搜寻成本高低
发文技术难度很低很低
非主流信息版主管理容易
信息反馈实时慢
——《浅谈博客与BBS的区别》
2.1.2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民从论坛发言,到做个人主页,再成为博客的转变过程,其中可见这三种个人意见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公共论坛上张贴帖子,是网上“广播”发言的常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论坛主题和版主的管理限制,那些希望享受更多自由表达权并集中保存自己意见和发言内容的网络用户,就自然转向个人主页的解决方案。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个人主页的难点在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来长久维持其主页的魅力系数居高不下。从思索和解决这一难题入手,一些网络个人用户逐渐转向博客样式。”
博客网站是个人主页的集中化。个人网站由于其对网民的技术水准、资金条件、维护资源的高层次要求,而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但是博客网站的低门槛,则使其具有很高的开放性。1999年,一家名为PyraLabs的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Blogger的软件,使因特网用户可以制作网页,而不必用称为HTML的复杂的计算机编码。第二年,这家公司创办了存放博客作品的网站,这种软件和网站都是免费的。这使博客进入快速普及期。“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和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用户只需在网上免费或付费的博客网站上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博客网站还具有个人主页所缺乏的公共性。既然博客网站的低进入成本特点,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博客参与,那么,它的读者号召力、内容包容度、网络点击率也就绝非“独门独院”的个人网站所能比拟。如果说,个人网站只是一对多的传播出口,其涉及的多是有关个人生活、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私人话题、私人创作和私人资讯的化,那么,博客网站则是无数人对无数人的传播社区,这里既有个人爱好,也有公众趣味;既有私人观点,也有群体争论;博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又要被多数人认可。所以,博客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品评是否独到、甄别是否合理、推荐是否恰当,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博客是既体现自我,也考虑市场需要的。
3博客的影响
要分析博客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仅仅是新一轮的概念炒作还是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创新,我们必须回到整个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应该说博客的出现是符合整个网络技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的。
博客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3.1全新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
3.1.1个体与公众
相比较BBS和个人主页来说,博客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和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首先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同时他又不具备隐私性,如果说BBS太强调公众性,而个人主页又太缺乏公共性,那么“博客”技术就是两者结合。在博客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
个体转变成公众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它首先需要一个实现的空间。这个空间被哈贝马斯称为“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在哈贝马斯看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它来自于社会再生产和政治权力的分离。在封建时代,国家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国家。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扩张,等级统治才真正被冲破,市民社会才有可能从底层生成,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也才逐步被建构。公共领域是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组成的,他们把社会的需求传达给国家,但本身又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伴随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个体向公众的转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媒。也因此,哈贝马斯才一再强调传媒研究对分析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把传媒力量看作是一种新的影响范畴,认为它既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又统领了公共领域。③
