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建议

时间:2022-09-01 10:37:54

导语:基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层劳动就业与服务平台是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各项服务正常实现的主要载体,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并且基层劳动就业与服务平台已经形成了多方位的政策体系、劳动就业服务平台遍布全国,目前服务平台整体展现的是一类个性化的特征,不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仍旧存有很多问题。以进一步服务百姓、完善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目标,文章以现状出发探讨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并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讲,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是其基础性的保障,更是各类人社事业改革的主要载体,同样是政府与百姓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是民生事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各地人社部门抓重点、扬长处,不断进行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基层服务平台的各类标准,以此最大程度上确保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解决。

一、基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政策体系业已完整,扶持对象覆盖全体劳动者

1995年,国家开始推行再就业工程,也是在这一年国家第一次出台了相关的就业促进政策。在20余年的优化发展后,中国已经拥有了完整程度较高的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其中含有共计11项政策内容。关于政策具体目标方面,不仅有关于城乡劳动者服务就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有针对多样就业提供的就业引导服务,除此之外,风险下的就业也包含在内。在稳定就业方面,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有直接的资金帮扶,还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税收等各类方式。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国家负责制定整体性的政策内容,省级负责对内容进行扩充及细化;市级负责补充省级的政策,不断提升就业力度;至于基层方面的区县、街道,则是按照区域的具体特征设计个性政策,匹配百姓需求。我国现在的国情是地域之间整体的劳动就业差距是很大的,相应的公共就业体系针对性也是很强的。对此必须逐步细化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逐步提升服务的水平和质量。2017年3月,国家专门出台了第4、5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其中批准了共计8项标准内容,因此国家方面有了多层次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各行各业在提供各项服务的时候也有了更好地参照标准。

(二)服务机构分布全国,基层平台拓展服务可及性

2018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其中谈到,县级及之上的人民政府需把人力资源市场放置国民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并综合使用土地、区域等相关政策,优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以此发展行业性水平高、专业性能强的资源市场。对此,国家希望各类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发展中来,只有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相关联,才能够进一步优化市场信息制度,让百信享受更好的信息服务。对此,国家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构建辐射全区域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完善全领域的多渠道供给机制,提升贫困地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三)服务多方供给的格局形成,个性化服务成趋势

基层劳动就业创业服务项目特别是劳动关系协调、权益保护以及就业服务等各项内容的省际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当下,中国已具有政府作为核心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的劳动就业创业服务多中心供给格局。其中的供给主体共有从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5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除此之外,社会当中的公益性就业组织、工会、用人单位等也参与其中。针对就业服务机构等所供给的就业服务,政府方面会专门借助财政、行政等各类方式,为其进行经济与行政方面的补贴。除此之外,政府还和各类社会组织、企业等有专门的合作,这样一来便能够更好地纳入更多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源,让百姓享受更多的就业服务,进而不断优化专业化水平。举例来讲,工会与工商一同举办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便能够服务高校毕业生,提升整体就业率等。

二、基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办公面积和人员配备不足

对于中国来讲,绝大比例的乡镇所使用的均是和其他站一同办公的方式。此类方式整体的办公场所偏小,办公场地较小带来办事效率不高,容纳不了相对有素质和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相对来说学历不高、欠缺专业能力和素质,因此也造成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普遍超负荷的问题。基层劳动保障人员不仅工作压力大而且工资偏低,生活艰苦,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二)基层服务人员管理存在缺陷

当下,更多的劳动保障工作开始与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挂钩,除此之外,当下基层工作人员一人承担多职的状况是经常出现的,这样一方面没有办法确保其各项工作职责的正常履行,另一方面因为其专业性能较低,所造成的工作效率也是较慢的。

(三)基层服务平台服务职能发挥不足

为了服务职能更好的发挥需要省市两级之间更多的交流,更多的调解监察机构,才能更好地完善职业服务平台的工作。但是绝大多数乡镇与社区等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职业培训等项目并不多,因此寻找基层服务平台进行就业服务的人员也不多,让就业服务平台职能发挥有限,没有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四)基层服务平台信息建设程度不高

