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
时间:2022-05-05 03:36:14
导语: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以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管理人员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重点从观念更新、制度完善以及人员培训等角度,对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执业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社会保障事业对我国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事业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服务等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我国对社会保障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重要因素,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对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完成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断加强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则显得意义重大。
1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管理人员特点分析
1.1省会保障事业特点分析
首先,社会保障事业具有主体多样性特点。社会保障事业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社会保障事业主体人群包括普通市民、公务员、企业职工、农民等,随着我国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其次,社会保障事业具有内容复杂性特点。因为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服务等内容,所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涉及到民政部、户籍管理单位、企业、税务部门等,而且工作量非常大,所以,社会保障事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再者,社会保障事业具有政策敏感性。因为社会保障事业的进行主要依托于我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情况,国家的各类方针政策都会影响到社会保障事业的开展。
1.2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人员特点分析
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专业化强,其岗位设置具有一定地特殊性,所以,对相应的管理人员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对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人员来说,其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作为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其所具备的知识内容应该涉及到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而且要对相关的社会保障理论以及社会保障工作实施要点有所掌握,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保障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2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策略探究
2.1更新观念
在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过程中,我国社会的相关部门必须要首先能够认识到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社会各界必须认识到,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管理人员。提高认识,是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培养的重要前提。转变社会保障管理队伍观念,要在社会保障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培训、考评,在行业准入限制和执业标准等各环节引起重视。作为社会保障管理人员,更加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通过自我努力和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2建立统一的执业标准制度,规范录用和考核制度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人员培养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执业标准。在我国,社会劳动保障管理人员选拔,就是通过社会保障呢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人员所获得的证书并不可以发挥发挥准入限制条件的作用。所以,为了使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人员的选用更加科学规范,国家政府部门可以以律师、教师、医生等行业的内的规范为依据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人员制度,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资格证书考试进行监督管理,提高考试的规范性和严格性,所有的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且,相关部门要对上岗人员进行定期审核和评定,如果有工作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考试上岗,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事业保障管理人员准入制度。另一方面,在录用制度上,我国相关部门在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录用方面都是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参加事业单位招聘或者公务员考试才能最终进入到社会保障事业管理部门,这种人员录用方式,虽然可以保证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会影响到一些专业素养很高的人员流动,而且近些年来,人治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在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录用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的执业标准,普通入职者必须满足相应的岗位要求之后,才可以进入岗位工作,坚决抵制通过关系进入管理部门,一经发现,必须严惩,为了提升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保障管理部门还可以对那些专业能力很强的高素质人员进行聘用和引进,而且可以允许其进行自由调换岗位,以此了充分发挥此类高素质人才的各方面能力。
2.3加强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培训
在社会保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中,人员培训环节必不可少。为此,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必须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定期对上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需让参与培训者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而且要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在理论教育过程中,管理部门可以邀请高校专业教授为在职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此来不断丰富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是管理人员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业务操作培养方面,管理部门可以请那些多年从事社会保障事业的自身管理人员为参与培训者分享经验,这对于提高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在人员培训的最后阶段,需要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阶段考核,当然,考核的内容依然分为理论考核和实务考核,而且这一考核要严格执行,如果有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人员,必须重新产于培训,如果多次考核都不能通过,管理部门需要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换。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对现代化的教学培训方式进行充分利用,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结语
在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促进社会保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建设,首先要更新观念,其次要建立统一的执业标准制度,规范录用和考核制度,再者要加强培训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晶 单位:吉林大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处
参考文献:
[1]周考斌.推动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J].兵团建设,2011(23).
[2]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务实高效——曲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风采[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10).
[3]王洪春,张婧洁.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里程碑式发展[J].领导之友,2012(10).
[4]倾情民生凝聚人才创新创业——济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再谱新篇[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09).
[5]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J].四川劳动保障,2012(12).
- 上一篇:县国税局“十三五”时期工作规划
- 下一篇:农委工会工作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