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理论实践和历史启示
时间:2022-07-12 08:51:25
导语:三农问题的理论实践和历史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遭遇了一些挫折。进入新时代,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三农问题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工作总结的重要理论和做出的政策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探索领导三农工作的历史启示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研究阐述我国三农事业快速发展背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思想路线和发展理念及保持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三农问题;探索;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始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的国家,可以说,三农问题在过去100年里都是制约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对三农问题的探索
(一)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期间,我们党对三农探索重点是解决民主革命时期的力量来源问题
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一开始,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的深度不够。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指导方向都侧重于发动工人阶级和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对农民的力量和工农联合重要性的认识是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而不断深入的。1927年深入湖南农村,通过长达32天的实地调查,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在全面总结湖南农民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工农武装割据、依靠农民群众争取抗日战争胜利方面进行过大量探索。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全国土地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要将生产资料收归公有,这是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战斗纲领,保证运动健康发展,为团结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条件。可以判断,建立政权前中国共产党对于三农问题的主要理论可以归结于农民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根据地。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三农工作主要是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核心在于解决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基地和力量问题。
(二)1949-1956年期间,我们党对三农探索重点是通过和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实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较好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中国共产党认为只解决了反封建问题,而没有解决小农经济的落后、分散、生产率低下等问题,并且小农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化而不会是社会主义化。因此,如何使中国广大农民既摆脱资本主义式的发展道路,又能够迅速改变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就成为之后中国共产党考虑三农问题的焦点。为此,中央曾多次召开农业互助合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等,试图通过农民互助方式引导农民走集体致富的道路。从1953年到1956年,党一直以阶级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改造后产生的问题,追求自身富裕的农民成为被摈弃的对象。可以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一方面解决或缓和了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方面又制造了新的矛盾:集体经济的低效率、城乡隔绝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耕者有其田”和对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两次历史性社会变革。
(三)1956-1978年期间,我们党对三农探索由于大的政治环境影响在曲折中徘徊前进
1958年发动的“”是从农业开始的,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揭开了这一运动的序幕。伴随“”[2],政社合一的很快兴起。“左倾”的错误、“”及化运动对三农造成了不良后果,如农村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全党进行了反思,决心努力纠错。过程中虽有曲折、反复和失误,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总产量及粮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许多农业基础设施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布局和建设的。应该说“”和初衷是解决吃饭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论出了问题,脱离实际、盲目大干快上。“”时期,“”等反革命集团认为农民的个体小生产是产生农村资本主义的源头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土壤,因此把经济有所攀升的农民作为批判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在农村大揪资本主义,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批判按劳分配,只准农民搞集体粮食生产,不准搞副业等多种经营。尽管以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仍千方百计落实农业政策思路,务实地对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进行了调整,使农业经济有一定发展。但总体看,农业生产仍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低下,经不少地方实验行之有效的包产到户也被封杀,农民普遍缺乏生产积极性。
(四)1978年到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我们党对三农问题认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基本经营制度确立为代表的改革步伐日益加快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新的改革尝试,给农民自主权,尊重农民的选择,不再要求为国家的工业化而影响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邓小平同志曾说“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一年翻了身,改变了面貌”[3]。于是,政社合一的被废除,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了集体统一生产和经营,努力破除“公地悲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取代了单一公有制,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也开始松弛,小城镇化和农民异地流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证据。在认识论上,中国共产党改变了过去长期强调的农业为工业、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的贡献型观点,将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城镇化作为根本改造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因素。这一时期三农快速发展标志性代表之一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究其原因,家庭承包经营变革,诱发了乡镇企业这一市场主体,中央搞活经济的政策加速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同志继承了和邓小平的三农基础地位的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以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同志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同时提出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时期标志性成就之一是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总的看,这一时期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三农发展思路。3
(五)中共十八以来,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日益加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动三农事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加强了党对三农工作领导。党的三农政策主要围绕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几个方面展开,其目的是要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相比之前三农政策,这一时期政策更加多维。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勇气,同时体现了我们党深厚的三农情怀。“精准扶贫”是2013年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后来发展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核心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具体措施是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此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推动了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新战略,核心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4]。可以说,这一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后,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和对初心与使命坚守的创新,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政治定位提出的,必将开创中国特色三农事业崭新局面。从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轨迹看,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特征提出不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保证。但中国共产党对于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全面领导一脉相承,这种重视和全面领导不仅写进了各时期的历史文献中,也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理论和政策贡献
