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价格上扬与下挫探讨论文
时间:2022-11-19 09:22:00
导语:我国粮食价格上扬与下挫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种粮比较效益过低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提起我国的粮食收购价格,人们普遍认为是上涨了。有专家甚至认为我国现在的粮食收购价格是“天花板价”。其实,与八十年代相比,现在的粮食收购价格不是上涨了,而是下跌了。
江西是粮食主产区。以江西为例,八十年代晚籼稻定购粮的收购价为11.55元/百市斤。从2005年以来,国家多次上调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价格,2010年,江西省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保护价为97元/百市斤,是八十年代晚籼稻定购粮收购价的8.4倍。但是,八十年代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很低。一般干部、工人、教师、医护人员的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元。折换成粮食,月收入约300-500市斤晚籼稻谷。经过几次工资改革,职工工资大幅度上涨。一般干部、工人、教师、医护人员的月工资(含津贴、补贴、奖金)达到两三千元。折换成粮食,月收入为2000-3000市斤晚籼稻谷。与八十年代相比,职工工资上涨了50多倍。这还不包括那些月薪3000元以上和年薪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几百万的人。八十年代,请零工干一天活只需付2元工资,按当时的粮价(11.55元/百市斤)折合晚籼稻谷17.4市斤。如今请零工干一天活要付100元工资,按2010年的粮价(97元/百市斤)折合晚籼稻谷103市斤。也上涨了50倍。粮食价格上涨幅度8.4倍,职工工资上涨幅度50倍(实际增长幅度50多倍),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为职工工资上涨幅度的1/6。按职工工资上涨幅度计算,现在晚籼稻收购价格应该为577.5元/百市斤。相对职工工资,粮食收购价格不是上涨了,而是下降了,晚籼稻实际价值为八十年代收购价格的1/6,每百市斤的价格仅1.93元。
市场经济是讲究经济效益的经济。农民也要生存,也要养家糊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让农民像计划经济年代那样不计成本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粮食。由于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大大低于职工工资上涨幅度,种粮比较效益差,大量青壮年农民弃田不种,舍家弃口外出打工。当前,农村中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在种田,造成耕地大量撂荒和半撂荒,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隐患。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全国13亿人口,吃饭始终是第一位的大事。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一旦发生粮食短缺,后果不堪设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确保粮农经济利益,让农民保持旺盛的生产热情。职工工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都在上涨,粮食价格也应当跟着上涨。适当提高粮食价格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
二、适当提高粮价有利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收入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98年,《粮食收购条例》下发后,粮食流通严重受阻,粮价一路下跌,导致农民收入大量减少。剔除价格因素,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平均增长速度从1979-1984年的16.5%降为1985—2001年的4.2%,其中2000年仅增长2.1%。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6:1,1983年曾缩小至1.82:1,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2336元,两者差距扩大到2.9:1。从2005年以来,国家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消农村税费,开放粮食购销市场,提高粮食收购价最低保护价价格和粮食直补金额,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176.9元。比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2336元增收2840.9元,增长了121.6%。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更快。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75元,比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增收10315元,增长150.4%。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32:1。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收入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大大低于职工工资上涨幅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会导致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类产品及饲料类产品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又会导致以饲料为主要原料的动物类食品、禽蛋类食品、乳品类食品价格上涨。同时,由于粮价上涨,会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和产量减少,从而导致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适当提高粮价有利拉动经济增长
全国13亿人口,9亿居住在县以下农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决定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当前,我国内需不足,GDP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主要是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粮食价格过低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会导致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类产品及饲料类产品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又会导致以饲料为主要原料的动物类食品、禽蛋类食品、乳品类食品价格上涨。同时,由于粮价上涨,会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和产量减少,从而导致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利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四、适当提高粮价有利提高全社会珍惜粮食的自觉性