被传媒力量尤其是大众传媒影响和控制的公共领域,既汇聚着无数的个体,同时又起到了组织社会的作用。哈贝马斯说:“大众性是一把尺子,政府用它来衡量对民众的非公众舆论的控制程度,衡量领导班子还必须另外争取多少可以转化为大众性的公共性。大众性不等于公共性;但是没有公共性,大众性也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它所反映的情绪是临时制造出来的公共领域的一个依变量,尽管绝不仅仅依赖于它。”④实际上,大众传媒所谓的“大众性”只是描述了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它并不能同时描述这种传播方式的公共性程度。因为当国家看到了公共领域在组织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它也试图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操控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国家社会化的意思。大众传媒预设了自己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就预设了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构成一个大众传媒、受众接受的单向传输关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后半部分,哈贝马斯重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从19世纪末开始,垄断资本主义导致的财富不均衡导致了对公共领域的不平等控制。参与经济利益分配的国家,逐渐控制了原本为公共服务的媒介,媒介的民主功能不断下降,诸多免费的公共服务机构转为私有开始收费,“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由此,具有政治功能的媒介集团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向国家社会一体化。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公共领域的结构性框架遭到来自国家干预社会和社会依仗国家权势的双重过程的夹击而致瓦解。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催生了当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又亲手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那里,受众的参与本身仍然是受到有力操控的。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在执行着自己的“守门人”职能,通过议程设置筛选公共辩论的主题和程序,选择适合该议程的嘉宾和现场观众。但是即使你走进演播大厅,有成为公众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也会在后期的剪辑中被无情地删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公众的受众还是只能无奈地退回到私人领域之中。“媒介是一种公司所有物……你没有办法参与到媒介中。让媒介从幕后走出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区别公众与受众的不同。受众是被动的;而公众则富于参与性。我们需要一种从公众角度对媒介的定义。”⑤
受众、大众与公众,这是三个互相关联却又显著区别的概念。个体要想成为真正的公众,而不仅仅是受众或者大众,取决于他对社会的参与究竟能实现到什么程度。
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的管理体制的变革来实现“公众领域”的建构。在此问题上,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和左派学者的观点针锋相对、截然不同。前者批判政治保护主义,倡导传媒的市场化,认为如果传媒由政府管理必然成为政府的奴役,只有市场化才能保持其自由和独立,才能防止政府对传媒的控制和干涉。在他们看来,真正市场化的传播系统才能最大程度上反映民意,给公民提供应有的知晓、表达权;相反,后者批判传媒的市场化,认为市场制造垄断,私人控制传播意味着对自由权利的妨害,传媒的市场化导致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差别消灭。而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可保护传媒不受垄断控制,当垄断产生威胁,甚至可以通过政策鼓励竞争、抑制垄断。时至今日,非此即彼的学术探讨已经显得意义寥寥。
这种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制度安排,也取决于媒体形式提供了怎样的可能。大众传媒所以能成为“守门人”,正是因为这些媒体本身“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给它提供了操控的条件。而网络所以能成为把个体构建为公众的力量,又表现在这种媒体具有其他大众传媒所没有的迅疾特性和离散特性。这种新媒体的媒介形式与其他大众传媒的根本不同,根据《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它被表述为“由所有人面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⑥
在网络上,博客的诞生表面上是偶然的,实际上是必然的。博客的出现并不是那些先行的博客们天马行空的独创,他们的功绩只是探索并拓展了网络的潜在可能。从“点到面”传播走向“面到面”传播,国家的社会化不再是一片坦途了,因为网络上不存在信息的唯一的“点”。而个体在其中所以能成为博客,又因为他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点”之一。博客只能在网络上生存,而不可能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上生存,过去的大众传媒正是因为这样才把个体构建为受众的。在网络上,当无数的“点”组成整个的“面”之后,它才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分离之后出现的公共领域,而在那里,个体被构建为名符其实的公众。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成书于60年代。研究媒介文化的尼克•史蒂文森认为他交流理性的关注是印刷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电子文化的产物。⑦当然,哈贝马斯更不可能去研究网络甚至博客给公共领域带来的结构转型问题。在博客和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之间,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但是相比较于BBS构建的公共领域而言,博客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BBS中的众声喧哗,我们的博客更具理性精神和个体责任,因为他们在网络上凸现的个人荣誉,博客强调个人在网络上的独立性,博客继续发展的方向就是网络的社会化,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会在网络上构建一个网络虚拟身份形象,因为有这样一个荣誉和责任感,因为在网络世界中你也必须去赢得别的网民的信任和尊重,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像在BBS中那么无序,而要在网络世界中构建你的公众形象。BBS也建构了一种公众,但是这种公众的集合是缺乏理性基础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非理性的新闻和社会混乱都是应为网络论坛的推波助澜。在网络论坛中总是看到过激的语言和情绪的宣泄,其实这些网民们并非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在一种“隐性”化身份的情况下它更倾向于一种情绪的宣泄,网坛上“打台湾”的呼声不断,但是其实理性状态中市民比持这样一种看法。BBS建构的公众领域是非理性的,而博客却不一样。
