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对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的影响
时间:2022-01-03 08:34:09
导语:就业歧视对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我国,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在就业的过程中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一些精神障碍患者自觉无法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不仅会产生自卑心理,也会造成性格的扭曲。本文从精神疾病的释义角度出发,简单的阐述了支持性就业的相关概念。文章中还简单的阐述了就业歧视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影响,并给出了合适的解决策略,促使政府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就业歧视;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精神障碍患者在就业方面的问题不仅会使其经济受到冲击,也会增加社会负担,促使社会团体更多的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会保障。如今,就业歧视成为精神障碍患者的一大难题,促使精神障碍的患者受到了太多不公平的对待。为了改变该种现状,我国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就业模式研究,转变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态度,促使精神障碍患者更加具有社会保障。
一、精神疾病释义
所谓的精神性疾病,指的是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导致的大脑功能混乱,使一些心理活动及情感出现失常行为。该类患者在外在行为方面已经无法如同正常人一样进行工作和学习,在生活上的一些行为也会被人们视作为异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其精神与常人存在差异,在行动上也与其他人不同。尽管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精神疾病的患者数量在不断的递增,但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其病因并不是后天形成的,而是先天被遗传的。大部分的精神障碍患者其发病的时期都在青壮年。青壮年所经历的社会环境不同,需要承受的压力也不一样,容易引发其精神疾病的发生。该种情况下,只要患者能够按时就医,并在药物的帮助下,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就能够得到缓解,并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近年来,精神障碍患者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和讨论的话题之一,不少人都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偏见,该种情况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就业的过程中遭受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伤害。
二、支持性就业概述
支持性就业源自于美国。1984年,美国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引导,颁布了关于精神障碍患者就业方面的法律,以该种形式来形成支持性的就业模式,方便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完成就业。总体来说,所谓的支持性就业就是指精神障碍患者在专家的帮助和引导下,快速的进入到工作的培训阶段,并获得工作实践的能力,促使自己能够参与到社会竞争当中,并依靠自己的劳动能力来换取经济报酬,缓解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保障压力。支持性就业的产生促使很多的社会团体都关注精神障碍患者,为其提供了多种就业渠道。精神障碍患者在支持性就业模式的帮助下,逐渐的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打破了自身的精神怪圈,交往更多的朋友。支持性就业是精神障碍患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换来的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实现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工作梦想。该种状态下的就业不存在歧视,也不存在同情,使社会群体对精神障碍患者抱有更多的认同感。
三、就业歧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保障影响
如今,我国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已经超过了1600万人,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该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长期以来,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歧视,其不仅需要接受很多异样的目光,还需要承受来自生活的压力。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无法顺利的就业,以至于其无法承担繁重的家庭负担。大部分的精神障碍患者其家庭经济情况都比较不堪,部分患者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家庭生计。我国为了解决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问题,已经展开了很多的研究。近年来,我国也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措施和社会保障措施,致力于从法律的角度来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利益。但该种情况毕竟是治标不治本,要想使精神障碍患者摆脱经济上的困难,需要解决其就业问题。精神障碍患者所受到的就业歧视为其所需要接受的社会保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先,精神障碍患者因为受到歧视,其所享受的权利会打折扣。尽管我国已经制定相关的法律来缓解该种现状,但还是有很多的精神障碍患者受到伤害或者伤害别人。其次,如果精神障碍患者受到就业歧视,其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挫折,不少精神障碍患者因此而放弃就业。精神障碍患者没有经济来源,就会更加依赖社会保障,促使社会保障制度承受更多的压力。最后,很多人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偏见,认为精神障碍患者都存在暴力倾向,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威胁,因而对其有所歧视。还有一些成功人士对精神障碍患者抱有同情,而为其提供了就业机会。但该种就业只会让精神障碍患者变得更加压抑,其自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无法承受住激烈的社会竞争,进而导致性格的变化,更加不服从管理。
四、就业歧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保障影响的相关对策
(一)消除社会偏
如今,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不仅仅是从医学方面要改善其医疗环境,还要从社会环境方面为精神障碍患者创造治疗的机会。精神障碍的患者无论是经过多久的治疗,其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会当中,为此,政府要想解决精神障碍患者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社会上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精神障碍患者也具有学习专业技能的能力,其只是需要更加公平的社会精神机会。其处于无偏见的环境中才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政府方面需要与媒体联合起来,从舆论的角度来改变社会公众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看法,为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二)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就业
国外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开始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以该种途径来减轻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保障压力。我国也应该开始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政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就业理念和就业政策,健全国内的精神障碍患者就业体系。政府方面能够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多的岗位技能培训,促使其提升了就业的能力,其能够更加快速的踏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并脱离国家对其进行的资助,自主维系自身的生活。政府方面还要鼓励社会引导力量和支持就业模式的进行,促使社会企业将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当作是一项公益事业。
(三)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尽管精神障碍患者不喜欢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但其家属还是对其有所了解,并且与其待在一起的时间也最长。家属能够及时的发现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了解如何才能够平复其情绪。在支持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就业的过程中,可以经常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了解来为其提供更为适合的培训计划,从而使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早日恢复状态或者是成功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家属也应该秉承着对患者不放弃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其进行再就业,促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五、结论
在我国,对于精神障碍的患者而言,其生活主要是依靠社会组织来发放补助才能够维持。但该种模式并不能够保持精神障碍患者的稳定生活。为了能够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保障现状,使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支持性就业模式,对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支持,使其经过专业的工作培养,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成为有用的一份子。我国的政策虽然还没有正式落实关于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措施,但我国的一些企业应该转变自身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不要对其抱有歧视心理。
作者:张帆 卫学莉 杨帆
- 上一篇:大众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 下一篇: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问题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