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思考

时间:2022-11-24 04:10:00

导语: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思考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村建设,以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其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已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一、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

1、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进步,一个经济发展文化落后的社会是一个畸形的、不健全的、不和谐的社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没有文化的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同时,没有体现先进生产力的文化也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第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开放性和流动性大大增强,原有的区域界线和地缘关系进一步打破,各种矛盾将有所突出,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也将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新形势面前,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各种关系,才能对社会结构变迁、利益关系变化、生活方式变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进行规范调节,保持农村社会协调稳定。

第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目前,农村的落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突出体现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上。这些问题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从人类全面发展要求看,在温饱解决后,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

2、农村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作用分析

第一,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是对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一翼突进,而是农村整体文明的腾飞。农村文化建设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文明程度提升的问题,它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第三,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人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这不仅是国家公共建设的任务,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加农村公益文化的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体公民都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而,为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农村文化建设在地域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分析

让先进文化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地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地域发展战略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一,发挥文化整合功能,为社会发展凝聚力量。文化是灵魂,文化更是民族、国家或地域文明的客观体现。在地域发展中,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即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的发挥,决定着地域发展的思想、能力和前景,只有充分发挥文化功能,并通过文化建设,使社会价值观形成一致,使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多元结构矛盾在共同文化整合中得到解决。如此,方能增强民族和地域的认同感,方能为地域发展凝聚力量。

第二,发挥文化导向功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整合功能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持社会秩序,而文化的导向功能则是推动社会进步,主要表现为:一是提供知识,二是积累成果。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文化导向功能,才能把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知识技能,传播到大众之间,落实到社会实践和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在地域发展中,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就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致力文化传承创造,提升社会创新能力。文化,不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精神状态的文化,都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或衍生出来的。所以说,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影响并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创造力和地域发展的创新能力。在地域发展中,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不断吸纳先进文化,提升文化创造能力,也即提升了社会的创新能力。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其一,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投入总量不足、重投轻管。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以下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对文化人才的投入,也几乎没有保证文化设施正常运行的经费,绝大多数是只管“建设”,不管“运转”,存在明显的“重投轻管”的问题。2、行业部门分割、重复建设、有限资源浪费。农村文化建设责任分属多个行政主体(部门),文化活动内容重复率高,组织形式简单,政出多门,领导网络不健全,分类不明确,边界不清,没有将多个部门协同起来做统一的规划与投入,导致原本有限的农村文化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3.重形式轻效果、轻后期管理与评估。绩效评价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它对农村文化建设起着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作用。但农村文化建设评估工作机制不全,评价标准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评价的标准就是多少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多少本藏书、有无正式的规章制度,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文化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使用率等指标。因而缺乏一个事后的反馈监控机制,一些已建成的农村文化设施很难得到有效使用。

其二,农村文化建设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农村文化在供求结构上的部分不对称。政府供给的文化活动与农民的文化活动需求之间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政府提供的文化设施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农民技术学校、有线广播、老年活动室;而农民对政府提供文化设施的需求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文化活动站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青少年活动中心(馆)。造成这一错位的原因,不能仅仅理解为农村文化资源贫乏,而是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这一结构性矛盾造成的结果。这说明,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制度存在缺陷。2.农村文化在城乡结构上的边缘性和滞后性。与城市文化相比,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自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以家庭消费文化为核心的“私性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却日益衰败,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式微。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有所改变,但在整体上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农民对文化活动以及文化设施的偏好具有明显的模仿现代都市文化的痕迹。农民使用频率最高的也都是电视、广播、书、报纸、杂志等现代媒体,普及率较高的也是各种现代文化传播工具,但在文化内容的供给方面,仍然大大滞后于城市。当代中国的中心文化是现代都市文化,农村文化始终处于这一中心的边缘。3.农村文化在地缘结构上的相对封闭性。中国农村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当代中国农村文化体现在地缘结构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即不同地域的农村文化差异很大,地域文化特色往往与当地的方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种文化的系统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同地域的农民很难轻易融入其他地区的文化体系中去,例如,各地方戏曲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农村文化在地缘结构上的相对封闭性。4.农村文化在层次结构上的差异性。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文化设施的需求相似,但不同年龄的农民对于文化设施的需求则具有很大的差异,当前农村文化消费出现了分众化趋势,一种文化样式难以满足所有农村亚文化群体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在层次结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其三,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变迁性问题。主要表现为:1.文化主体。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劳动力输出地,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一般要占全村总人口的25%-30%,个别地区可能达到40%。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成为儿童、妇女和老人。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农村中坚层流向城市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造成了农村文化传统的断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因为缺乏农村中坚力量的参与,客观上使其日益边缘化。2.文化内容。随着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萎缩与现代都市文化的渗透,农村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一些民间艺人也随着生活的压力等原因相继转换岗位,一些经典文艺活动和文艺人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而现代大众媒体也逐渐占据了当代中国农村文化的主导地位,广大农民群众模仿城市人的文化消费方式,现代文化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农村文化开始出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3.文化载体。发达地区,高新科技的文化载体发展迅速,农民家庭已经进入到一个电脑和互联网服务快速发展时期。欠发达地区农村,技术进步也开始影响农村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电脑和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民家庭。4.文化阵地:在欠发达地区,由于乡镇和村一级的经济实力弱化,绝大部分乡镇和村都不再有文化设施上的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村级的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村组文化室大都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县乡文化机构组织的“文化下乡”、“电影进村”活动,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心中的文化热情。与这种公共文化活动逐步退缩相对照,农村文化建设的产业化开始起步,农民自发集资改建文化阵地、资助政府办电视差转台、成立个体电影放映队、兴办舞厅、游戏厅与网吧等,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成为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生力量。