3.1.2身份政治学
身份尴尬来自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明确分野。如今,虚拟身份的问题在网络上越来越变得不言自明了。网络确实正在建构着人的各种虚拟身份。然而,罗杰•菲德勒在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就指出:“在下个世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将消解,人际电脑媒介的先进形式将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⑧在博客王国里,尽管热衷于虚拟身份的还大有人在,但一些博客不再以此为满足了,不再畏惧公开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身份,并把它当作自己在网络上的博客身份。那些以博客身份来换取现实身份的情况,那些因为博客身份而改变了现实身份的情况,那些通过博客身份来提升现实身份影响力的情况,都在不断出现。
据一份《麻省理工博客(blog)应用状况调查结果》对美国情况的调查称:
55%的受调查者在网上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20%的人提供真名的变体(你如小名,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或者是别的,一般亲密的朋友可以识别出来)
36%的受调查者曾经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遇到麻烦。
34%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此在家庭和朋友方面遇到麻烦。
12%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遭遇法律和职业的困难。
总的来说博客总是遭遇朋友家庭和来自雇主的麻烦。
随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归于消失,身份问题越来越变得复杂而饶有兴趣,成了理解个人媒体时代的一把钥匙。从事文化研究的马丁•阿尔布劳就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已经转换成了身份问题,而这种“身份政治学”使古老的阶级政治学黯然失色。⑨阶级当然是一种身份,在某些时候还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身份,并由它去决定个体生存的许多方面。阿尔布劳的“身份政治学”只不过把身份的问题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指出身份的多重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对生存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
大部分人文学科都在共同使用一组概念——如国家、社会、民族、阶级、家庭、性别、个体等等,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人类世界不同的社会层面,同时也界定着人在社会中身份建构的情况。通过它们,人文学者用来划定研究的问题空间,揭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个概念框架里,公众的概念相比较而言既缺乏实质性,也缺乏重要性。也许在数字网络诞生之前,一个让个体实现其公众身份的公共领域并没有真正形成。只是在博客那里,伴随着个人媒体时代的来临,个体的公众身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一旦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个人媒体是把信息和知识向全球的,它的意义就更不容低估。马丁•阿尔布劳指出:全球性身份的认同问题是伴随着全球传播而来的,“这种情况给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重大后果,尤其是给国家带来的后果更大——国家不得不认可它的公民们所持的那些互相竞争的、交叉性的忠诚,这些忠诚的相互竞争性和交叉性达到了甚至包括对别的国家的忠诚在内的程度。但是,它也同样给个人和有关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的理论概括带来了直接后果。”⑩当人们除了现实身份之外又有了博客身份,当博客身份在网络上体现出面向全球的特征,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越出了国家的疆域,那时候,有关全球一体化、国家控制、制度建设、文化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情况和问题呢?
3.1.3网络的社会化
网络社会化就是网络真正形成一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种新媒体、新商务和新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而现在,个人主要是消费者,未来个人是互联网真正的生产者;现在个人主要是互联网的用户,而未来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人。具体地说,未来每一个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外,在网络上也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网络上能够体现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你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与你沟通交流。每一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因此概括地讲,网络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个人网络化。
