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

时间:2022-10-29 09:48:45

导语: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

摘要:“三农”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在国际化市场环境下,英语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技能,为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于“三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必要性,并在“三农”视角下,从不同角度提出高校英语教学策略,旨在实现“三农”问题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全面渗透,从高校英语教育角度加快“三农”建设。

关键词:高校英语;英语教学;“三农”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三农”问题始终为重点问题,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英语技能,但当前城乡教育仍存一定差距,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升、农村产业建设需复合型人才支持,因此需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三农”教育,提高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并依托于英语课程加强“三农”教学,以此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效果。

1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必要性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居住人口为5097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41178万人)的36.11%,相较于2010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在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发展迅速,需继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作为承载着人类起源的首发产业,其在设备及科技作用下逐渐实现机械化、半自动化,食物来源稳定,但对于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继续关注,以此推动小康建设。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势逐渐明朗,英语在国际贸易及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英语技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各大高校对英语教育愈发重视,且在教育部监管及改革指导下,英语教学成为人才培养重点,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校对学生英语应用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口语能力.英语教学焕发出新活力,但在“三农”问题上,高校英语教学并未做出改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与“三农”相关英语知识较少,如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等相关的农业知识,导致学生对“三农”问题认知不全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逐渐频繁,在农业贸易发展中,英语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发展迅速,电子商务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关键方向,农业也不例外,为更好地发展线上农业,拓展农业销售渠道,需学习各类网路运营相关知识,此时要求具备一定英语能力,学习国外先进农业建设理念,结合农业经济与网络经济,使高校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从英语教育角度解决“三农”问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三农”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2.1教材合理开发

高校英语教学与“三农”问题的融合离不开配套教材的开发,“三农”英语教材应具备专业性、特色性、实用性、交际性特征,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了解“三农”问题的基础,可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当前英语教学已注意到实用能力的重要性,对口语交际及知识应用更为关注,但在英语教学中,语法仍占据较大课程比例,导致英语教材不再适应于社会发展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更无法将“三农”问题巧妙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因此结合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三农”问题合理开发配套教材是必要的。首先,“三农”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材应区别于公共英语教材,并在教材内容中强调“三农”问题,突出农业服务技能,将该教材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提升英语应用技能,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教材的编写应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展开,理清教材思路,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强调英语实用性,并运用课后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认知,全方位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体现技能特色,把握教材时效性及新颖性,传递英语基础技能的同时,做到理论结合案例,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教育价值[1]。其次,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将“三农”问题与基础性英语知识相结合,并促进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编写期间应重视英语语言表达难易强度,突出教材专业性及实用性,需由英语教材与专业教师共同商讨,将“三农”英语教材打造成循序渐进、实用为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农业经济的发展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如德国生态农业、荷兰设施农业、美国科技农业、日本休闲农业,为更好地将国外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展开农业发展,要求教材内容具备一定语言交际培养效果,提升学生英语处理业务能力及跨文化意识,以此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三农”英语教材同样需从该四大板块入手,在听、说部分中,教材应引导学生进行各类场景对话,如农业营销广告、农业产品介绍等,构建“三农”场景,加强“三农”英语教学;在教材阅读部分,选用“三农”相关资讯报告,并增加跨文化意识相关内容,依据阅读部分设计综合性思考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在写作板块中,结合教材各单元主题设置英语表达任务,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三农”问题展开思考与写作,合理开发“三农”英语教材,使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三农”问题。

