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育路径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2 09:19:00

导语:新型农民培育路径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型农民培育路径研究论文

摘要:新型农民培育,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新型农民是指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市场型农民、文化型农民、技能型农民和创业型农民;新型农民培育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育市场农民,通过发展义务教育培育文化农民,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技能农民,通过营造环境培育创业农民。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培育

一、新型农民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出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选择。新农村建设要顺利推进并取得最终成功,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带有根本性的农民问题。这是因为,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体系中,农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三农”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蒋祖发等认为,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在“三农”体系上,农村是外壳,农业是基础,农民是核心。农业、农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农业、农村的发展首先要靠农民的全面发展。[1]危朝安认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培养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可以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曾康霖认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是农民能力的差别,提高农民的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严书瀚认为,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4]农民在“三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

我国农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锐意进取的改革之心。农民世世代代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期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方式生活劳动,加上长期受到的思想禁锢和计划经济的制约,逐渐养成了一种墨守成规、安贫乐道的生活模式。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意识很强,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农民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涤和考验,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素质明显提高。但就目前来看,农民还从整体上存在很多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诸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意识和政策意识淡薄。农民对发展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财富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认识不明确、不到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二是文化水平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规划项目《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7年,是16个行业中人力资本最低的。[5]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1.12%,大专以上只有0.5%。在我国72万个行政村干部中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6]三是技能水平低。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农业部的调查数据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从我国农民受技术教育的情况来看,平均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农业技术人员6.4人。2003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48793万人,接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9.1%。而荷兰在工业化起步阶段,90%的农民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农业技术院校,前德国35岁以下的农民中,70%以上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四是创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加之受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制约,农民将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创造财富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由于我国农民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当务之急,它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人是发展的本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培育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催生出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实现新农村建设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由外生力量推动向内生力量推动转变;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此意义上讲,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计。

二、什么是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是指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一代农民群体。新型农民的时代特征是:

(一)新型农民是市场农民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对其主体的要求首先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也就是市场型农民的发育。首先,市场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必备意识,即财富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这些意识不仅是市场经济对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前进的思想先导和动力源泉。其次,农民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不管是从事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经营,还是通过转移获得务工收入,都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作为生产、经营和增加收入的行为导向。

(二)新型农民是文化农民

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是农民自身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农民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的贫困,收入贫困只是表征,深层次的是人力贫困与知识贫困。一般而言,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其经济活动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其经济活动能力越强。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接受相当程度的文化教育。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而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文化程度。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接受文化教育至少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让大多数农民接受高中以上教育,即至少12年的受教育年限。

(三)新型农民是技能农民

技能农民要求农民要有一技之长,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民增收的呼唤。不管是在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在非农产业领域和其它方面,或者是在城市二三产业领域,只有让农民具有一技之长,才能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使农民真正感受到技能水平对于一个人在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意义和对自已增收致富、创造财富的巨大贡献,从而使农民自觉寻求提高技术的本领,让提高技能水平成为农民的自觉追求和思想动力。技能农民的内涵十分丰富,只要能在种植、养殖、生产、销售、管理、经营、服务、金融、信息、教育、医疗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农民都是技能农民。

(四)新型农民是创业农民

创业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新农村建设呼唤创业农民,是因为创业型农民能够将自己的货币资本转化为投资资本,能够将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一个成功的创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活跃一方市场;可以催生出一个产业甚至一个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催生出大户经济。创业型农民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感悟市场规律,经受市场考验,承担市场风险。他们是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是农村工业化的先导。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希望就在于一大批创业型农民的发育和形成。

三、新型农民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培育市场农民

计划经济没有给市场农民提供孕育的体制土壤。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给市场农民发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市场农民发育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让农民感受工业化的运行和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浓缩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农民只有加入到工业化的进程中,才能感悟市场规律。改革开放以后出现并呈扩张之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是中国农民加入工业化的有效形式,也是中国农民了解城市、认识城市的有效形式。转移出来的农民通过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逐渐了解现代工业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他们在与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中感悟到了财富对人的意义,感悟到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什么是平等、什么是权利、什么是机会、什么是风险。他们从现代城市与落后农村的巨大反差中,看到了生活的压力,从而激发起他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决心和信心。农民在流动和转移中逐渐形成的财富意识、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创业意识,正是现代市场经济对农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实践证明,那个地方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越多,那个地方的思想就越活跃、市场气息就更浓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后是人的成长,他们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和自觉努力下,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锻炼和培养了一批能经市场风雨、见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世面的经营技术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几亿农民走出土地,走出农村,进入工业,进入城市,并在这一壮丽的过程中完成他们自身的蜕变,他们正是市场农民的典型代表。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与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中国农民进入市场,融合城市文明的有效方式。我们要破除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观念障碍和制度障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催生出真正的市场农民。