那么,实现个人网络化的途径是什么?如今,博客(blog)的掀起开始昭示了发展方向。博客(blog)不仅仅是一个网络日记的技术工具,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互联网上赋予个人以力量的工具。博客就是网络社会化的“杀手级应用”,它让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呈现自己,表达自己并且与网络世界建立全面的交流沟通。
因此,未来的博客不是现在这样简单的网上简易出版系统。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博客应用、协同办公以及留言讨论等,而且除了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等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人人都是网民的下一个趋势就是人人都是博客。个人博客就是个人在网上的全面形象的代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
通过博客方式实现个人网络化后,可以实现一系列的跨越鸿沟后的变化:从个人层面看,博客成为个人交流沟通中心、个人知识管理中心和个人传播出版中心。从组织机构层面看,基于个人网络化的方式,形成的开放式信息化与传统信息化有机“融合”;基于个人的开放式知识管理与传统知识管理互动;基于个人的开放式传播出版与传统传播出版互补。这样,由于个人网络化的完成,个人交流沟通成为自主的、系统的和全民的;企业信息化也就拥有群众基础,有了鲜活的源头;知识管理就自然地成为全员参与,个人与组织知识形成互动;而在媒体传播方面,人人都可以发表才是天然的网络传播模式。
放眼整个社会层面,网络真正构建起强大的公众力量。在互联网世界中正式构建出企业(商业力量)、政府(政治力量)、公众(个人)三股力量的三足鼎立格局,使互联网能够持续、平衡、健康发展。而不会被传统商业力量、政治力量完全控制。未来互联网创新活力主要来自个人网络化的崛起。互联网力量回归个人,形成以网络为基础,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共同体。这是真正知识社会的基础,也就是开放式的个人中心式网络社会。
3.1.3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组织的互补并存
一些研究者认为,博客的崛起,与专业传媒机构的公信力危机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经济放任政策,使跨行业跨媒体的集团兼并愈演愈烈,媒体更深地卷入了错综复杂的利益漩涡之中,“跨媒体联合使得很多有影响力的媒介成为其他产业的俘虏,允许跨媒介和跨产业所带来的后果是:独立的媒介正在消失。象CNN、ABC、CBS、FOX、NBC和UPI这些著名的新闻媒介都已成为大型企业的一个部分。“这种情况下,媒体的传播行为往往偏离职业准则,而为关联利益集团左右。加之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报道水准的问题,更损害了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可靠形象,2003年的纽约时报“普利策”新闻奖得主造假风波、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致核武器专家凯利自杀一案,都使这些老牌传媒的声誉遭受沉重打击。民众渴望得到不被利益玷污的真相,渴望了解那些被传媒隐藏的事实,某种程度上说,博客就是这种信息需要的产物。可以说,专业媒体受到的限制和干涉越多、公信力越低,则博客网站越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博客网站发展迅速,但是业余传播力量要取代专业传媒组织的世袭领地,恐怕还不现实。对此,学者彭兰提出了两点解释:一、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对现代社会来说,信息是一刻都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保证其全面性、稳定性。只有专业机构才能通过规范的、持续的信息采写、活动,满足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二、非专业人士参与网络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人们很难判断什么信息是准确的。因此,从无数传播者中凸现出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者,成为一种必然。在这样的态势下,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机构之间将形成一种互补竞争,相互渗透的关系。
1)博客新闻成为专业媒体重要信源:
博客族不受制于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禁区,经常爆出轰动性猛料,迫使专业传媒对其信息进行跟踪和追踪。2003年的“木子美日记”在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美国的主流媒体也密切关注来自博客的政治新闻,因为正是他们的报道导致参院多数党领袖特伦特•洛特因种族言论而引咎辞职。目前,一些博客新闻最终还是要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才能形成较大的舆论影响力,从受众注意力集中度和信息覆盖面来看,博客还远逊于专业大众传播机构。
博客网站与专业媒体机构的合作也已经开始。美国在线将"德拉吉报道"同步放到该公司网站上,每年美国在线支付3.6万美元作为各种开支的费用。借助于拥有1400万用户的美国在线,德拉吉声名大噪,知名度帮助他独家报道了CBS解雇著名华裔主持人ConnieChung等一系列新闻。
2)博客在同题报道中揭露另一部分真相。
美国学者大卫•阿什德在其《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一书中,深刻揭示了传统媒介环境中,信息技术、媒体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描述了专业传媒在国家体系中如何受到复杂的控制和操纵。他指出,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个人和组织也日益以符合技术和媒介范式的方式行事,转而影响着传播行为。例如,政府、军方组织往往有意提供符合媒介范式的资料、信息,促其采纳,已形成有利于自己意图的“新闻”和舆论,以此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在海湾战争中,“军方和总统是真正的制片人,他们从其他的战争中学到很多东西。记者要做的事情只是要求他们的主要原料——视像之类的东西——是视觉材料范围之内的东西,而这些材料是受到控制的,而且是有限的。”由于大量画面由军方提供,记者接近战场受限,电视成了战争的工具,官方的喉舌,扯谎的机器。