2.2支教帮扶

“三农”为农业、农村、农民,而农村教育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一项,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可引导高校学生借助实训或假期的机会到山区支教,带领学生到山区,在英语支教活动中深入理解“三农”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三农”思想,并借助学生的力量发展乡村教育,使学生将自身英语知识技能应用到农村教育中,深入体会“三农”内涵。高校学生思路灵活,运用实训或假期的时间到山区支教可带给山区学生丰富英语活动,调动学生英语兴趣,为确保顶岗支教帮扶效果,应由高校选取合理山区学校,当前农村教育已完善,因此需高校带领学生到山区、西部等教育欠缺地区,并由高校教师全程带队监管,确保学生在支教帮扶期间切实发挥作用,在实际支教活动中实现英语教学对“三农”的服务,不仅带给学生良好体验实践机会,更可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山区、西部等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深化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知,实现英语教学与“三农”的衔接融合[2]。山区、西部等贫困地区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部分,而该部分区域家庭教育不足,留守儿童情况相对严重,英语知识作为现代化人才培养重要内容,留守儿童的英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为加强高校英语教学与“三农”问题的衔接,教师可鼓励学生与留守儿童加强联系,采用“结对子”方式引导学生与留守儿童书信往来,引导学生将自身英语知识及技能传递给留守儿童,弥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深化英语教学与“三农”间的关系,并于英语课堂中传递“三农”思想,使学生关注“农业、农村、农民”,提升英语教育实效,以英语为纽带连接高校教育与农村教育。

2.3引入慕课教学

慕课教学方式以开放性为主要特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下,应引入慕课教学法,加工“三农”相关问题与知识巧妙融入到英语教学中。2.3.1课前引导为确保高校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三农”,需注重课前引导,要求学生结合“三农”教学问题展开预习,为调动学生兴趣,教师可结合慕课方式设置“三农”英语教学视频,并根据“三农”教学视频设计课前问题,提高学生英语预习效果。例如在农业自然资源相关内容教学中,可从现有教育资源中选取知识点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慕课视频,为满足“三农”英语教学需要,教师还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自主录制教学视频,提升学生英语自学效果,设计开放性“三农”问题,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特定农业问题展开思考,以此实现“三农”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使英语教学活动更好地服务“三农”。2.3.2课程教学过程中互动英语课堂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而课堂阶段为加强“三农”英语教育的主要环节,为提高教学效果,应突破传统教学思想,提高教学互动,采用新颖教学方式展开革新式英语教育,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将“三农”相关英语知识巧妙融合到课堂互动中[3]。例如:英语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可拿出5~10min检查学生慕课预习效果,并结合慕课视频内容组织互动讨论活动,与共同讨论“三农”英语相关视频内容,引入情景模拟、小组竞赛等活动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活动中。当代大学生对“三农”相关内容了解较少,讲述与“三农”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提升其对知识点的印象。2.3.3课后巩固完成课堂教学后,需设计一系列课后活动进行知识巩固,例如: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设计“农产品特色销售”、“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等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将英语知识应用到“三农”主题任务中,加深学生对“三农”的理解,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拓展延伸“三农”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慕课资源搜集资料,并根据自身理解形成PPT与课题文件,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对“三农”的理解。为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教师需革新现有课堂评价,从慕课学习、课题作业、课堂互动等角度展开多元化评价,以此引起学生对“三农”课题、“三农”慕课视频、“三农”互动活动的重视,依托于慕课教学法将“三农”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高校英语课程服务于“三农”,培养学生“三农”意识。

