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安全监督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11 11:10:38
导语:发电企业安全监督问题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电力企业的安全是其生存的前提。在发电企业中,安全监督体系的完善与否,关乎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生产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监督这项工作不仅职能广泛,并且责任重大。文章对目前发电企业中安全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发电企业;安全监督体系;企业管理;人身安全;生产工作
1安全监督概述
安全监督体系是一套对企业的领导阶层直接负责的体系。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确立之后,为了保障这项制度的执行力而设置的一套监督体系。所谓安全监督,作为发电企业的第一责任者,其构成部分主要是企业的监管人员、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员。从上到下,分级进行,形成一套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监督体系网。负责此项监督的部门即为安监部门,并且安排专职人员担任此部门中的岗位。安全监督体系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改革: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在发电企业中,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违章违规的操作和设备环境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监督体系就是从企业的各个层面入手,着实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一套有制度、有规模、有监管、有奖惩的体系。而且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制度是任何生产环节的前提。只有通过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才能使设备管理、生产环境以及操作步骤都达到安全标准化,使企业得以实现生产目标,提高经济实力。
2认识企业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安全监督体系是企业生产工作的一层实质性的保障,其落实程度关系到了企业的生产是否可靠。在发电企业中,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违章违规的操作和设备环境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监督体系的实施力度是任何生产环节的前提。只有通过科学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才能使设备管理、生产环境以及操作步骤都达到安全标准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若想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效益,保障各项工作安全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安全监督体系。在中国企业壮大自身力量,发展国家经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为了全面细致地确保安全工作的运行,就必须把监督范围缩小到每一个企业班组。从班组做起,由下到上依次到车间、企业管理层,每个层次都做好安全监督工作,才能为企业的生产工作打好基础,使企业的生产力全面解放,达到企业的生产目标,实现企业的进步理念。
3目前企业安全监督体现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全监督体系展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制度建设问题、安全意识问题、安全定位问题和队伍的建设问题。以下便是对监管制度和人员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详细的描述:
3.1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某些电厂的实际生产中,安监系统的负责人是生产部门的领导,生产和监督全部是自己,这就无法保障安监实行的力度,无法使其他工作人员信服,工作也势必会出现疏漏。此外,负责安全监督的部门监管范围也会出现死角。一人独大,难以在全厂范围内形成全面的监督。除此之外,某些企业的安全监督制度并不完善,只是针对基层的员工,以及对于设备的检修,把责任完全下发到了生产操作人员上,而对于企业的领导,监督范围却无法触及。而恰恰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领导的职责疏忽。另外,目前安监制度规定的人员隶属关系存在问题。领导层管理专职人员,车间则负责自己车间的班组中的安全问题。这样的制度就会使执行力降低,容易出现状况出现后知情不报的现象。一套科学的安全监督体系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汇总等方面。有的企业安监制度所涉及的管理范围不全面,比如安检人员在发现车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并没有进行考核以及跟踪检查。这样一来即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安监人员也不能及时了解情况的进度,长此以往便会暴露出相关的问题。安监制度的制定不标准问题。即使现在大部分的发电企业都制定了一些关于安全监督规定等政策,但大部分都不标准,且只是表面工作。具体表现在只是对安监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进行了传达,而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标准却没有具体规定,这就会使安监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迷茫。
3.2人员的安全意识
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仅仅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操作人员本身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安监人员除了现场监督工作之外,大部分是在办公室处理数据的汇总、报表的制作等问题。由于长时间的文案工作,使安监人员疲于奔波在车间内部进行安全考察。对于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与较为薄弱的环节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并不能找到工作的重心,监督工作缺乏主动性。体现出了其安全意识的欠缺。另外,由于企业内部关系网复杂,为了处理人际关系,安监人员在处理问题时会较为圆滑、八面玲珑。即使发现问题,也会将事态的严重性主动降低,并不能遵守国家电网提出的“四不放过”原则。在对存在安全问题的人员的警告处罚上工作不到位,如此一来,即使有人犯错,也不会重视起来,安全生产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归结起来,还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再加上一些安检人员对最新颁布的安全生产规定没有全面的了解,在掌握新的技术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工作也只是表面文章,并不能解决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
4建设安全监督体系的措施