当专业媒体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控制网络中泥足深陷,期待从它们身上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也就成为一种奢求,这时候来自博客的种种信息,也许可以让人们看到真相的另一面。[page_break]
3)博客报道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延续:
有些博客网站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这是对专业媒体报道的再度整合,在主题延展上自然更进一筹。有些在专业媒体上未予充分展开的话题,又在博客网站上作为专题持续性讨论,“博客中国”网站关于联想的转型问题的大讨论就是这样的例子。
4)博客网站成为专业记者稿件的第二出口:
1998年,克林顿莱温斯基丑闻案在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上率先披露,但德拉吉本人并非原创者,该信息来自传统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这条新闻是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的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在见报前几个小时,却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
记者博客群体的出现绝非偶然,通常,专业记者能在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大抵只是其在繁复的采访中获得信息总量的十之一二,剩下的旁支末节,纵使别有意味,也只能忍痛割舍。更有一些触及敏感地带的话题,被无情埋葬,博客网站正是有挽救这些资讯的价值。另外,一个传统媒体还可以考虑有一个博客网站作为补充出口,将其文字和摄影记者获得而未能在传统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在博客网站上披露,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试想,一家报纸不但把记者采访的一般性报导刊印到报上,同时也能把内幕消息在网站及博客上刊出,这等于对报纸整体加值。”
3.2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如果说,黑客代表了互联网技术野蛮的张力,而博客则代表了重建互联网秩序的向往。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知识稀缺的国度,博客的繁荣,具有更特别的意义。博客在中国不仅是航海者,还是盗火者。在汉语世界中的自娱自乐,最终将会使中国走向狭隘,而对新知的探索之旅越加充满荆棘。”
——《博客宣言》方兴东
网络的出现为知识撒播打通了最为便捷的民主化渠道,为知识信息的最大化交互和最优化利用提供了蛛网重叠和触角延伸的全新方式。在社会分工的制度模式下,专业知识的纵向积累和横向分割造成了知识增长与信息壁垒的同步延伸,隔断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形成了如哈贝马斯所说的“专家文化”和“知识精英”。问题在于:专家文化的知识权威有时并不提供生活的意义(如技术知识),一旦专家文化摧毁了传统意义的权威(如上帝)之后,人的意义也将随着信仰的隐退而消失(“上帝死后,人之若何?”),这便是弥漫于20世纪西方思想界的“现代性危机”。互联网则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在不破坏甚至有助于专业分工的前提下,以快捷方式和廉价手段为大众提供接近各种专业知识的机会,其意义不仅在于“公众理解科学”,还在于知识走进生活、科学接触人文、技术贴近生命力的感受,这便是知识民主化的人文精神价值。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运动(free-sourcemovement)。1991年,21岁的芬兰大学生Linuxtovard在学生宿舍里编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并将其源代码在互联网上公开,目的是建立不受商业软件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从此引发了全球程序员和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经过全世界千百万网民的增补、修改和传播,Linux已被雕琢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并堪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分庭抗礼。“开放源代码”精神所倡导的知识民主和资源共享,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技术本身,而表达了人类社群对技术垄断的抗争和对知识民主化的人性渴望。
“开放源代码”精神与“博客”的精神是一致的。“博客中国”在2002年8月开站的第一天,就旗帜鲜明地打出我们的理念:“博客之于知识和思想,正如Napster之于音乐,Linux之于软件”。认为博客倡导精神就是“开放、共享、自由”。然后,我们在多篇文章中,阐述关于“博客与源代码”之间的关系。比如,2002年10月23日,发表文章《博客的“源代码”和它的内涵》,明确提出“博客写作区分于一般写作的要点就是:博客写作是公开‘源代码’的。”
“信息共享”的观念是针对大众传媒的“守门人”问题的,“思想共享”(亦即知识共享)则是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数字论坛成员姜奇平就认为:“Blog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一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反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产权的反面,不是盗版,而是blog。相对于盗版的破坏性来说,Blog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一个博客把在网络浏览中获取的知识,经过一番过滤张贴到自己的博客网页上,它是经过摘录、消化、诠释和演绎的知识,并且因为登录的数量和威权的建立而具有自己的可信度。于是,有着共同主题兴趣的博客,在博客网站里建立起共享的社区,并在其中不断把知识再生产出来,继续与他人共享。另一方面,当博客的知识生产以链接的方式提供相关知识的整张“地图”时,他实际上也在利用着这种共享。一个博客的知识生产共同组成整个博客王国的知识生产,它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就显示出本质的不同。在现实世界里,知识生产具有社会化的特征,每个知识生产者必须首先接受一套生产的规则,经过一套生产的程序,才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社会的知识。在博客王国里,知识的获取无需因为属于别人的产权而付出任何费用,而且生产的速度、规模、范围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生产将因为更加平民化,更加无国界,而更加变成名符其实的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3.3博客文学