2.4三农主题活动

学生在长期教育学习中已具备英语基础,为加强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锻炼口语技能,教师除必要知识点讲解外,还可组织各类“三农”主题活动,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展示、课题项目等活动,带领学生到特定“三农”场景中,引导学生将英语知识应用到“三农”建设中,创建“英语知识输出”过程,巩固英语教学效果,且在“三农”情景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维理解[4]。例如:教师组织“农产品营销模拟”活动,学生自主分为4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别代表农产品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秘书、公关主任等角色,由学生自主分配,于模拟活动开始时分发初始运营资金,各小组需将公司内农产品售出,可采用不同销售办法获取利润,由教师主导活动,并根据各销售办法效果及农产品销售时间差异给予不同价格,将农产品售出最高价格的小组获胜。在“农产品营销模拟”活动中,学生在与教师交易期间必须英语交流,这就要求学生需同时考虑农产品销售方式及英语表达形式,在活动情景中增强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并围绕农产品销售展开思考,以此深化学生对“三农”建设的认知,同时可提升学生团队分工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巩固英语教学效果。除上述情景模拟活动外,还可组织“三农”主题阅读活动,各英语小组自主选择与“三农”相关的课题,阅读相关英语文献,积累“三农”英语词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活动中,完成“三农”课题后,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各小组选派代表将课题研究内容及所积累的“三农”词汇展示给同学,在相互交流中补充学生知识框架,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拟定“三农”主题英语辩论赛,激发学生英语表达热情,将“三农”主题英语辩论赛转化为和巩固吸收英语知识的载体,兼顾英语教学效果及“三农”理念传递,在特色活动下引起学生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投身于“三农”建设的几率。“三农”主题英语活动可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例如:组建班级微信、QQ群等,引导学生搜集“三农”相关英语单词或词组,以学号为顺序,每日分享10个英语单词或词组,学生需记忆学习并组织默写活动,每日默写时需将前两天单词共同检查,起到巩固效果,使学生养成关注“三农”英语知识的习惯,借助“三农”主题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知识对“三农”问题的帮助,加强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2.5特色英语实训

2.5.1产学合作为使学生将自身英语技能应用到“三农”建设中,可采用产学合作形式引导学生挖掘行业特点,以社会需求为指导,教师根据当前“三农”建设情况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引导教师前往农村或农资企业调研,了解“三农”实际建设情况,以此有针对性展开人才培养。采用产学合作的方式展开英语教育需得到高校的支持,与当地农业部门、农资企业等签署合作协议,给予学生英语实训的机会,使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应用英语技能,并了解当前“三农”建设情况,使学生在实训体验中感受农业发展,熟悉农业建设环境,强化学生英语管理,深化对“三农”英语知识的理解,并可在实训期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职业道德素养[5]。产学合作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使英语教学活动服务于“三农”,与农资企业、农业部门、农业展会等取得合作展开校外实训是必要的,使学生在特定的“三农”情景中提升自身英语能力,拓展学生视野,例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展馆、农业博览馆建设不断完善,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农业外语供销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为满足展览功能,提供优异服务,需大量农业外语人才,高校可与博览馆、展览会达成合作,为其提供英语志愿者,使英语教育服务于“三农”事业。2.5.2校内实训加强校外英语实训的同时,应加快校内农业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政府资助、企合资、学校自建、行业资助等形式建立实训基地。现阶段各大高校英语实训基地通常为语言实验室,将语言实验室作为练习英语听力及口语能力的场所,为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在可现有语言实验室内安装农业企业相关软件及“三农”资料,并可结合“三农”建设情况摆放模拟物品,在现有语言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场地改造,将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融入到现有场地中,补充校内农业实训基地功能,例如:建立产地市场场景,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农产品生产情况;建立批发市场场景,使学生明确农产品批发环境;增设农业线上销售软件,使学生意识到“互联网+农业”带来产业转型,在真实实训场景在应用英语知识,借助英语教育推动“三农”建设。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渗透“三农”问题是极有必要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人才培养效果,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教育与“三农”间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复合型“三农”英语教材,采用定岗支教帮扶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三农”问题,引入慕课教学法,积极组织三农主题活动,聚焦“三农”,开展特色英语实训,加强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端阳.三农文化视野下高校英语学习模式改革与教学管理方法探究:评《英语教学与课堂实践》[J].热带作物学报,2021(1):391-392.

[2]刘佳,农桦.地方高校帮扶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情况研究: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J].农家参谋,2020(22):249-250.

[3]徐永军,肖岚.慕课视角下高校农业英语教学设计研究:评《农业英语》[J].中国食用菌,2020(3):52.

[4]黄琳.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业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转型: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J].林区教学,2020(8):60-63.

[5]杨敏.国标指导下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的教学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5):170-172.

作者:王新 朱九扬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外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