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素质建设论文

时间:2022-05-31 10:22:00

导语:农村文化素质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文化素质建设论文

摘要: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事业发展的成败,新农村建设同样的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只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有效进行。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关系研究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远景,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无数事实证明,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事业发展的成败,新农村建设同样的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只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有效进行。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文化工作者必须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有五千年文明史,但经济的落后,使我国的国民素质较之发达国家普遍偏低,农民尤甚。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高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依然在用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惯性思维依然在主导着他们的行为。即使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由于信仰的缺失、道德水准的失落和法律意识的淡薄,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党中央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这为群文工作者开展工作提出了方向。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应从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体现。在我国,农民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农民的道德意识、修养和行为影响着国家的整体道德走向。农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标志着中国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修养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对一个国家就更加重要。

造成农民道德素质不高的因素有很多,落后的生活状况和教育的滞后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物质生活的窘迫和道德意识的缺失使他们的行为走了样。随着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找寻致富之梦,他们在接受城市文明、共同建设城市文明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在延缓着城市道德水准提升的速度。因此说,对农民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对国家、对城市、对农民都至关重要。

二是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没有文化的人是可怜的人,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由于国力的不足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大都集于城市,农村教育相对落后,致使农民的子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尽管知识改变命运的召唤,曾使很多农民家庭倾其全部财力培养子女读书,但就业的艰难,因培养学生而返贫的后果,使他们中的很多人放弃了让子女接受教育的努力。辍学、失学现象屡见不鲜,文盲、半文盲者为数不少。因此,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进行学历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应着重抓好的事情。只有农村整个教育水平提高了,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才具备可能性。

三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素养。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技能是致富的法宝。许多农民率先致富,大都依靠自己掌握一定的技能。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所致,大多数农民依然靠天吃饭,极其缓慢地改变着贫穷状况。而那些不甘贫穷的青年农民纷纷涌进城市,急切地想改变命运。他们无任何技术而言,只能靠出卖体力劳动为生。由此,城里最苦的活是他们干,最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属于他们。而那些还继续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由于得不到适时的农业技术培训,观念老化、生产方式落后,依然在重复着老祖宗留下的方式缓慢地扩大着再生产。还有一部分人,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一夜之间由农民变成了新市民。失去土地,他们茫然失措,无以为生。虽然他们身份已不再是农民,但他们依然是农民心理,依然是需要关照的农民群体中的一员。中国小康,是农民的小康,只有农民生活富裕了,中国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强。农民何以致富,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只有他们具备了较过硬的生产技能、较好的科技素养和较先进的经营理念,他们才能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地提高和进步,与时代同步发展。

四是具有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全面建设法制社会正成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法制建设的路还相当艰苦和漫长,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中,法律意识相当淡薄。在有些地方,法不生效,权大于法,家规、族规大于法规,发生法律纠纷不依法解决,而是采用极端的非理性的方式解决,致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违法事件不断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宁静。还有大批进城的农民工,虽然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法律意识的缺乏,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同的问题。如为争取合法权益如讨要工资等,采取非理性方式,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发生。可见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该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农民只有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村干部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捍卫法律的尊严,确保新农村建设有秩序进行。

建设新农村的核心任务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因此,要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文化部门的重要工作来抓。

首要的是,要增加经费投入和改善文化设施,近年来,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农村文化工作却没能与经济同步发展。经费投入少得可怜,基础设施破败不堪,农民的业余生活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看纸牌,没有一定的活动载体进行引导和教育,农民素质的提高只能任其自然发展。因此,要增加经费投入。可从村委会的工作经费中拿出一些用于开展文化活动,还可发动农民自愿捐助一些。要改变乡镇文化站一人一站、一张报纸一张办公桌的状况,政府要真正把文化设施建设起来,打破建成后使用一段时间便破败下去的怪圈。要建好文化设施,更要管好文化设施。村文化室也要恢复建设起来,要建一个外型美观、舒服耐用的文化室。避免哪个房子破、那里蒿草高、哪里就是文化室。要把农村文化设施真正建成农民们既爱去、又便捷去的地方,使之成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最佳载体。

再有就是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端正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认识,改变以往工作重心在城市的思维定式,真正把为农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必须。文化馆站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对农民的培训重任。在过去的岁月里,尽管物质条件很差,但群文工作者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不辞劳苦地奔波在山水之间,为农民送去欢乐,送去知识和艺术,改变着他们的观念和生活。由此,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褒奖。而今,由于社会的转型,我们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开展得有些力不从心,对农民的亲情意识也有所淡漠。现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远离了农村,疏离了农民,也就背离了为农民服务的方向。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维,新的工作任务需要新的服务方式。在保持优良的工作传统的同时,我们要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真正把身子沉下来,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做些脚踏实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