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利用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2 08:57:00
导语: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利用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面对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怎样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以四川自贡为例进行分析,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的可行性,发展农业的措施,预计取得的成效来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好了是能为农村带来综合效益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利用;特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的可行性
第一,政府的支持。三农问题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后,政府开始花资本在新农村建设上。从劳动,土地,技术这三方面来看,劳动和土地是现有资源,技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技术的获取也就简单,可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
第二,农民自身愿意利用自己的劳动力来建设新农村。这既能为农民带来收入,又能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农村需要建设的很多,交通运输,农作物开发与种植,畜牧业的养殖等等,都需要剩余劳动力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第四,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传统的以农耕为主发展成为包括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剩余劳动力可以整合起来发展特色农业,工农结合,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城市拉近距离。
二、剩余劳动力发展农业的措施
(一)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立足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业商品生产。
第一,自贡的特色农业如桑蚕茧。该市具有桑、蚕、茧、丝方面传统的比较优势,是该市种植业中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一个产业。加入WTO,蚕丝出口前景广阔,是出口强项,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应做好做大蚕丝这个强项产品,追求质量,逐步做出品牌。
第二,农产品,主要做好玉米出口,玉米属于绿色健康食品,当前人民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与保健,玉米含的多种维生素对身体益处多,所以,不仅做好玉米的生产,而且加工,销售,出口,宣传各环节都要做到位。大规模的生产和加工需要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分工。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要抓好无公害水果、无公害蔬菜和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实施,全面提升自贡市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用8-10年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并与WTO规定标准接轨,为使自贡市农产品高质量地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二)效益与生态环境的配合产生效应
第一,将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联系起来,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田园农庄,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设施农业和适应城市绿化要求的花卉园艺产业基地。农村旅游,实现农民就地致富,可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景观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还可促进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城乡文化交流等。以自然、健康和质朴的农家方式为旅游者提供食宿、购物、文娱服务。目前绝大多数休闲农庄对购物的开发仍未重视,很多地方的农业旅游,游客来了,钱却花不出去。农户只有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才会产生规模效应。剩余劳动力中具备厨师潜能的学习厨技,做好卫生环境,购买部分娱乐设施,让游客留恋往返,这也是一个宣传的方式。
第二,调整当地农业结构,开发利用坡耕地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一个集花卉、果树、种养和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设施农业经济实体。尽快加大开发建设和投资力度,拓宽服务领域,投资合作、共谋发展。既为农民提高了效益,也利用闲置土地与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旅游环境,为农民增加收入。
(三)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的合作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要加快特色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基地,指导农户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投入机制,解决资金相对贫乏问题。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主体。发展特色农业,仅靠农业部门难以快速发展,需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涉农部门密切配合,整合集聚政策、项目、资金、技术资源,协调行动,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各项力量和资源要围绕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协调行动,搞好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该市优势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四)做好技术知识的培训
围绕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快改革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与产业区域相适应的市场型、专业性的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科技结果,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取得第一手市场信息资料。例如,江苏省一个养殖大户,通过网络已同美国一家公司实现100多万美元的供货交易。只有头脑中有了现代的思想意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手上掌握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封闭的农民才能变为开放的农民,传统农民才能变为现代网络农民。很多地区的农民纷纷投资上网,根据网上信息来组织生产和交换,了解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新意和内涵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和城乡差别,转变传统农业的经营观念,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拓展农村战略,由单一生产拓展到贸工农一体,使得农村建设工业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因此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通过互联网,了解农产品的新知识,积极组织学习。
(五)建设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大力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培植出口创汇支柱产业和产品。四川省擅长兔子的养殖,兔肉性寒,味道鲜美,然而在外省却很少有兔子卖,这是个很大的商机。剩余劳动力联合起来大量养殖兔子,分工合作,割草,兔肉的加工,销售,消费者意见的回馈,建立网站销售信息与渠道,逐步在外省扩大经营,占领市场,也可通过加盟商合作方式扩大销售渠道。
(六)强化服务增效益的长效机制
在中央及省市惠农强农政策的指引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完善城乡统筹机制,积极增加投入。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依托项目为载体,通过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实施,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运销大户,应从税收、信贷、融资、技术与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此外,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资金雄厚、设备优良、技术先进、有品牌、有声誉的企业落户该市,推动自贡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性特色农业健康发展,逐步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预计取得的成效
第一,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利用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走产业化经营道路,促进产业互动、城乡互融,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第二,通过特色农业建立起了农民稳定增收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本地特色,积极探索种植业方向,围绕“特”字做文章,逐步培育起增长点,建立起农民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
第三,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把扶持龙头企业放在重要位置。从税收、投资、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使之逐步发展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同时,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基地组建专业协会,支持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产品营销活动,使专业协会在协调生产者与政府、龙头企业、市场之间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实施品牌战略来推进标准化。
建设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和产业,需要各具特色的品牌,实行品牌战略是商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实施品牌战略首先要科学研制优质商品生产管理标准,包括无公害生产标准等一系列相关商品及品牌的生产管理标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并从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入手逐步推广。加强宣传和营销策划,逐步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效益。着力解决目前有商品无品牌、有品牌无商品和有品牌无企业的问题,特别重视龙头企业在品牌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和主导地位。
第五,通过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农业示范。
发展特色农业,仅靠农业部门难以快速发展,需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涉农各部门密切配合,整和政策、项目、资金、技术资源,协调行动,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发展特色农业,要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可操作,发挥示范作用,达到一业为主、多业互动或产业互动的目的。各项力量和资源要围绕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协调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推进优势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课题组.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0,(03).
[2]王学鸿.农业产业化与老年保障对策[R].昆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2005.
[3]司俊.21世纪甘肃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开发研究,2001,(03).
[4]王廷科.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小城镇建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02).
[5]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 上一篇:公文格式标准化的写作特点
- 下一篇:农村老年人医疗消费行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