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2-09 04:25:00

导语:新农村建设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问题及策略

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之后,如何客观地分析农业农村的新情况,分析农民观念的新变化,科学地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中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有力措施,加强了工作指导。我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指导,认真编制规划,确定试点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各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一)农村经济不断壮大,生产逐步发展。

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之源。我省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建设典型。

一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我省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切入点,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主力军,实现了农村工业化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又推动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人口的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了县域经济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强县、强镇和强村。实践证明,凡是经济效益好,发展比较快的县市,新农村建设搞得都比较好。

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提升了现代农业水平。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是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比如:平原县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农业,发展民营特色产业。按照经营企业化、生产系统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引导农民走市场化的路子,壮大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建成了一批品牌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先后培育了恒丰面粉、福源淀粉、奥伦八喜、登海(平原)种业、奥西姆奶牛、友谊养猪场等15家农业龙头企业。扶持组建了蔬菜、作物制种、畜牧、用水等各类合作社、行业协会670多个。培植了四大生产基地,即60万亩的优质专用粮基地、36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的良种基地、年饲养量4000万只的畜禽养殖基地。通过“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日趋优化,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2006年全县实现GDP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

三是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到非农产业就业,是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比如,郓城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突破口,通过机制求活,环境求优,作风求实,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90%以上的民营企业老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引导着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有2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70%。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近一半,实现的税收占全县工商税收总量的70%以上。龙口、即墨、诸城、寿光、博兴、邹平等县市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综合竞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说明民营经济是农民分工、分业、分化的孵化器,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消化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

(二)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活逐步富裕。

我省各地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着农民的生活水平。

一是加大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我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部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完善粮食单向收购制度和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了补贴范围,改进了补贴方式。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对“三农”资金投入64.4亿元,比2006年增加12.6亿元。将各类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每个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帐户,实行“齐鲁惠民一本通”制度,做到“一个到村,四个到户,六个不准”。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我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政策优惠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措施,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逐步推行,在合理确定农民交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费用的补贴办法,财政的补助标准由过去的每人10元提高到了每人40元。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正在逐步扩大,2006年达到了70%。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至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三是逐渐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各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参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各县乡普遍建立起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灾民救助为基础的,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重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优抚法规政策,切实解决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等问题。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筹集供养经费,绝大部分乡镇实行了五保户的集中供养。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比如,即墨市,被征地农民按月领养老金。2006年筹资8189万元,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解除了被征地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

(三)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乡风逐步文明。

各地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乡风村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活习俗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都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放在了首位。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通过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达到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逐步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目的。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此,许多县市把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作为重点。利用党校分期分批对其进行系统性、规范性地培训。通过培训让基层干部成为农村讲文明、树新风的先行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在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各地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尽力做到让每家每户掌握一项致富技能技术。有些地方还选拔培训了一批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经营大户,促使他们成为农民企业家或创业明星。二是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弘扬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许多乡村都制订了村规民约,开展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社会新风尚。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农民逐步树立了文明新风。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逐步整洁。

村容村貌代表着一个村庄的整体形象,反映着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各地把改善村居环境作为突破口,按照“规划先行、控制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村庄发展规划开始了编制,对宅基地进行了统一管理,逐步改变着建设杂乱无序、标准不一、有新房、没新村的现状。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建设为重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在路网建设上,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的质量和等级水平。我省绝大多数乡村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在水网建设上,通过政府扶持和群众努力相结合,相当一部分村庄用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在电网建设上,完善了布局,减少了损耗,降低了成本,部分县乡已经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在信息网建设上,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宽带网,发展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电话普及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宽带网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了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一部分乡村通过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积极推进了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他们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火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为重点,以“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目标,从最容易解决和投入少、见效快的事情入手,着手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逐步改善着农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管理逐步民主。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为此,各地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从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和党员的宗旨意识入手,通过建立“目标责任、考核评议、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机制措施,提高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了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使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农村和谐发展的促进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尊重农民权力,逐步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农村干部责任不明,工作动力不足和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激发了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有力地推动着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的看,我省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但是存在着许多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不到位”。

