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公民卖现自身利益研讨论文

时间:2022-05-06 05:25:00

导语:社会转型期公民卖现自身利益研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转型期公民卖现自身利益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目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我国当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虚假信息,散播反动言论、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成本,提高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能力、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与制度化参与的高成本、公民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淡薄、正常的参与渠道不畅和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政府行为的失范与监督制衡机制的失效、发展经济,为公民正常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培养公民参政议政能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威信与政治文明程度、完善政治参与制度,拓宽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由于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公民常常诉诸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卖现自身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政治参与;非制度化;民主政治;社会稳定

1目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1、1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参与的扩大是国家政治发展和国家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把政治参与界定为“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政治参与活动也出现多种形式:(1)越级上访,或违规上访。主要是上访者没有遵循法定程序逐级反映情况,而是跨越下级部门直接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试图通过上级的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2)行贿行为。主要是公民或团体为了自己或团体的某种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如农村中对村干部行贿、各级人大代表的贿选等。(3)非理性的网络参与。互联网络的发展给公民提供在网上充分享受信息和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也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虚假信息,散播反动言论,从而破坏社会稳定,阻碍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4)非法聚集。近几年,由于城市居民在房屋拆迁、农民在耕地征用问题上遭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自身利益受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到政府门前静坐和示威游行等。这些活动有时还有一些邪教或者地方恶势力的参与。(5)暴力抗法。主要指一些公民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因不满有关决定而产生的抗拒行为。他们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为了维护自己或团体的利益而对法律法规、有关决定采取不服从的态度。(6)暴力攻击干部、冲击政府机关。近年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经常受到暴力恐吓、威胁。直接暴力攻击执法人员的行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冲砸国家机关和政府。

1、2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1)参与动机的狭隘性。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只有在自身利益受损后才进行参与。这种政治参与本身并不是参与者的目的,“他们的利益要求通常是向某个官员或政治家提出的个人或家庭的利益”,重视的是短期效应。(2)参与方式的网络化。“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够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是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手段”,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成本,提高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能力。(3)参与行为的非理性。由于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守法意识不强,在参与过程中常不通过法定渠道,对自己行为是否合法以及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加考虑,所以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4)参与过程的非组织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个人或小团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聚到一起的,只有当利益受损时才临时组织起来,没有一定的组织和规章制度,常呈现无秩序和无组织的特征。(5)参与结果的低效率。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行为上常采取极端的手段,缺乏合法性,所以不容易达到预期的参与目的,参与效果不甚理想。

2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

2、1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与制度化参与的高成本

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国民财富和提高公民教育程度,从而会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日益突出,社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城乡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弱势群体、落后地区的不满。在我国,由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主体主要以弱势群体和“草根阶层”为主,其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大部分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政治参与中来。只有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忍耐到一定极限时才被迫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政治参与。另外,现实中一些不合理制度的存在,有些政府部门的不负责任、打击报复等行为也让人们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对通过合法渠道的制度化参与极度不信任。

2、2公民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淡薄

公民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因为有健全的认知技巧,学历高的公民政治关心程度也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着教育与政治参与的相互关系”。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我国公民对法律、制度、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且缺乏相关的参与技能,这就使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公民在利益表达的时候不考虑参与的方式是否恰当,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采取激进的方式,导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发生。另外,由于我国封建历史比较悠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宁愿相信“关系”,“门路”的力量,也不愿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行事,从而导致“潜规则”的流行和非制度化参与的不断发生。

2、3正常的参与渠道不畅和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与制度化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呈此消彼长的关系。英国工党著名的理论家哈罗德·拉斯基曾指出:“人们一般是习惯于服从的,如果他们离开了政治行为的常规,那就是说明国家存在有严重弊端”。一般地说,如果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民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来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就不会采取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反之,公民就会转向通过非制度化参与的形式来达到目的。在我国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主要有:居委会、乡镇机构等基层组织;人大、政协系统;信访系统,司法系统;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这些渠道为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途径和保障。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参与制度和参与途径效果并不理想,致使群众的利益得不到维护,从而导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日趋严重。另外,成熟的民间自治组织的存在也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但在我国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民间组织的数量,所以难满足一些利益主体参与政治的要求。

2、4政府行为的失范与监督制衡机制的失效

从理论上讲,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是人民委托授予的,为人民服务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因此政府行为在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由于政府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漠视公民权利、野蛮执法。导致政府行为失范的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有些基层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依法办事,态度蛮横,很容易激化矛盾。

3我国当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

3、1发展经济,为公民正常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

一个社会的政治参与水平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使公民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政治参与中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这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所以我们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为公民的制度化参与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3、2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培养公民参政议政能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从而为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一,发展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整体素质。一般来说,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民主的要求也会越高,这是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第二,培育新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将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威信与政治文明程度

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减少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第一,加速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调解机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政治自由的空间,促进民间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在制度建设上为公民的有效制度化参与打开通道。同时,政府应注重构建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以预防和处理各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活动。第二,提高政府威信,使政府能够取信于民,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以适度介入的方式来帮助社会克服内部冲突。尤其是规范政府行为,增强政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建立“阳光政府”。减少政府侵害群众权益的扰民行为,使政府真正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

3、4完善政治参与制度,拓宽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

公民的政治参与离不开制度化的渠道作保证,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是靠一整套健全的制度来保障和实现的。第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化,我们要正视这些利益群体的存在,保障他们的权利。首先,扩大代表的覆盖面,给予不同阶层充分表达本阶层利益要求的机会。其次,建立人民代表的资格审查和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最后,健全人民对代表的监督和评议制度,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第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由于当前的基层民主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法律体系,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其次,加强对基层民主制度的监督机制的建设。不仅要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第三,改革信访制度。信访制度是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对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可以回应现实的挑战。首先,加快信访立法,实现信访工作的法制化。其次,明确信访程序和信访职能,实现信访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支持和信任。最后,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并不断开辟出新的信访渠道。第四,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政务公开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行政工作。从而也有效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通过大众媒介、互联网络等将信息公开,可以改变公众与政府公共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真实的信息,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亨延顿·纳尔逊,汪晓寿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3]用巍·中永丰,论互联网对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影响反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6

[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6]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