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探讨
时间:2022-03-15 08:53:15
导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劳动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日趋分化(专业化)及其内部亲缘性专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成为劳动科学专业群中的基础性本科专业,发挥劳动科学知识体系的整合性功能。在探讨劳动科学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具体定位的基础上,简要剖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认同;学科意识;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缘起
由于一直主要受到现实需求的牵引以及专业师资等客观条件的局限,许多普通高等院校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始终被专业定位的明晰性、课程体系设置的整合性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等关键问题所困扰。这些关键问题一直是相关文献探讨的热点议题。根据中国知网,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主题发表出来的文献大体从2000年开始出现,之后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几乎每年都有相关文献探讨反思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这一方面反映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日趋壮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专业发展过程中诸多议题依然没有形成共识,在专业共同体中依然存在诸多困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突出特点,使得只具有某一种或两种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老师们很难在短期内从整体宏观视角全面把握这一专业的实质属性。尽管该专业所扎根的劳动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科学知识体系日臻完善,但是劳动学科还没有完全成熟,还尚未成为(至少在官方上)相对独立的学科门类,该专业中不同学科背景的诸多教学科研人员还没有普遍获得劳动科学基本知识体系的共识性理解。从劳动科学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本科专业进一步加剧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内在危机感,使上述关键问题日趋尖锐。在现实压力与学科体系之间,在不同的亲缘性本科专业的竞争压力下,普通高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如何找到自洽的独立专业定位,并结合各自优势资源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特色,成为始终横亘在许多普通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进一步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难题。破解这一核心难题绕不开的关键一环就是,在劳动科学知识体系下,澄清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及其亲缘性、竞争性专业群)定位,并基于此,进一步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专业课程群设置等。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定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建立与完善,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变革以及现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从狭隘僵化的传统劳动人事管理体制与理念中解放出来的劳动者,一方面作为人力资源要素卷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组织中被要求不断地得到更有效率地开发、利用与管理,在此过程中演化出了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现实问题,尤其是劳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理念、方法与技能开展专业化研究与处理;另一方面,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尤其是风险社会中的劳动者,基本需要满足的社会化保障成为必需,有效的社会保护制度或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本身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因应实践逻辑,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科学领域演化出相对独立而又内在关联的知识范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经济等。尽管劳动科学内分化出了不同的专业知识体系,然而,专业知识分化的过程也恰恰是凸显出专业知识间内在关联的过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无论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还是致力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公共部门或社会组织,不仅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与技术手段的优化,还不可避免地日益卷入到劳动关系治理、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责任领域中。劳动关系,尤其是劳资矛盾问题不仅受到劳动力市场波动的深刻影响,本质上也是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科学管理、劳动者社会权益保护以及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合理界定与演化问题。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风险社会背景下,现代社会保障理念与机制相对于传统福利国家制度而言都已发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投资性国家理念与机制强调劳动者终身教育培训、劳动力有效市场参与、公民社会参与以及社会政策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性,同时致力于人力资本投资和培养责任风险担当的现代公民。这些正在趋同性演化中的社会保障理念与机制离不开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深深地嵌入在现代劳动关系治理的框架中。劳动学科内在不断地分化出更加专门化、精细化的知识单元的同时,也日益凸显出不同知识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客观上需要获得一种整体图景式的系统理解与把握,需要培养整体上掌握劳动学科内在关联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绝不是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简单拼盘,而是能够洞察体认到不同知识领域中的内在关联性,能够多维度透视复杂劳动领域中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研究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劳动学科专业群中应当仁不让地承担学科整合功能,致力于培养掌握劳动科学的系统知识与技能,具有劳动学科意识和多维透视思维能力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相较于从劳动学科中分化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劳动经济专业等亲缘性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为劳动学科专业群中的基础性本科专业更具有优势。其一,从专业名称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覆盖了劳动学科的整体领域。在本科专业目录名称上,大多是一个标识研究领域的简单名词,中间加“与”的专业名称相对较少。在加“与”字的专业名称中,通常标识的是补充说明意涵或明确两个亲缘性领域共同构成一个专业,比如“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等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的“与”字前后连接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显然,“劳动”一词从整体上规定了该专业的研究领域,“社会保障”一词着重突出劳动学科中的社会保护领域,也涵盖了狭义的社会福利领域,而“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经济”等等子领域都包含在“劳动”一词的丰富内涵中。相比而言,劳动学科专业群中的其他任何专业,仅从名称上就无法承担其劳动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性功能。专业名称的设置并非简单地拼凑组合,而是有着周延深远的考量,想必当初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名称的学界前辈们也费尽周折,反复思量专业定名问题,毕竟正名事关重大,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其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身定位完全契合基础性的整合功能发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属于交叉性、边沿性、复合性专业,与发挥劳动学科内部各领域的基础性整合功能定位完全吻合。相比较而言,其他专业领域的交叉性、边沿性、复合型层次相对较低,虽然也往往号称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往往名不副实,勉为其难,或至少不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显著。其三,更有利于理顺劳动科学领域中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更适合在本科阶段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相比较而言,一些相对较为专门化、程序化、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比较适合专科教育,培养起来效率也比较高;相对需要更多艰深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劳动关系专业、劳动经济专业、社会保障专业等,则更适合于专门化的研究生培养。事实上,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是劳动关系专业等,在本科人才培养层次上,更多的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上也日益强调和加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同性。