(二)通过义务教育培育文化农民

从目前我国教育的实际和农村的现状出发,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是培育文化农民的现实选择。一是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确保农民不因经济原因而丧失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是农民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义务教育得以普及的重要保障。中央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二要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投入体制不合理,主要是省级和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不明确,基层政府教育负担过重。从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看,义务教育管理一般由基层地方政府负责,投入则由中央政府和高层地方政府负责。因此,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突出县级管理职能,提高省级以上政府的投入责任。三是确实要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这是农村义务教育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并做到足额按时发放,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献身农村教育的积极性。要通过对农村现有教师进行教育技能培训并鼓励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四是义务教育应从9年逐渐向12年过渡,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客观需求。我国农村教育在发展阶段上仍处于低层次阶段,主要表现为普及教育的基础性和文化知识的启蒙性。现有的9年制义务教育还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文化型农民,延长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培育文化农民的现实需要。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每年农村约600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升学无望,但年纪却又很小,一般只有15-17岁,还未成年,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阶段,知识储备还远远不能支持他们走入社会,就是这些初中毕业生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朦朦胧胧,既适应不了农活,也适应不了民工活,将这样一批人推进社会,既不利于他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五是国家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村的孩子最大限度地尽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文化型农民的层次和质量。

(三)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技能农民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培育技能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发展职业教育。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更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一是要解决投入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不收费,由政府纳入财政预算,当作智力扶贫工程去办。二是要解决职业学校的机构问题。有条件的地级市都要建一所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将来是本科),这些高职应面向本市招生,可招应届职业高中,也可招往届高中毕业生。每个县可办1-3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招收对象主要是农村劳动力中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农村精英。三是要注重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内容上注重“实际、实用、实效”,开设的专业有电脑、家政、礼仪、园林、烹饪、美容、机械操作、建筑、物流等。形式上要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声像兼具,使农民喜闻乐见。采用农民切身经验介绍的方法,使农民感到亲切、信任和鼓励。这就需要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可以为师的新一代农民,农业院校要承担起此责任。四是要明确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点,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规模大,培训劳动力要有重点性和针对性,主要培训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的农村精英分子,使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接受培训。四是把培训和就业联系起来。以市场需求作为培训农民的导向,使培训了的农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五要建立和完善开放有序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县乡村企业普通成人职业学校为基础,开放有序和充满活力的高、中、初等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确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四)通过营造环境培育创业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部分农民经过在产业技术先进和现代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就业锻炼,市场意识增强。迫于就业和生存的压力,他们学习新知识,适应新产业和新环境,在边干边学中,这部分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并在长时间的外出打工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创业资本,创业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部分农民已经实现了成功创业,成为当地乡村各业生产和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量,这对中国广大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目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环境不好,归纳起来主要是:融资困难,农民获取创业资本的路径单一,成为影响农民成功创业的最主要因素;农村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民创业经营成本高;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时限较长,往往造成信息不灵或信息滞后,市场风险大;人才不足,农民创业所需要的生产、管理、销售、核算等相关方面的人才在我国农村相当缺乏;企业负担重、外部干涉过多等等。培育农民的创业环境就是要营造有利于鼓励农民创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方面,就是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向农村大量投资的良好机遇,加大交通、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制约”问题。软环境方面,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农民创业,最大限度地给农民创业提供方便,要关心而不干预,要扶持而不包办。要从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高度,重视农民创业问题,营造出人人想创业、能人能创业、政府帮创业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蒋祖发,邹明洪.“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J].理论月刊,2006(8):14-16.

[2]危朝安.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J].中国农业信息,2006(5):21-22.

[3]曾康霖.“穷人的经济学”与农村劳动力输出[N].中国经济时报,2006-02-23(3).

[4]严书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N].光明日报.2006-04-14(4).

[5]周亚.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J].教育经济,2004(4):18-22.

[6]蔡立安,柳夏.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