2、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建设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因而对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够,文化工作没有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提不到议事日程,必要的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文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2)文化经济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购书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少,没有按照省文化政策关于对文化的投入要高出当地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的要求落实。赣榆县图书馆自2000年到2004年没有添置新书,2005年只拔5万元购书经费。镇文化站自1997年至2006年,没有添置新书,必要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经费更为短缺。

(3)文化队伍不稳定,文化专业人才匮乏。因用人机制问题,许多具有文艺专长的人才不能进入文化系统,原在文化系统有专业才能的人员又因待遇不足而“飞”走。近年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无专业技能的人员又涌进各文化站,致使乡镇文化站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乡镇文化“四基”建设不到位,公共文化体系不健全。目前,赣榆县文化站仍存在无房站现象,有的站房被挪用、拆除,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健全的文体服务体系。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领导和组织保障。一是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开发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十一五”财政发展规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三是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落实相关部门责任。有关部门要认真制订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政策,明确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市、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建立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综合协调。群众团体要努力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

2、多元投入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和财政支出机制,真正使农村文化事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必要议题,以确保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不低于城市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速度。要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增加文化事业财政支出在村级的分配比重。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实用型的文化设施,做到布局合理,以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要开拓新的筹资渠道,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多方面筹集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如村级组织可采取公益冠名等方式为企业打造各种宣传广告,吸引企业投资农村文化建设。

3、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整体部署,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的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扶持奖励民办文化。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积极扶持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关行政部门要简化对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在土地使用、信贷、行业政策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三是加强对拓宽农村文化市场的政策调控。按照普遍服务原则,运用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物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通过各种有效的调控,把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四是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版权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加强和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4、“送”、“种”结合,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专业文艺院团要努力创作农民群众需要和满意的、健康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要面向农村群众,组织好重大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优秀影片放映。文化馆、文化站要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活动。图书馆和农业、科技、卫生等部门要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积极开展村落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二是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认真做好“民间文化艺术家”、“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的命名等工作。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发展“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大力开展县际、市际间的特色文化活动。三是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建设,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四是促进农村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加强为“三农”服务的图书、音像选题策划,保证为“三农”服务的图书、音像制品选题在出版计划总量中的比例。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服务“三农”为主的图书单位,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大力扶持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积极推广农家书屋,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五是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三送工程”、文化对口支援等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扶贫计划,建立和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六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助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鼓励权利人许可基层文化单位无偿使用其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5、实施“增知富民”、“增知娱民”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不会有新农村。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实施“增知富民”、“增知娱民”工程,使更多的农民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掌握了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增强了致富本领。所以说,要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就要创新载体,求真务实,大力实施增知富民和增知娱民工程。通过举办农民培训班、专题文艺演出、科技电影放映、农民读书节,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讲座、开设农民电视课堂等多种服务形式,拓宽文化教育渠道,丰富文化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参与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和科技致富本领,为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意识和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6、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地区之间有着极大的文化差异性和经济不平衡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基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从而,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上市场就不能显示文化的特有价值。市场是文化流动的平台。要促进农村文化资本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使文化资本按市场的要求运行。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精华,要保护和挖掘农村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充分利用。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一旦开发出来就是财富,就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生产力。要充分利用这些遗产,挖掘其文化价值,打造文化品牌让农民发家致富。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农村文化市场调节与管理,是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政府和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为抓手,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在制度和政策上支持新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现象蔓延,光靠政府部门财力支持还不够,要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各方面社会力量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私营文化团体是农村文化市场的新生力量,政府要建立资助私营文化团体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有突出贡献和富涵文化意义的私营文化团体进行必要的经济援助。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2、《十一五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实施纲要与建设标准应用手册》,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

3、周和平《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四大问题》,南方网,2006年1月

4、财政部《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期刊网,2007年11月

5、黄涌《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5月

6、邓碧泉《建设特色文化村》,《求是》,2004年第9期

7、王丽岩《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剧作家》,2006年1期

8、朱文镇赵秋喜《关于中国农村文化性贫困的若干思考》,《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

9、周桃英《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8月第16卷第8期

10、戎刚等《当前农村道德文化建设问题浅析》,《农村发展论丛》,1997年2月

11、廖章恒《新时期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农村经济》1994年第10期

12、于德运《我国农民文化心态的变化与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