“网络文学”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热点,但是关于“博客文学”的提法还是不多的。“博客文学”到底是否具有区别于“网络文学”的独特性而可以被单独称之为“博客文学”,还有待我们的探讨。
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文学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博客之前,网络文学多产自BBS和MUD,以及之后专门的文学网站,个人主页和电子文学刊物。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网络文学取它狭义的定义,即网络原创文学。
我们在博客的定义中看到: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博客当中是不乏一些文学爱好者,他们在博客日志上张贴日记,散文,小说等等的文学形式。根据麻省理工的一份关于美国的博客应用的研究表明博客日志的内容在美国倾向于一种个人的无目的的网络漫步,至于创造性的写作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最大的两个博客网站的情况:CNBlog目录集中3022个登记的日志中总只有117个文学日志,还有一些与文学相关的日记,情感,个人,生活类的网络日志占了很大的比例。(时间截止到2004年5月8日)在博客中国的最热门的100篇文章中我们发现竟然没有一篇原创作品,与文艺相关的并非严格意义上来讲的文艺评论不到十篇。当然也有一些以文学为主体的博客网站。比如中国博客文学网站。
Howwouldyoucharacterizethekindsofentriesyoupublishonyourblog(s)?Pleasecheckallthatapply:
1.personalramblings
2.academicbrainstorm
3.professionalbrainstorm
4.politicalopinions
5.hobby
6.gossip
7.other403
190
227
245
292
93
141
“Other”included:
-listsoflinks
-creativewriting
-writingsaboutsocialissues
-writingsaboutlocalplaces(i.e.ablogaboutNewYork,Greece,etc.)
-humorouswritings
-postingofpictures;pictureblogs
-writingsaboutreligion
-critiquesofmovies,books,music
-surveysandquizzes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几乎没有听过“博客文学”的提法。唯一提到这个概念的是在文化研究网站上张清明的《博客文学现象批判》。在《博客文学现象批判》中整个的论述中完全以木子美与竹影青瞳为例子首先在文章中指出“博客文学”是一种性文学写作,然后依照别林斯基的对文学定义: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和发展的轨迹的书面记录。进而对木竹二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她们在进行“脱裤子”的比赛,“如果脱衣文字舞也叫文学的话,那么,脱衣服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此推理,不要说符不符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实,就是当今的国人们又有几多能够认同这一观念?”写到这里作者还意犹未尽,作者既而分析了木竹两位女士创作的精神理论实质和创作心态,说她们文学观念实在不过是受后现代精神影响的一代嬉皮士精神的“文学”表述,离真正的文学还实在差了点儿。在论述创作心态的时候,“自恋情结”,“捞取文化资本”“生存的虚无的人生价值”等等是作者的提到的几点。
作者在整篇文章里都用“我们的博客作家们”这样的字眼,可是从头到尾我们都只看到他在论述木竹二人,尚不论文章有多少的合理性。当然在文章的开始作者就这样说: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是博客中两个极端的代表。然后阐述了两者对网络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以这两个人作为个案分析的例证,估计大多数读者不会有什么异议。”“对博客的作品及其现象作一下整体地反思。”以扶正刚刚兴起的“博客文学”。所以文章只是从两个个案来谈论了博客的文学创作,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为什么会有木竹二人的现象,本文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
回到“博客文学”这个概念,我们看到唯一的以博客文学为题进行批判的其实还是在讲木子美和竹影青瞳。而且在批判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发现博客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内在逻辑和具体差异。
为什么当各个领域都在关注博客的时候,我们的文学界却对博客保持冷漠呢?我们刚才也看到从文本的内容分析来看,博客文学在博客的内容里不占绝对优势。我们的网络作家和网络评论家们都没有对博客报以相当的热情。我们在这里就要讨论一下博客形式与以往的网络文学的方式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文学在博客领域里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空间,博客与文学的结合是否符合内在逻辑以及将来的走向。