(一)政府主导不到位。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情,但绝不是农民自己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正如农村发展的历程一样,每次生产力的解放、社会的变革都是自上而下推开的,都是靠国家行为、政府行为推动的。新农村建议也是如此,尤其需要发挥政府强大的主导作用,把农民的自发行为变为自觉行动。政府主导,不仅是中央政府的主导,也包括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主导。目前来看,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还不够到位。

一是规划先行不到位。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目前我省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出现了种种不良倾向。有的以村容规划代替新农村规划,在内容上忽视发展生产;有的以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代替农家群落规划,忽视了庭院经济和民俗特点;有的以新产业开发规划代替主导产业发展,忽视粮食生产;有的以官员的意图代替村民的意愿,忽视了农户的家庭支出能力;有的关注宅基地整理后的土地开发,忽视原有宅基地和承包地农户的产权和承包经营权。这些倾向反映出规划者农村政策观念的淡薄,是规划先行不到位的具体体现。

二是发展模式不够灵活。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农村的发展模式不可能一样。比如贫困地区的农民面临着生存困难,急需解决的是先治坡、后治窝,解决温饱问题,应重点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基础生活问题;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急需解决的是发展经济,搞好生产,壮大村级经济,积储家底,解决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问题,应从改水、改厕、改灶、通电入手,解决农民最关心和最直接的事情;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则可以起点高一些,步子大一些。但是,有些地方领导出于政绩的需要,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模式,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偏离本地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条件,超越当地经济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超越农民的可接受程度,盲目刮风,造成了对农民利益的损害。

三是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农民人居条件和环境。在政府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要想在短时期内将我国涉及面广、居住分散、基础薄弱的320多万个自然村的人居环境改善,显然不现实。新农村建设既不是在白纸上绘画,也不是推倒重来,只能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引导农民参与,利用好现有的房屋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但有的地方不顾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不管条件是否成熟,全部扒老房、盖新房、建新村,导致了农民负担的增加,农民生活质量的降低。

(二)农民主体不到位。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这是理论界和政界上上下下已都达成的共识。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与首创精神,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与智慧,才能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目前,许多地方农民的智慧与首创精神既没有激发出来,还存在着违背农民意愿的现象。导致了当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不积极、不热情、等待观望。

一是基层政权的不作为或越位,导致了农民主体的不到位。新农村建设,有些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没有转变,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越位现象比较严重。凡事喜欢代替农民做主,忙着指挥农民干这干那,越俎代庖,结果是出力不讨好,农民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些乡镇政府,因取消农业税,财政收入减少,入不敷出,不作为的状况比较严重。一方面,随着催粮要款任务的结束,乡镇干部出现了人浮于事,无事可做的情况;另一方面,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等却无人愿做或无力去做,服务水平跟不上。基础政权的越位或不作为,难以正确引导农民,难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更难以形成农民的主体地位。

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在农村现有的状态下,政府不可能直接面对个体农民来化解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可能代替农民去闯市场或者参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只有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才能与其他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只有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才有对接的载体。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就必须积极稳妥地发展民间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改变农民过于依赖政府的状态,真正达到村民自治。笔者调研中发现,我省相当一部分乡村,农民没有经济合作组织,也没有行业协会,还在靠单打独揍闯市场,仅仅维持温饱有余,难成为主体。

三是农民的意愿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以农民为主体,就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意愿,就必须帮助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尊重农民意愿,就必须维护和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言权。农民喜欢干什么,绝对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迫切愿望相联系的。缺水的地方想解决水的问题,道路不畅通的地方想解决路的问题,看病难的地方想解决合作医疗的问题。农民的切身利益不一样,想解决的问题就不一样。所以必须尊重农民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尊重农民意愿,绝不是政府撒手不管。但就目前我省情况看,农民的意愿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

四是“等、靠、要”的思想依然严重。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实施村村通柏油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等利民工程。在给农民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负作用,助长了许多欠发达地区乡村农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改革配套不到位。

