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时间:2022-02-19 06:26:00
导语: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劳务经济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家庭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务而获得收益的一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劳务经济正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劳务经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日趋走向成熟。近些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改善服务,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不断增加,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仅仅依赖土地生存的意识逐步淡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的态势:从事技术、管理工种的多了,向全国范围转移和国际劳务输出的多了,政府有序组织的多了,长期稳定务工的多了,劳务收入在输入地就地消费的多了。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为外出务工农民和用工单位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减少“盲流”,使劳动力转移组织化、有序化。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障碍,为发展劳务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最近几年间,我国开始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各地正陆续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松动,农民获得了对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也是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一次全新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使企业获得了招工、用工、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制度方面的条件。
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劳务输出将有较大的发展。当今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巨大,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各地输出国境以外的劳务剧增,全球已达1亿人。2003年末我国在外各类人员仅52.5万人,与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国数以百万的规模差距很大,我国的国际劳务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发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成员国进一步向我国开放劳务市场,一些对我国劳动力限入的国家将逐步取消限制,将有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国际劳务市场。现在,我国国际劳务输出的普通劳务市场不断扩大,从传统的日本、东南亚地区向中东、非洲和拉美发展;高级劳务开始打入欧洲市场,如英国、德国方面的高层次劳务需求明显增加。尤为重要的是,国际劳务市场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这为我们向国际劳务市场输出劳动力提供了大好机遇。
当前,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有利因素很多,但制约因素也不少,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务工人员量多质低和外出务工环境不优的问题。要使农村劳务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要建立起劳务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让农村劳务输出机制发挥长久的作用,以机制自身的运行来产生效益。
加快经济发展,拓展就业空间。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必须从农内改造(即传统农业改造)和农外发展两方面着手。从农内来讲,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好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消化。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开发农村资源,支持和鼓励农民经营、发展二、三产业,突出发展第三产业,扶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从农外来讲,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建设一批投资小、见效快、无污染、资源可再生、并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新型产业,既发展经济,又启动市场、扩大就业。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实现小城镇建设、企业壮大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三赢”。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内外劳务市场。
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劳务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实现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方向转变,更能有效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制定农民就业培训规划,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等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就业计划指导范畴。普及义务教育,经济发达县区可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文化素质。整合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劳务培训。安排专项资金,免费对社会弱势群体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初中级技工为重点进行系统培训,开展二、三产业迫切需要的而文化知识要求又不高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并把技能培训与职业技术鉴定相结合。
培育特色民工,打造劳务品牌。劳务品牌是劳务产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增强区域劳务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开发本地后续富余劳动力资源的强大“助推器”,代表着长远的、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输出数量。我们要弘扬诚实守信、机智好学、爱岗敬业、吃苦肯干的精神,发现和培养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新型劳务形象,提高劳务群体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劳务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政策扶持引导,优化就业环境。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要清理和取消“限农、歧农、排农”的限制政策,在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清除对农民工在子女入学、就业准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和限制。简化劳务输出手续,改进管理办法,减少办证收费,方便农民工外出。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政策,实现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增强社会团结。鼓励农民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转让承包土地,鼓励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中长期劳动合同,规范用工制度,提供社会保险,让农民工稳定就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完善社保管理办法,适应农民工的流动特性,使之便于流转、续保。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 上一篇:生产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
- 下一篇:彻底改革农业税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