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农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时间:2022-04-06 05:08:35

导语:乡村振兴中农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振兴中农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摘要:乡村振兴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科学组建“农业+”合作社模式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乡村工作者要抛开私利、务实探索,因地制宜、全心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系“三农”,服务乡村,助力全国农村经济蒸蒸日上、生活幸福美满,带领全体农民一起奔小康,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乡村振兴;模式

党的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全国开展合作社改革,探索适合促进农村农民致富,推动三农加速一体化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保持农村发展活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乡村基层工作者要深入农村,探索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牢牢把握属地特点,抓住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求,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的引领、平衡和协调作用,解决当地突出矛盾,在改革中实现乡村振兴。要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为农、务农、姓农”新使命,成为“懂农业、爱农村、为农民”的三农经济支援服务坚定追随者。

一、郭城镇基本情况

烟台海阳市郭城镇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人左右。2019地方财政收入5000多万元。国税税收完成1409.00万元,地税税收完成1245.74万元。拥有三山六丘一平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全镇耕地面积8.5万亩,是花生、小麦、地瓜、玉米的主要产区。镇境内黄金、石灰石、磷矿石、铁矿石等矿藏资源有一定的开采量。干水果生产是郭城镇的特色产业之一,素有烟台“果城”之称。目前,全镇板栗面积达到2万亩,主要有“石丰”、“处暑红”等优质品种。有8000多亩进入盛果期,年产板栗300多万斤,收入1000多万元。全镇苹果种植面积约3万亩,总产量约1.2亿斤,总收入1亿元左右。从资料看该镇的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可利用助力发展的条件较多,对全镇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较好的自然属性条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在国家宏观政策及调控下,实施快速发展。发展农村农业合作社,集集体智慧、物力、财力,打造一支干部职工配伍专业化、细分化队伍,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的有效合作社运营模式是镇领导的最佳选择。

二、合作社运营坚持的原则与发挥的角色

(一)坚持的原则。根据固有资源和农业物种,坚持“立足农村、面向城市、开放理念、借力发力”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务实优先”原则,推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合作社营销模式。一是尊重科学技术,在物种选择上不要保守残缺,大胆的采用高品质、高产量、高附加值,长产业链的物种进行作业,在原有农业基础上加快促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二是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创现代营销模式,打造高效率,多形式的经营模式。在地方党政、政策、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发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的作用,搞好“电商、微商、店商”服务,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先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合理队伍建设,分工明确,农民就是做农民的事,销售就是销售队伍的事情,资本运作就是资本运作队伍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四是加快合作社体系建设,以资本、产权、业务联结为纽带,加快新型基层社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民生活消费品配送体系、农村电商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服务、农村社会组织财务会计服务、农产品大数据共享服务等三大服务,推进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发挥的角色。乡村振兴,兴的就是贫。建立合作社就是要解决发展落后不平衡问题,要本着最大范围的农民受益,最大数量的农民脱贫。坚持“引农入社、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思路,引导农民自愿加入,自主学习,向往过上城市的生活,慢慢走向富裕。合作社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发挥合作社组织管理优势。真正起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作用,带领农民开展“建、创、产”等攻坚行动,打造村、乡、县步步为营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民优越感。二是传授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开展边探索、边学习、边发展的思路。比如建设自身电商平台、加入农商平台等,通过现代互联网、大数据组织队伍建设或是共建供销e家、云背篓电商平台,共同打造农产品销售平台。或是组建行业协会建立价格行标,培育区域品牌、掌握定价权,拓展销售渠道。三是发展企业,脱贫致富,建立持续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公司的集团经营,保证越来越好。脱贫不是指一代脱贫,是保证世世代代的脱贫。四是真心服务农户,让富的拉贫的,贫的带贫的共同奔小康要建立在土地托管为核心元素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生产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定制服务,让老有所耕,寡不愁耕,家家户户都抢土地,都愿意拥有土地,以为农而自豪。