虽然没有对博客和以往的网络文学形式的文本进行计量的分析,但是总的感觉是博客们更强调“个人化”的写作。而以往的网络文学出版方式更为多元化,虽然两者都倾向于“个人感情的流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以前人们倾向于写日记,这种日记是不能发表的,网络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将个体的有限性放大了,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流自己的想法。自网络的发展以来,通过BBS,ICQ,E-mail等形式在网络社区的建设上发展得很快,但是在个体的建设上却不是那么顺利,个人主页的技术门槛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博客的出现是真正赋予个人以力量的武器。我们看到在博客网站上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可以发表文学创作,思想见解,用各种形式充分地表达你自己。所以“个人化”写作在博客世界里得到了“如鱼得水”的发挥,不仅仅是文学上。在文学中这样的一种“个人化”的写作会带来什么影响?“木子美现象”仅仅在博客的环境中才能诞生吗?博客跟BBS的发表方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博客是以“个人专栏”的形式对文章按照的日期进行排列,而BBS是以帖子的形式,是以单篇文章为单位的。博客相比较BBS赋予了个人以力量,我们看到在以往的网络文学都是以单篇作品为流传单位的,以至于很多BBS原创文章竟然不知道作者是谁。而在博客世界里,作品只是个人一种表现形式。BBS的文学原创中也有色情文字,但是因为作者身份的不明确,以及文本的分散,很难形成具有“博客”那样的现象。所以“木子美现象”与“博客”的相伴而行也是有有一定道理的。
接着我们要讨论刚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文学在博客的内容中不占主流呢?特别是在博客中国体现得最为明显。作为博客在中国推广的前沿阵地,博客中国努力塑造一种“信息时代麦哲伦”的形象。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也提到博客在建构“理性的公共领域”方面所起的作用。博客在建构负责任的网络个人形象对于网络文化的推进到底会对文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网络虚拟空间给网络作家们带来的无限的空间和想象力会不会丧失掉它最难能可贵的“自由”?文学的土壤应该根植于无利害的自由的审美世界,还是应该以理性之光照耀人类生活的现实?在BBS网络社区里,在“个人隐性”身份的时候,在个体没有外在的约束的时候,更容易释放真实的自己和放纵自己的情感。关照人类本身,网络为文学所营造的这样一种空间是难能可贵的。至少,在我们现在看来,在博客技术推进网络的社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的网络作家们还在眷恋梦幻“伊甸园”的理想王国,展翅在没有一丝白云的蓝天中自由飞翔。
注释:
①(《博客论》作者:孙坚华2002-12-120:29:59;出处:博客中国)
②(《是福是祸:我们该如何评说“木子美”现象》;作者:方兴东2002-11-14出处:博客中国)
③④(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15~17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⑤⑥(胡泳:《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12第39页)
⑦(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第10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⑧(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第147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⑨⑩(罗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第237页,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签名:
参考文献
《博客:在网络世界里分享与交流》(《决策探索》2003年第9期,26~27页,作者:荻燕清,江苏;编辑:张俊峰)
《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总119期),17~22页,作者: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张际平,华东师范大学;文章编号:1003-1553(2003)03-0017-05)
《黑客闪客之后,博客崛起》(《财富新经济》40~41页,作者:小光)
《博客论1.0版》(作者:方兴东,王俊秀)
《网络技术的人文视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2003年4期,253~258页;作者: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院。文章编号:1672-3104(2003)02-0253-05)
《谁是真正的博客?博客现象与博客》(作者:李虎2004-3-23;出处:博客中国)
《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7)
《“博客”: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作者:方兴东;《计算机与网络》2003〈17〉)
《论博客——知识经济2.0版》(作者:姜奇平;
《博客(blog)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作者: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博客”与专业传媒组织带来了什么?——试论二者的互补共存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刻奇•缩减•博客——当今中国博客文化之批判》作者:博客评论;出处:博客中国;2004-4-26)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作者:方兴东,王俊秀;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在线]DIY新闻人记录“9•11”》(作者:陆宏生《南方周末》)
《一盆冷水,泼向博客》(作者:何威出处:博客中国2003年9月18日;原始出处:《国际先驱导报》
《媒体改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作者:胡泳2002-8-30;出处:博客中国)
《blog与媒介传播三环节(传播者,媒介与受众)》(作者:yezi;2003-7-4)
- 上一篇: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管理论文
- 下一篇:法定财产制中财产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