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作品的“三农问题”研究

时间:2022-12-18 09:54:07

导语:哈代作品的“三农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哈代作品的“三农问题”研究

[摘要]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身处社会转型期,他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扩张使英国农村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给农民带来的无法回避的苦难。哈代对于社会转型期的英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敏锐认识。他开创了农村题材的作品领域,为当代中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三农问题;研究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曾被卡尔•韦伯称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4个短篇小说集、8卷诗、2部诗剧。哈代一生在农村生活并热爱农村生活,对农村的自然环境、农民的精神生态有着难以言表的独特情感。身处社会转型期,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工业革命给19世纪末的英国农村社会带来的旧经济秩序的解体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他的作品描绘了农村自然景色的纯净、清新,同样,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扩张使英国农村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给农民带来了无法回避的苦难。哈代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转型期农业、农村、农民命运的独特关怀,以及对宗法制农村社会价值观的瓦解和重建的思考。在英国文学史上,他开创了农村题材的创作领域,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和研究社会转型期英国的“三农问题”。

一、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业概况

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还有80%的英国人务农。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双重作用下,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和转移。大量的农村居民被夺去土地,许多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地。1851年,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因此到了19世纪,通过圈地运动,与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相结合的租佃农场经营制度最终占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英国农业中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英国农村劳动力真正的大批转移,实际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城市之间重新分配、配置的过程。哈下的威塞克斯是一个虚构的地名,但在其一部部作品中,它成为了一个既拥有独特田园风格又深藏着深厚文化传统的美丽乡村。哈代着重描绘了威塞克斯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又用略带忧伤的笔调,深深叹息它正一步步被现代工业文明所侵蚀。然而,威塞克斯也是一个经济结构落后、社会秩序保守的典型乡村群体。在19世纪初,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同时,化肥在农业中开始应用。19世纪40年代,玉米法被废除,农业机器(如脱粒机)进入农村。资本主义农场主为了赢利,在田间工作中使用妇女和儿童劳动力(如苔丝和裘德),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生产方式、贸易形式等发生很大改变。在哈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英国农业革命使得劳动力、粮食、市场、资金等资源配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领域中独立的自耕农不复存在,旧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

二、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村变迁

哈代出生于英国西南部沿海的多塞特郡的博克汉普屯,这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古老朴实的美丽村落,它远离现代工业城市,古老、恬静、优美、寂寥。以多塞特郡的真实乡村为背景,哈代虚构了威塞克斯这个名字,描述了其祖辈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繁衍生息的地方,并将它的艺术视野凝聚在这里,创作出了著名的“威塞克斯小说”。他的小说除了《无名的裘德》外,都是以多塞特郡为背景的。(一)早期的英国农村。哈代时期的多赛特郡保留了中世纪宗法制的古老传统,以自耕农居多,人们自给自足,很难找到工业文明的痕迹。哈代的第一位妻子爱玛•拉范尼亚•吉福特在回忆录中,曾经对当时的农村有过这样的描写:圣•朱利叶教区的确是北康沃尔的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地点。它离那时的车站十六英里。在那个地区,现存习俗中巫术的信仰在原始居民中风行。那些与世隔绝的本地居民所热衷的共同话题,都是传说和奇怪的闲话。这地方,报纸很少提及它,地方新闻也很少注意它,书籍和外来的游人也很少光顾这里。贫瘠土地上的辛勤劳作,造成了一个精神沉闷、常常性情古怪的劳动阶级,但是他们保留着某些优秀的特点和美好的习俗。[1]这是哈代所生活的古老朴实的农村,也是小说中威塞克斯农村真实的面貌。因此,在哈代早期的作品中,从1871年发表的《枉费心机》到1876年发表的《贝妲的婚姻》,其笔下的英国农村充满了牧歌情调,诗情画意。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小说描述了没有遭受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的英国农村美丽的田园生活,歌颂了宗法制社会的自然文明和农村的古朴传统,赞扬了农民们的勤劳、质朴、正直、自得其乐的传统生活。此时,哈下的英国农村虽然也受到一些外部世界的影响,但是所有的破坏和冲突最终还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如在早期小说《绿荫下》中,哈代带着田园牧歌情调,大量描述了农村的风光和社会习俗,反映了他的田园理想。(二)工业文明入侵下的英国农村。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逐渐深入,工业文明逐渐向英国的农村扩张。因此,哈代的中后期作品更多地描写了都市商业文明对牧歌式的田园乡村的污染,指出商业社会的不良习气破坏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使人走向堕落,使人性腐化变质。如在《卡斯特桥市长》中,哈代所描写的卡斯特桥市,作为整个威塞克斯社会的经济政治中心,虽然只是一个较大的村子,却是英国西南部农村地区多切斯特的一个缩影,是英国农村被工业文明侵入残留下来的一个荒岛。小说写道:这座古老的城市———卡斯特桥市———最令人瞩目的特点的确就是方方正正,它虽然还是不久前刚刚修建的,但是却丝毫没有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它像一盒多米诺骨牌似的排得紧紧凑凑。它并没有一般所说的那种郊区,农村和城市几乎谈不到一线之隔,而是紧密相连。[2]在之后的描述中哈代提到,严格说来,卡斯特桥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市,只是集中在一起的村庄的中心地区,我们看到的是农村生活的特点。如:在同现代商店完全两样的橱窗里,摆着镰刀、钩镰、剪羊毛的剪刀、铲子等诸如此类农村用于耕种和畜牧的商品。感受到的只是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而另一方面,小说中提到铁路的支线已经伸延到了离卡斯特桥市只几里路的地方。这一切都说明,卡斯特桥集中了工业文明入侵后英国乡村的全部特征,也体现了英国农村同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无名的裘德》中,城市背景代替了古老的农村背景,哈代也不再浓墨重彩书写威塞克斯农村的田园风光,但事实上,故事依然发生在农村社会。主人公裘德出生在玛丽格伦和阿尔夫锐屯,这些都代表着传统的威塞克斯农村。随着工业文明的侵入,这里的农村不再是古朴宁静,农民们随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随着裘德最终的理想破灭,哈代完成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入侵下逐渐毁灭的史诗性主题。

