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摄影作品传播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5 09:08:00

导语:著名摄影作品传播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著名摄影作品传播管理论文

[摘要]

把作品的创作过程与作品的传播效果联系起来,尤其对作品问世后的命运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思想荚感和情感升华是作品产生影响力的根本。本文试以历经60年而不衰的影作《胜利之吻》为蓝本,说明新闻摄影审美的三种形态即现场势态、审美情态、象征意态是作品产生影响力的根本。

[关键词]

新闻摄影;审美;形态

《国际新闻界》杂志①刊登了一幅图片《瞬间的力量》(同名《胜利之吻》),配文介绍:这幅作品摄于1945年8月14日,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向往和平、痛恨战争的主题,感染了每一位读者,产生了经久不衰的魅力。此前,《环球时报》②在《“世纪之吻”从何来?》的文章中曾披露:“一位名叫吉姆·雷诺尔斯的75岁老人公开承认照片中的男性公民就是自己。照片并非摄于当年8月,而是5月,也就是战胜德国纳粹的日子。”3个月后公布于世,造成了时代背景的错位。拍摄这幅照片的摄影师名叫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Eisentaedt)③。这是他根据《生活》杂志老板的授意,从创意、构图,直至被吻护士小姐身体的姿态,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作者艾森施泰特却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我在时代广场上看见一个士兵沿着大街奔跑,一路上拥抱任何一位成年女性,当他抱住一位白衣护士时,我一口气拍了4张他与护士接吻的镜头。美国《生活》杂志1945年8月第一次发表这幅作品时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吻”。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④“结束”是在8月,而不是5月,这也是铁的历史事实。

从以上有关材料来看,《胜利之吻》在真实性与实效性方面是存在争议的⑤。但有意味的是:这幅作品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仍然在各类杂志的评选中居20世纪最具影响的摄影作品之首。几年前,国外报刊发起寻找该作“画中人”的信息,竟应招了好几位“画中人”,护士太太让问“吻后说了啥”,终于辨出“无言”是真人。直到今天,作品仍在高频率放映,众多读者认为:即使作品与新闻事实不符,也难以忘怀其画面及其感人魅力。这正好应合了艾森施泰特生前的话:“人们告诉我,当我走进天堂后,他们会记住这张照片,也就是说也记住了我”。⑥

为什么春秋代序,读者对作品的钟爱并不减退?甚至淡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日或经过,持续欣赏这幅以情理逻辑为基础、相对不真实的新闻图片?这说明作品的背后存在着超越时空的深层次内涵。俄国文艺理论家列夫丘克曾说,每一件作品都会在某一范围的人们中间得到最积极的反响,正是这一作品所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最易理解、最有内在需要的。

原创性审美形态

在新闻摄影的策划、拍摄、编辑、赏析等传播环节中,拍摄作品这一环节始终是第一位的,拍摄者植根于原始生活越深,创造的域境就越宽广,作品的原始创新性也越大。可是,拍摄者真正到达了现场,成为了生活事件的观察者,有了对主题的认识,却往往不能拍到好照片。这中间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是,透过《胜利之吻》超越时空而被人们钟爱的现象可以发现,新闻图片传播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由创造者、传播者和读图者交相催生的互动效应。在这三维的互动效应中有一种尺度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就是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即现场的瞬间势态,主体的审美情态,认识的象征意态,这三者是作品原始创新的支点。

在这“三态互动递进”的关系中,第一现场势态是构成新闻图片信息的条件,它由瞬时过程、瞬间模式、瞬隙状貌三个成分组成;第二个美感情态是新闻反映社会美的创造性特征,受制于作者与读者的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第三个象征意态则是新闻摄影“皇冠上的明珠”,其美感呈现出暖昧状与模糊状,其时空呈现出开放性与层级性,它是对事件本义的抽象化延伸和立体化超越,既具有图片信息的传播价值,也具有人生意义的思辨价值。

