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及小城镇建设关系探索
时间:2022-03-21 05:01:00
导语:农村经济发展及小城镇建设关系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地在区域内进行流动,按其内在的规律性来进行配置。我国是一个城乡差距比较严重的国家。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严重的二元化结构,切断了城乡间的流动,致使相对超前发展的城市和落后的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人为的城乡阻隔政策,限制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合理的流动,形成农村与城镇独自发展的局面。城乡经济互动链条脱节,城镇带动农村力量下降,农村服务城市的能力减弱。广大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低,半自然经济广泛存在,几十年中农业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发展极其缓慢,尤其是近年来农民的收人急剧下降,“三农”问题突出。
而作为农村地域中心的小城镇由于没有稳定的产业和经济支撑,其结构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业型经济基础上,始终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产品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商业贸易场所也以分散、小型化、缺乏分工为特征,经济效益低下。这种缺乏造血功能的小城镇建设极其缓慢、甚至陷于停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只能充当农村中进行小商品买卖的集散地的作用,广大农民依然被束缚在土地上。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居主要地位。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某一地区农村经济繁荣,当地工商业就发达,那么小城镇发展就快。反过来,小城镇发达又会依靠自身的优势带动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二者其实是相互作用的,这实际上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当前的社会也不例外。
自农村改革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繁荣,小城镇建设也开始复苏。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科技的推广应用,发挥了农业生产长期积累的潜能,使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并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乡镇企业的出现极大地打破了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开始了中国农村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转变,有利于大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在乡镇工业发展的同时,农村社会经济中的第三产业从无到有,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各类技术服务业、教育业、旅游业、卫生和社会福利等产业均有了较快的增长,极大地繁荣了农村的经济。农村二、三产业的兴起给小城镇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物质基础,促使小城镇建设进了一个新的台阶。相反,众多的小城镇也以多种渠道带动了周围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发展的现实互动
当前,社会的进步要求农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结构必须进行转型,向产业化方向转变。部分较发达的地区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能极大地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顺应了当今的农业发展潮流,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三农”问题,对小城镇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同时,小城镇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小城镇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1.农村产业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依次转换。农业的空间分散性和二、三产业生产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导致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转换必然会带来产业的空间集聚,使二、三产业在空间上转移到城镇,为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并最终推动小城镇的建设。
2.在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高,农业剩余生产力在实现产业之间转移的同时还会实现空间上的转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大中城市不可能全部吸纳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数剩余劳动力要依托乡镇企业就地进人小城镇,满足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小城镇建设的初步阶段,更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何况在这些丰富的劳动力当中有不少的各类技术能手,能创造新的经济来源,有助于小城镇的经济繁荣。
3.随着农村改革的深人,农民收人的增加,其消费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又为城镇里的企业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不必再浪费大量的人、财、物去开拓市场,在周围即可拉动需求,有利于我国弱小的乡镇企业有效运作。同时,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不能完全依靠国家的收人,更主要的还是靠地方自力更生,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民投资办实业,聚集民间资本,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
4.农村经济的繁荣意味着农产品丰富、种植业发达,可以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尤其是距离城镇近,运输方便,降低成本的余地大,便于组织生产,也缩短了流通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巩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其次,小城镇建设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1.小城镇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创造外部支持,农业产业化具有多节点、多链条相交织的产业特征,它区别于传统农业之外,在于其具有外部聚集效应,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复合支持。在小城镇,具备农业产业化的外部支持条件,可提供产业化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空间。
2.通过小城镇建设,可将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及相关的生产经营企业集中到小城镇。一方面,这些企业依托小城镇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生产和经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它们受城市经济的辐射,以小城镇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基建性投资,把资金用在主导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上。
3.小城镇可以把分散的农村市场纳人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实现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企业向镇工业小区集中,土地向种地能手集中的方式,把大量的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升级。
4.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发展二、三产业,因此能转移更多的劳动力,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多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消费水平,缓解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和农产品阶段性过剩问题,让聚集到小城镇的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使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变化,加快农村现代化过程。
5.由于小城镇具有人才多、信息通、财力丰的优势,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资金也容易在小城镇集中,有助于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另外,小城镇的优势也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提高人口素质。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因而可以通过制定出促使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产业政策来有效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换。同时,小城镇建设一定要尊重规律,量力而行。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转换相适应,走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路子。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地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结合实地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走出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发展小城镇,辐射农村,振兴区域经济的新路子,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另外,要把加强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因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重要出路在于工业化,农民的重要出路在于城市化。发展小城镇必须与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三产业、生态建设、精神文明相结合。
2.改革小城镇的行政、财务管理体制,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和“政企分开”的原则明确小城镇的事权和财权,强化镇级政府的服务功能,在核实机构编制限额内,允许镇政府实行综合治理,不要求上下完全对口。建立健全财政体系,增强和完善小城镇的综合财政功能,建立小城镇发展激励机制,参照国家农村税费改革重点精神,统一财政预算内资金管理,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从多方面来完善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
3.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提高社会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开发的积极性,使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渠道的方向发展,根据“自愿、适度、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进镇居民劳务投人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有偿转移的收人集中用于兴办二、三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地引进外资进行小城镇建设。
4.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快市场体系的建设。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人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积极完善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5.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途径。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借助于中心城镇的优势,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农业,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引导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调整结构要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规律,维护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搞强迫命令。
6.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开发相结合。小城镇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县域内行政区划,提高设镇标准,鼓励按照合理的经济布局,撤乡并镇,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叫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城镇环境。同时,小城镇建设也要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坚决避免以往的追求“大而全”的方式,防止重复建设,注重特色,发挥本地优势,力求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建设,为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长期持续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对于产业优势明显,劳动力转移相对集中的村镇,要重点规划、加快建设,逐步形成新的区域聚集中心,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发展最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本地区农业的有序发展。
- 上一篇:表彰城市建设管理先进集体个人通报
- 下一篇:质监局上半年党廉和纪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