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化途径

时间:2022-02-19 03:25:00

导语: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化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化途径

2004年,我国一系列政策都突出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性、重要性,并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主产区粮食加工增值转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以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进入市场,并按市场要求安排生产和进行商品交换的超小规模、高度分散的经营组织方式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便日益显露,致使农民在流通中所获利益和生产效率越来越低,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竞争中地位逐步下降,农业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差距有所扩大。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整体地进人市场,使农业生产和整个经营活动成为一个产业,即在农业产业内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或贸、工、农一体的经营方式和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收入、利润、风险以适当的方式合理地分散在农民和公司之间。

二、发展粮食深加工是实现产业化、带动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围绕农民增收问题,中央提出了促进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增收的紧迫性、重要性。为支持粮食主产区,中央主要强调了搞好粮食生产和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抓住了主产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就抓住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因此,粮食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被明确下来。

1.发展粮食加工业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粮食深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具有延展性的产业环节,因为粮食深加工会向农业生产指示出明确的生产原料数量和品种的需求,给农业生产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信息。这是粮食加工的市场调整作用之一。据有关资料,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产业化的作用,其中食品加工企业在产业化过程的比例约占40%。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位于上游的农业,按照加工市场的需求,向位于中游的食品工业提供加工原料,生产出来的食品经过下游的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供应给广大的消费者。在这种食物关联体系中,加工工业是核心,它发展越快,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就越大。因此,发展粮食加工和食品工业,将有利于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产品单一的传统格局,扩大用于加工的优质、专用农产品比例,提高产品质量,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2.发展粮食深加工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工业与农业种植业之间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和粮食工业的加工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培育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靠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牛产与销售“订单”式的关系,逐步形成新的粮食生产流通组织模式,并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实行粮食品种优质优价,町以使粮食加工企业与生产者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为形成并稳定这种产业链条,近几年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积极探索通过“公司十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农民入股等方式,使加工企业和农户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基本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

3.发展粮食深加工可增加粮食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以增加农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切入点,凭借现代生物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以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和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只追求粮食数量来促进农民增收的利润空间是有限的,而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利润将是更大的。把高新技术应用在农产品资源的充分加工转化上,做到综合利用“吃干榨尽”,提高粮食及附产品的加工转化率。通过不断的向粮食深加工要产值、要效率,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

4.发展粮食深加工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解决就业和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粮食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就业吸纳能力大的特点。如在美国,目前虽然农业劳动力只有200万人,但是食品上业的从业人员却高达1100万人,相当于从事农业劳动者的5倍。在日本,1990年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同就业总人口的6.5%和11.7%。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约有3亿人,食品工业的从业人员却只有1000多万。可见,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食品工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还十分落后和有限,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不宽的情况下,发展食品工业和在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可迅速带动当地的交通运输、环保、服务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机会,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就业收入和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多种功效。

三、政府在发展粮食深加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调整思路,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从2002年农民收入来看,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其中生产性纯收入2327元,分别由第一产业收入1168元,第二产业收入587元,第三产业收入572元构成。三个产业对农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分别是2%、50%和35%。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收入的第一来源种植业,虽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对增收的作用不大,而第二产业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增加值和空间十分显著。因此在当前土地逐年减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民在单位土地上创造的价值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将大批的农业生产者安置在农耕的土地上已不现实。管理部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上要跳出抓种植生产促增收的传统观念。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应有新思路,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以扶持大型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把农民增收问题放到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中进行总体考虑。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提倡发展与农民利益相关的产业,并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的相关产业。

2.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培育稳定的粮食市场是农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自1995年开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出现新一轮增长高峰。但是随着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不少农产品供过于求,粮食价格的连续下滑,导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额减少,使以种粮为主的纯农户增收困难。自1998年到2003年,农民尤其是主产区农民农业纯收入连续走低,这种局面不仅限制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和国内市场的扩大,而且也不利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寻求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新途径和方法,以发展粮食深加工为切入点,以培育稳定的粮食需求市场为重心,通过扩大粮食加工需求量,带动和稳定粮食价格,并以此为支点,调控粮食的生产与需求量,把农民的利益与相对稳定的市场要求联系起来,以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粮食的总量安全。

3.以高新技术提升粮食转化附加值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我国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加工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整体上仍以初级加工为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差,粮食精深加工和食品工业化程度低,高新技术在粮食加工的应用尚属开创阶段,特别是生物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类同,产品品种少档次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不足,缺少有品牌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加工能力薄弱,经济效益差。当前,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和挑战。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要以增加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迅速将现代生物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应用于粮食精深加工,以粮食生产和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变长期以来农业及农产品高成本低效益的局面,最大程度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产品加工增值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市场风险,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及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护和提高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