如果以“名作”为参照对象,应当承认:在当今新闻图片报道中,往往比较重视图片信息的短平快,而忽视对瞬时过程、瞬间模式、瞬隙状貌的探索;比较注重对摄影对象的纪实抓取,而缺乏自觉的新闻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指导;比较盼望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但对作品的象征意态却缺少追求。新闻摄影传播效果要求我们:每一位忠于职责的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都应该是“三态合一”的追求者。因为第一态是新闻图片这一精神产品立身的基础,可谓“真”;第二态是创造者进入新闻审美体验的标志,可谓“美”;第三态则是作品成为“历史存照”或“瞬间精华”的依据,可谓“妙”。这“真、美、妙”三种形态代表着三个高度,“三态合一”可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⑦。对于《胜利之吻》这幅佳作来说,审美“三态”完美地体现在它的画面里:有限的方寸间,无限的永恒影,作者、作品、读者勾通理解;瞬态、情态、意态水乳交融;“三态”潜存于画面,简约的画面,对应无限的意象,达到了新闻摄影原始创新的最高境界。

现场势态

新闻摄影的现场势态指的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势头与形态,它以凝固画面的瞬间为最小的检测单元。新闻摄影的美感存在于“现场势态”之中,因此,这一“现场势态”也同时是审美之所。新闻摄影记者理所当然地要关注基本的新闻事实,即事实材料的骨干部分,所谓的五个“W,’,还有新闻的“新”,新闻的指导意义如何,读者是否欢迎等问题。而这些考虑是通过新闻发生的现场势态实现的,如果陷入了“公式化”的机械程序,则新闻作品的“一汪活水”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新闻摄影凝固的影像虽然是短暂的瞬间,但这个瞬间存在于事件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通过密切地观察,才能发现并锁定其中的某个场景。这个场景正是最佳瞬间模式,表现为诸种摄影要素有秩序地、恰到好处地呈现为“有意味的形式”,主体鲜明突出,陪体交待情节,环境烘托气氛,影调表现透视,一切与主题无关的要素都排除在取景框外。当然这“有意味”的瞬间模式会因题材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样式。此时,创造者的全部精力只需要集中在主体的瞬隙状貌上,透过主体生动的表情,饱和的情绪,变化的行动等外在现象,去发现其生机勃勃的内心世界,并在对象的心灵情思外化之时,确认自己认识和判断的准确度,发出捕捉的指令。这一“瞬隙状貌”隐藏在事物发展的瞬时过程中,发生在瞬间模式形成的基础上,它的信息量大、饱和度高、主题指向性明显,常常成为“瞬间精华”之所在。《胜利之吻》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有好几位摄影家都拍到这一个场面,一位海军摄影师维克多·乔治森⑨使用120双镜头相机拍摄,白衣护士的腿部被切去,破坏了她优美的体态,画面呈呆板方形构图,主体不鲜明地出现在背景上,透视效果受阻。而艾氏采用135相机,竖式构图,大街线条向前方汇聚,主体鲜明突出,形成悠远的透视效果;护士的头、腰、腿三点绷成反弹式的优美弯弓,男士表达了喜悦的热度,护士回敬以充分理解的态度;士兵握过枪的手此刻停留在白衣天使的腰间,刚柔成趣地凸现了结构中心,使得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新闻敏感和新闻美感。所以“照片来源于大脑”的艾氏名言能够伴随着他的作品互为印证地流传至今,这不能不说他对现场势态的把握高人一筹。

审美情态

审美情态指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图片读者在实践活动中自身的情感状态,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新闻摄影的用途与作用,并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在眼前的事业上。情感正是美感的核心,美(AESTHETIC)的初始意义正是“感觉”、“感性的”、“感兴趣”之类与情感密切相关的概念,而并非一般的“漂亮”“酷”之误解。新闻美感是伴随着各人不同的感知、情感、思维等新闻实践活动发生、形成的,欣赏《胜利之吻》一类以生死存亡大事件为背景的可视新闻,必会从中寻找、体验浓郁的情感抚慰以满足和平的审美需要。至于美感的心理形式则是一种比较稳定、个性化的审美心理,这种心理需要在审美知觉、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三者的相互诱发下逐步形成。人的审美心理不一样,审美情态就会千差万别,即所谓“见仁见智”。

审美情态的发生有赖于新闻本身的审美价值。实际上,新闻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是伴随着审美价值而共生同在的,除了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事件的首要尺度以外,还有另一个与新闻价值密不可分的审美价值同样是衡量新闻本身的重要尺度⑽。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是一个既严格又模糊的判断,新闻信息如不具备严格的审美价值,就等于是信息垃圾而应被摈弃;而且这种审美信息是难以精确计量的,其“妙悟”之处常在无声的通感中浸人心灵,合乎“人本真实”的原理,与人的“理念真实”相比,“人本真实”更能做到润“心”细无声,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传播无障碍效果。只到那时,你才能体会到朱光潜先生所描述美的感受:“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⑾由此可以说,从业者的情感态度和美感韵致是通过画面的细节、环境气氛、人物行为来传达的;新闻的审美价值是伴随着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来辐射的,鉴赏者对图片的新闻价值与审美价值也是双需的,人们总是面对具体的可视形象,敞开感觉或情感的大门,在情动神摇的过程中受到审美感染,进而产生连锁的理性认识。如爱森斯坦所说“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思想”。⑿

