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农电经营管理现状

时间:2022-09-25 06:22:00

导语:审视农电经营管理现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审视农电经营管理现状

一、全面客观地审视农电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两改一同价”政策的实施,农电建设管理由农民自建自管改为县供电企业统建统管,农电设施质量高了,农民用电负担减轻了,农电管理关系理顺了。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当前和未来的农电经营面临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当前农电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员负担较重。因网改和接受形成巨额的农电资产,必需有庞大的农电队伍从事管理,庞大的队伍必然形成较重的经济负担。根椐国电公司定员标准和澧县实际,经过农电体改,将32个乡镇电管站改制为15个供电所,乡镇农电工由193名减至141名,将全县648个村原850名电工全部取消,新聘300名管户农电工,承担着全县20万用电户的营抄、配电管理任务。改制前的农电工、村电工工资、管理费等主要靠农电“三费”和农民分摊。改制后,441名农电人员,是我局主业人员(171名)的2.58倍,其工资、基本保险、差旅、福利等人员待遇成本,每年就需580万元。

二是设备维护、管理成本高。全县1亿的配电资产维护,20万用电户的供电服务,不仅需要广大农电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且需要巨额成本支撑。从澧县近几年运作分析,每年的设备维护费成本至少需200万元(不含主业投入更改、扩建、灾损修复等),由农电工、客户引起的管理成本达220成本万元。

三是供电所基本建设资金需求大。供电所基本上是以原电管站为依托建立的,普遍存在办公、住宿面积不足、条件差。从满足供电服务质量和人员工作基本条件出发,全县有8个供电所需移址新建,6个所房建设、办公条件待改善,加上车辆、微机、安全工器具配备等,共需求资金1300多万元。

四是原农电形成的债务压力大。原有农电管理体系是伴随农村电力事业发展而依存的,他的产生和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电力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地域条件、管理状况等差异,部分县农电形成一定的债务。按照国务院关于原农电人、财、物无偿移交的精神,接受的资产和债权基本上为不良资本,债务必需全部偿还。澧县撤站建所时,虽原农电帐面亏损仅300多万元,但多年累加的900多万应收款已成为死呆帐,实际债务达1200多万元。实施农电体改时,又一次性为农电人员补买养老保俭、发放解聘补偿费等达260万元。

五是现实农电经营仍处于粗放型。不可否认,“两改一同价”实施后,各县供电企业普遍采取了农电经营责任制考核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明显的。但农电由群众联合体自管型向企业经营型转轨过程中,实现经营效益型、运作规范型、人员优化整合型的要求,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及在农电工待遇、经营成本消化、历史债务处理、网改后续建设资金来源等关键问题上,国家尚没有完善配套政策,农电经营难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售电量增幅小。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以及取消供配电贴费、大幅度降低初装费标准等措施后,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拉动用电市场内需的初衷未实现。农村售电量增长率仅为6%,与由此引起的成本增加形成较大的反差。

②线损率偏高。农电地域广阔、设施分散、用电量小,决定了农电线损管理难度。目前各县农电低压技术线损,尤其是管理线损率,比国家12%标准高出5-10%。配电设施不匹配,树障清理不彻底,计量缺陷处理不及时,窃电查处不力,是导致线损高的主要原因。

③电价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力调电费、容量基本电费、商业电价不够到位,高价低用跟踪调整不及时,是农电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之一。

④成本支出不严。农电财务人员专业不熟,骨干创业兴企、规范管理意识不强,超计划盲目开支、随意乱开支的现象时有发生,难免给农电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⑤承担社会负担重。部分官员认为供电企业家大业大,摊点、占点没啥,供电所面对较多的公益赞助、灾贫捐献、建设摊派、监管收费等,处于一种不给钱怕“政府”不支持工作,给钱又承受不起的两难境地。

⑥降低电价、初装费与提高服务质量所需成本形成反差。城乡生活用电同价后,虽然上级每月追补了30多万元的农电成本,但全县农电仍有一定的成本缺口。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一方面需要员工卓有成效地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成本作保障。如服务承诺中,山区抢修应在2小时内到达,没有专用的汽车,承诺就成为空话。

2、未来农电面临经营压力将会更大。

从国家电力政策、农电发展、用电客户要求等趋势分析,应该说,现行的农电经营还不是最困难时期,未来将面临更大经营压力。

一是农电收入将会更少。城乡用电全部同价的日子终究要来临,全国对商业用电下降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政策一旦实施,将面临农电收入取消、低压线损无法消化的新困难。

