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市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

时间:2022-04-08 08:34:00

导语: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市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市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

摘要: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兰州市发展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并从加强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技术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探索后续管理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快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进程,推进兰州市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描绘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指明了建设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是是按照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基本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种养业结合的生态家园模式[1]。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村环境,统筹城乡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现代化。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可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如我国北方地区推广的“棚-猪-厕-沼”四位一体生态工程,就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科学技术对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转换,生成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1.2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能源生态工程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比如沼气工程建设,一口8~10m3的沼气池,约需投资1500元左右[2],利用这口沼气池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和电费700元,节约化肥和农药费用150~200元,养畜增效150~200元,种植业增效150元,则一口沼气池的经济效益可达1200元/年。如果把沼气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农业,效益更加显著。

1.3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有助于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长期以来,农村大部分地区处于“露天厕、泥水街、鸡鸭圈、蝇满院”的恶劣环境之中。太阳能光热、光电转换技术、沼气发酵以及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利用,提高了农村用能的水平和品位,促使农民养成了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农村发展沼气,使广大农村妇女告别了烟熏火燎之苦,被称为“妇女的第二次解放”;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粪便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切实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1.4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有助于促进乡风文明,提高居民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不仅要考虑外在形象的美化,更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根本任务。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涉及能源、生态、建筑、种植、养殖和微生物等多门学科,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因其效益显著,能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列中去,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用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种养、加工等庭院经济项目,消化和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利用率。农民在模式建设中,逐步树立起商品的信息观念、时效观念、价值观念和市场观念,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1.5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有助于促进民主管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要求贯彻可行性原则,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村级服务组织,是由农民自觉、自愿组织起来的,服务组织直接联系着每一家农户,既能开展经济技术服务,又能提供法律援助和政策咨询等,使农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与外部市场竞争的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促进了民主管理。

2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2.1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全球化的目标,预期到21世纪中后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可能成为世界主流能源。兰州市具有较为丰富的且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是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1)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兰州市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杆、薪柴、畜粪等,是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来源,约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0%[3]。与河西和陇东地区相比,兰州市生物质能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但由于生物质能资源获取方便,在兰州市农村地区利用较为普遍,且利用水平低,能源转化率低,存在很大的优化利用空间,可为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条件。

(2)太阳能

兰州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于太阳辐射的一、二类地区,平均日照时间2300~2700h/a。有专家测试,在相同水量和温度的前提下,夏季每天每平方米所接受的太阳能热量相当于4kW.h的电转化的热量,冬季则大约相当于2~3kW.h的电能[3]。据估算,一只集热面积1.5m2的太阳能热水器可满足一个四口之家一天的热水需求,假设一年需使用热水器300天,则可节电900度,相当于344.7kgce,按每度电0.54元计算,可节约电费486元。若按2004年兰州市人口总数309万人,约77万户,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约8%计算,则全市可节约5544万度电,相当于2123.35万吨标煤,节约电费2993.76万元,减少CO2排放3157万吨,减少SO2排放28.46万吨。同时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光电利用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政策条件

政府支持是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发展的强有力条件。国家的《节能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均提出了“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要求。甘肃省委省政府也制定出“甘肃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农村能源发展的政府措施。兰州市委、市政府多次提出,要将农村能源作为缓解人畜饮水后的又一重大问题来对待,作为农村的一场新革命来对待,2007年4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兰州市节约能源实施办法”。这些都为加快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技术基础

技术条件是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发展的基础。甘肃是农村沼气和太阳能利用最早的区域之一,目前已总结出“一池三改三配套、四位一体、一池三改”等多种适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兰州市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拥有多家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有1000多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较好的技术队伍。另外兰州市还拥有多家农村能源研发培训机构,如国际太阳能促进中心、亚太地区太阳能研究和培训中心、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兰州市农村能源建设推广中心、市畜牧局、市能源站、市太阳能学会以及皋兰县农广校等部门,均可为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2.2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总体上看,兰州市在推进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发展农村能源生态工程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具备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兰州市在推进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的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不适应

