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论文

时间:2022-02-22 03:12:00

导语: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论文

一、市场交易环境不对称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首先农产品的交易双方力量不对称,目前是70%的农民生产的产品与30%的城市人口进行交易,因而农产品销售市场中农业生产经营之间的压价竞争在难免。其次农民面对强大的市场风险。中国农村目前还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而与此同时,现阶段市场信息网络不完善,价格信号扭曲,基层政府服务不到位,使农民无法依据对市场行情及时准确的掌握及对未来变动情况的科学预测进行生产决策。这种市场风险致使农民力求保险,因此思想保守,不敢采用新技术、新品种,严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一)农产品成本上涨过快,农业竞争力不强

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涨势过猛,是加大农业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粮食等农产品涨价得到的好处。此外,不少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虽然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美国农业不仅单位面积产量远比我国高,而且美国的氮、磷、钾肥料的施用量也比我国少。仅就粮食的单产和化肥的施用量来进行比较,美国的单位粮食生产成本比中国至少低20%。农产品成本上涨过快,使国内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不断攀升,已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弱化。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交易成本偏高

尽管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严格地说,日前我国农业市场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从农产品自身来讲,流通不畅和市场缺位就会使产品向商品的跨越出现障碍,要么无法实现生产的价值,要么价不符值,农业增产却难以增收。我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关键是农户规模小,没有能力承担起实现商品流通的重任。农民生产规模较小,交易规模往往更小,导致交易规模十分不经济,无形中增加了运销成本。与生产相比,农产品经销队伍成长相对较慢,发育很不成熟,对本地农产品的运销能力明显不足,农产品的运销半径过小。由于环节增加,流通费用高、损耗大、效率低。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一)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所形成的一种较为完整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农业、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同时又是一种建立在各参与主体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运行机制。[②]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现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新的组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依*市场机制运行的生产经营体系。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本身就是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具体体现。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强化科技支撑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其本身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体现着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农业体制转轨和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二)调整农业结构

针对目前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化、多样化农产品需求的状况,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这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就会发生变化,由植物性蛋白为主的摄入转向肉、蛋、奶的更多摄入。从农林牧渔业的构成看,农业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牧渔业所占份额不断上升,林业变化不大。在今后的结构调整中,应该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牧渔业,注重品种改良,提高农民收益。

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明显的,就是种植业比重相对下降,牧渔业比重相对上升。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是农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尤其是畜牧业生产,逐步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必将推动牧渔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避免盲目性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大问题。近年来,虽然种植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粮食在种植业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我国粮食价格不仅受供给的影响,还受需求的影响,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更多地受市场需求调节。由于近几年农业收成较好,农村非农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多数农民向小康迈进,加之国内经济发展平稳,国际环境相对有利,温饱问题己经基本解决,因此,存粮备荒的观念变得淡薄,生产的粮食除留足家庭一年的消费需要外,基本上不再大量储存,其余的粮食全部进入流通领域。粮食加工企业和粮店也是如此,基本上是随用随调,城市消费者基本上是随吃随买。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严重后果:粮食主产区的购、储企业和国家粮库不堪重负,存量结构严重失调。正确认识当前农产品供求形势的特点,是科学调整农业结构的前提。

2.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

影响农业结构的因素很多,但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受耕地面积限制,一种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必须以另一种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为前提,作物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可指望单纯*扩大面积全面发展。因此,在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结构调整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面向国内外市场,依*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1)调整粮食与饲料用粮的关系,改“二元种植结构”为“三元种植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将饲料用粮与食用粮混为一谈。[③]传统农业中,粮食种植业占据绝对地位,饲养业只是作为种植业的一个附属产业,没有专门的饲料生产体系,口粮与饲料粮没有任何区别,生产者也从未认真区分什么是饲料用粮。随着畜牧业特别是耗粮型的猪、鸡的快速发展,饲料用粮急剧增长,目前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0%,饲料用粮不容忽视。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发展耗粮型畜牧业的路线是行不通的,除积极调整畜牧业养殖结构、更新品种外,还要积极开辟饲料来源,对饲料用地合理利用。谷物的营养成分有限,无法满足动物生产需要,因此,以成熟的谷物作为饲料是不经济的。而绿色秸秆或饲草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并且量广价廉,能有效地替代饲料用粮。利用植物绿色植株作为饲料,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据报导,在南亚热带地区,有一种多年生可多次收割的饲料甘蔗,每亩年产数十吨甚至上百吨,可以转化为数吨牛肉,作为饲料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生产粮食后再作为饲料的价值。黑麦草做优质牧草在灌浆期收割,其收获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总量都大大超过相同土地面积上的大麦。

因此,如果合理地将当前部分粮食用地改为饲料用地,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原来用于饲料粮生产的耕地的利用效率。适应大力发展养殖业的需要,将部分粮食用地用于发展玉米、饲料稻、黑麦草等产量较高的饲料饲草作物生产,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

(2)大力调整品种结构

品种结构调整是对一些丧失市场或缺乏竞争优势的品种进行必要的压缩、淘汰或转移,对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竞争优势、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品种进行重点培育扶持、促其发展壮大。