二是农电资产维护、扩建资金需求会更大。目前因网改时间不长,设备维护、续建资金需求相对较少,增加配变数量和容量、增大线径等暂时不多。随着时间推移,全县1800多台配变、2万多公里线路,庞大的资产会逐年增加,即使按静态数每年更改2%,每年需资本金200多万元。

三是运作成本费将会更高。如农电销售代用票改为正式票一项,每年需增加成本30多万元。电表周校按照每年轮校五分之一,每年4万多支电表的校验、封沿线、人工、交通费等,按每支20元成本测算,需成本90多万元。

以上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的历史背景,又有现实的工作不到位,还有政策制度的不够完善等诸多原因,全面正确地审视农电的今天、明天,其目的在于完善农电、发展农电。

二、坚持用时展的要求探索农电经营管理新思路

坚持以农电效益、发展为主题,以做大、做强、做活为基本要求,不断探索经营管理新举措,寻求解决问题新方法,谋求农电发展新思路,这是赋予当代农电人的历史责任。

1、运用市场经济机制,以合法、合理、合情、用活为原则,探索农电用工新路子。用好、用活农电人员是农电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应有效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工资能高不能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做到用工合法、合理、合情。目前农电队伍中,管户农电工具有人最多、工作最分散的特点,考虑到有利促进农村用电、方便农电管理的实际,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之规定,聘用管户农电工时,应以“居住不离家、管电不弃田、待遇不固定’为原则,以协议管户(分山、丘、平湖地域差异)数量为基础、以工作质量(安全、线损、电费、服务)为核心,确定管户农电工待遇,依法签订《非全日制农民用工劳动合同》。在人员管理上,主要监督管理与用电管理直接相关事项,不固定工资基数、不提供办公场所、不包揽全日制用工待遇、不离本地,签订劳动合同以平均每天工作不超过4小时、不明确合同具体期限(按“意见规定”,对未签订具体期限的,合同双方的任何一方可随时终止合同)为宜,保证计件(管户)工作量、质量的工资、基本社保待遇到位。这样既保证管户农电工在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通过管电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又有利于避免“‘和尚’有朝一日进庙宇,终身‘撞钟’有饭吃”的弊端。

2、采用经济手段,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以规范管理为基本要求,不断强化农电经营管理。目前,县供电企业面临主业、农电、劳服三大经营任务,其中农电涉及人员最多、地域最广、难度最大,农电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为此,农电经营管理应在研究政策、分析现状、找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采用经济手段强化经营管理。一是抓住关键。线损高低是衡量经营管理水准的重要尺度,降低低压线损率是农电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降低线损应把合格计量表计,及时消除表计故障,杜绝无表用电,有表无卡、抄表不对时不到位、不准确现象发生,作为主要环节抓落实。针对农忙、旱季、重大传统节日等时段用电量大、容易发生窃电的特点,及时组织台区线损分析和不间断稽查,组织人员开展砍青扫障、查找问题症节,把线损结果与农电工待遇直接挂钩考核,以达到企业、员工双赢之目的;二是突出难点。电费回收率高低,是衡量经营质量的核心内容,由于外在诸因素的制约,加上内部某些工作不到位,电费回收难的局面还将持续,做好农电费回收工作任重道远。为此,按照有利于回收、有利于服务、有利于降低风险的原则,探讨改革回收机制、完善回收设施、改进回收方法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农电实际,在回收机制上:探索将陈欠电费作为不良资产委托国家专门机构,运用法律手段回收;加速确认死呆电费的核呆步伐;适度加大陈欠电费回收奖励力度;争取国家、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对破产企业、农排、自然灾害电费,实施免税和国家、地方政府、供电企业分摊等途径,解决死呆电费回收问题。在回收设施上:全面采用微机运算、开票方式,适时增加收费网点。在回收方式上:根椐农村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集镇定点微机现场开票座收;较集中农村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地点座收;较偏远分散村由管户农电工“先买(票)后收”的走收方式。从现实情况看,委托收电费的方式,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以暂不全面推广为宜。

3、强化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应以增收节支、规范运作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培训为重点,切实做到精打细算、量人为出。不断强化员工的勤俭兴企意识。把骨干、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作为首要环节,有效解决业务不熟、开支无计划、不规范现象,严格微机联网运行、资金收支、成本核算、支出规范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