近几年来,兰州市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畜禽粪便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都比较低,区域优势和潜在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二)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近年来,兰州市已对农村能源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但总体上看,一是投资渠道不稳定,未设立专项资金,投资方向单一;二是投入量明显不足,不能适应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快速发展。

(三)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技术推广和后续管理服务体系薄弱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和管理服务队伍作保障,没有比较健全的技术服务体系,就不能使能源生态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之中。近几年来,兰州市农村沼气建设发展速度较快,新建沼气池较多,使用年限短,管护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但后续管理服务跟不上,制约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的快速稳步发展。

(四)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滞后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涉及的领域广,具有多学科、跨行业、技术密集等特点,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水平。兰州市在研究开发高效沼气发酵工艺、提高产气率和去除率、降低工程成本,秸秆气化等方面没有新的突破;在能源农业、开发燃料乙醇技术、秸秆固化和液化等方面的生物质能源深层次开发利用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的技术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还不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3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3.1发展思路

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推广地各类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发展型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工作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兰州市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在于抓好“五项工程”建设。

(一)加速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依托沼气国债项目,以沼气为纽带,以农户为单位,将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禽畜舍、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沼气池等农村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组合,与农村改厨、改厕、改圈、改炕灶、改庭院等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紧紧抓住农村“六小”工程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大对沼气国债项目的争取力度,以推动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二)大力推广生物质气化工程建设。以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为突破口,加快推广生物质气化技术。(三)认真抓好集约化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建设。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分期分批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切实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工作。(四)积极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要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抓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制订好建设规划,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推行先进适用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技术模式,以项目推动发展,以“示范村”和“整治村”为重点,加快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推广应用。(五)全面启动能源替代技术创新工程。以科技为先导,充分依托兰州市及甘肃省有关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加速开发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满足小康社会需要的农村替代能源新技术。

4加快兰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措施

4.1科学规划,把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科学规划是加快发展农村能源的前提。要进一步调整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把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切实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乡村规划之中。

4.2因地制宜,积极推广适合兰州特点的技术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兰州市生物质能、太阳能资源现状和区域特点,明确建设区域和重点。在湟水沿岸的红古区,以防养殖场粪便污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水资源,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应与防治禽畜养殖污染和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重点发展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养殖场和养殖大户沼气工程以及太阳暖圈等组合的“畜-厕-沼”模式;在兰州市郊区,与养殖场搬迁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重点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中型沼气工程;在城郊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治理双重目标。在榆中、永登、皋兰三县的偏远地区,可将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吊炕、省柴灶和集雨水窖等生态工程集为一体,形成“太阳能—生物质能”一体化的农村生态住宅模式,以满足住宅的取暖、照明、炊事、热水等日常能源需求。

4.3创新机制,不断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的公益事业,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加大财政的资金投入;要注重项目的整合配套,争取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节能等专项经费中安排一部分用于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扶持政策,并鼓励调动社会资本和农民群众投资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4.4突出科技,进一步提升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技术支撑能力

发展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整合技术力量,组织科技攻关,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生产、转换、利用技术的开发和能源农业技术的研究;注重沼气工程与农技、农机措施的综合配套,加快农村能源与生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充实技术力量,提高队伍素质,抓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进科技入户,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

4.5拓展领域,探索后续管理的模式和机制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集农业生产、工程建筑、管理服务为一体,建设是基础,管理服务是关键。一方面要挖掘潜力,积极拓展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领域,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加强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抓好示范试验,不断扩大沼渣、沼液的应用范围;在太阳能开发利用上,加快光热、光电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把太阳能技术应用到养殖业、种植业等生产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培栋,王刚.农村户用能源生态工程北方模式能量转化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5,26(6):815-819.

[2]张培栋,张楠,胡华.中国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农村生态环境,1998,14(4):58-61.

[3]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远景规划[S].甘肃省发改委,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