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论文

时间:2022-06-04 09:07:42

导语:农民工社会保障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民工社会保障论文

1农民工的基本现状

农民工集中从事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脏、累、差、苦是这些工种的共同特点,属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处于产业分工的末端,低利润导致企业只得压低工人的工资和待遇。尽管在城市里工作,但没有当地户口,无法享受当地政府赋予的权利、福利。目前,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受自身技术技能的限制,工资偏低,而且时有被拖欠的现象;为取得较高的收入,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在某些工作领域,企业为降低成本,安全生产条件差,造成职业病或工伤事故多;职业技术培训、子女教育、生活居住条件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养老没有保障,基本是家庭或是子女养老;特别是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受文化层次因素的影响,对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保障等不甚了解,现代社会制度的各项权益得不到保障,易引发社会矛盾或纠纷,在各级政府上访事件中占了很大比重。

2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某地或是某个行业,而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只是在某地或是某个行业的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制度设计的原因,也有后续配套制度跟不上的原因,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2.1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按照计划经济时代三大产业划分理论,在1958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中,将我国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民只能在农村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为城镇提供生活资料或是初级的生产资料,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农民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奉献。改革开放后,如果还继续沿用那种严格城乡二元制来管理社会,就会阻碍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巨大的需求,仅靠城镇人口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是以户籍制度为前提的,没有城市户籍的农民工被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排斥在外,我国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还落后于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步伐。

2.2企业用工制度执行不规范

农民工由于受自身技术技能的限制,只能从事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同时我国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所雇佣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于企业用工制度的不规范,或是为了逃避某些责任,许多企业并未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符合规范的劳动合同。由于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压力,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为了生存,不能或是不敢对自己的工资、劳保、社保等权益提出诉求,只能接受企业的不平等条件。

2.3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不到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城镇居民中逐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的相关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后续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农民工权益和社会保障的通知、规定,但是和城市居民社会保障项目和范围的全覆盖相比,还有很多短板,再加上各地政府执法力量有限和执法力度不大,仅有的参保率也很低。虽然在2014年,按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各地地方政府还需要制定配套的相关实施细则。

2.4农民工群体具有流动性

在某些地区或行业,农民工随季节的变化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有效参保。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特点,他们在务工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地方之间流动;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或是阶段性工作完成了,在没有找到下一个工作之前,这种工作的不连续性使得他们返回原籍待业;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下,养老保险的行政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属地化管理原则,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民工,社保关系是不能根据他们的流动而转移的,导致农民工参保率不高或是退保率很高。虽然国家在2010年1月1日出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各地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政策还没有执行到位。

2.5经济因素

在目前由个人、企业、国家按比例共同出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作为最终的受益者,所从事的行业决定了他们的收入不会偏低且不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参保的愿望;企业与农民工大多没有长期的劳务雇佣关系,这些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占了企业经营成本的大部分。同时,在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时期,许多企业还面临关停并转的困难,企业没有积极性;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或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捉襟见肘”的政府财政支出,除了完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公共事业建设,还要面对原有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的巨大缺口,也制约着当地政府对农民工社保的资金投入。

2.6政府在保障农民工权益中的缺位

尽管农民对城市改革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目前城市的功能设计还是以保障本地城镇居民为主的,在对农民工的管理服务中还存在排斥性倾向,有时还感觉是“包袱”,没有将农民工看作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产业大军中的一员,这就容易造成政府在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角色缺位或是错位。

3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致富是关键因素;妥善合理地解决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经济是基础,只有发展经济,使广大农民实现充分就业,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生活水平,建立起覆盖全体公民的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顺利完成既定的奋斗目标。

3.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和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之后,在农村进行的第四次大变革。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只要有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收入来源,就可以给他们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使农民工及其子女市民化,与原住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他们能够在城市定居,免于城乡之间奔波之苦,降低或消除了由于往返流动而付出的劳动和生活成本;流出地政府及时调整他们在家乡所保留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当地农民的致富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他们融入当地城市社会,有利于形成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的、稳定的产业技术大军,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积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

3.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一是继续重视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是人口大国,特别是农村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也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二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可能仅仅依靠大中城市吸纳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而随着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业链的延伸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该适时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而为农民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创造条件。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出现发展空间受限问题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国家实施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一战略机遇,鼓励沿海地区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

3.3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

从中西部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在经受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洗礼之后,也会出现分化,一部分人依靠拥有的知识、技术,逐渐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本,在本行业崭露头角,不再满足于打工者的身份,有了创业的强烈愿望。当地政府应该积极支持他们返乡创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4加快覆盖全面的社会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

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公平对待每一个城市常住居民的原则,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普惠制。流入地要消除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性政策,将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民生需求,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考虑。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打破目前只是劳务输出地进行技术培训的惯例,劳务输入地要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增加财政投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扩展农民工的就业领域。三是基本公共服务要向困难农民工倾斜。社会保障制度在为每一个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维持遇到暂时困难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3.5加大社会保障流域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力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的“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等改革任务,各级政府要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要广泛宣传国家有关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制度,使农民工能够了解国家政策,自觉维护自身权益;中央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执行到位。

建立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立法层面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社会和各级政府相互配合;既有新老政策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也有国家政策与各地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同时还有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人们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这也真正体现了国家对全体公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怡清 单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