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带三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时间:2022-02-19 04:57:00
导语:“三化带三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镇化带动“三农”的发展思路
1.继续引导和发挥乡镇企业对中小城镇聚集的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应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现实条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专业市场、特色产业,通过它们的纽带作用,实现向中小城镇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集中、规模的扩大,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向多元城镇的流动,进一步推动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发展,形成农村劳动力大容量转移载体和城乡市场一体化,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而使城乡居民在生活、收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方面逐步消减差别,达到社会公平、效益公平,广大农民群众享有的文明、民主和组织程度可与城市居民相匹配。
2.重视各类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达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乡镇与乡村,现在大体有5种参考模式:
一是珠江三角洲模式。依托毗邻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每年转移我国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数千万,等于带动和支持了全国“三农”发展,同时也发展了本省的商品农业,进而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村中有城、城中有村的格局,80%的农业劳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近50%,为率先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江浙模式。浙江城镇化是“农村社区化、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通过改制增强了乡镇企业的活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到2003年,全省乡镇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7%,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也不断增加。苏南以乡镇企业发展和改制,带动城乡一体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推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城镇化进程。
三是上海模式,1984年开始城乡统筹规划,以上海城乡为整体,统筹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的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是北京模式,实行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办法,由城市工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由乡村提供厂房和劳力联营。
五是青岛模式,在带动上下功夫,采取扩散、渗透和融合,形成城乡多层面的互动:通过城市工业集群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实质上是城市大工业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融合的过程,发育新型工业并提升与改造农村传统工业;通过壮大城市服务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农民进城务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城市组团发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加快以城带乡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大工业支持与农业自身发展的互动,为“三农”注入资金、引入先进管理、开拓国内外市场。
3.克服城镇化中存在的扩大“二元结构”、继续拉大城乡贫富距离的现象
一是户籍改革的重点与人口流动的方向脱节。我国尽管放开了在小城镇的落户限制,但由于小城镇经济规模和就业岗位有限,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际上主要流向了大中城市及东部地区城市圈内的小城镇。大中城市则只对有较高技术层次的人才和具有投资能力的人放开落户限制,而大量在城市工作多年、有稳定收入的进城农民,尽管同样为所在城市的发展提供服务,仍不能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实际上会影响城市的人、地、空间的和谐发展。
二是大多数进城农民不能享受城镇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将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社会保障的工作刚刚起步,进城农民的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于大多数进城打工的农民难以成为当地市民,社会保障集体账户不能随个人流动,农民工集体账户的社会保障积累实际上留给了打工所在地,不能尽享社会保障积累的好处。
三是城镇税源分布严重不均,一些贫困地区缺乏相应收入。现行税制中税收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主要来源于产业的聚集而不是人口的聚集。基层城镇政府难以从人口规模的扩大中获得税源,缺乏稳定的、能随人口增加而增长的财政资金渠道。这是城镇政府不愿意接受农民进城落户、热衷于盲目开发和经营土地、以及压低征地补偿金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体制性原因。
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农”的发展思路
1.以乡镇工业为根基,走集群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集群化对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产业集群概念扩展到集群化,增加企业集群和市场集群的内涵,是基于我国沿海地区立足农村千家万户的企业、产业、市场聚合的体制创新。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形成了专业镇、专业村、特色工业园区。浙江诸暨大塘镇的袜集群,就是织袜、缝头、印染等不同企业、产业和专业市场集群。这种集群化,对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乡镇企业多处于分散的非专业状态,集群化,有利于培育具有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有利于资源共享,包括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生产服务的共用;集中治理污染,降低治理成本,使农村工业和城镇化发展中的污染治理难题得到有力的保障;企业、产业和市场增加的利润推动小城镇的市政建设,吸纳更多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由于集群功能的形成,促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降低,从而带动企业、产业和市场平均成本的降低。集群化具有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技术信息,经营经验相互交流。集群化使行业产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齐全,形成专业市场,并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市场信息的反馈,又使产业和企业不断创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集群化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更为活跃,这种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商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市场群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个支撑点,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城市化的进展。建设商品基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从单个龙头企业到多个龙头企业或企业群的成长,奠定了城市化的要素集聚基础;从单个支柱产业到区域性支柱产业群的培育,构筑起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从集贸市场到专业批发市场,从单个市场到市场群的演进,成为城市化的重要诱导力量。二是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市场贡献,拉动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结构贡献,拉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高级化;就业贡献,拉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规模贡献,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资金贡献,大量反哺农业。
近年来,农村工业现代化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来自农村现代化工业和非农产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为农村经济的繁荣积累了资金和增添了活力,其带动(反哺)功能成效显著。随着农村新型工业化的改革深化,实施外地打工族移民本地化举措。打工族是移入地经济发展重要基础之一,以往受户籍和各种歧视性待遇,打工的大量收入通过各种方式转回老家,直接影响移民转入地区发展要素的积累,延缓了民间资本的增加和形成,也阻碍了本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积聚,影响产业升级和地区创新。推进外来人口本地化举措,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本地长远发展问题。
2.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主要是两者的整合、对接与融合。通过加强区域间分工合作,促进和提升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龙头产业,将众多的产业、企业集群特色化,借以解决我国农村工业化中各产业和产品同构化、价值链低级化以及竞争无序化的难题。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能够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变革。工业化为农业提供生产力基础、技术基础、市场基础、人力资源基础,促进农业增长的集约化、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农民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将逐步带动农村实现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为农村经济的繁荣积累了资金和增添了活力,其带动功能成效显著。
