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探析

时间:2022-12-04 11:40:58

导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探析

摘要:本文强调了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构建数据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完善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推动社保管理不断转向规范化、加大数据信息安全的维护力度等一系列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现阶段,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五险一金”落实以后,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受到了重点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应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快捷的服务,推动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必然选择。在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下,社保体系实现升级,相应数据信息也能够得到更为高效的应用。

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起信息化平台,相比于传统的工作模式来看,这种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工作方式有着更高的效率,且能够避免人为错误的发生。同时,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下,数据信息得到统一管理,推动管理升级的同时也促使信息数据共享成为现实。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并且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速度,让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群众的实际情况相贴合,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出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势。

二、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一规划,流程再造。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总体安排以及“金保工程”二期项目进行统一规划,整体建设。依据颁布相关标准规范和工作要求,加快省级集中信息系统建设,并以此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程信息化。(二)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优先。全面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积极推进各项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由线下向线上拓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优先解决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问题[1]。(三)坚持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横向上,加快推进部门内部及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避免信息的重复采集。纵向上,部省两级有效衔接,实现跨地区、跨层级业务协同以及数据的及时交换,减少信息孤岛,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四)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结合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及服务发展要求,查找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制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方案,并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有重点、分步骤地予以推进[2]。

三、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数据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在进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工作实际以及服务发展需求,构建起数据中心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为人们提供线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实践中,将所有的信息均传递至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为信息共享的实现提供支持,并同时降低数据管理及提取的成本,防止信息滞后问题的发生。为了满足当前人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现实需求,应当适当拓展数据中心的承载能力,并引入更强大的支持功能以及更高的安全系数,推动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升级。例如,可以在信息化建设中纳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结合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云计算平台,提升服务速度与功能强大程度。除数据中心之外,还需要构建起面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网站平台,为人们提供线上招聘信息查询与报名、线上申报审批等服务,将网络查询、线上受力、合作办理等功能集成于统一的平台内,实现服务拓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群众对于网络已经十分了解,大多数群众都倾向于通过官方网站来了解有关社会保障的最新信息,或者通过网站办理相关业务,因此要对网站维护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确保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网站能够稳定运行。(二)优化完善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参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现实情况,设定信息化建设方案,并严格依照相应方案内容展开工作。根据不同地区基层政府部门的财政水平选定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软硬件配置,实现成本控制。同时,要对公众的就业指导体系进行完善,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就业指导,着重解决结业困难人群的问题。另外,应当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监管,一旦发现虚假信息要立即组织整顿工作,并追究相关人员的主体责任。(三)强化部门平台之间的沟通协作。积极选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当信息政策发生改变时,依托部门沟通合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实现服务与工作模式变更,强化政策条件与服务的匹配程度。在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社会保障部门与基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形成现代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实现部门之间的联动,最大限度发挥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优势,推动工作效率提升以及服务升级。另外,在进行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强化社保资源平台与就业信息平台之间的联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就业人员普遍出流动性强的特点,一些人才难以找到合适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对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构建起就业信息平台,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应当将就业信息平台与社保资源平台进行关联,帮助参保人员迅速、准确获取用人单位参保信息、当前的社保政策等等。(四)推动社保管理不断转向规范化。1.规范业务流程。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整合,要着重对内容相同、相似的环节进行整合,以此达到降低重复性劳动的效果,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在此基础上,要对工作程序展开优化调整,确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各项业务的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职责,依托管理制度与奖惩制度的落实避免擅自更改程序问题的发生,提升政策、工作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另外,应当实施信息的实时性反馈,强化宣传推广,确保所有参保人员明确掌握相关工作进度与现实情况。依托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处理,能够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升级提供更好条件。2.规范社保卡管理。在完成业务流程的优化调整后,需要对社会保障工作要求进行更新,推动社保卡管理不断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实践中,基层社保机构应当制订出相应制度标准,促进社保卡加密、挂失处理的标准化,实现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升级,推进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五)加大数据信息安全的维护力度。现阶段,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得到普及性应用,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加速,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均建立起了统一信息化平台。而受到互联网开放性的影响,平台中所包含的大量信息面对着一定的威胁。基于此,在进行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完成数据信息安全的维护,设置信息查看权限,并联合多种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避免信息丢失、遭受恶意篡改、泄露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要对平台与数据中心中所保存的数据信息展开备份处理,定期落实软件平台维护,防止信息数据丢失且无法恢复。除了从技术、软硬件维护方面入手展开信息安全管理之外,还要从相关技术人员方面进行管理。实践中,要结合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设定工作权限,因此达到维护数据信息安全的效果。(六)引入充足全面的工作保障支持。1.制度保。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应用、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建立考核机制,对各地市推进系统向省级集中过渡和加强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考核,切实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3]。2.队伍保障。需要加强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对建设人员的业务和技术培训,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保障技术运维。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相关业务处(室)、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系统操作培训,不断提升信息系统应用能力。3.资金保障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按照相关制度规则中的规定,落实好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和运行维护经费。同时,还要统筹运用好“金保工程”二期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现阶段推动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必然选择。在明确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据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完善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强化部门平台之间的沟通协作、推动社保管理不断转向规范化、加大数据信息安全的维护力度、引入充足全面的工作保障支持,推动了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加速,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升级,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于山洪.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分析[J].中国商论,2020(08):224-225.

[2]赵丽芬,李灿华.浅谈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发展[J].农家参谋,2020(04):269.

[3]张蕾,车强生.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7(17):3.

作者:蒲丹松 单位:漳州市龙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