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角度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19 06:40:00

导语:从微观角度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微观角度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要帮农民树立成本意识

下乡调查农民增收问题,不少农民反映务农增产不增收,有时甚至还要倒贴。详细了解后感到这是实情。而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除农产品价格低、农业投入费用高这些经常提到的因素外,农民群众缺乏成本意识、不注重务成本核算,也是其中一条重要原因。

现在,有不少农民缺乏成本意识,多花了钱却收到相反的效果。如小麦播种:有人每亩播10多公斤种子,实际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只需5-8公斤。这样,种一亩小麦仅种子就多出5-7公斤,多投入几十元钱。而且,多投了钱效果并不一定好:播量过大,出苗过密,后期容易倒伏,反而会影响产量,降低收益。还有施肥:不少农民偏爱氮肥,种地时大量使用,结果不但买肥料多花了钱,还造成土壤各类肥料含量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只是土壤板结,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很明白,不计成本实在吃亏不小。

农民务农缺少成本意识的原因,一是受小农经济的传统观念影响,只习惯看收成好不好,不计算投入有多少;二是缺少商品经济观念,不习惯也不注重进行成本核算。另外,传统的耕作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核算务农成本。还以小麦生产为例:过去小麦高产的秘诀是密植,因为以前小麦分蘖少,播种量要大,苗要密,而现在小麦新品种分蘖较前多了近一倍,还坚持过去的播种量,就会花冤枉钱。同样,小麦生长中灌溉三遍即可,而不少人认为只有大水大肥才能高产,非要灌五遍,并且采用大水漫灌仍很普遍,这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显而易见,帮助农民群众建立正确的“成本观”,树立成本意识,运用经济规律和科学办法来加强成本核算,降低务农成本,提高务农效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经济,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情。建议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像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一样,组织相关力量,制定必要措施,通过相应的工作步骤和具体办法,向农民群众宣传树立成本意识的重大意义,讲解和传授降低务农成本的具体方法,帮助农民群众通过降低和减少成本的办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帮农民打造农产品品牌

下乡见到一位种菜能手,他种的菜在本地市场上很抢手,创造过亩均种菜收入3万多元的纪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做过报道,临近许多乡村都请他传授种菜经验。但是,当建议他注册一个开发无公害蔬菜的商标品牌时,他却感到茫然,不知道该怎么迈步。

实际上,类似现象不但在农民中十分普遍,即使在相当多的基层干部中也是同样。由于传统农业观念的影响,农民和农业干部对“品牌”概念比较陌生。他们熟悉播种、管理、收获等生产环节的精耕细作,也习惯在农贸市场上销售农产品;却不善于在销售环节做文章,更不懂得运用创造品牌、扩大市场覆盖面这一类方式去提高销售收入。这就造成了许多农民在享受丰收喜悦之后,又不得不面对产品难销或被迫低价销售的困惑,以及增产不增收的后果。

现在,我们正步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讲,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品牌经济”。一个成功品牌,可以用集约的方式把产品的质量、服务等综合信息传递到顾客和消费者心目中,不但从而降低顾客搜寻产品信息的成本,同样也降低生产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带来交换中的经济效益。工业是这样,农业同样也是这样。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不少知名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是一个例证。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民增收,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农民(也包括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学会打造品牌,以实现在同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取得农产品销售的优势地位,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应当看到,打造农产品品牌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运作过程。一方面,产品生产者是品牌创立和管理的主体,品牌的创立和管理也必须遵照经济规律办事,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市场对名牌的认定功能;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鉴于当前农业处于严重弱势的现实,以及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的影响,决定了当前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品牌过程中,政府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有所作为:这其中包括加强对创名牌意识的教育,组织对技术质量和管理的辅导,营造生产名牌产品的环境以及组织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也包括在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标准化,改善市场环境、投资和税收等层面,采取必要的行政推动措施来促进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壮大;还包括动员和支持建立各种农业中介组织,帮助和支持农民自己成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等等。总之,要通过有效工作,把政策战略导向、农民自身发展和中介组织协调这三者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促进农业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农产品竞争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既是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应该着力做好的工作,也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要帮农民实现“三增”

下乡调研农民增收问题,了解了一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经济发展快、农民收入高的先进村的情况,也走访了几个农民收入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的村子,有一条深刻感受:要帮农民增收,需要先帮他们实现“三增”。

一是要帮“增志”,使农民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紧迫感,坚定立志增收的决心。调查中看到多数后进村的街道泥泞难行,房屋低矮破旧,经济收入明显不高,但村民安于闲散无事,推麻将打扑克成风;和他们聊天,明显感受到这里的群众虽然也想致富,但习惯懒散,甚至满足眼前的温饱,看见别人致富后只羡慕不着急。这种小农经济思想孕育的传统习惯,是导致此类地区经济滞后的重要原因。因而,增收须先“增志”,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采用实例引导、典型引路、参观学习、现身说法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增志”立志,把致富愿望变成自觉行动,从而加快奔小康、促增收的步伐。

二是要帮“增智”,千方百计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多,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更少。有不少渴求致富的农民,苦于脑袋“贫困”,难以掌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拚搏的本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状况说明,加快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尽快使农民群众的脑袋“富”起来,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卓有成效的科技下乡,把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农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才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也才能有效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使农村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

三是要帮“增视”,拓宽农民群众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眼界和胸怀,使他们思路开阔。现在是信息世界,但调查中看到有不少农民信息闭塞,甚至荒疏。农村中多数农民几乎不看报,也少有农民订报,他们有限的信息主要从电视里获取,而看电视却一般不看新闻。很显然,信息渠道的这种堵塞不仅直接阻碍农民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还严重影响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知程度和驾驭水平,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束手束脚,在光怪陆离的新变化面前困惑彷徨,甚至感到无路可走,望而却步。所以,必须下功夫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敢想敢干,善谋会干,学会适应形势,抓好机遇,扬长避短,结合实际,不断走出新的增收路子。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实现以上“三增”,需要干部们去农村开展帮农增收工作时,重视讲道理,说实情,在教育引导和启迪群众方面见实效。现在,各级都十分重视农村工作,都在出主意想办法,希望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但帮助农民增收简单急躁不行,行政命令更不行;不能强迫农民走领导认定的“致富路”,更不能代替农民拿主意。帮助农民实现“三增”,启发他们实现增收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主观能动性,这尽管不会立竿见影,难见轰动效应,则可能事半功倍。建议大家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