三、哈代作品中的英国农民问题

英国工业革命所点燃的农村革命,让机器化生产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迅速发展起来。农村古老的生活方式逐渐瓦解,机器进入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无数农民破产,变成无业流民,他们背井离乡,大量涌入城市和矿区去当雇佣工人。哈代从不同角度,在小说中艺术地再现了一幅幅破产农民被迫不断迁徙、背井离乡的情景,并带着悲观主义色彩的笔调,描写了这些善良人们的悲惨结局。“以优秀的艺术形象记叙19世纪英国南部农村社会毁灭的历史,反映农民阶级破产和衰亡的命运。”[3](一)传统生存环境逐渐恶化。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入侵农村,农业开始采用科学技术和机器化生产。然而,哈下的农民对普遍使用机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到不解甚至恐惧,绝大多数农民仍保持着以前陈旧和低下的生产方式。《还乡》是哈代第一次在小说中明确地提出了威塞克斯农民和社会的命运问题。爱敦荒原上的农民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他们并不耕种,而是以割荆棘、挖草皮、编扫帚为生,收入极低,但农民却似乎很满足。即使终日在荒原上餐风露宿的“红土贩子”,因终日干活,他们全身都被染成红色,像个魔鬼一样,也从不抱怨。接受了外部新思想的克林怀着理想回到荒原,立志通过教育来改变家乡贫困落后和愚昧的面貌。他的理想和计划超越了爱敦荒原这一环境,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抵触,以悲剧收场。卡斯特桥市的农民穷得连睡觉都不必闩房门,“因为里面住的人没有什么东西怕人偷的了”。而卡斯特桥市作为乡镇,拥有着农民羡慕的“好房子”,那么附近农村中农民的住所条件更是可想而知。随着工业文明在农村的进一步扩张,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只能依靠打工来养活家人和自己。苔丝靠在农场用打麦机打麦来养活家人,打麦机像“红色的暴君”,一旦开工就使得工人们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麦垛边的人全部腰酸背痛,喘着气”,而苔丝“那细细胳膊抖得多么厉害,简直跟放了血的牛犊一样”。现代机器的使用,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反而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同时,沦为雇工的农民由于身份低下,很多人的精神受到了侮辱。亚伯惠特被逼着脱光下半身干活,人格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摧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二)固有思想观念受到重创。《卡斯特桥市长》中打草人亨察尔是一个典型的威塞克斯农民形象,他全面地代表传统的品质,是宗法制社会家长式的典型。他非常重视父权、财产和法律契约,并将其作为对待一切事物的依据。这体现了宗法制社会中传统的农村经济关系。作为卡斯特桥市的市长,也是该市的大家长,在同用现代科学武装起来的农业家伐尔伏雷的较量中,无论在政治还是商业领域都遭到了失败。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不断侵入的农村,亨察尔依然紧紧维护着宗法制的传统,遵从旧的制度和秩序。对于播种机他冷嘲热讽,坚持认为古老的播种筐要优于新式机器。在商业经营中,他完全依靠记忆力和权威,买进卖出不建立账本,全凭自己的一句话。评论家丁帕森说:“他的显赫威风、他的骄傲、他的热情、他的野心刚好成了他垮台的毁灭的条件。”[4]亨察尔作为旧农民的代表,他的思想作风、经营方式、管理才能都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无法满足正在转变中的卡斯特桥市。