三、开展“产促社、社育产”运行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紧紧围绕兴旺产业,构建专业合作社。根据郭城镇的农业特色,全镇主要以苹果、梨等经济林果以及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果业在全镇中的农作物中占比最大。“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山东村党支部根据这种结构特点,以旧住宅、土地、资金和劳动力入股等多种方式,组建了党支部领办的海阳市嘉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海阳市峰盛旅游资源开发公司,以古梨园和明清民宿为依托,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合作社以200余亩古梨园为抓手,引导全村110户群众入社,流转土地260余亩和40余万现金入股。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社员举办“梨花节”、“采摘节”,修缮梨园景区、新建双牌坊、24节气磨盘表、观景平台、梨园景区观景路、亲子拓展训练基地等配套设施。为让农产品升值增效,村党支部积极争取资金45万元,配套建设了一座储存冷库,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生产梨膏,并通过线下和线上销售,带领全村致富。合作社紧紧围绕古梨园,搭建平台支撑种、产、销产业链条,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真正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受益于群众,助推强村富民双增收。(二)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以优势地带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共同致富脱贫。郭城镇按照“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原则,把分散的村庄聚齐在一起,打破传统片区管理模式,实施协同作业,以西古现村为核心,联合周边六个村庄,打造区域化党建示范区,着重挖掘各村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关联优势,将区域内的资源集中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一强带多弱”的局面。西古现村投资520余万元,建设1500平方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务服务、生产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便民服务等,以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在资源优势上互补、在活动平台上共享、在工作推动上融合,促进区域内各类资源有机整合、有效利用。同时,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要求,流转土地100多亩,投资655万元,建设3800平方玻璃大棚1个,温室大棚20个,培育发展大棚示范园区,招引烟台旺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同经营,年实现收益60余万元;整合西古现村苹果精品采摘园、清阳园,东西鲁家夼千亩核桃方基地,大侯家村千年古银杏树,西鲁家夼古祠堂和迎驾山草莓采摘园等资源,依托电商平台、农村淘宝和西古现果品批发市场,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实现区域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三)“公司+村集体+项目”发展模式。依托乡村历史沉淀和文化,大胆实施农村“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合作社,以乡村振兴为支点实现农业和文化融合发展,推进行业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融合共鸣,促进乡村现代产业发展。推动广大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战场泊村依托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和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引进龙头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经营项目,形成了“公司+村集体+项目”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有了稳定的增收还有了固定工作。围绕生态农业种植项目,村集体引进淄博世屹集团,流转土地600余亩,打造一处文冠果基地,通过流转土地、提供管理服务等方式,每年可获得10多万元收入,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围绕不忘过去传承历史,打造红色文化体验教育基地,村集体争取资金130余万元,对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等64栋胶东民宅进行了修缮和加固,围绕红色这个主旋律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创收、旅游创收,农产品创收、餐饮创收等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有效供给水平,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四)发挥合作社育成功能,辐射带动新产业链条发展。合作社发展成功壮大,印证了致富脱贫方式选择的成功,致富不忘发展,要实现世世代代脱贫,只有不断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推进产业稳健发展,拓展产业链条,培育放大与现代社会理念相适应的活力产业,才能为合作社注入持续发展的能量,保证相互促融发展。合作社党支部要以“班子强、产业旺、群众富、生态美”的发展理念下,采取以产业旺为主线,培育经济新动能。通过搭建管理平台,促进了农旅融合发展。以“集体+企业+运营”模式,把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置于农村特色资源的经营过程中,促进经济协同发展,比如在合作社基础上的乡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健身产业、医养健康产业、绿色保健产业等紧跟社会潮流的新兴产业。合作社通过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外销,传播本地历史文化,还可以有效培育壮大观光休闲、特色民宿、民俗体验、特色餐饮和青少年素质拓展等乡村旅游新型业态,探索出一条“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同时根据乡村自然特征结合时代背景,加强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通过开展各种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联合经营等方式,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不同层面和领域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储备高附加值技能劳动人才,实现“村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四、结语

乡村脱贫致富,产业振兴是基础,实施农业合作社是当前最佳选择。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郭城镇依托特色农业、自然风光、红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通过探索“农业+”的各种合作社经营模式,达到精准扶贫振兴。采用合作社这个纽带,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通过体制创新、产业联动、产业集聚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推动农业和乡村旅游、户外体验、特色民宿、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多种多样的新产业、新业态,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作者:姜爱菊 单位:海阳市郭城镇农村经济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