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试析论文

时间:2022-02-12 09:59:00

导语: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试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试析论文

一、数量比重方面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以2001年为例,云南省共有农村劳动力1971.0万人,以目前农村一般生产能力衡量,按劳均负担耕地4亩计算,全省4386.6万亩耕地需要农村劳动力约1096.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874.4万人,无论是在全省总人口、农村人口还是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及西部同类指标。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重为20.39%,而全国及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12.54%和12.35%,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出7.85个和8.04个百分点。同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云南省为27.14%,高出全国(20.12%)及西部(16.02%)各7.02个和11.12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云南省高达44.36%,均高于全国(33.18%)和西部(30.36%)同类指标,分别高出11.18个和14个百分点。

而且,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国及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比重,均高于云南省总人口、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在全国及西部的比重。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比重为5.47%,而云南省总人口、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在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36%、4.05%和4.09%,前者比后三者分别高出2.11个、1.42个和1.38个百分点。同样,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比重为19.43%,也高于云南省总人口、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在西部的比重,分别高出7.67个、7.96个和6.13个百分点。可见,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

二、产业分布方面

2001年,云南省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21.7%,而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却占就业劳动力总数的73.6%,这一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是最高的;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42.5%,而第二产业中就业劳动力比重只占9.0%,这一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占倒数第二位,仅高于西藏(6.5%);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35.8%,而第三产业中就业劳动力比重却只占17.4%,这一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是最低的。可见,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不够,二者未能实现协调并进。

近年来,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转移总数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转移后仍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较低(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8—2002年,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部分转向第三产业,且占转移总数的比重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51.70%上升为2002年的67.90%,上升了31.33%,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比重略呈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42.61%下降为2002年的27.62%,下降了35.18%,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由先前从事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从事第三产业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继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比重较低,平均只有5.02%,说明第一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和潜力较小。

三、文化水平方面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状况可以从对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调查中看出来(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对134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到了32.09%和50.75%,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掌握专业技术的劳动力少,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9.70%,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低。

四、跨省转移方面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2000年11月1日,全国共有流动迁移人口1亿4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42612226人)的11.6%。其中,跨省转移人口为42418762人,占总人口的3.41%。其中,江西省跨省转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最高,为9.11%,其次分别为四川省(8.42%)、安徽省(7.33%)和湖南省(6.81%)。而云南省跨省转移人口为343542人,仅占当年总人口(42360089人)的0.81%,此比例仅高于西藏自治区(0.76%)、北京市(0.68%)和广东省(0.51%),在全国排倒数第四位。

同样,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人数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也较低,远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同类指标(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太低,仅为4.67%,而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此比重分别高达约50%、57.7%和63.9%。云南省这一比重仅为四川省的9.34%、重庆市的8.09%和贵州省的7.31%,均不到1/10。另外,2002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85.82%,而转移到省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4.18%。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低,有地理位置的原因,即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也有少数民族人数比重大等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问题。云南省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意识不足,还存有浓重的“离乡不离土”、“冻死饿死不出门”、“在家千日好,出门诸事难”、“家乡宝”等传统保守观念。

五、回流现象方面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回流现象严重。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城市打工没有固定性。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进城农民带有一定的歧视性,使进城农民不能获得与城里人一视同仁的待遇,未能获得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使进城农民没有工作保证。同时,还要承担各项高昂的费用,使他们对在城市里继续打工存有后顾之忧,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许多进城农民带有浓厚的传统观念,他们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安于现状、不图进取、害怕冒风险,父母担心子女去城里打工会学坏,也担心他们会上当受骗、不安全,另外,有些人担心女孩子外出打工后,村里的男孩子找不到媳妇,因而强烈反对女孩子外出打工。加上不习惯城里生活,吃不惯城里的大米,只想吃家里的洋芋,这些因素都使得进城农民不愿意在城市长期固定下来。有许多进城农民尚未等到工程结束,就返回了农村。

第二,大多数劳动力转移为近距离、季节性外出打工。有相当多的转移劳动力随着季节的变动而在务农与务工之间变动,进入农忙时期,就回到农村务农,农忙过后,又回到城里务工,过着“亦农亦工”的生活,使得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差。据统计,20世纪末,全省农村流动人口300万,其中,在城市暂住性打工人数达180万人,占到了农村流动人口总数的60%。由于季节性往返,使得劳动力大多为近距离、在本省内转移,跨省转移人数比重低。1995年,在返回农业的劳动力中,由本省返回的就占92%,而由省外返回的只占8%左右。

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多具短期性。如政府组织进行的修水库、水电站、治理污染、北京奥运项目、上海世博项目(资料来源于省记委访谈)等劳务多具临时性,工程项目一结束,需要维护的劳动力很少,大多数劳动力又不得不恢复到以前的剩余状态。

参考文献:

[2]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M].2003.

[4]云南省西部大开发办公室.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摘要: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与途径大致与全国相似并同步进行。但到目前为止,与全国相比,其转移的效果效率并不理想。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数量多,比重大;产业分布不合理;文化水平低;跨省转移比重低;回流现象严重,转移有效性差等方面。

关键词:云南;剩余劳动力;现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