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央采取了诸多措施,终结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一次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尽快建成新农村,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有农村的综合改革和政策的配套完善。尽管中央提出了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但各地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偏差,导致了农村改革的不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

一是乡镇机构改革滞后。乡镇机构改革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处于关键地位。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乡镇政府的职能就两条:其一,依法行政。乡镇政府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经常处理的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务。因此乡镇政府要规范行政行为,办事情要于法有据,工作程序、工作手段要合法合理,要依法维护农村秩序和保护农民权益。其二,搞好为农服务。要为农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要把服务作为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目前乡镇改革的状况与上述要求相距太远。许多乡镇政府还存在着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状况,职能界定不清。乡镇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导致了依法行政难以做到。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力不足,人员难以为继,导致了为农服务也难以做到。

二是土地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设新农村,需要适宜的土地制度。好的土地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特别是劳动生产率;二是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土地增值利益。土地制度不能不动,也不能乱动。不动就会把农业中最稀缺的要素排斥在市场之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营的局限,无法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乱动,就会造成农民土地增值利益的流失,导致农民无序失地,甚至“啸聚倡乱”。我国的土地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在保护农民土地利益方面,缺陷还很明显。据农业部有关资料,我国每年土地减少400万亩,其中200万亩耕地,造成100万农民失业。新农村建设将会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土地制度问题,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人员安置矛盾十分突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三是农村金融严重退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壮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均与金融状况密切相关,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农村金融严重退化表现有三:其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信用社没有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又过窄,而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完成,贷款业务又进一步萎缩;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将部分分支机构从县乡撤出;农业的保险制度落后,农业商业保险规模小,险种单一。其二,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业银行和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农村的吸储能力很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却较少,或者只储不贷。其三,缺乏农村特点的贷款担保制度。在现行信贷政策下,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不能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担保,难以得到急需的贷款。农村金融的退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新农村的顺利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既需要政府的有效主导,又需要农民的主动参与,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即需要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带动,又需要自身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还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导入和集聚;既需要机制体制的建立完善,又需要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还需要因地制宜地推进。

(一)政府主导,既要行之有效,又要坚强有力。

农村的现状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经济发达的农村、经济一般的农村和经济落后的农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有的理论工作者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由于农村“三个世界”的存在,决定了各地政府在主导新农村建设中的侧重点不同。各地政府要分析探索,找准问题分类指导,以求实效地主导好新农村建设。

第一,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长效性。没有长效机制就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此长效机制建设是政府主导的第一要务。

一是要建立健全激发农村活力的机制。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过去遗留的老问题,而且要解决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比如,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债过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惰性较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够,随意性太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要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级政府要围绕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实力和活力,把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权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要理顺关系。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在于理顺县(市)机构与乡镇机构的关系、乡镇行政机构与事业机构的关系、乡镇机构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乡镇机构与经济组织的关系。二要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按照“花钱买服务、办事不养人”的改革方向,合理确定乡镇机构和人员,推进事业单位重组整合,分离经营性职能,使政府管理职能得到根本转变。三要解决乡镇权责不符。顺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授权和委托的方式,把县级部门能够下放的管理权限交由乡镇,解决条、块结合问题。

要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要保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要素向专业大户集中,积极稳妥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的联合与合作。

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信用社的联合与合作,完善支持农村生产发展的机制。鼓励各大银行建立支持农村工业发展、支持服务业兴旺、支持农业增效的信贷机制。在法律政策的柜架下,鼓励发展群众性的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引导民间信贷的健康发展。