审美情态取决于从业者的审美素质。图像的审美知觉、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是素质的主要构成,三者互动的综合表现则是特殊的图像审美能力。图像审美知觉因不同的生理、心理条件而有高低粗细之分;审美意识是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图像产品的自觉心理状态;审美理论则是新闻摄影美感经验的抽象化成果,审美意识的取向、审美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新闻摄影理论的滋润。能够敏锐地通过人物、光影、色彩对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卑下产生审美感受,并迅速做出是否用图像反映以及如何用图像反映的抉择,这就表现为图像方面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审美力。同时,审美知觉、审美意识

[page_break]和审美理论是促成社会与个人形成“审美准则”的因素,当从业者具备了审美能力——图像美准则,现场具备了美感特征——图像美标准,人们的审美情态才会进入原始创新的最佳状态,其反应是情波涌动、思绪联翩、浮想千载。他们会自觉地按照“标准”和“准则”去提炼具有规律性的要素或思想,通过图像画面呈现其简洁性、普遍性、秩序性与审美性。只当此时,审美情态才算步人良性轨道。

象征意态

象征性图像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评价与自身的心理因素相互勾通时的一种式样。新闻摄影因其写实的本质特点,一般不会存在纯粹的象征作品。但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却在新闻摄影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象征意态指的是具体事物表现特殊意义的意象形态,如古人所说“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其为妙谛”。象征意态可以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突破作品直接的实像,看到间接与无限的虚像——象外之象。刘勰在《神思》篇中把意象誉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歌德认为“真理与神性一样,是永远不肯让我们直接认识的,我们只能在反射、比喻、象征里面观照它”。总之,象征意态能够通过理想化的客观对应物让思想流光溢彩,如同红色象征革命,鲜血象征烈士,七弦墓地象征革命音乐家一样鲜明彰朗。

象征意态的明显特征是超越时空,它与新闻摄影美的传播是相伴而生的多层级创造过程,一般是不能量化的,只能用表示“程度”的词语来形容。但是,如果从数学创造规律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审美反差率⒀的大小作为美感的评判标准,则美感有量可寻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纵观古今新闻可发现,美感的发生与事实变化的反差大小是成正比的,象征意态的程度与事物属性的反差也是成正比的。因此,处在时代反差转折点上的新闻,其美感的量级或层次最有可能获得超级递进象征性。如同色光中,灰色处在黑与白之间,兼有黑白色光的特点并具有宽泛的阶调;黄处在红绿之间,可与其它两种色彩建立多种合作关系并产生多级变化,“黄”色运用在交通符号系统中,缓冲了红停绿行的极端化,减少了交通事故。再如平凡无奇的事物,如果有人从中摄取了平凡中见神奇的“高反差”一瞬,即会使人产生“新奇美”。新闻摄影的“拍摄难度”、“冲击力”其实也是“高反差”的美感评判标准,只有那些品位高、审美能力强的摄影记者才会冒着困难与危险,用常人不常见的画面语言拍出难能可贵的作品,使读者产生崇高的美感。《胜利之吻》发生在历史的转折时段,二战的恐怖阴影尚未完全退去,新生活的灿烂光辉已经降临。作品将渴望和平的愿望与仇恨战争的记忆同时凝聚在非亲人物的情绪至高点上,怎不叫人思绪翻飞,感慨万千!可见,处在审美反差点上的新闻事件其信息含量和内容韵味是最为丰富的,新闻摄影作品只有反映时代变动中的主流情感,才有可能超越时空,具有超级象征意味。运用反差率与美感程度的正比关系,可以解答为什么处于时代变革、历史变动、战争和平等转折点上的事件能够成为新闻摄影选材的聚焦点如《开国大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物心灵碰撞的火花会成为新闻摄影的瞬间精华,如《身残与心残的撞击》⒁;还可以说明为什么低反差率的新闻事件难以让记者、编辑、读者进人审美情态,因为它离“以人为中心、实现自我”的人生最高目标太远。

