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一)
时间:2022-02-19 06:24:00
导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决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有关部门落实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重要作用日益明显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可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直接而有效地带给农民。从经济学高度讲,农业产业化发源于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竞争。平等的经营主体进入市场,合适的经营规模是其参与竞争的基础条件,是对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提出的新课题,是对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出的新要求。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家庭承包的基础上,作为对农村经营体制的变革创新,顺应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机制的力量,用新的经营体制,引导农民重新组织化,用新的运行机制,把小农户与大市场相连接,用新的利益分配方式,使不同的市场主体得以发育发展,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推进农业产业化,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特点
1、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来促进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在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各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工作思路上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着眼点和根本途径。
2、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提高其对农民进入市场的带动力。2002年底,农业部等九部门共同认定了235家第二批农业产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加上第一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的137家,使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72家。至此,一个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数万个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航母群已现雏形。2002年初和2003年初中央印发的文件都进一步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各地也整合各部门的扶持力量,提供各方面的服务,重点解决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问题。
3、将如何通过市场手段来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问题提到了产业化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如江苏、上海等地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有效途径,积极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效地激活了龙头企业的资本市场,还创新了农业经营理念,为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将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生产与产前、产后各关联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经营体内,减少了环节之间的交易费用,降低了单纯经营农业所面临的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还加速了农业与工商业平均利润的形成。
4、中介组织应运而生,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建立起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新修订的《农业法》,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涉农行业协会问题作了明确。各地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当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以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山东、广东等地大力推广养殖业规模经营,不少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方式,改造了“企业加农户”的传统模式,发展了适度规模经营;上海、北京、海南等地通过发展专业行业协会,解决了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问题;浙江、江苏等地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了订单农业,拓展了农业的发展空间。
5、龙头组织的带动力显著提高。据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统计,2002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增加到9.4万个,各类龙头组织带动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30.5%,户均增收1000元。
可以预见,农业产业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龙头组织与农户紧密关系阶段。这一阶段的必然趋势是:随着中介组织的发展,龙头组织将与农户建立真正的联合合作关系和合理的交易秩序,通过更新利益观念和完善制度,规范“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确保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效益、加工增值、加工和销售利益在龙头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公平合理分配。合理的尺度是平均利润率,即农户、农业产业化各种经营组织、销售组织的等量投入都能获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平均利润。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和意义
1.推进农业产业化,能够不断创新农民进入市场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组织是配置资源、进行生产的核心,有效率的产业组织才能推动有效率的生产。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产业组织的形式也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演进与变化,从根本上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格局的需要,但这种变化没有触及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却大大拓展了农场主进入市场的渠道,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也说明,由小作坊生产向现代大工厂的转变,社会化大生产与三次科技革命的有效对接,都揭示出组织创新的深刻内涵。十多年各地的实践也证明,农业产业化能够不断探索出许多好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包括公司加农户、公司加中介组织加农户、农户入股龙头企业等等。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将生产、加工、销售连接起来,还能够补充、丰富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丰富多样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推进农业产业化,能够不断创新农民进入市场的社会化服务形式。在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农民进入市场都是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我国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化服务薄弱,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领域。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演进,农村服务体制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特别是大批专业产与专业大户的出现,越来越不满足单一生产环节的服务,要求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社会化服务分工的日益细化,要求突破社露区的狭窄范围,提供社会化服务,而目前按行政区域所能提供的信息、技术、物资,加工、销售等服务明显不适应。三是原有的许多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异化”(即职能行政化),经济实力脆弱,无法履行向农户提供生产要素市场及农产品市场的服务职能。四是一些既有的服务组织缺乏竞争性,其行为有扭曲市场机制作用的一面。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能够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创作社会化服务机构,通过上联科研、教学机构,下联千家万户,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服务,有效地缩短了技术传播、信息流转的周期;能够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突破社区和行政区域的局限、丰富为农户服务的内容,扩大服务的领域能够把隶属不同利益主体的社会服务机构有效地联结在一起,实现农村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民进入市场的社会化服务形式。
3、推进农业产业化能够帮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之间建立合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本质是多元主体在经济利益的联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两个主体,既有共同的发展需求,也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在农产品市场呈现为买方市场,市场波动加剧,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时,农户或经营组织为了规避风险或获取更高利润,容易出现违约现象。对经营组织来说,履行订单与合约增加了自身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降低了经营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对农户来说,存在着与龙头企业的谈判地位、信息获得的不对称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维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经营组织和农户尽管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利益联结方式,但发展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