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农民树立七种意识 加快实现角色转换
时间:2022-02-12 10:40:00
导语:引导农民树立七种意识 加快实现角色转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对结构调整总体规划是否认同,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参与态度是否积极,对调整成败关系重大。省农业厅菜篮子办公室主任刘成禄分析认为,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引导农民加快角色转换,由生产者转变为生产经营者。而实现农民角色转换,可从树立七种意识入手。
经营首位意识。闷着头生产,“产下来再说”,已经不行了。面临农产品供大于求,甚至价跌卖难,生产者必须学会运用营销管理改变生产结构和开拓市场,这就是先要有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生产者还必须考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方面主要是培植规模优势和提高专业化水平。只有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形成区域分工条件下的优势产业区、产业带,才能推进以主导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的形成,最终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广大农民应彻底改变只顾生产不问经营和先生产后经营的传统观念,把经营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土地增值意识。作为农民来说,自己不能把土地仅仅视为生存保障,而是要千方百计把土地作为增值的资源看待。实践证明,产品品种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科技含量不同,土地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如寿光的蔬菜产业在全县农民收入中的贡献高达70%以上,其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数量扩张??设施栽培规模化??品种引进??提高优质化安全化水平??企业化品牌化多功能化经营“步步高”的发展路子。在寿光,农民强化经营理念,厚待土地,获得了逐年递增的丰硕回报。
目标生产意识。农产品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后,基本特点是“三多三少”,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一般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而消费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差异化、优质化的趋势。因此,农民安排生产,应首先考虑生产什么、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生产多少,即确定市场目标、消费层次目标、预期收益目标等,也就是在生产决策时,先给产品找婆家。
品牌经营意识。应该说,现在大家卖出去的农产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到商店里去买东西,它都有商标、产地、生产日期等各种标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在这些标识中,对农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品牌。品牌的意义,一是形象的标志,二是质量的标志,三是信誉的标志。
联合经营意识。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市场中根本不具备平等谈判的地位,经常受制于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闯市场。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保持农户经营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地位,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建立诚信形象。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仍在探索阶段,没有统一模式,应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可以是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企业会员制,也可以是股份合作制、订单合同式联合、各类中介组织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成本经营意识。传统农业的一大弊端,是生产者不计算成本。现在应该是把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导入农业生产的时候了。从生产环节来看,降低成本有两条途径,一是科学合理投入,降低总体投入成本。二是在同样投入下,提高单产,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从经营环节看,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不对称,经营成本过高,如信息缺失、谈判地位不平等、生资等投入品受多层次加价及假冒伪劣威胁、没有处理纠纷的实力等。现实的对策是,是提高组织化水平、培育壮大市场营销主体和发展订单农业。
人力资本意识。目前,农村经济中有一个突出矛盾,就是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构成了严峻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过低,并没形成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带来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主要从事脏累差、收入低的工作,自身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在家务工务农劳动力,从业范围窄,劳动回报率不高。加快由“体力经济”向“智力经济”的转化,一是加强农村教育支持力度,支持贫困学生就学;二是发动农民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提高就业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