现代社会对于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高,依赖网络对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但是在就业服务平台中还存在公共服务信息在村、社、户的传播仍存在障碍,造成政策信息传达不及时、不透彻。使得就业信息统计不完全、人才资源也没很好的利用起来。

三、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健全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

所谓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即是对各项流程进行规范性安排,对管理科学性进行提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各类基础性工作的总和。当下,中国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处于刚成立的阶段,所涉及的内容、设备、经费等各类内容的完善度均偏低,并没有形成高度统一的质量监管体系,由此在实践过程中各项服务的供给也就缺少标准性依据,对应的服务质量便无法保证。除此之外,相关的职业培训、劳动权益保障等各项内容均无标准性的统一,所以各方面的指导性工作并不完善。对此,希望国家在“十四五”期间能够关注并编制出标准化的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其中需涉及三方面内容,即最低标准、信息化服务标准以及全面质量管理标准。除此之外,还需构建与标准匹配的监督与评价机制,由此才能够让各类管理方式、服务流程等更加规范化,相应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二)加强财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针对人员素质不高、编制不完善的问题,应该制定相应用人的标准以加强服务平台的功能。用人标准应该制定准入门槛,让大学生村官加入工作队伍,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就业服务平台的工作效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软实力代表的就是服务质量。所有级别平台的人员均需了解自身在平台方面对应的职责。各级平台也需优化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优化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并在星级评比管理等各类方式的应用下,最大程度上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服务的热情。除此之外,标准化建设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明确服务标准之后才能够对各类服务行为、职责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进而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整体的规范性水平。另外,可以加强培育市场化的培训机制,健全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对失业人群进行就业服务指导,加强就业的统一性、专业性,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强相关人员的就业服务技能。

(三)加强基层服务平台的预算编制工作

应该加强对服务平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加强相关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防止出现资金外流的现象,将基层服务平台的资金使用纳入到财政预算体系中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分配,尽可能将资金弥补到待遇较低的区域与人员上。另外,要制定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确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规范项目遴选、信息、组织购买、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等流程,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机构标准,对各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机构设置、工作项目、人员配置、服务质量等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并对采购标准和监管要求予以详细的说明。

(四)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公共服务平台应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劳动就业信息统计的效率和完整性,保证就业信息平台网络建设,加强相应的软件开发,保证相关资金的投入。从而能够将各类就业与非就业的人群纳入监管范围,探清真实的就业情况,拓展信息覆盖的范围,将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提供给社会。完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库,促进即时传输和共享区域内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的实现。加强就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职能,具体来说,一是政策宣传到“户”。建立挂钩联系责任制度,定期组织“专职宣传员”队伍进企业、下商户开展宣传,上门落实手续办理,加强搜集信息的完整性。二是措施帮扶到“人”。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众分批次、有区别地对养老、就业等政策进行重点解读,面对面解答关于人社政策的疑问,解决群众普遍存在的问题。三是关怀慰问至“家”。针对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设特殊窗口,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和咨询,帮助就业困难家庭更好的展开就业服务,将就业服务平台的职能落到实处,发挥就业服务平台应有的效益。

(五)加强对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监管制度

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是政府连接市场就业人员的一个基础平台。为了加强对于基础就业服务平台的监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加强监管:首先,确保执法力量到位。提升公安、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间的配合,打造出高度协调统一的联合式执法监管网络;其次,针对矛盾设立化解站。可构建专门性的流动信访接待站,把相关矛盾在基层处即直接化解完成;最后,提升社会监督水平。最大程度上展现舆论、社会监督的效用,对于人员成分相对复杂、用工数量较多的区域,可建立兼职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以辅助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相应的监督活动中来。

四、结语

基层劳动就业与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人社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平台和宣传政策的重要窗口,服务功能涵盖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各项人社公共服务,涉及千家万户,也是利民惠民工程,小平台彰显大作为,当前基层平台的建设已经卓有成效,本文对基层劳动就业与服务平台的现状进行探析发现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文本为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完善基层劳动就业与服务平台的作用,以服务劳动者,为推动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王阳.基本劳动就业创业服务建设与促进就业[J].中国软科学,2017(10):69-85.

[2]张楚儿.基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四川劳动保障,2010(09):29.

[3]凤翔翔.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2):75-77.

作者:白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