(3)因地制宜,优化区域种植结构

我国农业的传统区域布局是,江南是稻米的主产区,黄、淮海平原是麦、棉主产区,山东、辽宁是苹果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上述格局逐步被打破。稻谷的种植范围逐步北移,东北地区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上升,成为重要的稻谷商品基地。产棉大省由黄淮地区转向新疆,这种区域布局变化,既有技术进步的促进,又有经济利益的诱导,还有政府的行政推动。[④]

粮食作物的调整应根据各地的需求,增加东北大豆和北方单季优质水稻的生产,以满足正在扩大的市场需求;增加南方玉米的生产,重点发展优质饲用玉米生产,配合加工需要发展高淀粉、高含油等玉米品种的生产,以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稳定发展北方冬小麦生产,适当调减南方冬小麦面积,改良东北地区春小麦品质,大力发展加工专用小麦,以提高进口替代的能力;适当调整早稻生产,向品种优质化和用途多样化发展,以适应市场变化。

面对棉花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应调整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控制新疆棉区的发展,适当减少长江流域棉区面积,大力压缩黄河流域棉区面积。工作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开发连片优质、高产、高效棉田,调减分散的低产棉田,提高棉花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瓜果蔬菜和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也要按照市场供求情况适时调整生产结构,提高质量,加大产后增值度。在调整中应按区位优势,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积极发展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经济价值、高生产集约化的作物,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

(4)调整蔬菜种植结构,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随着“菜篮子”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蔬菜生产总量平衡有余,价格降幅明显,质量有所提高,内部结构调整加快,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达280公斤,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102公斤的水平。为引导蔬菜业的健康发展,今后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反季菜、精细菜和深冬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积极引进、开发新品种,提高蔬菜质量,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3.调整畜牧业结构

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草食性动物牛、羊发展较快,食粮型动物猪、鸡稳步增长。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节粮为重点,增加草食性牲畜比重,坚持“稳增猪、鸡、大上牛、羊”的原则。畜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三)调整农产品流通体系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降低交易成本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载体、纽带和渠道,农业向市场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交易市场的作用。21世纪农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流通策略和市场服务方面,必要的市场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交易和流通效率,也能够提高产品的声誉和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网点等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使不同的市场之间有机衔接,功能互补,协调连动,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应以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少数规范化、现代化、期货与现货并举的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为试点,以集散面大、位于交通枢纽的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小型、遍及城乡的农产品集贸市场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局部来说,各地要结合本区域产业特点尽快建立起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全国来说,要注意统一规划布局,使全国各地的市场能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体系。既要加强市场硬件建设,亦要重视市场软件建设,使农产品市场尽快发育成熟。抓好已建市场的配套建设,完善功能;加强仓储、信息、管理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和规范程度的关键所在。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尤应重视选址与布局,要以当地资源为依据,以传统的市场为基础,并考虑区域间的相互协调。批发市场的建设与规范,有利于实现公平交易,而且运作效率高,有利于农产品的向外扩散。与此同时,要特别重视农产品初级市场的建设,鼓励农民进入市场交易,这样可以使众多的交易对象聚集在一起,产生“供求竞价”效应,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价格合理,达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产品流通的目的。应当继续办好集贸市场,因为集贸市场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最基本、最多样的农产品交易需求,同时也是整个市场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依托。

2.加快信息化建设水平

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有赖于信息网络的建设,要彻底改善信息化建设中的“城市化”倾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要重视信息的采集和硬件建设,还要加强综合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要有微观的和局部的信息,还必须有宏观的和全局的信息:不仅要有现状的信息,还必须有预测未来的信息;不仅要为政府决策服务,更要为农民生产应用服务。这就需要农业信息服务部门充分联合农业技术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研究等部门的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提高信息本身的科学性、应用性和有效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改变乡村是现代化信息网上的盲点的局面,使之成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重点和亮点。而且要根本改变农村信息利用率低、服务对象偏离生产者的倾向,使农业信息的受益人由目前的管理者阶层向生产者和经营阶层转变。各个涉及农业部门的纵向信息网也要加强横向交流。尽早建立汇总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的权威部门,负责收集各种渠道的信息源,通过专家分析预测形成更高级的信息向社会主要是向生产者群体,充分利用现有媒体对农业信息的扩散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免费或政府出资向农民传递农产品产销信息。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营销手段不能为工业产品所包揽,农产品也需要利用现代手段,积极开展市场营销、促销,提高效益,如采取、中介、期货等方式,采用品牌、招标、广告宣传等手段。要积极运用现代的营销手段开拓国内外市场。应加强对现有的优质农产品的保护,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进行产品的商标注册,树立并保护名牌产品形象。当前政府出面组织协调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如河北省赵县政府组织全县梨农为雪梨注册了“赵州”牌商标,顺平县政府为本地生产的红富士苹果注册了“顺富”商标。目前我国农民的广告意识还不强,广告费用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产品的广告宣传,加之农民的个体生产规模较小,尚不具备做广告的生产规模,所以,由政府组织协调促成优质农产品的广告应是近期工作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蒋永穆:《中国农业支持体系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韩俊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潘宗白:《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调查与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00年版

4.孙振远:《中国粮食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陈吉元等:《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