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应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3-20 02:51:00
导语:邓小平对应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农业兴旺,才能百业兴旺;农民富裕,才能共同富裕;农村稳定,才能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从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中央先后制定了6个“一号文件”,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今天,全党、全社会都在“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此时此刻,我们重温邓小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广大农民早日步人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三农”问题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同志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来对待,从国家自立、民族自强、经济自主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关心农民、发展农业。邓小平认为,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运转,必须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他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他又说:“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不难看出,邓小平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国内风波中站稳脚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搞了发端于农村改革的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农村改革,使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改善了生活条件,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能否达到。我国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和主要依靠力量。邓小平同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我国已经实现了农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农民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才成为可能,或者说,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达到小康的基础之上。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政策
邓小平同志认为,解决“三农”问题,我们要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积极性。因此,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人讨论了农业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废除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村最具实质意义的一次重大变革。其实质是农村经营形式的变革,即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转变为由农户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使农民摆脱原先体制的束缚,从根本上再造了农村经济的微观组织结构。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统一的过程,其生产周期和劳动周期的不一致,决定了农业是一个劳动计量和监督十分困难的产业,在集中劳动的情况下,也就很难做到准确地按劳动量来分配劳动成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劳动与经营成果直接挂钩,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有效途径
一是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邓小平同志认为,农民收入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它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落脚点,而且是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素。邓小平同志突破传统的单一农业观念,站在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高度,系统地提出了农业经济要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新思想。他强调,农业翻两番主要靠多种经营,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牛、羊、鸡、鱼饲养业,国家给予帮助,要供给优良品种,供给饲料。全国都要注意搞饲料加工,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工厂。邓小平同志的这个重要思想,纠正了人们长期形成的单一农业的传统思想,确立了农、林、牧、渔、工、商、建、运、服各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思想。
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邓小平同志对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他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当他在实践中发现农民这一伟大创举后,以极其敏锐的战略眼光,热情地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的大发展,关系极大。首先,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额也逐年增加,这样既改善了农民生活,又增加了兼业大户的生产资金投人;其次,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冲破了自给自足的框框,改变了过去以种植业为内容的单一经济结构,推动了农业结构向多元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再次,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好地落实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针,每年从乡镇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支持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后劲,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
三是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解决农民富余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左右的富余农民。农民富余过多,使得农民很难实现规模经营,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邓小平同志指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但是,大量农民涌向大中城市,并非解决农民富余问题的良策,相反,却带来了诸多弊端,如城市就业压力、交通问题、治安问题等等。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农民富余问题应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我国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农民的现代化,而这样的现代化至少有两个战略指向:其一,变农民为非农民,提高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这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二,不断地将传统农民改造成现代农民,即不断地提高有市场头脑、有知识技能、崇尚文明、摒弃愚昧的农民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表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富余农民问题,使农村经济变得日新月异、丰富多彩,而且渐露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雏形。
四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同志认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至关重要。他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花大力气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同志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纪套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他认为.要使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推广和应用的首要前提是树立农民的科技意识。要积极推进农科教一体化,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一至两门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要坚持用科学文化武装农民改造农业,努力改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适应农业发展要求的状况。
实践证明,邓小平在“三农”问题的历史地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有效途径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党的现行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以及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精神,都是对邓小平上述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家知道,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在我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又尤为突出。但是,由于我们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们取得的成效还是很显著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我国通过以家庭承包制为主的农村改革使亿万农民在较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赞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成为我国农村一项必须长期稳定、不断完善的基本经营制度。在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成功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通过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用科学文化武装农民发展农业,使得农民更加崇尚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现代农业生态区发展意见
- 下一篇:三农问题与城镇化发展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