总的看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其先天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属性,并不适合在专科层面和研究生层面上进行培养,非常适合在大学本科层面上进行培养,为劳动科学不同方向领域在研究生层面上的培养输送“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劳动科学视野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功能定位,普通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逐步发展与强化劳动科学的整体学科意识,立足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处理好复合型人才培养与特色人才培养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专业主干课程、加强专业课程群建设。第一,发展与强化劳动科学的整体学科意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由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通常给学生(包括该专业领域中的教师)一种凌乱的碎片化观感。[1]一门专业(包括学科)走向成熟,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形成了有机的科学知识体系以及建立在该知识体系基础上的整体学科自觉(认同意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有机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论证与挖掘。但不容置疑的是,至少在劳动学科框架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知识体系是有机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只不过在不同专业课程的分割讲解中,不同背景的授课教师在主讲自身课程时缺乏一种整体上的学科自觉意识。因此,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每一位授课老师,都需要从整体上了解劳动科学框架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图景及其复合型特点,明确并讲清楚每一门课程对透视具体劳动领域的功能定位与贡献。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意味着透视劳动领域的多学科维度,整体性学科意识需要得到逐步培育、发展与强化。解决这一问题,最好在专业导论或专业概论性质的课程中整体上把劳动科学的知识体系介绍清楚,以使学生获得整体图景式理解。第二,立足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首先立足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中复合型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淡化专业意义上的“通识素养+专业素养”的复合培养,狭义上是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内部的各种知识与素养的复合。劳动科学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致力于这种双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三,处理好复合型人才培养与特色人才培养的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首先致力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某种意义上要求千篇一律,形成并保持共识性的专业培养水准,这也是所有成熟专业的特征,何况本科教育的趋势越来越淡化专业,更多地强调通识性教育。毕竟,现代社会的最突出特征是变化太快,绝大多数专业知识内容很快就被淘汰,本科期间培养健康坚毅的身心、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多维透视现象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面对变幻莫测的复杂现实问题的独立应对能力等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专业本身而言,专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现、理解、体认专业核心问题及其重要性,掌握专业理论所给予的思考维度以及科学系统的专业方法,并最终获得一种学科意识和专业认同。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一院校的优势资源发展各自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向。人才特色培养需要结合专业所在院校和地区的优势资源逐步培育出来,不能盲目追求,为特色而特色,专业特色发展务求实效。另外,对于资源相对有限的普通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而言,专业特色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有限的资源首先应确保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其次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发展特色。第四,进一步明确专业主干课程,加强专业课程群建设。如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劳动科学的基础性支撑专业,致力于培养双重复合型人才,那么,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就需要涵盖劳动科学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群需要在共同体中形成共识,对专业主干(核心)课程设置保持必要的统一。[2]共识性专业课程群的设置一方面需要围绕着专业属性与定位进行充分的学理论证,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确定具体的主干课程门类。正如邓大松教授所言,“专业主干课是专业存在的基础,是专业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所确立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在全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3]专业主干课在有限的专业课程总学分的约束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4]能够整体上勾勒出本专业所需掌握的核心知识架构。经过近二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干课程门类的共识性程度不断扩大,然而,不同院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具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解和范围划定依然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劳动科学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在基础(支撑)学科领域、劳动关系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社会保障领域等进一步明确专业存在“必需、够用”的主干课程。综合比较诸多院校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劳动科学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干课程大体包括如下方面:其一,学科基础课程群:(1)经济学2门: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2)管理学2门: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3)社会学2门: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4)统计学2门:社会统计学(统计学)、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分析软件);(5)保险学1-2门:保险学(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6)法学1门: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7)数学2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等。其二,劳动关系主干课1门:劳动关系。其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4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其四,社会保障课程群5门: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专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以上共计22-25门课程基本构成了劳动科学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所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架构,也体现了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共识。在专业主干课程群之外,不同院校根据自身优势和局限条件,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或专业特色方向课程。目前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区分出2-3个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具有共同的专业主干基础课或学科/专业基础课,学生低年级时(大一、大二)共同学习,到了高年级(大三、大四)时开始专业方向分流,学习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另一种做法更普遍一些,不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而是根据自身优势学科资源设置大量的专业特色方向课。
参考文献:
[1]参见:高灵芝,张世青,刘雪.碎片化: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面临的困境——基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2,(12):275-276;薛在兴.大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138-141.
[2]孙建夫.高校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保障,2007(1):28-29.
[3]邓大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发展.www.pspa.whu.edu.cn/ktsb/3/2012-09-24/2084.html.
[4]褚福灵.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40-42.
作者:朱丽敏 高功敬 刘雪 单位: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 上一篇:劳动与社会保障素质培养研究
- 下一篇:社会保障卡发行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