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解决对策
时间:2022-07-12 08:56:42
导语: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解决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若能填补好这块短板,我国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强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影响我国能否向高质量发展,而“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的支持,基于此,分析了“三农”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繁荣昌盛、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为了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会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的出现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战略有益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真正实现全民共同富裕[1]。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了“三农”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三农”问题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初始,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两大重点,但由于资金的缺乏,只能选择其中之一重点发展。农业缺乏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不能促进和刺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工业具有足够的供求弹性,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够被其推动和促进,因此工业被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工业化初期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和农村获得,我国通过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农业征税等方式抽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原始资本。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要素长期外流,“三农”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出,国家投入偏重于“三农”,虽暂时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生态文明作为方向,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将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目标放在乡村振兴上。到目前为止,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2]。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问题的表现
2.1环境遭到污染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农民过度地耕作、放牧和捕捞现象仍然存在,破坏了生态平衡,水土流失现象也格外明显。此外,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整体与局部的关联,化肥和农药不加控制地使用及天然有机肥的无效使用,不仅导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的浪费,而且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在不经过任何净化操作的情况下,农民直接将江河、山谷水源引入农田灌溉农作物,并将未净化的水源作为农民日常的生活用水,很容易导致农产品被污染及出现传染病的情况发生。
2.2农业经济分散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建设领域中,农业经济呈现分散管理模式,问题突出,导致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现代化建设短板。同时,受传统商业模式和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仍然是小农经济,在缺乏科技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工具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耕作效率相对较低。在不清楚市场环境经营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无法及时获得有用的市场信息从而进行盲目耕种,这种情况导致了农作物销量降低,农民也无法获得最大的效益。不仅如此,经营者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因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天气信息,还容易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差。
2.3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
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外流去往大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农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2017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不到40000万,其中55岁及以上的为10551万人,占33.6%,其中1/3以上为中老年农民。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农民老龄化的制约。由于老龄劳动力学习吸收新知识、科学技术的速度比青年人慢,对新产业的适应能力不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经济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都受到了农民的老龄化现象的影响。
2.4成本上升
根据农产品价格相关的调查研究,2015年中国和美国五大农产品贸易的平均成本有所上升。2015年,小麦、大米、玉米、棉花和大豆等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平均成本比美国同类产品高出20%以上。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土地资源短缺,农产品生产领域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这就需要在农产品生产上投入大量的人力、技术资源。此外,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且差距显著,科技水平低导致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3]。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3.1着重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在了解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问题的基本情况后,相关领域的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应将重点放在促进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上,实现工业经济的绿色化。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完善农村生态保护建设,以发展绿色产业、引领农村生态振兴和现代化发展为主要目的,系统管理农村景观、森林、湖泊、草原和农田。在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农村、农民治理中,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生态建设服务供给,确保农民真正享受生态建设带来的利益,主动积极地参与和谐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中。当地政府积极呼吁公众参与,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为现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更加有益的保障体系。
3.2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模式
城乡的经济建设和完善对改善“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规划建设中,要不断调整完善农村农牧业补贴,充分发挥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管理、保险、财税等优惠政策。这种建设模式可以充分促进农村产业的进步,为城乡建设一体化提供更大的支持。同时,结合社会经济的需要,将农产业及相关农副产业之间的关联理顺,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调整城乡工业的结构,促进城乡文化旅游产业有序发展,确保目标得以实现。充分发挥城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地理优势,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4]。
3.3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真正实现城乡融合
乡村青壮年在外务工人口逐年增加,在乡村劳动力严重流失的情况下,要建立有利于城镇居民回乡村创业和促进农村移民市民化的人口流动机制。彻底破除传统户籍规定的限制,让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权利和待遇一致。例如,在住房方面,可以建立统一的城乡住房制度,允许城乡居民在农村和城市都有基本的可负担得起的住房;在资本流动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国有资本进入农村,充分发挥国家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下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本动力缺乏的情况,完善农村资本投入机制,用最大的能力来支持乡村振兴;在土地分配使用方面,突破城乡因素流动渠道的大门是制度。然而,在城乡现如今的市场结构下,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不当,难以满足城市工商资本的需求。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为农村集体成员承包权、企业间土地经营权、城乡所有权的合理流转创造条件。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要协调好三方的利益,如在完善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统筹调整体系时,既要考虑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又要保障集体组织和村民的利益。
3.4打造乡村地区经济产业建设的人才队伍
人才的支持是农村现代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一支符合农村经济和产业建设的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从根本上为农村发展建设创造条件和给予支持。例如,在中国东北地区现代农村建设中,与当地农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培养了一批为农牧业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将实际情况和理论管理经验结合,总结出一系列符合实际发展的应用技术,促进当地农牧业的经济发展。此外,在现代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农村干部,从而呼吁当地村民积极参与现代农村建设的事业中来,共同将历史发展遗留的“三农”问题妥善处理。依托当地实际产业,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村级整体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原本分散的小农管理模式联合起来,通过集体组织管理,动员多方团队,为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奋斗。从根本上实现振兴农村的战略目标,实现区域经济的富强发展[5]。
4结语
农村现代化发展长期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崛起。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应积极推进农村工业经济建设和发展,重点推进生态产业的绿色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方案,提升农民保护环境的相关意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模式,尽可能降低农村运行成本,不断发展和完善城乡融合,推动乡村向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王美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2]张堂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0.
[3]余芳菲.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4]章云浩.土地流转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8.
[5]陈惠紫.以新乡贤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4):66-68.
作者:刘嘉珉 单位: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 上一篇:自然美育与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 下一篇:非英语专文化英语输出能力探讨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