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农”要有新思路。一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新”在以信息化带动并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物质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新”在从国情出发,使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农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以及企业集群,调整升级,联系市场集群形成规模和整体效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带动作用。二是新型工业化要突出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农村工业和农用工业的全面改造,重点振兴农村工业装备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鼓励农村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促进农村企业集群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标准化,提高农村传统产业和农村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要审时度势,努力发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能带动农村千家万户的一批主导产业、跨国集团公司以及区域优势的集群经济带,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挑战。四是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以充分就业为先导,充分发挥吸纳农村劳动力主渠道的作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部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大中小企业的关系,促进农村富余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既有利于农村人口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也有利于缓解农业人地资源矛盾,促进农业的发展。五是继续扩大开放度,实现区域间的分工合作,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发达地区重点要加大信息工业和产业带动“三”发展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和工业规模化,实施大企业战略,加快构建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加强节能、节水及节约其他资源的技术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新型工业化带动并支持村庄整治的规划以及水利、供水、交通、绿化、污水治理,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中西部地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要实施城市工业化同步带动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工业建设规划,高度重视高新科学技术武装城镇工业和农村工业,优先从国内外的技术项目库中选择一大批实用技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连接农村千家万户集群化优势,培育各种新产业、拉长产业链、产品的竞争优势,还要争取东部地区的项目支持,防止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要禁止技术落后、市场过剩、污染严重的项目向西部扩散。
信息化带动“三农”的发展思路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征。农业信息技术是一个多维技术体系。从农业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角度来看,农业信息化是种植业信息化、林业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和水产养殖业信息化的综合;从农业经济活动的过程来看,它是农业宏观决策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的综合;从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来看,它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生产与执法过程管理调度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系统、农业流通系统和农业教育培训等系统的综合。
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及农业生产中的战略作用体现在:可以增强对农业研究对象的量化描述和认识;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先进高效的技术手段;为农业科技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农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贸易和流通;还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农民素质提高与农民增收。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农业经营的架构仍将以农户经营为主的背景下,要解决好高度分散的农民与国内外大市场,以及与科学技术、教育的有效联接,农业信息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主要有:农业资源和农情监测上,朝着高时空高光谱分辨率及遥感应用的农学机理研究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的前沿领域是把动植物生长模型与环境模型、生理生态模型与形态模型进行结合,向解决机理性和通用性方向发展。在微观水平上与作物育种、基因工程相连接,逐步从机理上量化生物信息与生长发育、物质同化及分配的关系;在宏观水平上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结合,为精确生产管理提供定量化决策工具。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如其他经济部门,问题甚多。主要有:(1)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力量和研究目标分散。(2)缺乏具有带动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技术、重大产品和重大系统;缺乏必要的农业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3)农业信息资源的种类不全、精度不高、采集技术落后、共享程度低。(4)农业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间严重脱节。
信息化带动“三农”,主要是在整合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在广大农村建立国家绿色信息高速公路,为农民“产、加、销”和“科、工、贸”提供全方位的“准信”。
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环境,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综合服务能力出发,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当前,应着力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滞后问题,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服务。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建立了信息网络,开通了互联网站,但信息化建设远不适应,“有路无车”的现象比较普遍。信息资源匮乏不仅制约了信息服务的开展,也降低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因此,必须调整建设思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调资源的开发,要加大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
针对我国国际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必须强化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国外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预测,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必要的支撑。农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产品应满足生产者、营销者、消费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要做到既有国内信息,又有国际信息;既有宏观性信息,又有微观性信息;既有事后的统计信息,又有前瞻性的预测性信息。
目前农民中拥有计算机的比率还很低,电视、广播等仍然是当前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传播媒介,重点解决好广大农村的信息覆盖问题,使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媒体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中优势互补。另外,在鼓励大胆尝试高新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的同时,也要结合农村实际,注意经济效益和实践效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尽快建立起政府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但要完全解决广大农民一家一户的信息服务问题,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发挥各种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中介组织以及各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等也都成为直接的信息服务主体,政府从中扮演组织推动和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在加强政府部门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协会、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大户等社会力量开展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