如果想为企业的生产工作确立一层保障,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无后顾之忧,就必须根据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具体表现在完善政策的制定,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和领导的监督指导。以下便是改进措施的具体提议:
4.1相关政策的制定
电力企业如若想真正落实安全监督体系,必定要有政策的支持。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是安全建设通力进行的后盾。制度的谋划要涉及到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员工,企业全员参与建设,会大大提高协调性和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成立负责监督的小组,领导并协调全员,及时进行设备检查、制度落实率检查和监督。安检人员要有切实可行的领导能力,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并且相关的合同签订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在完善制度的范围内,明确规定每个员工的责任,从而保障安全管理建设顺利进行。制度在确立的过程中,要保证安监体系具有独立性,由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并保证其公平、公正、公开,这样才能加强监管的效果力度。涉及到安全工作的业务,由安监机构直接负责。并且要保障由下到上层层监管。班组人员由车间人员负责,车间人员由企业领导负责。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经由上级同意。从制度上规范每一层次人员的职责范围。
4.2企业设备安全管理
在发电企业中,有许多大型设备,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检查。重视每个安全方面的问题,了解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修改措施。设备的问题排查要由专业的检修人员负责,确保工作细致,检查到位,并在发现问题后提出有效的检修措施。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备用物品,要进行系统的编排统筹。每个备品都要被纳入到电子目录中,有特定的编号。不管是出库入库,都要登记检查,并由安监人员进行跟踪记录。此外,对零件的性能测试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维修成本,提前排查出问题的零件便不再投入使用,也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会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安全管理有巨大的作用。
4.3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加强安监人员的安全意识,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工作培训。发电企业开展员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开始,并结合企业生产的多种实际情况,确保每个员工都要对安全生产有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做到能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培训,例如每个月固定的日期进行培训。培训不只是表面的开会,要针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工作。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的进行,要依靠安全监督人员意识的提高。要加强各级之间的沟通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分析,出谋划策。定期给工作人员开展安全交流座谈会或者安全意识培训讲座,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完善,对他们的安全意识进行提高,使每个员工都有责任感。此外,安全意识培训也会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进行更新,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安全规定。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全面过硬的人才。安全监督人员的意识提高,促使安全监督工作上升一个档次。
4.4企业监督指导作用
企业领导也是安全监督工作关键的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到真正投入到安全生产过程中,并负责安全制度的更新,派专业人员对企业的安监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及时召开安监分析总结会。企业的领导是企业的标杆,领导要以身作则,保障自己的安全工作不出问题,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后,要对其的整改问题全面负责,并对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员工进行责任的追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规范自己和其他员工,不放纵任何事故的发生。要及时对员工进行安全考核,既是对他们责任的加强,也是对安全监督工作有效进行的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家的感觉。只有员工具有了归属感,才会调动工作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变得更加细心谨慎,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合格的企业领导,要在员工面前建立一个亲切而公正的形象,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工作,也要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
5结语
安全监督体系是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保障。一项完善的制度会对企业的员工生产指明方向,合格的安全监督人员则会与制度相辅相成形成双保险。目前我国的许多发电企业还存在着安全监督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制度和人员培训上的改进优化。还要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全面的保障。在这些方面做够努力,不仅能解决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还能提高员工的技术与素质,解放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并且在行业的竞争中具有全面的优势。
作者:林泳祥 单位: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光辉.发电企业安全监督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19).
[2]杨兵.电力企业安全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4,(2).
[3]宋晓燕.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4]容继盘.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方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1.
- 上一篇: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价值
- 下一篇: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