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

时间:2022-11-25 04:31:00

导语: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

论文提要本文结合连云港市农村题材地方戏剧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淮海戏为例,简要阐述了在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地方戏剧艺术所起的作用,分析了我市农村戏剧艺术目前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重点指出剧作者在创作农村题戏剧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戏剧艺术作用农村题材戏剧创作

作者姜成波(市剧目工作室56818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我市新农村建设,需要戏剧艺术尤其是地方戏剧艺术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戏剧艺术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戏剧,我市地处苏鲁交界,淮海戏、吕剧、京剧、童子戏、柳琴戏等戏剧在我市均有较长的流传历史,其中淮海戏为我市地方特色剧种。笔者以淮海戏为例说明地方戏剧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农村题材戏剧的创作问题。

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新农村,新字新在哪里。我市总人口468.81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0%。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农村人口不再务农,文化娱乐项目日趋多元化,如今很多农村家庭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话上网,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与城市毫无差别,观众欣赏习惯求新求异,但看戏仍然是农民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目前,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大多数青壮年人口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学生又住校,留在家乡的老人和孩子变成农村文化的服务对象。在城乡结合处,网吧、游戏室、桌球室是年轻农民和农村学生热衷的地方,而偏僻地区,人们聚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赌博。面对社会的急速发展,面对农村结构发生的明显变化,文化建设需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相对于歌舞、魔术等其它艺术形式,戏剧艺术不失为发展农村文化的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毕竟,无论是什么活动,最重要的是农民对此有兴趣。

首先,戏剧艺术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农民具有欣赏戏剧艺术的悠久传统,农村是戏剧艺术的根。戏剧一直以来根植于农村这片丰厚的土壤,具有很强的乡土气息和群众性。张家港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局长曾在全国戏剧艺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说过,张家港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比较丰富,但无论是严冬还是盛夏,只要有剧团送戏下乡,露天广场上都是观众如潮,戏剧在农村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乡镇村的文化传播渠道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政府主办的文化馆、文化站以及相关的文化事业;二是自上而下举办的各类文化下乡活动;三是农民自发操办的文艺演出,比如婚丧嫁娶请来的戏班、电影,一些致富大户出资搭台的演出等;四是多年来形成的那些民间自娱自乐形式。可见,地方戏剧在其中占有相当的分量。相对于歌舞、相声、表演唱等形式,地方戏剧通过农民能够理解的剧情、亲切的地方话语、曲折的情节、形象的人物刻画,引起他们的共鸣,能充分发挥高台教化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充实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全民族的文明水平、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和健全发展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说,地方戏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最有效的载体之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东北二人转之所以那样红火,就因为它贴近生活,形式活泼,注重教化的效果又不僵化教条,老百姓爱看。

其次,地方戏剧的发展对于转移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意义。一些民间剧团的演出吸纳的都是农民,他们忙时务农,闲时外出演出,可以取得适当的经济报酬,不仅富了脑瓜子,也富了自己的钱袋子。

另外,地方戏剧的发展对于保护我市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也有不小的贡献。淮海戏、童子戏是我市地方特色剧种,本身就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重点保护与培植。由于戏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传承等特殊性,演出市场的红火,有利于淮海戏、童子戏等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发扬光大,相反,如果戏剧市场一片萎靡,长此以往,淮海戏、童子戏等难免要变成博物馆中的活化石,所谓的保护和传承也只不过是人们的臆想罢了。

全国地方戏剧目前正逐步走向衰落,我市戏剧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以前农村遇到红白喜丧,喜欢放几百块钱烟花、包几场电影,现在逐渐演变为请民间戏班唱戏,一些民间剧团也是长期活跃在民间。不仅同村的人来听戏,外村知道消息的农民无论农闲农忙也都会赶来听戏,市场潜力大,前景比较看好。但一方面农民自己操办的演出往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变味的所谓“淮海戏”充斥着舞台,另一方面一些有相当水准的专业剧团情愿整天无所事事而面临倒闭和解散困境,也不肯放下架子,拉下面子到乡镇演出。尽管有的艺术院团也下乡演出,但演出剧目却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反映农村题裁的戏更是寥寥无几。难怪老百姓感叹说: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十年演十戏。另外,随着农村影碟机的普及,农民购买盗版影像资料的现象日益普遍,农村小戏盛行,但市场多被糟粕所占据,例如剧目《妹想郎》、《小秃子谈恋爱》、《小寡妇上坟》等,充斥着低级趣味的东西,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适合农民口味的碟片。有些农民是每晚必看碟片,没有新内容就翻来覆去看,虽然剧目质量良莠不齐,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很奢侈的享受了。看来农村不仅在经济上需要打假、反“销废”,文化上也需要打假、反“销废”。有的村庄每个星期有固定的聚会场所(比如在村民家),无任何演出道具、服装等,一把二胡就能把戏剧爱好者召集起来唱一个下午,观众也不在少数。这一方面说明农民对这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说明戏剧供需错位、信息不对称,我们职能部门的工作有所欠缺,有待改进。