要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完善土地征用办法,确保农村稳定。要切实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进行民主协商,达不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没有足额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要加大低丘缓坡开发、围垦造地和土地整理的力度,挖掘土地资源潜力。要探索农民房产权的改革,逐步让农民住宅同城镇房产一样具有房产证和地产证。要改革土地使用税征收办法和土地出让金使用办法,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按照依法、公开、透明的原则,改革土地出让办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促使农民分业分化,充分就业的机制。促使农民的分业分化,达到充分就业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民生之本。政府要广开生产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建立起农民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从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出发,充分利用金融信贷、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拉长主导产业琏,做大龙头,做粗龙身,做活龙尾,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优势,激发县城和中心镇的活力,把做大县城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使县城和中心镇成为农民创业就业分业的重要载体,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就业。要发挥工业园区的生产要素集聚作用,形成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降低农民工,尤其是本地农民的就业门槛,促使农民稳定地向产业工人转变。要制定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和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等项政策,为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要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促使农村劳动力加快非农产业的就业转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济”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的职业化。

第二,制定和完善政府主导的支农政策体系。

要想又好又快地建设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地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健全的支农政策体系。

一是加大资金的导入。资金是焕发农村生机与活力的“血液”。只有大量的“血液”供给,才能尽快改善农村长期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状况。

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政策。财政资金的投向是农村中的“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重点是“第三世界”。其目的是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各级政府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作用,改变过去直接补贴的方法,以提高资金效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央和省级财政要统筹协调,整合部门资源,集中财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能由各部门自行其是,防止和避免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造成多头分散投入和“撒胡椒面”的现象。

建设新农村,不能没有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的支持重点是农村中的“第一世界”。其目的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农村“第一世界”这个广阔而大有作为的大市场,做好银行自身利益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对接的大文章。

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还需要向社会融资。政府要通过建立机制,制定政策,面向市场,多管齐下地向社会融资,重点解决农村“第二世界”的资金问题。

可以通过股份制等形式,把农民分散的资金和资源组织起来;也可以通过政府或中介机构牵线,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各种形式的村民之间帮扶措施;还可以发挥农村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向城市招商引资,以解决发展资金的短缺问题。

二是强化人才的导入。农村落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人才,缺少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能人。政府要制定有效措施,解决人才倒流的问题,促使实用技术人才到农村去。要完善用人机制和使用政策杠杆,鼓励人才支援偏远落后的农村,吸引人才,扎根农村,服务“三农”。鼓励创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当地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引导农民立足农村创业致富。搞好农民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要有组织地实施“走出去,再回来”工程,吸引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回村创业。

三是促进科技文化的导入。农村的文化、农民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具有顽强的传延能力。这种文化、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必须通过现代科技和先进文化的洗礼,经过市场经济观念和开放意识的嫁接,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政府要建立灵活的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人才流动,把先进文化与现代科技引向农村,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与先进文化;通过商贸流通、产业联系等渠道,把现代市场观念传播到农村;建设好农村文化站、阅览室,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把农村与城市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先进文化、现代文明占领广大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焕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

第三,依法保护资源,确立有偿使用农村资源的措施。在当今社会,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问题也是关系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大问题。必须依法保护农村资源,确定有偿使用农村资源的有效措施。

一是要依法保护土地资源。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土地收益原则上要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要有偿性使用水资源。以农民为主体投工投劳兴修水库的水资源,其用途从农业用水转到城镇用水的,要对农民实行合理补偿。要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开发利用保护相统一的有偿使用机制。

三是要治理性开采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集体的土地上,政府要有计划、有节制地合理开采利用。鉴于过去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和开采结束后,留给当地是破败的山体,塌陷的土地,泥泞的道路,漫天的灰尘,环境遭到严重地破坏,因此凡开采矿产资源的企业和单位都要在其利润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给农村、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用于治理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二)农民主体,既要自主,又要创业。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就要担当起主体的重任。既要自主,又要创业,名副其实地做好主体。许多地方开展的普通农民开创家业、能人开创产业、村级组织开创事业的农村创业活动,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又激发了农民的创新活力,起到了主体的作用。

第一、农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农民整体素质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发展现代农业,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建设新农村。农民要担当起新农村建设主体的重担,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人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一是农民要知识化。知识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民知识化,首先要接受现代基础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其次要接受科学技术教育,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再次是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水平。

