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06-07 10:58:21

导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产教融合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建设的重点,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双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新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新内涵、新要求出发,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产教融合;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的推进双高校建设,作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国际化人才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进行国际化专业建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加剧了酒店行业的国际化进程,随着世界酒店管理集团进驻中国市场步伐的加快和国内本土酒店走向国际化进程的加剧,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精通英语沟通表达,通晓国际国内经营管理法则,国际化、本土化情怀并重的创新性、复合型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高校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为进一步落实这一决策,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将产教融合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2019年国务院及各部陆续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建设的政策,明确了高职类院校通过与企业或行业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开展合作活动。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发展趋势之一。如何在产教融合机制驱动下,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国际化人才质量,是高职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中国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输送合格的服务和基层管理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但是面临着酒店行业国际化的大背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凸显出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培养目标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从大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来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精准,与本科院校和中职没有明显的差别。一些高职院校定位过高,等同于本科的管理人才培养。一些高职院校培养内容又过于宽泛,涉及内容较多,但是专业度又不够。国际酒店集团和国内一些高端酒店缺少的不仅是某一岗位的专门人才,更多的是需要集专业理论知识、外语能力、管理技能于一身的并能适应酒店行业不断发展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所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要增加,外延要扩大。基于酒店行业本身的性质来看,酒店管理专业要侧重于学生国际酒店基础业务操作技能和国际管理潜质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依然将酒店管理、酒店运营业务管理等课程作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点,忽略了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英语、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建设上,缺乏跨文化沟通交流、国际视野培养的内容,很多学校的教材运用3-5年还不更新,与时展和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三)国际化师资团队建设严重不足

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师资团队建设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懂英语的教师不懂专业,懂专业的教师英语能力不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又精通专业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和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双语教学是摆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的重要难题。基于这样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使得国内现有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很多国际酒店集团不得不从国外高薪聘请相关的管理人才进入中国本土,而本土的酒店管理人才却始终游离在最核心的酒店管理层外。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伴随着高职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双赢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建设的今天,产教融合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并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但是现有的合作模式与我们理想中的“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无缝对接”仍有较大差距,人才供给与需求并未真正匹配,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产教融合类基地形式大于实质,企业合作意愿较低,学校过于重视人才培养而忽视运营能力等问题,最终表现为校企双方在共同建立的产教融合平台上的推动力不足。尤其是一些院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停留于“学校为主,企业配合”的浅层融合。日常教学中,企业参与的比较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实施,过程性考核所占比重还比较少。还有一些学校虽然有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但是前两年企业参与的很少,仅有几场所谓的专家讲座或者企业培训,顶岗实习时企业才介入,更有甚者,以冠名班名义实则为企业提前锁定廉价劳动力。基于现有的产教融合状况,我们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便不难看出,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当中所承担的功能和期望达到的利益共同点不一样。企业重视技术与生产,更多的承担着生产功能,重视所投入的大量资金是否产生了根本效益,以及产生效益周期的长短。校方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希望能通过合作实现育人的功能,对于短期内是否产生高额利润关心度不高。企业希望产教融合的落脚点是盈利,校方希望产教融合的落脚点是育人。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始终是一种以两厢情愿开始,若即若离而又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更新完善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酒店行业发展的国际化导致了酒店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也对酒店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依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发展要求,科学谋划,以服务区域行业发展为基础,对接国际酒店行业发展标准,适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培养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国育才。在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厚德的培养,将课程思政融入育人全过程,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架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加大校企活页式教材开发力度

为了确保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以适应国际化人才的就业需求。对于课程设置,首先要以国际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定位为导向,以岗位化需求为基础,遵循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路线,整合必须的知识、技能,同时参照国际酒店现行标准和世界技能大赛以及行赛标准,优化整合课程体系,重构和完善教学内容。加快国际化课程建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让学生享受国际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的国际接轨和认证。在教材建设上,除了引入国际先进教材之外,还要紧跟市场需求,进行更新和编撰,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引入行业培训标准,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发课程、活页教材,实现三教改革。

(三)构建国际化、专兼结合师资团队,实现双语授课

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给专业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培养国际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职业素养超强的教学团队。高职院校在国际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上,可以采用“引进来,请进来,送出去”的发展思路。一是引进一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国际接轨。二是请进来一批在酒店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且具有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企业专家担任实训教师。三是邀请国际、国内酒店管理集团职业经理人定期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增强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赴酒店兼职或者定期到国际化酒店进行挂职锻炼,加快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确保教师知识体系与国际接轨,与行业同步。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培训项目或者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不断更新国际教育理念。

(四)加强产教融合力度,理顺协同育人机制

产教融合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途径。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要紧跟世界行业发展趋势,按照“理念与世界同步,标准与行业接轨”的思想,与高端、国际化酒店企业建立培养目标和用人需求、专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实训基地与酒店情境的五个对接的校企协同育人、共商共建共享、开放性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责任,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使教育功能与产业功能相互交融,实现过程共管的育人制度,构建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以岗位化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以互训、互培、互化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互育、互用、互管为基础的创新实训平台,实现校企产教融合思想的同心同向,确保学生学到行业最前沿、最先进的专业技术,牢牢地把握住行业的最新发展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同步。

(五)实现国际化合作交流,促进国际化实习就业

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国际化实习就业。高职院校要积极联系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拓展学生国际化实习就业通道。鼓励学生到国外酒店进行短期学习、实习,积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同时加大与国际学校联系,开展短期交流、互访,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六)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在人才培养的起点上入手,通过精英教育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每年从新生中筛选一批热爱酒店行业、认可酒店工作、致力于从事酒店服务、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组建国际教改班,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学习,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考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通过服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国际酒店人才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徐得红,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建设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4).

[2]全鑫,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得探索[J].广东蚕业,2018.5.

[3]张蕊,郑燕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32-36.

[4]李章鹏,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20.3.

[5]季绍斌,校企合作驱动下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新探[J]商贸人才,2021.1.

作者:徐硕 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