相较而言,伐尔伏雷聪慧、具有科学性,是一个真正适应卡斯特桥转变的人。亨察尔集中体现了社会巨大变革时期,希望维护旧的意识、思想、习惯、道德的传统农民形象,他无法脱离固有的思想观念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因此他的失败和毁灭也是必然的。(三)女性境遇更加悲惨在工业文明扩张导致的阶级和社会的急剧变动中,宗法制农村社会逐渐瓦解,农村经济面临破产,很多女性逐渐变成了依靠出卖劳动力挣钱的农业工人。在外面她们辛苦地工作,在家里是男性发泄怒火的对象,经常遭到打骂,甚至被作为私有财产当作货物一样处置。亨察尔卖妻时说过:“随便什么地方都有人干这种事————为什么这里干不得呢?”邱克索姆太太说:“邱克索死了,也就没有人来揍我啦。”在众多女性形象中,《德伯家的苔丝》中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苔丝的毁灭,无疑让很多读者扼腕叹息。哈下的苔丝是美的象征和化身,她天生丽质、自然纯朴、包容并勇于自我牺牲。然而,苔丝的命运也代表了威塞克斯破产农民中很多女性的命运。《苔丝》背景下的农村,主要由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两大阶级构成,农场主掌握了木匠、铁匠、小商贩等的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房屋居住权,也可以让他们无地可种。苔丝的父亲有心脏病,这就意味着父亲一旦去世,她们一家人将无处容身。苔丝的家人根本不关心她的幸福,只希望她能够趁着年轻美貌嫁一个有钱人,使全家摆脱穷困。所以当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老马死掉时,苔丝只能勉强同意去认亲,母亲露出一副谄媚的嘴脸兴奋地说:“这就对了!这么漂亮的姑娘,多好的机会呀!”资产者亚雷利用苔丝的穷困和缺乏社会经验诱奸了她。苔丝受辱回家后,也没有人关心她、安慰她,却和其他村民一样质疑她、指责她的死脑筋。苔丝只得再次离家,到处打零工补贴家用。而象征着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克莱,似乎蔑视宗教、无视一切社会习俗和礼节、不看重地位和财富、能平等地对待普通劳动者,却最终无法接受苔丝的过去,冷酷地将她抛弃。苔丝的悲惨命运,诠释了威塞克斯破产农民中的女性在农民阶级破产消亡的过程中比男性更加凄惨的命运。苔丝的遭遇描绘了资产阶级农场取代地主庄园的过程,描写了威塞克农场中农民尤其是女性向农业工人转化以及在农场中谋求出路的遭遇。

四、结语

托马斯•哈代所处的英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社会的思想、政治、文化领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全面的挑战。哈代选择他所钟爱的英国乡村作为切入点,敏锐地从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变迁中,发现了发生在英国农业、农村、农民身上的巨变和对人们价值观所带来的冲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当代中国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哈代.卡斯特桥市长[M].张玲,张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2.

[2]聂珍钊.外国文学史(第三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41.

[3]魏艳辉.反田园牧歌的乡土叙事———重论哈代小说《还乡》与《德伯家的苔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6).

[4]张中载.被误读的苔丝[J].外国文学评论,2011,(1).

作者:陈延潼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