二是农民要职业化。农民本身就是一个职业的概念。

农民要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就必须有职业的吸引力。农民职业化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是农民未来发展的方向。农民职业化的实质是农民身份的转化。如同工业生产主体是工人一样,建设新农村,同样需要职业化的农民。职业化的农民与产业工人一样,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者,都应当同样享有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提供的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保障。农民知识化的目的就是要适应农民职业化。

三是农民要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就是使农民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从自然经济传统农业生产状态下转变为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状态下的农民。农民现代化首先是思想的现代化。只有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才能使农民跳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习俗的圈子,投入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大潮中,奋发有为,勇敢拼搏。农民现代化也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现代生产方式既包括生产工具的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又包括运作方式的企业化。农民能否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是建设新农村能否成功的关键。农民现代化又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现代生活方式实质就是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就是要达到城市的生活水平。农民现代化还是行为方式的现代化。行为方式由生产、生活条件及个人的思想观念、成长经历所决定。农民行为方式的转化,主要取决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当然离不开政府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引导。

第二、农民要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民是主体。这里讲的农民不是单个的农民,而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农民。农民要起到主体的作用,必须组织起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农民向心力能否增强,凝聚力能否提高,战斗力能否壮大,关键是看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带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是否坚强有力。当然,一个好的班子首先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个人一定要靠得住,大多数村民信任,能自觉地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帮村民办事。这个人还要有本事,会谋事、干事、按村民意愿办事,而且能够干成事,能够带领村民建功立业,共同富裕,真正兴一村经济,富一村百姓,建一村文化,保一村平安。

二是要实行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建设新农村,没有规章不行;有了规章,不按规章办事也不行。照章办事的有效方法就是实行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既要规范村干部,又要规范村民。要让村民有知情权、参与决策权、监督权。规范化管理的重点是加强财务管理,让每一个成员都要明白村级组织的财务收支状况。俗语说的好,“帐目清,好弟兄”,村级成员之间也是如此。规范化管理要加强土地的管理,理顺土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的产出率。规范化管理要加强“一事一议”管理。村级的事村级办,每个村民都有义务、有责任把村级的事办好。

(三)社会参与,既要引导,又要督促。

新农村建设是全党的大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一定要有全社会的参与。

一是要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企业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既有助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贯彻,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源与农村资源的优化组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可以推进现代生产要素加速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从而有利于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以直接捐赠,帮助农村建设公益性事业;有的可以担任村级经济顾问,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帮助农村出谋划策,在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提供参谋、咨询;有的可以通过建立农业原材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等引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民的转岗就业,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有的可以合作开发,企业通过出资金、建项目,农村出劳动力、出土地等,实现企业的资本、技术和市场与农村的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的有机结合,既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拓展企业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要发挥科教文卫的帮扶作用。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状况都比较落后,这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作用,助新农村建设一臂之力,推进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

科技的帮扶。科技部门可以通过组织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科技专家开展下乡活动,组成科技巡回指导团,常年活动在农村,活动在田间地头,活动在农民身边;也可以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组织科技入户,把技术传授给农民;还可以通过信息网、远程教育网等,开通农业科技咨询专线,达到帮扶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教育的帮扶。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教育下乡”、“希望工程”等项目,帮助农村失学儿童复学,帮助农村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让农村孩子人人完成学业,提高素质,掌握本领;鼓励城市的骨干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和基础薄弱的学校任教或兼职,充实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要到农村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文化的帮扶。文化部门和单位可以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成演出团、演唱团深入农村,深入到农民中间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组织文化艺术工作者,帮助农民挖掘整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整合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链,打造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品牌;帮助农民组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此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卫生的帮扶。大医院利用设备,专业人员优势,组织医疗卫生下乡,开展巡回医疗卫生服务,送医送药到农村、到农户、到农民,帮助农民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医疗卫生研究部门要主动走向农村,针对一些地方的疑难杂症,深入研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医学院校也要走进农村,把学办到农民中间去,进行医学科普知识的教育,培训农民,帮助提高预防疾病,讲卫生的素质,减少农民疾病的发病率;尤其对农村的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轮训,提高他们的医疗诊断水平,使其真正具备行医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