象征意态的积极效应是崇高美,在人类社会艰难前行的过程中,代表先进力量的一方常常处在弱小、孤立的劣势中,但它始终显示着先进人类的潜在素质和崇高精神,这种精神现象正是崇高美产生的社会基础。崇高美的最大特点是主体在生存或生命受到巨大威胁或处在弱势情况下,能与对象奋力抗争,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使人受到极大的震撼并产生崇敬感,正可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塞于天地之间”⒂。《胜利之吻》所反映的美绝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和谐美,而是人类在自身的抗争中所获得的具有更高认识意义的崇高美。画面中的“人”代表着“人类”的概念,而“人类”这一概念与“人”的概念相比,具有更高程度的象征性,人类正是通过“人”这一概念而提升的。

象征意态的终级追求是最高程度的自由创造,它通过所创造的意象把读者带入主体人物的环境中,使人们与作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引导读者进入自由想象的天地。从图像符号角度看,作品是有指涉意义的,能指是意符(Significant),所指是意涵(Signified)。这里的“能指”由大兵、护士与当时情景构成,属反差率大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能指”所对应的参照物是与二战停火有关的事物。“能指”所指涉的观念或情感便是“所指”,直接指向人类共有的和平友好情感与光明进步理念。该作品的象征意态正是通过“能指”、“所指”以及“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达到了集联想意义、情感意义于一体,融信息传播、自由创造于一炉的境界。皮尔斯认为,象征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最高程度的符号性、创造能力、信息能力,最高的实用价值。因为它需要借助于一个设置符号的主体,借助一个解释者,所以它具有最高程度的自由创造。本泽也说,“人是通过‘图像性适应’、‘指示性接近’和‘象征性选择’而确定他的环境的”。所言不虚,二战虽时过境迁,但凡欣赏这幅佳作的人,都会联想到同类的事件而不知不觉进入一个象征的世界。它拨动了人们对于图像意义与传播方式的种种思考:从业者怎样进入审美状态?新闻摄影的美学尺度在那里?图片传播的审美效果有哪些规定性?怎样有限时空跨越到无限永恒?虽然我们一时不能明确地给出结论,但是有意识地追求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攀登三个高度,探索自成高格的“真、美、妙”境界,对于挖掘新闻摄影的创造力却是极有意义的。

笔者相信:“三态合一”之时正是天、地、人的圆融之象!

注释:

①2001年第2期(瞬间的力量)(同名(胜利之吻)),1945年8月14日,日本战败的消息刚刚传到纽约,人们奔走相告,欢腾雀跃。伊森斯塔特当时在时代广场上猎奇,他发现了一个动人的情景:一群刚刚从战舰上登陆的海军士兵列队走过,其中的一名水兵突然冲出队伍,兴奋地抱住一名过路的女士接吻,然后大叫:“THEWARISOVER!”照片以“战胜日本一一时代广场的庆贺日”为题发表在(生活)画报上。

②《环球时报》1997年10月12日第13版“他原先一直瞒着妻子,即使妻子隐约知道照片中的男子就是自己的丈夫。不久前,吉姆的妻子离开了人世,这才使得饱受瞒骗折磨的他有机会向神父讲述自己的所作所为”。

③艾森施泰特与伊森斯塔特指同一位摄影记者AlfredEisentaedt,1898年生于德国,享年96岁,有约70年的摄影生涯,拍有珍贵历史镜头与时代名人。

④谊作拍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法西斯国家在帝国主义制度处于全面危机情况下,争夺世界霸权,实行侵略扩张所挑起的一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1939—1945年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全面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最终是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了和平与胜利,进步与希望。

⑤许林{胜利之吻有假),人民摄影报,1997.12.10,第二版。

⑥林路(创作思维与拍摄技巧),第97页。

⑦王国维(人间词话)。

⑧林路(创作思维与拍摄技巧)。

⑨宋汉炎(新闻美学漫谈)。

⑩爱森斯坦(电影美学)。

⑾朱光潜文集,第446页。

⑿(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二卷),(科学丈化人与审荚意识)(徐利治),第215页。

⒀(开国大典)陈正青撮,(身残与心残的撞击)钱捍撮。

⒁孟子语。

⒂马克斯·本泽,伊丽莎白·瓦尔特(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