我国是个农业古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注重珍惜粮食。认为五谷(粮食)为上天所赐,糟蹋五谷是暴殄天物,为世人所不齿,纵有家财万贯,也不敢糟蹋粮食。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粮食生产、粮食管理十分重视,教育人民群众要珍惜粮食。然而,由于粮食价格过低,不珍惜粮食、浪费粮食的现象常有发生。据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少仙调查,目前,粮食浪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种子消耗偏大。由于种子发芽率不高,技术落后等影响,用种量过大。二是收获环节损耗惊人。由于收割机械设备质量不佳及收割粗疏和小规模生产,粮食干燥基本依靠露天,造成粮食损耗。三是储藏环节损失严重。农户的储粮设施非常简陋,极易遭受虫、鼠、霉的侵害。四是运输环节损失与浪费较大。粮食在包装、装卸以及运行进程中遭受撒漏、雨淋、污染等损失。五是加工环节损失与浪费加大。人们在粮食消费上日趋求精、求白,致使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成分在粮食加工中被白白地损失掉了,这也是粮食的极大浪费。六是消费环节浪费普遍。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学校食堂和餐馆饭店,粮食浪费现象常见。一桌饭菜,很大一部分倒进垃圾桶。学校的餐厅,半个、整个的馒头随便扔掉的现象司空见惯。据媒体报导,我国每年在饭店、餐馆、学生食堂和家庭餐桌上浪费的粮食达300亿公斤。另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测算显示,稻米“精细化”浪费触目惊心。所谓稻米“精细化”,就是采用抛光工艺加工大米。即在经多次碾磨而成精制米的基础上,经过喷水、加温、碾擦等工艺,再剥去大米的1至3层,使之光洁度更好。经过多次抛光的精制米,大米的种皮、糊粉层全部剥去,剩下的只是胚乳,甚至连胚乳也碾掉了几层。按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测算,全国每年要损失大米约400万吨,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我国目前粮食年产约为5000亿公斤,仅精细化加工和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就达700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4%。如果加上收获、运储等环节糟蹋的粮食,每年浪费的粮食超过1000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20%以上。适当提高粮食价格,有利提高全社会珍惜粮食的自觉性,减少粮食浪费。
五、适当提高粮价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上涨没有任何联系。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仅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反而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社会产品,消灭货币发行泡沫,抑制通货膨胀。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央视二套周一至周四《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著名经济评论人叶檀说:“从历史数据看,粮价上升并不必然导致CPI上升,而货币发行泡沫与粮价上升有直接关系。从全球市场看,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年初,粮价飞速上涨,主要粮食价格上涨80%。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升58.2%、44.4%、45.9%和6.2%,所有大宗粮食品种都创下10年新高,2008年头两个月,世界粮价就上涨了9%,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此时正值次贷泡沫最后的疯狂期,也是全球次贷泡沫崩溃之前的最后狂欢,不仅粮食价格,包括石油价格在内的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在疯涨。国内市场的数据同样反映了通胀与货币的关系更大。“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表示,历史上几次高通胀都不是粮价上涨引起或推动的。1988~1989年的通胀率为18%左右,当时粮价是被绝对管制的,通胀与粮价上涨无关。1990年前后,由于低粮价伤害农民,粮食定购价格突然上涨到0.24元/斤,上涨100%多,1990~1993年的物价反而出现较大幅度回落。1993~1995年出现第二次通胀,通胀率分别达到13.1%、24.1%和17.1%,同样不是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而是在通胀出现后,粮价相对过低,严重伤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下,1994年下半年才准许粮价上涨,1996年粮食收购价格达到高峰0.7元/斤,但1996年却出现了通胀转向通缩的现象。由此可见,历史上历次通胀不仅不是粮食价格上涨引起和推动的,反之每次通胀出现后,都是随着粮价补涨而转向稳定。最新的证据是,2009年,安徽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负增长,但粮食价格仍然上涨了7.3%。”(叶檀:《粮价略升不足惧货币泛滥才可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通货膨胀是市场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情形。仅仅从数量联系看,任何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与通货膨胀都有关系。我国食品原料的市场销售额占到GDP的比重是10%左右,但由这些原料转化为食品的最终消费和服务的销售总额,其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则要超过30%,仅仅从统计关系看,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肯定对价格总水平有影响;因为统计部门对消费品价格指数的计算必须考虑国民的支出结构。但是,若要分析因果关系,特别是分析产品链上的间接影响,则要复杂一些。现代农产品生产的确不同于自然经济为主的时代,其与国民经济整体有高度的依赖性。在农业成为现代技术要素大规模投入的领域之前,农业的独立性很强;如果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往往长时期低迷。现代农产品生产周期变短,直接来自市场的投入品大大增加,同时,部分农产品又会是其他相关产业的原料。这样一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就和其他商品的价格有了极大的依存关系,与价格总水平也有关系。在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中,有一种叫做“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但是,千万要注意,若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即使是由成本变动引起的,若它没有引起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重大颠覆,就很难引起明显的通货膨胀。”(党国英:《关于粮食的“大道理”》)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说:“这是当前CPI结构不合理。事实上,城市人多部分的收入是用在了房子、工业品消费中,但在CPI结构中,这些大宗支出权重却很低,这样监测出来的CPI自然不能真实反映全社会物价波动的原因。”(2010年5月8日《重庆晨报》)早在2008年3月10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两会新闻中心(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说:“农产品的价格占整个CPI价格的指数大概是1/3的权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确实对CPI的上升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不能简单地说CPI的上涨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公务员之家
六、适当提高粮价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的销售价格节节上升,从表面看是上涨了。其实,与八十年代相比,现在的粮食销售价格与粮食收购价格一样,也是下跌了。
以江西为例,八十年代晚籼米供应粮的零售价为0.138元/市斤。八十年代,一般干部、工人、教师、医护人员的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元,按人均月工资45元、每月口粮30市斤计算,每月用于购买口粮的开支为4.14元,占工资收入的9.2%。
经过几次工资改革,职工工资大幅度上涨。一般干部、工人、教师、医护人员的月工资(含津贴、补贴、奖金)达到两三千元。这还不包括那些月薪3000元以上和年薪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几百万的人。按现有工资水平人均月工资2000元、每月口粮30市斤、每市斤晚籼米价2元计算,每月用于购买口粮的开支为60元,仅占工资收入的3%,大大低于八十年代主粮支出占职工工资收入9.2%的比例。
按照八十年代主粮支出占职工工资收入9.2%的比例计算,主粮支出应为184元(2000元×9.2%),每市斤晚籼米售价为6.13元(184元÷30市斤)。现售价每市斤仅2元,为应售价的32.6%,比八十年代晚籼米供应粮的售价下降了67.4%,每市斤晚籼米的实际售价仅0,045元(0.138元×32.6%)。适当提高粮价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七、对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城镇居民家庭实行物价补贴
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粮食价格上涨后,政府对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城镇居民家庭要实行物价补贴,使其不因粮食价格上涨而导致生活困难和生活质量下降。
- 上一篇:在人民心中建立起一座丰碑思想汇报
- 下一篇:我国农民工问题未来发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