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对三农问题
时间:2022-03-20 09:38:00
导语: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对三农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的时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的领导核心都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主张,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本文现就三个领导集体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及所取得的成就作回顾与总结,希望籍此加深对三农问题的科学认识。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搞活农村,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基础性贡献。改革开放初期三农问题面临的形势。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己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现代化,而在这一时期,我国三农问题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首先,由于的影响,国民经济已频临崩溃的边缘,农村、农民处于极端困苦之中,当时农村有2.5亿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其次,农业生产中大集体的生产机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严重束缚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再次,以粮为纲的农业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当时,我国农村经济局限于农业,农业偏重于粮食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情和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出发,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1)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实行的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因此,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党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废除了体制,实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重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几年里,我国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到80年代中期就基本解决了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成就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和赞赏。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针对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壮况,邓小平认为:“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1](P23)农村工作有一个因地制宜问题,“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1](P238)。邓小平的这种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农业观念,确立了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各业相互促进的大农业观念,为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指明了方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央决定将调整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执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显现了丰硕的成果,仅几年时间,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而丰年有余,农业方面的内部搞活取得了显著成效。
(3)发展乡镇企业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由此引起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如何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农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1](P213—214)他说: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1](P251—251)事实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中央对发展乡镇企业给予了政策、贷款、税收、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使乡镇企业以每年增长20%以上的速度飞速发展,从而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的新局面。
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重视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
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1](P17)基于这种认识,他强调要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确立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行农科教一体化,加强农村教育,用科技武装农民,注重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切实抓好农业科技攻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亲自领导和过问了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制定和实施,如“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等。邓小平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思想,对于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意义重大,深深影响着下一代领导集体的农业政策。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重要认识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其思路和措施的着眼点在于改革旧体制,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积极性,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农村,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活跃农村经济。并顺应时代趋势提倡科技兴农,通过努力,在三农方面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国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也为城市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二、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承上启下地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举措。
1.在三农问题上面临的形势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因此,在这一时期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开始提上议事日程。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很大成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与现代化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比较软弱和不利的地位,“农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虽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提高,但农产品的流通和转化加工却远远滞后;在农业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出现了忽视农业生产的苗头等等。
2.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针对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从而使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新的贡献。(1)落实增收减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指出,“农民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加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2]。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多次强调要保证中央已有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及时到位,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为落实减负,自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试点,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通过改革,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推动了农村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
(2)建立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
认为:“农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保护和补贴本国农业的法规与政策。我国农业还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期,更应受到国家的保护。”[3]。因此,我们也应该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4]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90年代初步建立了农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粮食专项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等。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建立,对稳定粮食供求、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继承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推动农业产业化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P355)“两个飞跃”的思想代表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为我国的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继承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基础上,适时地总结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他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在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又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已使新型的经济联合体蓬勃兴起,使农户作为经济主体的地位更为明确,也使整个农村经济步人市场化运行轨道。
(4)强调科技兴农,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他强调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因为,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大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的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适用技术广泛应用。“推进现代4-1=~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民要富起来,还得走科技兴农的路子”。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农村工作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增长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这一决定,充分借鉴了西方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具体路径。
以上这些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对于指导我国的农村改革,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以及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做出了贡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仍然实行向城市倾斜和向工业化倾斜的政策,受这种宏观政策的影响,尽管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搞活农村经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解决三农问题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
三、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系统提出了关于解决“三农”的战略思想,将三农实践推进到全面解决的新时期。
1.新世纪初期我国三农问题面临的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已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只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农”问题还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题。首先,加入WTO以后,我国面临着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在规模化生产、集团性流通等方面都不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严峻的国际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调整“三农”发展战略,要建立健全适应世贸规则的农业支持体系,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安全保障,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及与此相关的城乡差距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生态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了不利影响。
2.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针对三农问题的新形势和新情况,2003年1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5]。以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试图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重要思想。也采取了许多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反哺”思想
熟悉新中国发展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在建国后推行优先发展重212业的战略,农业和农民为国家32业化作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客观地说,这种做法在一个落后的国家为实现工业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长期存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工业就得“反扑”农业。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不同国家从各自国情出发,都采取相应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从国内实际看,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经历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农业支持工业后,客观上需要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基于这种情况,十六大已提出了城乡统筹的主张。从2004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几年公布一号文件,把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十一五”规划又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措施。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6]“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代表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重大变化。X-J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212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机遇期的到来,表明党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安排,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主要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15到20年时间,让农村的面貌大为改观,使农民收入有大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它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走向的根本转变。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体现了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加农民收入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人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力争实现农民收人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一中央文件的出台,标示着“多予、少取、放活”成为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策略。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放活,就是搞活农村经营机制,消除体制束缚和政策障碍,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农民自主产业增收的积极性。
(4)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力水平
在2006年,我们党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并初步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十七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一届领导集体关于“三农”的战略思想,集中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深刻丰富了我党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上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2004年至2010年,连续出台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
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制度;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等。这些支农惠农的政策和措施,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农业稳定发展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上一篇:严打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通知
- 下一篇: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