回顾100年来中国三农革命、建设、改革、振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农情,领导亿万农民艰难探索、筚路蓝缕,谱写了三农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我国三农事业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几方面的表现。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000多亿斤,后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未能突破4000亿斤,2020年粮食生产实现1.3万亿以上,“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供给充足,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二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共同富裕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农业现代化有了质的飞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实现良种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村村通、通硬化路和4G网络,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五是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六是中国特色三农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搭建起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并持续推进。三农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总结的理论和作出的政策,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业地位的问题,深刻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其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中国共产党在对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科学规律。在抗战时期,解放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方针。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基础”命题。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从理论上对工业发展规模受到农业生产状况制约这一规律开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谈到工业与农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时,提出过“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进入新时期,多次强调坚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5]。他曾谈到2020年的肺炎疫情十分严重,但中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6]。这些论述都深刻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
(二)关于农村经营制度的问题,探索出“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建国前的漫长历史中,私有制下的土地分散经营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要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第一步是将土地归还农民,第二步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为此我党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虽然最初“一大二公”的体制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将安徽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推开,并在农村率先改革,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体制使农户既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又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必要的统一经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7],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农民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总体小康迈进。进入新时期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实践发展要求,不断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提出“三权分置”并行的重大改革思路[8],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具活力,可以说是对经营制度的加强和完善。
(三)关于农民富裕富足的问题,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乡镇企业、税费改革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
传统观念认为农民生活的改善来自于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建国初同志曾深入多地调查研究,系统总结了农民增产的经验,提出了“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9],概括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但没有根本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没有达成农业强后农民富的目标。70年代末,苏南农村兴办乡镇企业,作为城市经济的拾遗补缺,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力,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中国共产党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如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发展采矿和其他开发性事业等,并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把“无工不富”与“无农不稳”有机地结合起来,乡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对于农民增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认为,农民的富裕富足,一方面是增收,另一方面还在于减负。我们党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提出通过费改税的方式,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关系,推动农民负担监管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进入新时期,同志也多次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们党在政策层面落实落细到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多个方面,可以说政策更加细化、多元、完善。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领导三农工作的历史启示
回顾100多年来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历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带给我们几点深刻启示。
(一)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发展的需要。不难看出,在不同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不断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工作保障。特别是“”“”等对三农造成了一定冲击之时,全党体现了强大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纠错能力,保障了三农发展行稳致远。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及以此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工作,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民生和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突出体现。可以说,正是不断发挥了这种优势,三农工作内生动力才不断增强。
(二)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由农业性质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适合于农业占主体地位时期,也适合于工业化高度发达时期。农业不仅提供了国计民生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还提供了工业发展的部分生产资料。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容改变的。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比,农业和农村依然是薄弱环节。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改变对农业投入不足现状,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我们有过粮食供给困难的时期,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忘记历史、盲目乐观。不能今天温饱无虞,就忘了昨天饿肚子的滋味,粮食连年增产,就看不到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和压力。对于粮食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和“安全账”,这是100年来党对三农问题探索带给我们一条重要启示。
(三)始终将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
总书记提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这是我国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解决三农问题战略思维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对三农工作探索带给我们另一条重要启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就农业论农业,应该站在经济社会全局的高度来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这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求突破、在解决经济社会公平问题上求突破、在解决城乡共同发展问题上求突破,努力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N].光明日报,2017-2-22.
[2]张静如.中国共产党通史(第二卷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421-42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5.
[4].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5.
[5].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
[6]人民日报评论员.抓好粮食生产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N].人民日报,2020-7-26.
[7]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中央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221.
[8].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53.
[9].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
作者:杨韵龙 单位: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 上一篇:纵横抬梁法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 下一篇:自然美育与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