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典型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3 09:44:15

导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典型案例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新形势下,准确把握“三全育人”要义,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学院特色,着力于“三全育人”,构建了以“五位一体”导师制为核心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指导;“五位一体”

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中组部等八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新时期做好高校就业工作,应依托于全员,重在全过程和全方位,根据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转变工作思维,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全员、全程、全方位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中,才能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上,实现毕业生有效就业[1]。

一、工作思路和步骤和步骤

就业指导工作按照“建设一流班子,锤炼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以“三创促三成”教育管理理念,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一是抓实“三全育人”的四个着力点,构建“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强化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二是着力构建育人格局,开展好就业创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激活校企供需链,奋力打好组合拳;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协同完善就业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发展维度[2]。

二、具体措施方案

(一)以“三创”计划为纲,加强顶层设计

将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顶层设计方面,学院领导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等方面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理念,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完善实践育人模式,实施“一年一级一方案”的工作方案。1.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一是建立强力有效的全员化组织架构,成立“一把手工程”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义务,专门设立就业联系人,对接校内外就业工作;二是深化制度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国家和学校要求,立足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建立健全就业制度;三是建立精细化就业指导方案,建立良好家校沟通、校企合作渠道。在育人过程中,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进行优势互补,利用集体的力量弥补个体的不足,共同当好学生的引路人。2.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一是分年级抓好阶段性就业教育,低年级阶段以适应性教育和专业基础及规划教育为主,高年级则侧重职业能力培训、提升教育和就业实战教育,通过专业实习、见习、企业合作班等形式开展实践教育;二是分专业做好专业技能教育,依托专业协会,分专业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各类专业大赛的组织筹备;三是分类别做好就业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院工作实际,对就业创业、考研、考公、征兵等进行分类别服务,由导师分门别类地做指导[3]。3.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平台就业工作网格化、体系化、精细化。一是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师通过理论宣讲、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主题党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导和择业指导,引导学生算经济账、发展账和政治账。二是完善学院的就业服务机构,组建由“辅导员+校友+朋辈+专任老师+企业”为一体的就业指导队伍,开通就业咨询帮扶热线。三是完善学院的就业平台,包括信息化建设平台、专业学习平台、生涯规划服务平台、专业技能培训平台、就业推荐平台、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平台、就业帮扶平台、家校沟通平台等。

(二)以两大课堂为本,推进教学改革

以第一课堂为基础,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实践、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等多方面实践活动。教师从新生专业导论课入手,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一是增设专业课导论课程,开启“专业导论课程”,开创“4位教师+8个模块”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在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及提升自立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二是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三层次、三模块”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引导。

(三)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拓展育人渠道

学院注重带好“三支队伍”:一是带好党员队伍,在专业引领、品德修为、社会实践等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带好高层次人才队伍,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三是带好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榜样效应”,形成“教管服同心同向,各尽其责合力育人”的局面。各系精心组织学业指导工作,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面试模拟大赛、易班精品专业课程等多样化活动,提高思政育人成效,在帮扶学生学业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以关键领域为路径,创新工作方式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采用“3+1”模式(3年在校课程学习+1年企业实践),通过开设卓越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验班,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近年来先后与广西建工集团、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融创中国广西分公司、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等4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取得的成效分析

(一)已有的育人传统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将学生的成长成才纳入学院的内涵建设工程,并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即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学年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就业指导五方面由指定专任教师全程指导,逐步走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形成了“一个领导主体(学院党委)—深入两个阵地(课堂、宿舍)—树立三个模范方阵(党员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的育人传统。初步实现“创新促学生发展成才,创业促教师发展成名,创优促学院发展成功”的发展目标。

(二)已建设的载体平台

育人网络落实各方责任,充分发挥教育合力。学院目前已建立良好的育人网络,充分发挥教育合力。一是就业工作平台“专门化”,确定专门工作人员、专门工作经费、场地的实地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建设平台。二是就业服务平台“立体化”,成立就业工作小组、任课教师以及专业协会组成的就业服务团队,通过“三大课堂”联动构建专业学习平台;通过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以及榜样引领构建学生生涯规划服务平台;通过教师指导学科竞赛和就业推荐搭建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平台;通过多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搭建就业实践平台;通过协同学校招就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部等构建就业帮扶平台。

(三)已构建的机制体制

制度构建保障落地,“四位一体”促进循环。学院制定了“管科大学堂”制度、“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等,以制度构建保障落地生根,形成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外部专家“四位一体”共建、质量标准不断改善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建设专业特色一体化项目。形成“党政领导干部注重管理育人,专任教师注重教书育人,行政教辅注重服务育人”的育人机制。

四、经验启示

(一)立足学生实际,构建全员化的就业工作体系是基础

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融合教育管理、指导服务、调查研究多方面的内容,以学生的专业特色和素质能力为实际出发点,构建全员化的就业工作体系,依托组织建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和精细方案等方式构建全员化工作体系,形成一套学院做后盾、教师重引导、企业强支持、三创办推动、各支部参与、团委协调的运行模式。

(二)立足全面发展,构建全过程的就业工作体系是保障

就业指导工作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完善从低年级基础素质培养到高年级实践能力养成的顶层设计,从基础素质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贯穿从入学到毕业始终,依据专业设置做好专业教育,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分类别做好就业指导,构建从专业技能、心理健康、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就业法律普及、职场技能等方面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三)利用多方载体,打造全方位的就业工作体系是关键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就业工作体系应包括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院五个纵向层面,以及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横向维度。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政策,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密切研判的基础上,以学校的就业方针为指导,及时完善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贺筱华,潘光堂.后疫情时代研究生就业工作“三全育人”机制构建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03):32-37.

[2]刘东平.“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重点维度协同育人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6):29-32.

[3]朱景凡,肖斌文.“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引导工作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22):34-39.

作者:周小单