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09 10:26:18
导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现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对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进步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解决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相关问题,大部分的院校都开设了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的专业,并且逐渐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科学的理论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工作还需要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够紧跟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步伐,及时地适应新的社会现状的要求。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建设策略;实际实施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目的是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护。为了进一步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不少高校都主动地建立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此为基础积极地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一般来说,目前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来源有这样3个方面:首先,不少学校会从原本的经济管理学科中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分离出来,而后进行整体处理以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次,有的学校会选择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普遍被各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所选择。最后,有一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也会从理工类专业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起源。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首先就必须要仔细地了解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际情况,找到可以改进与提升的部分,通过采用科学的办法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1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都必须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根据总体目标进行细节的计划设定,才能够找到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因此,为了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首先,就教育部的标准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是一个二级学科。而就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历史来看,其历史比较短,相关研究开展的也比较少。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综合性比较强。换言之,其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现,其涉及到法学、社会学还有管理学甚至还有其他一些专业知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就比较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大学生。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当前国家的经济、政治还有社会现状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才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目标,那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经济、管理还有社会学等多方面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其必须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对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人才。
2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一些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好学生,真正地促进学科的专业建设。
2.1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重视基础教学,利用高质量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学科内容包含有多个学科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以外,关于社会学、管理学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找到最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化
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化,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能力单一的学生往往没有办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3重视对学生素质的提升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专业教学工作。为了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有价值观人,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了解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亲自实践,通过时间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保证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以此为基础更好进行专业教学。而在相关资源的投入方面,学校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毕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比较新的专业,学校和社会应该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促进其发展。3结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有足够耐心,通过持续的投入与建设,最终真正的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作者:田雨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春光.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21-126.
[2]邱莉.辽宁省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321.
[3]王先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2015(5):157-158.
[4]邵文娟,马瑄,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6):143-14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再思考——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80.
[6]段美枝.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3(29):277-278.
[7]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79):175-176.
[8]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6).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Z].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 上一篇:依托农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讨
- 下一篇:社会保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