目前我市乃至全国农村戏剧发展都面临着让农民看什么戏、怎样让农民看得见戏、看得起戏等问题。作为政府,要抓政策、抓设施、抓环境,要给予地方剧团必要的政策和资金保障,注重培育戏剧观众,要建好一批戏剧演出场所,并不断完善剧团下乡演出条件。作为剧团,要有正确的服务观念,要制作出能与农民产生共鸣、让农民消费得起的文化产品。作为剧作者,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

剧作者要加强农村题材戏剧创作。

目前我市农村题材戏剧创作的出路基本是编排一些应景宣传品,完成宣传任务,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市场整个戏剧创作生产毫无主动可言。创作基本上都是遵循政策的思路,回避社会矛盾和现实,情节主干基本上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奔小康,期间碰到了技术、资金、农村落后势力的困扰和阻拦,但是,上级政府紧紧依靠上级党委和政府,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事业成功。我市这几年排演的淮海戏《代代乡长》、《明月芦花》、吕剧《山乡情》、《草莓扣》等无一例外地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创造性的创作过程变成了公式化的演绎和克隆,导致作品艺术魅力的丢失,很难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那些缺乏现实性的概念化作品,根本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诉求。再加上戏剧本身不大景气的大环境,给现代农村戏剧的创作和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戏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剧作者要加强农村题材戏剧创作。

剧作者创作的农村题材戏剧要有时代特征。

戏剧的时代特征既是戏剧表层的艺术特征,也是它所承载的内涵意义。戏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风华特质,愈能准确地、本质地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愈有可能成为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等。当下的农民,已不是时的农民,以获得土地作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也不是改革之初的农民,视解决温饱、获取财富为最大价值,新农民有新的元素、新的观念、新的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要关注中国农村在走向现代化、市场化、法制化进程中的农民命运、情绪心理和中国农村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化,要克服过去写农村题材的弊病,发现农村生活的新亮点,努力塑造好转型时期的农民形象。

剧作者创作的农村题材戏剧要为农民服务。

剧作者要扎根于农村,以农村为阵地,关注农民的生存、生活状态,用更新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来刻画、表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以及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现实,展示乡土乡情中人性的大美。农村题材戏剧要为农民服务,但农村题材戏剧不是为农民服务的唯一选择。《狗儿爷涅磐》、《桑树坪纪事》、《山杠爷》等优秀剧目,在城市演出市场也是叫好又叫座的。为农民写戏,或送戏下乡,在剧目题材的选择面上完全可以更宽泛一些。江苏吴江市自2003年开始,每年都举办“文化联动”,所谓联动,就是村村镇镇编演节目,不但自娱自乐,各村镇间还相互演出。每次活动都持续几个月之久。上百个节目轮番出场,受到百姓热烈欢迎,观众多达40多万人。我市于2006年举办了第一届新农村文艺作品征稿比赛并于2007年5月出版了《和谐文化乐万家——新农村建设文艺作品集Ι》,在此基础上我市今年将举办首届建设新农村剧(节)目调演,对全市优秀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进行展演,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支持作用。虽然只是处于开始和探索阶段,但毕竟迈出了尝试性的步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一阶段,市剧目工作室准备扩大题材征集范围,只要是农民爱看且有一定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作品都受欢迎。

在这个流行后现代、小资情调、无厘头、愤青作派和各种西方浪潮洗礼的多媒体时代,一届超女,一部戏说,一个博客,就能让人一夜成名,日进斗金,人们被浅近的功利目的弄得心浮气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去写一点作品。剧作者要关心现实社会,少些功利心,不浮躁不肤浅,剧作者要沉下心,以积极心态和悲悯的情怀,潜到生活深处去,最深切地关注人,表现人,在作品中深刻地塑造人,展现人的内在外在世界,创作出真正属于当下农村、当代农民的作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努力关注和反映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为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我们每一个剧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